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你對蒸汽機貨車很在乎。”


    兒子激動的表現,讓朱棣有些詫異,多少年沒有看到兒子如此的表現。


    載重量九千斤而已,速度也慢,每個時辰才三十八裏而已,還沒有騎馬的速度快,雖然看得出有作用,但也不值得如此的驚訝。


    “蒸汽機火車的效率現在還很低,對道路的需求又很高,不過必然是未來的方向。”


    朱高熾肯定的說道。


    開始了工業革命的西方,諸多的國家,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巨大成果,不但技術上超過東方,並且在社會模式上也遠遠超過東方。


    例如蒸汽機汽車的誕生。


    最初的蒸汽機汽車構造非常的簡單,技術含量也不高,並沒有時代的差別。


    法國陸軍技師,炮兵大尉尼古拉斯·古諾,1736年,三十八歲的古諾辭職迴到了法國,擔任法國陸軍技術軍官。


    當時的法國陸軍大臣肖瓦茲爾·阿波羅伊斯公爵是兼任外務大臣和海軍大臣的政府實權人物,他支持古諾的想法,研究用於牽引大炮的蒸汽汽車,並撥了兩萬利佛爾的資金作為樣機試製費用。


    古諾花了六年的時間,在1769年製成了世界第一輛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汽車。


    所用的蒸汽機,還是初代的紐克門蒸汽機,並不是第二代瓦特蒸汽機。


    第二代瓦特蒸汽機在這一年剛剛發明出來,還沒進行投產,並且一個在英國,一個在法國。


    蒸汽機的技術並不是難題。


    瓦特蒸汽機不算難,紐克門蒸汽機更簡陋,難的是機器代替人力,以及機器生產機器的社會模式。


    但是法國陸軍大臣肖瓦茲爾·阿波羅伊斯公爵被解職了,同樣是人亡政息,古諾的後續研究也被停止,半個世紀以後才有了蒸汽機汽車的重見天日。


    近現代以前的技術發明,主要是工匠為主,包括蒸汽機的汽車也是如此。


    與西方不同的是,如今的大明有朱高熾引導,不會出現中斷或者倒退,又或者需要經過自然市場的緩慢發酵,所以使用型的蒸汽機火車,得到了更大的支持。


    金州發明的蒸汽機貨車,采用的是第二代蒸汽機,效率要比古諾發明的蒸汽機貨車更高,實用價值也高,不像紐克門蒸汽機那麽耗費煤炭,使用的成本也低了。


    簡而言之。


    金州發明的蒸汽機貨車,已經具備了投入市場的基本條件。


    朱棣雖然不能理解,可他在工業的道路上,他還是選擇相信自己兒子的,老大說的作用這麽大,讓他對新的蒸汽機貨車也提起了興趣。


    蒸汽機貨車裝入蒸汽機輪船,由金州的技術人員護送下,通過大海運輸到了應天府。


    “這就是皇太孫殿下看重的玩意啊。”


    幾名前來迎接的吏員,看著大箱子,透過木頭之間的縫隙往裏瞧去,隻看到黑乎乎的一片,什麽也看不到。


    “走吧。”


    “到了京城還怕看不到。”


    碼頭上。


    拆開的部件,分別裝著的大木箱子,運輸到了馬車上,然後通過火車運送到了京城。


    金州發明的蒸汽機貨車,與蒸汽機火車隻有一字之差。


    蒸汽機火車重要性,已經廣為人知,在報紙的歌頌下,人們爆發出了巨大的熱情,對這個家夥充滿了好奇,會有什麽樣的不同呢。


    逐漸很少出門的朱元璋,也聽到了動靜。


    “難得還有稀罕物。”


    朱元璋背駝了一些,比以前看上去要矮不少。


    當初新城區的工地沒有了,那些老朋友去了天南海北,他們可能在喝酒的時候,偶爾聊起在京城遇到的善談的小老頭。


    朱元璋也很想念那段時間。


    不過相忘於江湖也算是段美好的緣分。


    李道信已經不再插手錦衣衛的事務,陪著朱元璋走在京城的街頭。


    老京城區的變化不大。


    越往外走變化越大,道路修的比當初的直道還要寬廣,用的石磚鋪成,十分的堅固,中間由鐵軌隔開,行人各行一邊。


    街頭有賣茶的,賣甜水的,賣甘蔗的,賣冰飲的等等,提供行人們解渴。


    道路盡頭的茅房,稍微靠裏一些,在前方掛著路牌引導行人。


    “聽說皇太孫殿下很激動,對此物非常的看重。”


    李道信笑道。


    “這小子,就喜歡胡鬧。”


    朱元璋嘴上罵,眼角卻在笑。


    街道上。


    男人們穿著各色各樣的衣裳,各色長衫的,短褂的,還有工字裝,中製裝,新服等等,婦女也多了起來,穿著各色的衣裙。


    從秦漢到唐宋。


    漂亮的款式一一被製作出來,甚至為了凸顯婦人們的美麗,進行了局部的調整。


    因為煤炭的廉價和蜂窩煤的普及,城中許多平民百姓用起了熨鬥。


    衣服熨燙的跟新的一樣。


    三三兩兩的少女結伴成群,手裏拿著精美的折扇或者紙扇,身上的掛飾閃閃發光,襯托的活潑可愛。


    還有男女同行的。


    來來往往的馬車也各有款式,外部雕刻的許多圖案。


    “百姓們過得好啊。”


    朱元璋感歎道。


    京城的街麵上,秩序井然。


    兩名巡街的巡檢丁差威嚴的走過去,在固定的商鋪門口柱子上安裝的匣子裏,巡檢丁差都要勾畫自己的名字,每個月尾,巡檢司的吏員會更換街道匣子裏的點名冊。


    今天畫圈,明天畫叉,後天寫甲等,讓巡檢丁差們無法偷懶。


    缺一個考勤都會扣錢。


    為了避免匣子的丟失,所以特意裝在一些商鋪的門口。


    商鋪的夥計們有幫忙照看的意味,而且有了巡檢丁差的存在,保障了地方上的安全,商鋪們願意承擔這份並不費功夫的事情。


    “噓噓。”


    突然。


    遠處傳來刺耳的竹哨聲,聽到動靜後的人們紛紛望過去,那兩名巡檢丁差放下手裏的事情,急忙往聲音處跑去。


    從軍中退役下來的人,身體素質還在,兩腿跑的飛快,沒有一會兒,就消失在了街角處。


    “黃老爺,我們等一等。”


    李道信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選擇留在原地。


    “能有什麽事情呢。”


    朱元璋也很好奇。


    不少的人們跟過去看稀奇。


    “別跑。”


    “站住。”


    幾個慌張的人出現了,身後跟著好幾名巡檢丁差。


    有兩個被撲倒,與身後的巡檢丁差糾纏,還有一個拚命的奔跑,跑的臉色都發白了。


    “再跑就開槍了。”


    那人仿佛聽不懂。


    他身後的巡檢丁差掏出了短銃,不過繁華的街頭,巡檢丁差並不敢開槍,短銃的準頭可不夠好,傷到了路人,他也跟著完蛋。


    見嚇不住對方,那巡檢丁差隻能收起短銃,繼續跟著追上去。


    李道信使了個眼色。


    遠處。


    有人伸出一條腿,絆倒了那跑路的人。


    “好小子,真能跑,”


    “謝了。”


    巡檢丁差驚訝的說道,比他還能跑的人,可真是少見了。


    “怎麽迴事?這幾個人做什麽的?”


    剛才幫忙的路人問道。


    巡檢丁差無奈的搖了搖頭:“幾名高麗人,偷跑到大明來做工的。”


    “哦。”


    周圍的人們恍然大悟。


    高麗和倭國的女傭在大明越來越多,就算是千分之一的幾率,她們使盡了各種招數,引來了不少高麗和倭國的男子。


    主要是外國的用工便宜,當地的小作坊們,願意冒著被罰款的風險使用黑工。


    前些日子報紙上還報道過,要打擊這些現象。


    高麗和倭國的女傭使用,已經是底線,不允許有大量外國廉價工人的存在,破壞大明內部的用工秩序。


    “真沒想到啊。”


    朱元璋得知後,一臉的驚奇。


    大明的變化,快的都讓他認不出來了。


    “隔著這麽遠呢。”


    朱元璋沒反應過來,實在想不到他們是怎麽來到大明的。


    “老爺,您久不去海邊看過,如今海上的船隻可多了,去往朝鮮的船隻越多,船上混一些人上去,誰又能知道呢。”


    “他們不怕被罰?”


    “有些船老大打著多掙一點是一點的想法,而且大海上又如何去查。”


    “真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了。”


    幾名高麗人還在掙紮,他們好不容易來到了大明,已經沒有了退路,萬萬不想被輸送迴國的。


    “還不老實。”


    巡檢丁差敲了幾棍子,才讓高麗人不敢掙紮了。


    退役人員並不全部是巡檢丁差,但是巡檢丁差必定是退役人員,根據巡檢司的用人規定,招募的對象,必須是從退役軍人中招收。


    別說在場的有七八個巡檢丁差,就算隻有一個,也不會畏懼這三名手無寸鐵的高麗百姓。


    當然了。


    如果這幾人手裏有武器,巡檢丁差們也不會客氣,迎來的就不是棍子,而是鉛子了。


    街頭一場臨時的意外,成為了周圍人們今日的話題。


    “到底是心向中華的藩國,還是要照顧一二的。”朱元璋憐憫的說道,李道信也點了點頭。


    許多百姓都無法理解皇太孫。


    中國人骨子裏的善良。


    隻要認同中華文明的人,就會給予最大的仁德。


    不少的國外百姓,倭國不提了,高麗國向來以藩國自居,百姓心向中華文明,皇太孫對他們太嚴苛了,不過是想來謀個生計而已。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鍵盤戰鬥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鍵盤戰鬥家並收藏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