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午後衛衍正剛好在家休息,還以為宮中又來什麽旨意,連忙端正恭身迎出門外。結果卻迎來昌德明亮的笑臉,一改往日的冷慢,十分客氣謙和。請進正堂,竟然是來府上致謝的。
原來孫信是昌德老家親戚的兒子,因想著昌德如今發達了,膝下空空,便把兒子送來過繼給他。
孫信貧寒出身,讀書文采不錯,可惜瘦小文弱,飲食無欲,兩隻胳膊腿都細細的。
自從九月書院開課,因吃過一次衛姮師妹的鹿肉幹,發現胃口變得好了,每次便都先搶上兩塊。最近一段時日下來竟然長胖了些,雖也常感懶倦思睡,但沒那麽瘦了。
昌德遂便帶著兒子來感謝,又想再來討要一些。
衛姮站在祖父八仙椅旁,聽得不禁脊背發涼。自從她這幾月忍著不吃零嘴兒,都拿去分作人情後,孟氏見她委實不要,送了兩個月就不準備了。
兩個多月的時間,眼看楊號與孫信便懶倦思睡和長胖,這不和從前的自己一樣嗎?而前世她則從四歲多一直吃到十四歲,直到太子說出東宮再不要衛家女之後,孟氏才中斷的。
也虧得她生就有骨子裏的曼妙,一直吃了那麽多年,最後不吃也仍變得好好的。
前世的衛姮,便多感薄涼和不解,有時仍會心善地以為,孟氏是因為對自己的失望和怨念,才會使得後來的態度兩個極端。卻原來,這個食物怕就有蹊蹺——
畢竟太後捧了衛家多年,衛家長女若因體態才情招太子不喜,小女兒纖柔麗質,最後換著小女兒進東宮侍奉也可以的啊。
蘇州的孟家為著芳娘所生的衛卉,不知道每年往這裏頭砸多少銀子。當然,前世衛卉最後的結局,也滿足了他們的心願,新帝上位後,衛卉成了新帝宮中的湘妃。
通篇思想來,衛姮心驚。
所幸自己現在也才吃了三年多。
衛姮凝思片刻,便在旁邊啟口道:「先為楊家上門問方子,如今昌德公公也來了。這鹿肉竟可使人胃口大開,懶倦思睡,翹翹卻已經吃了三年多了。芳娘平日總說卉兒妹妹瘦弱,不思飲食,為何捨不得給卉兒妹妹嚐一點呢。翹翹自小胃口就好,芳娘還總給我吃,吃得我又是饞嘴兒又是在家學打瞌睡,芳娘太偏心翹翹了。」
她做著幼童無心的語調,然說得卻是事實。
孟氏聽得有點緊張,攥著帕子在座上道:「翹翹兒比妹妹貴重不知多少,芳娘第一疼愛的是翹翹,好東西哪裏捨得分給卉兒呢。」
林雁姨母站在樑柱旁,聽出點兒門道來。
尋思著葛青夫人生前的聰慧,大小姐的懶倦嬌慢,還有如今去書院後的區別。便在旁邊道:「今上仁和厚義,咱們侯府身為臣子,素日多有得賞,日子安逸祥和,奴婢瞧著咱們侯府也沒有到給了大小姐一份,便缺了二小姐一份的地步。既是大夫人不記得方子,正好老侯爺在家,又是太醫,不若拿兩塊出來瞧瞧便知曉了,總不好勞煩昌德公公久候。」
衛姮看了眼綺綠,綺綠記起來道:「哦,大小姐房裏似乎有剩著,奴婢去拿了來。」
一忽而拿到堂前,衛衍正湊到鼻間嗅了下味道,眉頭不覺便皺起來。
他慣是在太醫署與家中藥草房熬藥修書,對著幾味藥材、幾倆劑量,聞著味兒便能概知七八。
「這裏頭原有開胃消食方劑不錯,卻下藥偏重,又夾著兩味西域的迷迭香與牛至,放在一起雖然異香誘人,然初食亢奮精神,久食則使人神情疲倦,脾性焦躁。兒媳給翹翹吃了三年,竟沒發現翹翹有何不同嗎?」
衛衍正原記著翹翹兒並不驕縱,也不敏感易怒,是什麽都想得開的好性子。忽而兩年多間從洛陽別宮迴來後,卻看到寶貝孫女臉蛋圓潤,肚子鼓鼓地站在門前叫「阿爺」。
他還真以為是隨了老太婆的身軀。
衛姮一副聽得半懂不懂的模樣,暗暗咬了咬唇,把話再往要點上引:「哦……難怪我吃得胖了,去宮中都被皇子們笑,說我是胖嫦娥,還被太子哥哥嫌棄,拂袖躲著距離。芳娘提醒翹翹身上有味道,例如狐臭,有人聞之不覺,有人敏感,我又懷疑自己身上有不好聞的氣味。芳娘對我偏心,原來是把心都偏錯向了,不如對卉兒妹妹偏心呢,瞧卉兒妹妹多討人憐愛呀。」
大太監昌德聞言,不自覺瞥了眼翹翹,但見小女眼神清澈,幼年小小便國色天香,連說著這樣的話都一臉天真純然……幼女可畏呀。侯府要出姣鳳。
但一般成年人聽著如此言語,都會品出些味道來。
左右順安侯府清水高門,德高望重,這樣的事兒也不便參合。昌德連忙打著哈哈,想告辭了:「哦嗬嗬,原是如此,灑家受教了。出來時間也久,這邊先迴宮去也,改日再親自向衛老太醫請教方子。」
說完便領著孫信出去了。
衛衍正板著清肅的老臉,雖然平素他多有讓著老太婆,在院裏如同沒有地位。可府上府下無有不敬畏老太醫的。
孟氏忽然揩著帕子哽咽道:「兒媳斷不知會如此,隻記得那一年家裏吃野味,翹翹十分喜歡,之後就常買了做給她吃。因見她吃著能吃能睡,日漸圓潤討喜,府上大人長輩瞧著高興,自己這個後母也難做,如此反而鬆了口氣,不怕有人說自己偏心,遂便一直給她做了下來。真的沒有想過別的,如今卻叫大人們誤會了,兒媳該當何罪?」
</br>
原來孫信是昌德老家親戚的兒子,因想著昌德如今發達了,膝下空空,便把兒子送來過繼給他。
孫信貧寒出身,讀書文采不錯,可惜瘦小文弱,飲食無欲,兩隻胳膊腿都細細的。
自從九月書院開課,因吃過一次衛姮師妹的鹿肉幹,發現胃口變得好了,每次便都先搶上兩塊。最近一段時日下來竟然長胖了些,雖也常感懶倦思睡,但沒那麽瘦了。
昌德遂便帶著兒子來感謝,又想再來討要一些。
衛姮站在祖父八仙椅旁,聽得不禁脊背發涼。自從她這幾月忍著不吃零嘴兒,都拿去分作人情後,孟氏見她委實不要,送了兩個月就不準備了。
兩個多月的時間,眼看楊號與孫信便懶倦思睡和長胖,這不和從前的自己一樣嗎?而前世她則從四歲多一直吃到十四歲,直到太子說出東宮再不要衛家女之後,孟氏才中斷的。
也虧得她生就有骨子裏的曼妙,一直吃了那麽多年,最後不吃也仍變得好好的。
前世的衛姮,便多感薄涼和不解,有時仍會心善地以為,孟氏是因為對自己的失望和怨念,才會使得後來的態度兩個極端。卻原來,這個食物怕就有蹊蹺——
畢竟太後捧了衛家多年,衛家長女若因體態才情招太子不喜,小女兒纖柔麗質,最後換著小女兒進東宮侍奉也可以的啊。
蘇州的孟家為著芳娘所生的衛卉,不知道每年往這裏頭砸多少銀子。當然,前世衛卉最後的結局,也滿足了他們的心願,新帝上位後,衛卉成了新帝宮中的湘妃。
通篇思想來,衛姮心驚。
所幸自己現在也才吃了三年多。
衛姮凝思片刻,便在旁邊啟口道:「先為楊家上門問方子,如今昌德公公也來了。這鹿肉竟可使人胃口大開,懶倦思睡,翹翹卻已經吃了三年多了。芳娘平日總說卉兒妹妹瘦弱,不思飲食,為何捨不得給卉兒妹妹嚐一點呢。翹翹自小胃口就好,芳娘還總給我吃,吃得我又是饞嘴兒又是在家學打瞌睡,芳娘太偏心翹翹了。」
她做著幼童無心的語調,然說得卻是事實。
孟氏聽得有點緊張,攥著帕子在座上道:「翹翹兒比妹妹貴重不知多少,芳娘第一疼愛的是翹翹,好東西哪裏捨得分給卉兒呢。」
林雁姨母站在樑柱旁,聽出點兒門道來。
尋思著葛青夫人生前的聰慧,大小姐的懶倦嬌慢,還有如今去書院後的區別。便在旁邊道:「今上仁和厚義,咱們侯府身為臣子,素日多有得賞,日子安逸祥和,奴婢瞧著咱們侯府也沒有到給了大小姐一份,便缺了二小姐一份的地步。既是大夫人不記得方子,正好老侯爺在家,又是太醫,不若拿兩塊出來瞧瞧便知曉了,總不好勞煩昌德公公久候。」
衛姮看了眼綺綠,綺綠記起來道:「哦,大小姐房裏似乎有剩著,奴婢去拿了來。」
一忽而拿到堂前,衛衍正湊到鼻間嗅了下味道,眉頭不覺便皺起來。
他慣是在太醫署與家中藥草房熬藥修書,對著幾味藥材、幾倆劑量,聞著味兒便能概知七八。
「這裏頭原有開胃消食方劑不錯,卻下藥偏重,又夾著兩味西域的迷迭香與牛至,放在一起雖然異香誘人,然初食亢奮精神,久食則使人神情疲倦,脾性焦躁。兒媳給翹翹吃了三年,竟沒發現翹翹有何不同嗎?」
衛衍正原記著翹翹兒並不驕縱,也不敏感易怒,是什麽都想得開的好性子。忽而兩年多間從洛陽別宮迴來後,卻看到寶貝孫女臉蛋圓潤,肚子鼓鼓地站在門前叫「阿爺」。
他還真以為是隨了老太婆的身軀。
衛姮一副聽得半懂不懂的模樣,暗暗咬了咬唇,把話再往要點上引:「哦……難怪我吃得胖了,去宮中都被皇子們笑,說我是胖嫦娥,還被太子哥哥嫌棄,拂袖躲著距離。芳娘提醒翹翹身上有味道,例如狐臭,有人聞之不覺,有人敏感,我又懷疑自己身上有不好聞的氣味。芳娘對我偏心,原來是把心都偏錯向了,不如對卉兒妹妹偏心呢,瞧卉兒妹妹多討人憐愛呀。」
大太監昌德聞言,不自覺瞥了眼翹翹,但見小女眼神清澈,幼年小小便國色天香,連說著這樣的話都一臉天真純然……幼女可畏呀。侯府要出姣鳳。
但一般成年人聽著如此言語,都會品出些味道來。
左右順安侯府清水高門,德高望重,這樣的事兒也不便參合。昌德連忙打著哈哈,想告辭了:「哦嗬嗬,原是如此,灑家受教了。出來時間也久,這邊先迴宮去也,改日再親自向衛老太醫請教方子。」
說完便領著孫信出去了。
衛衍正板著清肅的老臉,雖然平素他多有讓著老太婆,在院裏如同沒有地位。可府上府下無有不敬畏老太醫的。
孟氏忽然揩著帕子哽咽道:「兒媳斷不知會如此,隻記得那一年家裏吃野味,翹翹十分喜歡,之後就常買了做給她吃。因見她吃著能吃能睡,日漸圓潤討喜,府上大人長輩瞧著高興,自己這個後母也難做,如此反而鬆了口氣,不怕有人說自己偏心,遂便一直給她做了下來。真的沒有想過別的,如今卻叫大人們誤會了,兒媳該當何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