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對朱元啟的成見,所有人心中都是知曉,一度在應天,鬧得沸沸揚揚,應天的那一夜,所有人都深深的記得。


    然而現在,劉基跟著朱元啟北伐一次迴來,卻是轉性了,這點,讓李善長很是警覺,有些不敢相信。


    在李善長看來,劉基對朱元啟的態度,是理念上的,不是針對的朱元啟,而針對的是朱元啟現有地位對朱元璋以及朱標的威脅,作為同樣的頂尖智士,李善長深知,理念幾乎是不會出現動搖的,除非問題已經得以解決,所以才會這麽驚訝與擔憂。


    朱元璋沒有理會這些,反而是在皺眉深思著,朱元啟說的那些,他心中很清楚,明年即便是出兵草原最絕佳的時機,但在朱元璋以往的想法中,他更看重的,是大明的發展,是民生的發展,而不是一味征戰。


    朱元璋看過很多史實,知道很多本是強大的朝廷,卻因為接連不斷的對外用兵,導致國力越發衰弱,最後民不聊生。


    這是朱元璋一直在意的一個點,對外出兵,都很是慎重,然而朱元啟說的,以及朱元啟的決定與想法,朱元璋不得不考慮。


    這個事情若是換一個人來說,朱元璋想都不用想,是絕對不會出兵的,內政民生不穩之時,主要的精力是要放在內部,對於外部,更多的是防備,強大之後,再考慮出兵的事情。


    朱元璋思索著出兵的得失,又想到曾經兩人的誓言,想到這些,朱元璋也不再猶豫。


    他思考,是因為他現在是大明的皇帝,需要為大明考慮。


    “弟,出兵草原,咱同意了,需要用多少大軍?盡管跟咱說。


    那草原的威脅,確實極大,曆朝曆代,都遭遇過草原的侵擾,而且如今北地正要恢複民生,確實不能讓他們前來侵擾。


    既然如今有很大的機會徹底將草原各部落壓下去,那就值得一試!”


    長痛與短痛,朱元璋還是分得清楚的,尤其是草原部落對北地的危害,朱元璋同樣無比清楚。


    這樣的機會,極其難得,朱元璋也不想錯過,更何況這還是朱元啟提出來的,早打晚打,都得打,何不趁著現在付出少很多,草原混亂的情況下先打呢。


    朱元啟對於朱元璋的同意,還是尤為開心的,雖然他知道,朱元璋會同意他的出兵,除了這是兩人早前的約定,更多的是,這些事情,朱元璋同樣能看得透徹。


    朱元啟現在可絲毫不懷疑朱元璋軍略與政事方麵的能力,若不是他有著一些先知先覺,眼前的這幫人,可以把他按在地上摩擦,現在有了這樣的身份,加上自己不斷的成長,也隻是能勉強跟上,隻要是在朝堂上跟這些人混,他感覺自己不是對手,一不小心就會著了這些人的道道。


    朱元啟不再去想,便是開口。


    “若是對草原用兵,需要二十萬大軍,同時還需要十萬水師,現在最緊要的,還是將前元控製的其他地方,接收過來,至於治理,隻有慢慢來了。


    現在趁著妥懽帖睦爾投降的風口,是絕佳的機會,一旦草原各部統一,這些地方又會重新依附過去。


    現在趁著他們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大都跟隨一起投降,這些地方的兵力,都較少,即便我們出兵收複,難度也會小很多,這也是我將徐達以及常遇春他們留在北地的原因,就是讓他們抓緊收複各地。


    如今他們的進展都很是不錯,隻不過因為入冬,便是停了下來,待開春後,路麵可以行軍,就會繼續進行。


    而這次進軍草原,我打算在草原築城,也不是什麽大城,主要將城牆建起來,囤積軍士,將草原的部落,徹底同化,直接納入大明版圖,而並非依附大明!”


    朱元啟說完,朱元璋與李善長等人都是一驚,他們本以為朱元啟出兵就是將草原部落打壓下去,讓他們俯首稱臣,讓他們沒有能力劫掠大明北地邊境,然而朱元啟卻是直接將草原納入大明之內。


    眾人心驚過後,尤其是朱升,神色之中盡是有些猶豫,在他眼中,大明乃宗主之國,對周邊邦國,隻要他們年年上供,應友好相待,彰顯大國威儀才是。


    朱元璋同樣很是心驚,但想著朱元啟曾經說過,要為大明打下極大的疆域,心中又有些自豪,在他看來,前元掌控的這些地方,大明同樣應該掌控才是。


    曆史上同樣也差不多,朱元璋幾乎就是根據元朝的疆域在打,隻是由於元廷的北逃,精兵全在,北元依舊勢大,牽扯著明初時期絕大部分兵力。


    哪怕後麵是後麵朱元璋的兒子,也全都分封到北地,抵禦北元,建立防線。


    而李善長與劉基、高啟幾人,雖然有些覺得不合適,但也沒有想太多,在他們幾個眼中,考慮的是攻下這些地方之後,不好治理,並沒有受到儒家思想太多的束縛。


    朱元璋還沒有說話,朱升卻是忍不率先開口。


    “稟皇上,明王,草原部落對北地的危害,確實極大,理應出兵,讓我大明北地邊境,不再受到草原部落的劫掠。


    但是,如今明王所說,將草原各部之地,納入大明,又在草原築城,這會不會太過殘忍了一些,臣下看來,隻需讓他們上表降書,臣於我大明,年年上供即可,這也能彰顯我大明大國氣度,也能讓周邊邦國安心,還請皇上、明王,三思。”


    朱升站出開口,李善長幾人沒有絲毫意外,他們幾人都知道,對於儒家強調的這些,朱升看得可是極為重要,自己平日裏也是嚴苛要求自己的。


    朱元璋與朱元啟一同看向朱升,朱元璋沒有說話,這個事,他不適合開口。


    朱元啟也知道朱元璋現在這個位置,不能輕易下場,於是便開始出聲。


    “允升,你既知草原部落對我大明邊境的危害,又為何會出此言?至於大國氣度,隻要我大明,依舊昌盛,依舊強大,他們才會記住,我大明,是大國!


    翻一翻史實,曆朝曆代,他們便就是這樣,但草原部落一旦恢複過來,就會在漢家朝廷虛弱之時,來咬上一口。


    前宋之事,曆曆在目,允升豈可忘記!


    北地,如此多年陷入草原統治當中,就是因為前宋的軟弱,無能而致。


    他們做到了允升你說的,但換來的結果是什麽?就是我們看見的,前元替代大宋,統治了華夏大地。


    如今本王以及北伐大軍,極為不易的打造出這樣一個絕佳機會,怎麽能錯過?


    隻有將他們徹底納入大明,進行管束,大軍的壓製,才能讓北地,讓我大明,無憂!”


    在朱元啟眼中,隻有同化這些草原部落,幾代人之後,便皆是大明子民。


    前元的統治,也是奠定了同化的基礎,語言已經不是障礙,需要加強的,就是行為與思想的建設,同時築以高城,進行約束。


    朱元啟說完,朱元璋心中很是認同,既然有一勞永逸的機會,那便去做,朱元璋深知一點,打蛇不死,反被咬的道理。


    朱升聽後一滯,想說些什麽,又發現說不出口,到最後,朱升有些頹廢。


    “稟皇上,老臣年邁,深感精力不足,老臣願前往翰林院,還請皇上應允。”


    朱升說完,所有人都驚了,尤其是朱元啟,他是真無語了,朱升要是想去翰林院,換個時間提行不行?


    這個節點提,一旦傳出去,還不得成了他朱元啟,打壓從龍之臣?他朱元啟豈不是成了一個奸王?


    李善長等人同樣很是驚訝,本以為隻是理念間的碰撞,沒想到這朱升竟然會有這個想法,現在提出來,不是在打朱元璋與朱元啟的臉嗎?


    朱元璋看著朱升,一時看不出喜怒,但心中卻是有些生氣,隨著朱升年紀上來,他也知道處理政務這塊,朱升有些力不從心,但如今借著這個事說出,朱元璋很想知道朱升是一個什麽樣的心理。


    然而事情終究要處理,朱元璋當即扶住朱升,語氣溫和的勸著。


    “允升,何必如此,如今大明初立,政務繁多,還得需要允升幫助才是,此事休要再提,便如此決定了。”


    朱升想說什麽,發現退路都被朱元璋給堵住,又隻得咽了迴去。


    朱元璋此時看向眾人。


    “行了,明年對草原的用兵,由咱弟全權負責,百室,到時記得調配物資,具體出征以及物資需求,過後你與咱弟商議。


    接下來,咱也準備說一個事,如今各部已經進入正軌,中書省一直空置,今日,咱準備廢除中書省,設立內閣,咱們來好好商議商議吧。”


    朱元璋話語平靜,卻是直接驚呆了李善長等人,他們剛剛聽到了什麽,廢除中書省?設立內閣?


    幾人聽聞,久久無法迴神,實在這個衝擊,對他們來說,太大了。


    這也怪朱元璋還沒有與他們溝通內閣的事宜,他們全然不知,對於未知,每個人都是懼怕的,尤其是這個還關乎著他們自己。


    朱元啟也是驚訝,這內閣,現在就要開始設立了?


    朱元啟本以為朱元璋會緩一緩,等政務平穩之後,或是找一個時機,來設立內閣,不曾想現在就要開始了。


    朱元啟望向李善長等人,尤其是李善長,那被驚呆的樣子,既是覺得好笑,又是能夠理解。


    中書省丞相這個位置,幾乎已經確定了是李善長的了,李善長也一直在等著朱元璋的詔書落定,如今一旦廢除中書省,他丞相的位置,相當於就是飛了,這怎能不讓他驚訝與惶恐。


    過了一會,李善長緩了過來,滿是凝重與嚴肅。


    “稟皇上,不知為何要廢除中書省?這內閣,又是何物?”


    李善長現在必須得弄清楚原因以及內閣是什麽,若是相差極大,他必然要反對,而且,這事即便是在朝議當中,也必然會遭到各部的反對,這點李善長還是有信心的。


    當然朱元璋也能強行推動,但這樣做,君臣之間的關係,將會直接徹底的陷入爭鬥的漩渦當中。


    朱元璋的聲音接著傳來。


    “這內閣,咱思慮了很久,到如今才確定下來,咱與你們先商議商議,看看能不能行。”


    隨即,朱元璋便將內閣相關的,逐漸說了出來,直到朱元璋說完,李善長等人依舊處於思索當中。


    直到現在,他們大致明白了這個內閣是什麽了,說得直白一些,就是替朱元璋處理折章文書等事務,同時有什麽事情,需要他們來進行商議,提出解決方案。


    六部所呈上之事,先由內閣進行處理,經內閣審理,提出解決方案之後,再由朱元璋最後查看,進行審批,通過之後,內閣起擬詔書,再由朱元璋校驗,隨即便上蓋印章,進行存檔執行。


    但同時,六部有緊急折章,也可直達朱元璋,朱元璋批紅之後,再由內閣進行存檔。


    而內閣設置內閣學士七人,其中一名首輔、兩名次輔,其餘為閣士。


    當內閣有爭議之時,由首輔組織閣議,擬票進行通過。


    內閣組建事宜,朱元璋說了很多,大大小小全部編排在內。


    朱元啟聽完,也是不得不感慨,朱元璋的細心以及慎重程度,朱元璋所說的內閣,不是曆史上明初一般,一點權力沒有的殿閣一般,也不像大明後期,內閣權力的集中。


    很多都有變化,簡單來說就是,內閣對下,有執行權,沒有決定權,對上,有建議權,同樣沒有決定權。


    對下執行,需要內閣統一意見之後,交由朱元璋批紅,則可向下執行,對上建議,則是朱元璋拿不定主意的,需要找人商議,內閣就承擔這個角色與定位。


    六部之事,盡皆需要經內閣存檔,方才能生效,這點,算是內閣權力之一。


    李善長等人迴過神來,一時不知道說什麽好,若是論權力,內閣首輔的權力絕對沒有中書省丞相大,但是對於政務處理來說,效益會更好,更快,這點他們能夠看得出來。


    李善長心中多少還是有一些失望的,但是他更知道,如今朱元璋能提出來,就說明有這樣的想法。


    朱元璋看著沉悶的李善長,心中也很是清楚原因,隨即便開口。


    “這內閣,咱並不是說現在就定下來,咱認為,可以先試一試,就是咱們不宣讀出去,試一試這內閣,是否可行,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最後咱們在一起商議,是否執行,這樣如何?”


    朱元啟率先站了出來。


    “我同意。”


    朱元璋頓時瞪向朱元啟,示意他別打擾,朱元啟也隻好重新坐了迴去,吃著糕點喝著茶水。


    高啟與朱升,對這個沒有多大的感覺,畢竟一個馬上要去北地,一個想著朝堂不適合,想去翰林院。


    李善長雖心有不願,但朱元璋都已經說試行,他也隻好同意,正好他也想看看,這內閣首輔,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不同。


    “皇上,可先一試,隻是如今內閣閣士尚缺閣士,需盡快補全才是。”


    朱元璋點點頭,便是看向李善長。


    “既然如此,尚缺的閣士,你擬一個折章,呈上來吧。”


    李善長知道,這是朱元璋對他的補償了,心中也還是有些受用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兄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恰在時節逢上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恰在時節逢上君並收藏家兄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