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啟點點頭,算是答應了陶成道所說,這個事他也知道急不來,隻能給予充分的時間了。
火繩槍的改良看過之後,朱元啟又在火器局內逛了一圈,最後想著之前給火器局說過的大炮製造之事,即便他知道現在沒可能,但他還是忍不住的問向陶成道。
“當初火繩槍製作之時,我便與你們說過的大炮,有沒有進展?”
朱元啟問起這個,陶成道更是一臉無奈。
“稟淮王,這個大炮,我們一直在與鐵器局溝通,但現在主要是炮身與淮王說的那個引線,還無法解決。
要達到淮王所說的發射出大的鉛彈,炮身長度我們從從一尺到兩尺再到如今確定的三尺,炮身做出來後,我們便進行過試驗。
由於那個引線沒有解決,我們仍舊使用的是如同火繩槍一般,在炮管底部留出一道凹糟,倒入火藥後在十步外用火繩引燃,然而每次試驗,炮身都無法承受,炸膛了。
試驗過後,我們也是得知了炮身無法承受鉛彈的發射,便把三斤重的鉛彈改為一斤,同時再次加重炮管厚度,再進行試驗之時,但還是出現了炸膛。
最終我等與鐵器局的同僚交流才知,或許是鐵質不夠,便暫時擱置,而我們也在重新設計炮身與鉛彈,包括引線,為了能夠更好達到淮王所說的射程,以及威力,我們最終決定,將鉛彈重量初步設計為五斤,並且還保留了八斤與十斤三個法子,炮身長度再延長一尺。
這也是我們在通過多次試驗後才得知,鉛彈重量越大,隻要使用的火藥量足夠,可以射擊得更遠,就像迴迴炮那般。
這樣下來,炮身重量預計在兩千斤左右,需要十個壯漢一同才能抬動。
如今鐵器局的鐵質已然改良,想必很快這大炮就能有結果,到時若是成功,在下必定在第一時間上奏與吳王、淮王。”
朱元啟點點頭,隨即又拍了拍陶成道的肩膀。
“好了,我明白了,以後,辛苦你們了,火器局上的擔子,很重,做的事也是以往沒有過的,但隻要能夠成功,就是天下人的進步。
比如像火繩槍,就是非常成功,你們如今作為天下人的先驅者,不要讓吳王與我,失望。
現在你們靜下心來,主要把新式槍械以及大炮,製造出來就是,其餘的,都可以推。
我可以在此告訴你們,一旦這兩者都能成功做出,除了賞賜,我會向吳王上奏,為你們,封侯!”
陶成道以及周邊的人,都開始有些口幹舌燥,有些激動起來,他們作為這方麵的手藝人,能得到朱元璋與朱元啟的信任與大力支持,就已經很是滿足。
更何況其中一部分人,本身就追求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新的創新,以往礙於現實,無法進行,現在朱元璋與朱元啟給了他們機會。
而現在,朱元啟的話讓他們知道,除了這些,居然還能封侯,這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
在現在這個時代,他們這些匠人,可以說基本與爵位、官職無緣,隻能在底層,但朱元璋與朱元啟的出現,卻是打破了這個規律。
如今,他們之中有幾個人已經得到爵位,加上豐厚的賞賜,已經是足以讓他們舍身忘死的去做事了,如今居然還能封侯。
那可是封侯啊,絕大部分一輩子都沒有這個機會,如今,這個機會卻是擺在了他們眼前,怎麽不讓人激動。
這是他們作為匠人,光宗耀祖的機會,誰都不想放過。
即便是陶成道,也掩飾不了眼中的渴望。
“淮王,您與吳王,對在下等人,實在太好了啊,能遇到吳王與淮王,是在下等人的福氣,還請淮王放心,即便在下等人不吃不喝,也會盡快將新式槍械以及那大炮,製作出來。
必然不會讓吳王與淮王失望,在下等人,絕不會辜負吳王與淮王的信任與支持!”
朱元啟看著周邊皆是激動的眾人,也是笑了,他希望的,就是這樣。
朱元啟心中很是明白,朱元璋稱帝已經是近在咫尺了,而稱帝之後,必然是要發兵北伐的,他就是希望,能在北伐之前,這大炮能夠做出來。
這樣一種攻城利器,有了大炮,無論是攻堅,還是將來進入草原後的野戰,搭配上火繩槍或者正在研發的燧發槍,都是可以扭轉戰局的。
尤其是在這個火銃都還沒有盛行的年代,這些熱武器,完全可以說是降維打擊。
朱元啟不想用太多時間去等,他知道,他這裏大力發展火器之下,敵人隻要不蠢,同樣也會如此,現在隻有利用時間優勢,他有的,敵人沒有,就是降維打擊,而不是優勢打擊。
但他對這些製作原理,又真的不懂,隻能希望眼前這些人,能夠盡快研製出來,他給出的爵位,以及豐厚的賞賜也好,還是現在給出承諾的封侯也罷,都是為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朱元啟沒有插手火器局、鐵器局、航船局這三個部門的事。就是因為他知道,術業有專攻。
他一個外行人的指點,很容易讓他們的研發道路更為艱難,他需要做的,就是激發他們的思維,至於如何實踐,如何做出來,全看這些人。
陶成道話音落下,其餘人也是紛紛許下承諾,表示不讓他們的吳王與淮王失望。
旁邊的郭興與方國珍,這時都依然有些震撼,更別說這些人了。
尤其是方國珍,他曾經作為雄霸一方的人物,非常清楚,眼前的這些人,隻需要給他們一點錢財,甚至有時候錢財都不用給,他們也會去做。
而朱元啟呢,卻是直接拋下封侯的話,簡直與當下,完全相反,所有人,都沒有認為朱元啟是在說謊,因為之前說的,都一一兌現了的,他們都相信,這一次,朱元啟說的也是真的。
方國珍震撼的是,朱元啟會為了這些人,真的給他們封侯,這些人可真是從平民到封侯新貴,一步登天了。
方國珍心中同時又非常熱切,越發的慶幸當初的選擇,朱元啟對這些人都這麽好,他相信,隻要他能做出事來,將來必定不會比眼前的這些人要差。
要知道,他現在可是朱元啟,堂堂淮王的親信的啊,據他跟隨朱元啟以來對朱元啟與朱元璋的了解,他很清楚,朱元璋要提人,可能會深思熟慮,但朱元啟要提拔哪一人,朱元璋直接當場就能定下,甚至是原因可能都不會問的那種。
朱元啟聽後,點點頭,又是與眾人聊了幾句,囑咐陶成道盡快將改良的火繩槍大量製造出來,便離開火器局,前往鐵器局。
負責鐵器局的人,名叫班背,由於對這塊比其餘人相對有一些經驗,朱元啟便是讓他來負責。
朱元啟的到來,讓鐵器局的眾人都很是興奮,平日裏他們在這裏忙碌,幾乎沒有人來看過,如今淮王卻是親自到來,他們怎能不激動,哪怕是班背,同樣也是如此。
“參見淮王。”
朱元啟扶住班背,笑著迴應。
“辛苦你們了,如今本王征戰歸來,從火器局出來就特意過來看一看,這裏的一切可順利?”
班背一時間心中很是感動,他們這些平民,能得朱元璋與朱元啟的重視與信任,已經是極為不易,讓他們極為高興了,如今朱元啟還親自過來巡視,足見對他們到底是有多看重。
“稟淮王,鐵器局一切順利,前些日子我們又有所突破,便是很大程度提高鐵的雜質,淮王若有興趣,在下可帶淮王前往一觀。”
朱元啟當即來了興趣,在火器局的時候,聽到對鐵器局對鐵質的提純有了進步就想著來看看,現在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好,帶本王去看看吧。”
朱元啟也很好奇,在現在這個時代,這些技術性的突破可是沒有那麽容易的,即便他這些都不懂,但絲毫不影響心中的好奇。
朱元啟跟著班背往裏麵走去,一路上,隨處可見的是忙碌的人,以及耳邊傳來叮叮當當的聲音。
郭興與方國珍緊緊跟著朱元啟,同樣好奇的打量著周邊,心中的驚訝也是不少。
這裏隨處可見大型鐵質物件,許多是他們都沒有見過的。
走了一小段路,總算是來到提煉鐵水的地方,這裏周邊都是鐵棒與木頭結合搭建的,頂在蓋著青瓦,有三個大煙囪。
進入到裏麵,給朱元啟的感受就是熱,非常的熱,即便現在外麵已經是有了寒意,但走到裏麵來,就像走入了一個蒸籠。
裏麵的人正在忙碌著自己手中的事,隻見一半米粗的鐵柱上綁著兩個大圓盤,兩個圓盤都被密封裝蓋著。
上麵那個圓盤在二十餘個裸著上身的粗壯漢子用拳頭大粗繩拉動著順時針轉動著,同時在圓盤頂部,幾個粗孔,又有十餘人將這些粗孔連接到一根根管子裏,這些管子通往外麵。
而在圓盤之下同樣有一個凹槽,不一會便有液體流入到下麵的圓盤。
這時班背的聲音也是傳來。
“淮王,裏麵太熱,到外麵在下跟您說是怎麽發現的,還請淮王應允。”
朱元啟進來沒一會,就已經是滿頭大汗了,旁邊的郭興與方國珍,還戴著甲具,更是熱得不行,朱元啟見狀,也沒有強留,便同意了班背所說,走了出去。
朱元啟雖然不懂鐵這些的製作與提純,但他看得出,在這個沒用機械替代的時代,什麽都隻有靠人力去做,效率有些低下,卻又沒有任何辦法。
朱元啟深知,任何進步都是需要時間的,哪怕是一個簡單的進步,或許都要經曆很多次的失敗,最終才能找到那條正確的路。
他所能做,依舊是鼓勵,鼓勵他們,去積極創新,尋找新的解決方法,他的鼓勵,不僅有物質鼓勵,更是有身份地位的鼓勵,這就是為什麽他當初大力勸諫朱元璋,對這些人,出眾者,貢獻大者,都要進行封爵了。
來到外麵,朱元啟突然覺得外麵的空氣是那麽新鮮,這寒意是那麽令人舒爽,這也讓他深深知道,裏麵忙碌的那些壯漢,又是何等的不容易。
“我問你,裏麵的那些人,可有說過工錢不夠?他們在裏麵幹著活,一定不能讓他們寒心,若是工錢給得不足,伱要及時說出來,鐵器局是你在負責,也要為底下的弟兄發聲才是。
另外,天熱之際,可有做好防備措施,以免有人因為高溫而暈倒?”
看著朱元啟滿是關心的神情,聽著朱元啟滿是關懷的言語,班背知足的笑了。
“淮王,吳王給下來的銀錢已經足夠了,而且除了銀錢,吳王還給我們發糧食,發布帛呢。
除了這些,我們在裏麵幹活,吳王與淮王還給我們做吃食,時不時的還有肉勒,這麽好的活,大家都很滿足,也都非常感謝吳王與淮王,每個人都非常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
大家做起活來,都是熱火朝天的,隻要不是累趴下,都不忍心停下來休息,大家都知道,吳王與淮王對我們這麽好,不能辜負了吳王與淮王的恩德。
到了炎熱季節,吳王還給我們準備了一些冰塊,我們都會提前準備涼水,適當加入一點冰塊,在裏麵實在太熱,就會用這個來降溫。
並且吳王還給我們配了大夫,大家都很感動與高興,吳王與淮王的恩德,大家都記在心裏麵的。”
朱元啟一時也找不到說的,給的這些報酬,朱元啟也是參與製定的,可以說根本不高,放在幾百年後,這樣的待遇連人都招不到,而放在這個時候,給出這種待遇就是上位者對他們的大恩。
他們可以為了這些,用他們的命來換。
班背說完,見朱元啟沒有說話,便是又說起了鐵質提純一事。
“淮王,其實提煉雜質,也是我等無意間發現,上個月有一次,圓盤上的頂蓋被掀開了,外麵的大門正好又是開著,當時正有大風,大風就吹了進來。
那次本以為這一爐鐵汁會浪費,過後不曾想,這些鐵汁做成的鐵質成品,強度還要高上很多,所以後麵我們試驗過後,就按著那樣在開始做了。”
朱元啟也有些愣,他還以為是誰研究出來的,搞了半天,是工作失誤了給發現的,對此他隻能說,緣分到了。
“不錯,也是發現了這個法子,我會與吳王說明的,不過,做活的還是要再小心一些,這次是因禍得福,以後不會每次都這麽幸運了。”
班背當即應下,畢竟這事,實在是太過巧合了一些,而且也是他們有過在先,說起來,到底還是因為他們的疏忽造成的。
火繩槍的改良看過之後,朱元啟又在火器局內逛了一圈,最後想著之前給火器局說過的大炮製造之事,即便他知道現在沒可能,但他還是忍不住的問向陶成道。
“當初火繩槍製作之時,我便與你們說過的大炮,有沒有進展?”
朱元啟問起這個,陶成道更是一臉無奈。
“稟淮王,這個大炮,我們一直在與鐵器局溝通,但現在主要是炮身與淮王說的那個引線,還無法解決。
要達到淮王所說的發射出大的鉛彈,炮身長度我們從從一尺到兩尺再到如今確定的三尺,炮身做出來後,我們便進行過試驗。
由於那個引線沒有解決,我們仍舊使用的是如同火繩槍一般,在炮管底部留出一道凹糟,倒入火藥後在十步外用火繩引燃,然而每次試驗,炮身都無法承受,炸膛了。
試驗過後,我們也是得知了炮身無法承受鉛彈的發射,便把三斤重的鉛彈改為一斤,同時再次加重炮管厚度,再進行試驗之時,但還是出現了炸膛。
最終我等與鐵器局的同僚交流才知,或許是鐵質不夠,便暫時擱置,而我們也在重新設計炮身與鉛彈,包括引線,為了能夠更好達到淮王所說的射程,以及威力,我們最終決定,將鉛彈重量初步設計為五斤,並且還保留了八斤與十斤三個法子,炮身長度再延長一尺。
這也是我們在通過多次試驗後才得知,鉛彈重量越大,隻要使用的火藥量足夠,可以射擊得更遠,就像迴迴炮那般。
這樣下來,炮身重量預計在兩千斤左右,需要十個壯漢一同才能抬動。
如今鐵器局的鐵質已然改良,想必很快這大炮就能有結果,到時若是成功,在下必定在第一時間上奏與吳王、淮王。”
朱元啟點點頭,隨即又拍了拍陶成道的肩膀。
“好了,我明白了,以後,辛苦你們了,火器局上的擔子,很重,做的事也是以往沒有過的,但隻要能夠成功,就是天下人的進步。
比如像火繩槍,就是非常成功,你們如今作為天下人的先驅者,不要讓吳王與我,失望。
現在你們靜下心來,主要把新式槍械以及大炮,製造出來就是,其餘的,都可以推。
我可以在此告訴你們,一旦這兩者都能成功做出,除了賞賜,我會向吳王上奏,為你們,封侯!”
陶成道以及周邊的人,都開始有些口幹舌燥,有些激動起來,他們作為這方麵的手藝人,能得到朱元璋與朱元啟的信任與大力支持,就已經很是滿足。
更何況其中一部分人,本身就追求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新的創新,以往礙於現實,無法進行,現在朱元璋與朱元啟給了他們機會。
而現在,朱元啟的話讓他們知道,除了這些,居然還能封侯,這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
在現在這個時代,他們這些匠人,可以說基本與爵位、官職無緣,隻能在底層,但朱元璋與朱元啟的出現,卻是打破了這個規律。
如今,他們之中有幾個人已經得到爵位,加上豐厚的賞賜,已經是足以讓他們舍身忘死的去做事了,如今居然還能封侯。
那可是封侯啊,絕大部分一輩子都沒有這個機會,如今,這個機會卻是擺在了他們眼前,怎麽不讓人激動。
這是他們作為匠人,光宗耀祖的機會,誰都不想放過。
即便是陶成道,也掩飾不了眼中的渴望。
“淮王,您與吳王,對在下等人,實在太好了啊,能遇到吳王與淮王,是在下等人的福氣,還請淮王放心,即便在下等人不吃不喝,也會盡快將新式槍械以及那大炮,製作出來。
必然不會讓吳王與淮王失望,在下等人,絕不會辜負吳王與淮王的信任與支持!”
朱元啟看著周邊皆是激動的眾人,也是笑了,他希望的,就是這樣。
朱元啟心中很是明白,朱元璋稱帝已經是近在咫尺了,而稱帝之後,必然是要發兵北伐的,他就是希望,能在北伐之前,這大炮能夠做出來。
這樣一種攻城利器,有了大炮,無論是攻堅,還是將來進入草原後的野戰,搭配上火繩槍或者正在研發的燧發槍,都是可以扭轉戰局的。
尤其是在這個火銃都還沒有盛行的年代,這些熱武器,完全可以說是降維打擊。
朱元啟不想用太多時間去等,他知道,他這裏大力發展火器之下,敵人隻要不蠢,同樣也會如此,現在隻有利用時間優勢,他有的,敵人沒有,就是降維打擊,而不是優勢打擊。
但他對這些製作原理,又真的不懂,隻能希望眼前這些人,能夠盡快研製出來,他給出的爵位,以及豐厚的賞賜也好,還是現在給出承諾的封侯也罷,都是為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朱元啟沒有插手火器局、鐵器局、航船局這三個部門的事。就是因為他知道,術業有專攻。
他一個外行人的指點,很容易讓他們的研發道路更為艱難,他需要做的,就是激發他們的思維,至於如何實踐,如何做出來,全看這些人。
陶成道話音落下,其餘人也是紛紛許下承諾,表示不讓他們的吳王與淮王失望。
旁邊的郭興與方國珍,這時都依然有些震撼,更別說這些人了。
尤其是方國珍,他曾經作為雄霸一方的人物,非常清楚,眼前的這些人,隻需要給他們一點錢財,甚至有時候錢財都不用給,他們也會去做。
而朱元啟呢,卻是直接拋下封侯的話,簡直與當下,完全相反,所有人,都沒有認為朱元啟是在說謊,因為之前說的,都一一兌現了的,他們都相信,這一次,朱元啟說的也是真的。
方國珍震撼的是,朱元啟會為了這些人,真的給他們封侯,這些人可真是從平民到封侯新貴,一步登天了。
方國珍心中同時又非常熱切,越發的慶幸當初的選擇,朱元啟對這些人都這麽好,他相信,隻要他能做出事來,將來必定不會比眼前的這些人要差。
要知道,他現在可是朱元啟,堂堂淮王的親信的啊,據他跟隨朱元啟以來對朱元啟與朱元璋的了解,他很清楚,朱元璋要提人,可能會深思熟慮,但朱元啟要提拔哪一人,朱元璋直接當場就能定下,甚至是原因可能都不會問的那種。
朱元啟聽後,點點頭,又是與眾人聊了幾句,囑咐陶成道盡快將改良的火繩槍大量製造出來,便離開火器局,前往鐵器局。
負責鐵器局的人,名叫班背,由於對這塊比其餘人相對有一些經驗,朱元啟便是讓他來負責。
朱元啟的到來,讓鐵器局的眾人都很是興奮,平日裏他們在這裏忙碌,幾乎沒有人來看過,如今淮王卻是親自到來,他們怎能不激動,哪怕是班背,同樣也是如此。
“參見淮王。”
朱元啟扶住班背,笑著迴應。
“辛苦你們了,如今本王征戰歸來,從火器局出來就特意過來看一看,這裏的一切可順利?”
班背一時間心中很是感動,他們這些平民,能得朱元璋與朱元啟的重視與信任,已經是極為不易,讓他們極為高興了,如今朱元啟還親自過來巡視,足見對他們到底是有多看重。
“稟淮王,鐵器局一切順利,前些日子我們又有所突破,便是很大程度提高鐵的雜質,淮王若有興趣,在下可帶淮王前往一觀。”
朱元啟當即來了興趣,在火器局的時候,聽到對鐵器局對鐵質的提純有了進步就想著來看看,現在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好,帶本王去看看吧。”
朱元啟也很好奇,在現在這個時代,這些技術性的突破可是沒有那麽容易的,即便他這些都不懂,但絲毫不影響心中的好奇。
朱元啟跟著班背往裏麵走去,一路上,隨處可見的是忙碌的人,以及耳邊傳來叮叮當當的聲音。
郭興與方國珍緊緊跟著朱元啟,同樣好奇的打量著周邊,心中的驚訝也是不少。
這裏隨處可見大型鐵質物件,許多是他們都沒有見過的。
走了一小段路,總算是來到提煉鐵水的地方,這裏周邊都是鐵棒與木頭結合搭建的,頂在蓋著青瓦,有三個大煙囪。
進入到裏麵,給朱元啟的感受就是熱,非常的熱,即便現在外麵已經是有了寒意,但走到裏麵來,就像走入了一個蒸籠。
裏麵的人正在忙碌著自己手中的事,隻見一半米粗的鐵柱上綁著兩個大圓盤,兩個圓盤都被密封裝蓋著。
上麵那個圓盤在二十餘個裸著上身的粗壯漢子用拳頭大粗繩拉動著順時針轉動著,同時在圓盤頂部,幾個粗孔,又有十餘人將這些粗孔連接到一根根管子裏,這些管子通往外麵。
而在圓盤之下同樣有一個凹槽,不一會便有液體流入到下麵的圓盤。
這時班背的聲音也是傳來。
“淮王,裏麵太熱,到外麵在下跟您說是怎麽發現的,還請淮王應允。”
朱元啟進來沒一會,就已經是滿頭大汗了,旁邊的郭興與方國珍,還戴著甲具,更是熱得不行,朱元啟見狀,也沒有強留,便同意了班背所說,走了出去。
朱元啟雖然不懂鐵這些的製作與提純,但他看得出,在這個沒用機械替代的時代,什麽都隻有靠人力去做,效率有些低下,卻又沒有任何辦法。
朱元啟深知,任何進步都是需要時間的,哪怕是一個簡單的進步,或許都要經曆很多次的失敗,最終才能找到那條正確的路。
他所能做,依舊是鼓勵,鼓勵他們,去積極創新,尋找新的解決方法,他的鼓勵,不僅有物質鼓勵,更是有身份地位的鼓勵,這就是為什麽他當初大力勸諫朱元璋,對這些人,出眾者,貢獻大者,都要進行封爵了。
來到外麵,朱元啟突然覺得外麵的空氣是那麽新鮮,這寒意是那麽令人舒爽,這也讓他深深知道,裏麵忙碌的那些壯漢,又是何等的不容易。
“我問你,裏麵的那些人,可有說過工錢不夠?他們在裏麵幹著活,一定不能讓他們寒心,若是工錢給得不足,伱要及時說出來,鐵器局是你在負責,也要為底下的弟兄發聲才是。
另外,天熱之際,可有做好防備措施,以免有人因為高溫而暈倒?”
看著朱元啟滿是關心的神情,聽著朱元啟滿是關懷的言語,班背知足的笑了。
“淮王,吳王給下來的銀錢已經足夠了,而且除了銀錢,吳王還給我們發糧食,發布帛呢。
除了這些,我們在裏麵幹活,吳王與淮王還給我們做吃食,時不時的還有肉勒,這麽好的活,大家都很滿足,也都非常感謝吳王與淮王,每個人都非常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
大家做起活來,都是熱火朝天的,隻要不是累趴下,都不忍心停下來休息,大家都知道,吳王與淮王對我們這麽好,不能辜負了吳王與淮王的恩德。
到了炎熱季節,吳王還給我們準備了一些冰塊,我們都會提前準備涼水,適當加入一點冰塊,在裏麵實在太熱,就會用這個來降溫。
並且吳王還給我們配了大夫,大家都很感動與高興,吳王與淮王的恩德,大家都記在心裏麵的。”
朱元啟一時也找不到說的,給的這些報酬,朱元啟也是參與製定的,可以說根本不高,放在幾百年後,這樣的待遇連人都招不到,而放在這個時候,給出這種待遇就是上位者對他們的大恩。
他們可以為了這些,用他們的命來換。
班背說完,見朱元啟沒有說話,便是又說起了鐵質提純一事。
“淮王,其實提煉雜質,也是我等無意間發現,上個月有一次,圓盤上的頂蓋被掀開了,外麵的大門正好又是開著,當時正有大風,大風就吹了進來。
那次本以為這一爐鐵汁會浪費,過後不曾想,這些鐵汁做成的鐵質成品,強度還要高上很多,所以後麵我們試驗過後,就按著那樣在開始做了。”
朱元啟也有些愣,他還以為是誰研究出來的,搞了半天,是工作失誤了給發現的,對此他隻能說,緣分到了。
“不錯,也是發現了這個法子,我會與吳王說明的,不過,做活的還是要再小心一些,這次是因禍得福,以後不會每次都這麽幸運了。”
班背當即應下,畢竟這事,實在是太過巧合了一些,而且也是他們有過在先,說起來,到底還是因為他們的疏忽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