奉天殿內,兄弟兩人又恢複往昔,一陣打趣過後,兩人也是開始商議起寶鈔的事情來。


    “哥,說迴正事,這個大明通行寶鈔,我認為,可以發,隻要我們做好了,這事絕對是利國利民,流傳千古的幸事!”


    朱元啟目光灼灼的看向朱元璋,這件事,在朱元啟看來,很有搞頭,這事本來他也想提了的,如今朱元璋提出來,也正好。


    現在民間廣泛流通的,仍舊是銅錢,大額交易使用的是金銀,實用性這塊來說,攜帶可以說極為不方便,銅錢這些幾文幾十文還好,要是幾貫帶身上,都不好帶。


    朱元啟想著,帶著幾百上千個鋼蹦在身上的場景,想想都頭皮發麻。


    朱元璋聽著朱元啟的話,臉上的笑意也是收了起來。


    “咱也覺著可以推行,其實咱之前想的,用寶鈔去換銀錢,這樣大明國庫就有錢了。


    雖然弟你在前元廷那裏繳獲豐盛,但北地的治理,實在太需要錢了,季迪已經到了北平(朱元啟已改名)了,經過他一路的觀察,傳迴的信件中也說明,北方百姓比之前的南方百姓更為艱苦。


    接下來他準備與陳祖仁、李國鳳幾人在民間再查探半月,了解清楚情況之後進行。


    初步的來信當中,就已經表明了需要的錢財與糧食,咱照著季迪傳來的信件預估,你從前元廷繳獲來的錢糧,北方治理至少需要一半以上。


    加上朝廷本來的用度,以及大軍的用度,不夠啊,咱隻好想出了這個法子。


    現在聽到你說的,咱也覺著,既然要推行,不如直接做好了,以免朝廷威信受損。


    咱也不求著什麽流傳千古,流芳百世,咱隻希望,這次推行寶鈔,能夠讓大明富裕一些,是能夠真正實惠百姓,利國利民的,這樣咱就欣慰了。


    所以啊,在這件事情上,弟你一定要剛才一般,時刻點醒咱,你讀書比咱早,知道的比咱多,這一方麵,咱真得好好學一學,這事,咱們兄弟一定要把事辦好。


    弟有沒有信心?”


    朱元啟聽後,既是沉重,又是高興,還有些無語。


    北地的情況,他比朱元璋清楚,當初他就知道,要想治理,必然會付出很多錢糧,不然難有成效,至於高啟幾人的做法,他也無比讚同。


    當初他就與高啟說過,北地情況與南方不同,不能將南方所用的辦法直接用在北地,如今他們去親自查探,這讓朱元啟無比高興,雖然會耽擱一些時日,但北地的治理,不是這半月一月就能做好的,沒有兩三年,哪裏會這麽快就有成果。


    至於朱元璋後麵說的,朱元啟就很無語,為了讓他做事,這麽誇他,他都不好意思了,而且朱元啟很清楚,現在朱元璋的見識,是一點都不少的。


    寺裏的時候讀的不過是佛經,到了後麵,基本沒怎麽正兒八經看過書,要論學識,朱標或許都不比他朱元啟差。


    到現在他還沒有露餡,無非就是那些文事他一點去參與的想法都沒有,以及他的認知與眼界,讓他能夠一直保持而已。


    不過對於朱元璋能在寶鈔這個事情上有著清醒的認知,朱元啟還是非常高興的,曆史上朱元璋發行這個大明通用寶鈔,可以說來得快,去得也快。


    曆史上大明通用寶鈔的發行,可以說富裕了朝廷,也讓底下得益階層富裕了,但是讓老百姓卻是更加貧窮,曾經一度,老百姓手裏的寶鈔居高不下,每一戶人手裏的寶鈔都非常的多。


    加上朱元璋沒錢就印發寶鈔,以此循環,沒幾年,寶鈔就崩潰了,百姓手裏的寶鈔不值錢,官員以及一眾利益階層,利用寶鈔卻是賺得盆滿缽滿。


    另外曆史上朱元璋發行的寶鈔,是不迴收的,尤其是折舊之後,官服不認,百姓隻得低價用出去,而朝廷從民間收取的,大部分仍舊是銅錢或是金銀,那段時間,哪怕是發出去的軍餉,都是用的寶鈔。


    也就是那幾年,可以說大明朝廷是真的賺了個盆滿缽滿,滿朝歡喜,唯獨最下層的人,是被剝削、利用的。


    現在朱元璋有做好寶鈔推行的心,朱元啟怎麽能不欣慰。


    “哥,寶鈔的事,需要一步一步來,首先一點,我們不能隻要國庫沒錢就印發寶鈔,必須要有規律。


    其次我們所收的賦稅,以及其他的一些盈利,都要收用寶鈔才是。


    除了我剛才說的,就是寶鈔的折舊處理,我們也要做好準備,像這個寶鈔,在民間所用一段時間之後,必然會出現折舊,對於折舊的寶鈔,我們也要根據折舊的情況,進行相應的兌換。


    而寶鈔的推行,我們不能隻依賴地方府衙,就像剛才說的,可以建立一個大明皇莊,以皇莊推行寶鈔的流通,地方之上,百姓可以在皇莊兌換寶鈔,這樣也是方便百姓。


    隻要我們朝廷開始進行使用,加上官員的俸祿以及大軍的軍餉,都是如此,百姓自然就會開始使用寶鈔,以寶鈔代替銀錢。


    當然,民間百姓也可以使用銀錢,不能直接斷絕,但隻要朝廷以使用寶鈔,時間一久,百姓見到寶鈔就如同他們使用的銀錢一般,他們自然會偏向使用寶鈔,因為寶鈔更好攜帶。


    然後最重要的,就是配合寶鈔的律法,必須得一同實行,故意損壞、仿製、以及商販拒絕使用等等,都要進行相應的律法懲處。”


    在朱元啟看來,與寶鈔一同使用的律法並不難,在現在本有的律法之上進行增添或者改變就行。


    而且,任何新事物的執行,中間都會出現問題,無論現在商議得有多嚴密,執行過程中都會發生大小不同的問題,這就需要去發現,去改變,去重新執行了。


    對於這點,朱元璋也表示很認同,隻要對於民間是否使用寶鈔,朱元璋更是沒有擔心,在朝廷都使用之下,民間肯定會進行使用,尤其是這個寶鈔,又不是什麽新奇之物,會讓人抱有警惕之心,尤其是他與朱元啟在民間的威望,以及大明的威望,能夠讓百姓能夠更加放心。


    朱元璋同樣擔憂的是,在寶鈔流通過程中,會出現的各種問題,如今能夠商議的,都是他們能夠想到的,但即便是這樣,就真的什麽問題都沒有了嗎?朱元璋不信。


    這事就像他自己說的,既然決定要做了,就得做好,不然就是出力不討好,大明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會降低,他與朱元啟也同樣如此。


    朱元璋思索一會,才緩緩開口。


    “行,那就先這樣吧,明日與百世他們一起,再好好商議一番,到時製定出一個可行的方案出來。


    另外,咱準備讓寶源局全力印發,反正這個事,是肯定要辦的,隻是過程還有待商榷,那就將寶鈔提前準備好,一旦議定,那就開始實行。”


    朱元啟點點頭,現在確實可以先著手進行準備,朱元啟隨即又想到一個問題。


    “哥,這寶源局與寶鈔推行,你準備單獨成立機構還是將他掛在戶部之下?”


    這個問題朱元啟十分想知道,他是極為不想將這個兩個機構再掛在戶部之下,實在是戶部的權力已經不小了,六部當中,戶部、吏部、兵部完全可以說是常青樹,尤其是戶部。


    朱元璋聽了卻是瞪了朱元啟一眼。


    “咱還沒老呢,怎麽會把寶源局以及推行寶鈔的部門交給戶部?咱準備由咱直接管理。”


    朱元啟聽後,也是鬆了一口氣,隨即看向朱元璋。


    “哥,我有一個想法,要不再成立一部吧,財政部,可叫財部,或者金部,用於管理大明的銀錢。


    至於戶部,好好管理人口戶籍這些事就好,又管人又管錢,這也實在太操累了些,得為他們減輕一些壓力才是。”


    朱元璋一聽,眼前一亮,減少戶部的權力,這簡直不要太符合他的心意,在他這裏,下麵的權力越分散越好,這樣可以集中在他手上。


    隨後,朱元璋頓時笑了,兩兄弟對視一眼,儼然就是一對狐狸。


    “弟說得是,六部人手都差不多,這戶部幹這麽多活,確實太勞累了一些,明日先確定寶鈔推行,寶鈔推行一事確定好之後,到時候你提出來。


    隻要百室他們同意,過兩日朝會,定然能夠實行。


    不過,這名字,還是叫財部吧,錢部聽著俗氣,至於金部,咱是既不喜歡,也覺得俗氣得很。


    至於這財部的尚書以及侍郎,弟你有人選沒有?”


    朱元啟聽後一愣,尚書以及侍郎人選,他上哪知道去?朝堂上的人他都認不全,讓他舉薦,他都不知道舉薦誰。


    隨即眼神幽怨的看向朱元璋。


    “哥,這事伱問我,我上哪知道去,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連朝堂上的人都認不全。”


    朱元啟氣憤的說完,突然靈光一閃,在朱元璋有些不好意思的神情中急聲開口。


    “哥,我想起來了,之前在江浙時,知道一人,對財政這塊很是熟悉,叫沈秀,字仲榮,又號萬三,居住在蘇州,哥你可以讓錦衣衛打聽一下。”


    朱元啟也是突然想起了這麽一號人,沈萬三,雖然電視上將他傳奇了一些,但不可否認的是,他還真是一個理財能手。


    朱元璋隨即也收起了驚愕之色,開始思索起來,沒一會才開口。


    “這沈秀,咱會讓人去打聽,若是真的合適,咱就讓他進入朝堂,不過,即便他能力真的不錯,初入就為尚書,怕是不能服眾。


    而且,把大明的錢財交給外人,咱也不放心,你覺得,讓文正來做這財部尚書,如何?


    文正是咱們的侄兒,絕對不會做對不起咱們老朱家的事,也不會做對不起大明的事來。


    而且尚書之後,還可以進入內閣,這內閣正式實行,也是勢在必行,到時內閣有咱們老朱家的人,咱都能放心不少。”


    朱元璋是真的不放心讓別人來坐這尚書的位置,要是這財部尚書有貪心,他朱元璋連覺都睡不好,交給自己放心的人,他也不至於一天提心吊膽的。


    至於為什麽讓朱文正來,就是因為朱文正是他與朱元啟的侄兒,是他們老朱家的人,朱元璋也放心。


    朱元啟聽後,皺眉沉思一會,便是有了想法。


    “哥,你這個擔憂,我能夠理解,但文正他對於這些,都不會,怎麽做?


    而且文正對軍事這塊,有很高的天賦,來做這尚書,豈不是有些浪費了?”


    在朱元啟心中,還是有些不願意的,朱文正在軍事上的天賦,比李文忠都還要好,來做這尚書,簡直是浪費他的天賦,而且最重要的是,朱文正對這塊一竅不通,到時候別整出差錯來。


    朱元璋聽後,卻是一點都沒有在意。


    “這不用擔心,不會可以學嘛,咱當初也什麽都不懂,現在呢?不也都知道了?


    至於軍事天賦,雖然可惜了一點,但也沒有辦法,而且軍中的大將如此之多,不缺文正一人,反倒是這裏,需要他。”


    朱元璋都這樣說了,朱元啟還能怎麽辦,實在是他也想不出更好的人選了,而且不管選誰,都不怎麽適合,朱文正來做這財部尚書,還能讓那些人閉嘴。


    “哥,這樣也行,不過這事,最好還是得先給文正溝通一番,現在他們都大了,強製的安排,隻會讓他們心中產生抗拒,這事別弄到最後,壞了感情,那就不值當了。


    另外,那沈秀,哥你要抓緊,到時若是文正真來做這財部尚書,這沈秀將會是文正手下的大將,不管是對文正,還是對財部,還是對大明,都很有幫助。”


    朱元璋見朱元啟同意,心中也很是高興,至於朱元啟再次提起的沈秀,朱元璋也是深深記在心頭,朱元啟如此推崇,朱元璋也很想見一見這人,是不是真的有大本事。


    “弟你放心,這事咱肯定得先與文正說一說,相信他也能夠理解的,就像弟以你說的一般,身為咱們老朱家的人,就該為大明做出奉獻,這一點,不管是咱,還是你,包括文正,都得去做到才是。”


    朱元啟心中一歎,如今,也沒有更好的人選,而且朱元璋也說得不錯,如今也找不到更好的人選。


    朱文正不管怎麽說,都是老朱家的人,起碼放心,而且進入內閣,也不用擔心內閣的人有異心。


    再說句難聽的話就是,肉起碼是爛在了鍋裏,不會便宜了外人。


    朱元啟想著,以後隻有多幫一幫朱文正了,等沈秀到來,朱文正也能輕鬆許多。


    也幸好朱文正也是一個聰慧的人,學習起這些來,應該也比較容易,更何況,還有朱元璋這麽一個優秀的正麵教材在前,肯定也不會差。


    兩兄弟就這樣決定了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兄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恰在時節逢上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恰在時節逢上君並收藏家兄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