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港一期框架已經完成建設。


    剩下的內部設備安裝,將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之內完成。


    “3.5米口徑天基光學望遠鏡,已經初步完成了研發工作,光機所的人正準備攻克製造方麵的難關。”


    秘書看著筆記本上的各種記要,向張星揚匯報道。


    “天基光學望遠鏡的製造,應當是有不少的技術難點。”


    張星揚從如山一般高的文件堆之中抬起頭來。


    目光炯炯有神說道:


    “不用特別催促他們,隻要能夠在五年內完成,就可以了。”


    大口徑天基望遠鏡,用來對宇宙深空進行觀測。


    在這之前最為出名的,就是哈勃望遠鏡。


    國內在大口徑光學望遠鏡方麵,技術實力比較薄弱。


    所以張星揚也給了他們足夠的時間,來進行研製工作。


    大口徑光學望遠鏡的難點,主要集中在大尺寸的鏡麵。


    3.5米的反射鏡,最少需要兩年的時間,來進行仔細打磨。


    “除了這件事外,最近還有什麽需要我關注的事情嗎?”


    張星揚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問道。


    他的身體比一般的科研人員要好上很多,但是在長久的飽和工作狀況下。


    也時常出現疲憊感。


    “用於月麵物質運輸的電磁加速裝置大模型,下周將要正式開工。”


    “他們希望您能夠去看看。”


    秘書連忙翻著筆記本說道。


    電磁加速裝置的設計很簡單,建設起來也並不複雜。


    它和電磁武器的原理基本相同。


    同樣也有數種不同的結構。


    目前國內采用的是結構最為簡單的線圈式電磁加速裝置。


    在這之前,製約電磁武器、電磁裝置等發展的因素。


    主要是能源問題。


    傳統的燃氣輪機、蒸汽輪機等等,很難在瞬間產生極強的電流。


    而氫氧爆炸發動機,雖然能夠產生較強的電流。


    但是持續輸出時間卻非常短。


    隻適合激光武器這種需要短時高輸出的武器。


    在攻克了釷基熔鹽反應堆之後。


    國內的電磁武器,實際上已經具備了極佳的發展條件。


    電磁加速軌道大模型的建設,就是建立在這種情況之下。


    雖然搞定了核心的能源問題。


    但是電磁加速軌道本身還是有一大堆需要攻關的技術難點。


    比如,分段式軌道對齊技術。


    太空之中不像地麵,失去了地球重力的束縛。


    一點點輕微的擾動,都能夠讓軌道出現偏差。


    而軌道偏差之後。


    原本在加速筒之內,處於居中位置的加速物體。


    將會出現偏轉。


    最終直接擊穿加速筒薄薄的一層金屬壁。


    “具體是什麽時間?”


    張星揚翻開自己的工作記錄本問道。


    “下周二的上午九點。”


    秘書迴答說道:“到時候登月計劃的總師歐陽遠先生,也想要和您聊聊。”


    國內的登月計劃,起步時間實際上非常晚。


    因為載人航天技術突破較晚。


    實際上,國內一直到嫦娥計劃創立時。


    才明確地提出,要將航天員送到月球上。


    在這之中,張星揚的意見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過去的數年之間,龍國製造的探月器-玉兔號。


    已經在月表行走超過50公裏,探測了一大片從未有探測器進行過探測的區域。


    並且在一年之前的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采樣返迴。


    從月表采集到了數公斤來源豐富的月岩樣品。


    他們有些是來自於隕石撞擊坑之內的塵埃。


    有些則是鑽探取出的岩芯。


    電磁加速軌道大模型的建設地點,被定在華東平原的一座小城。


    這裏遠離國內的各大地震帶。


    上一次有記錄的地震,甚至要追溯到八十年之前。


    “張院長,好久不見。”


    開工現場,麵色紅潤的歐陽遠向張星揚打招唿說道。


    “好久不見。”


    張星揚主動伸出手,和對方握手。


    兩人在很久之前的嫦娥計劃剛剛立項的時候,就認識了。


    當時,張星揚負責重型火箭和登月器方麵的研究工作。


    而歐陽遠作為行星地質學方麵的學者,和張星揚打過幾次交道。


    “最近我可總是在各大媒體上見到你,哈哈。”


    歐陽遠笑了幾聲說道。


    “尤其是星港完成基礎建設以來,無論海內外,都在大範圍討論它對於人類的意義。”


    星港的建設成功,大大提升了國民的自信。


    代表著過去二三科技強國霸占太空的時代,已經是過去式。


    接下來是以龍國為首的後發國家的太空時代。


    “這都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我隻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


    張星揚謙虛地說道。


    當然,他說的也不是假話。


    如果不是國內千千萬萬為星港建設付出努力的各行各業工作者。


    單單靠張星揚自己,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建設出這樣一座太空奇跡。


    如果他不是身在這個國家,而是在其他國家。


    即使是在科技更加發達的國家,都無法完成這樣一座奇跡建築


    這是屬於龍國的太空奇跡。


    也是屬於全體國民的太空奇跡。


    “關於載人登月計劃,張院長怎麽看?”


    稍微寒暄了幾句之後,歐陽遠問道。


    這也是他這一次專門趕過來,和張星揚見麵的重要原因。


    那就是在登月問題上,獲得張星揚的全力支持。


    國內目前關於登月,分成兩種想法。


    第一種自然是我們的技術、經濟水平已經能夠支持我們進行載人登月。


    第二種則是持有相反意見。


    “我認為,我們目前僅僅具備將少量人員短時間送上月球的實力。”


    張星揚看了看遠處還是一片平原的土地。


    冬日的平原上,是一片片綠油油的冬小麥。


    這些好似雜草一樣的作物,在經曆寒冬之後。


    終將會迎來茁壯成長的春夏。


    (


    “如果想要大規模在月麵上開展科研、勘探等工作,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尤其是需要等到小型電磁加速裝置建設完成。”


    張星揚將自己的目光從遠方收迴,重新落在歐陽遠身上。


    張星揚的想法,更多是從實用角度出發。


    如果僅僅是將少量航天員短時間送到月麵上作秀。


    而不是真正要對月麵進行大規模科研、開發工作。


    那麽除了浪費大量經費之外,毫無意義。


    現在已經不是冷戰時期,毛子和鷹醬爭奪登月名頭的時代。


    單純登月,除了名聲之外幾乎沒有太大意義。


    “但是在大規模登月之前,我們需要通過小規模的登月活動,來驗證登月所需要的各項技術。”


    歐陽遠和張星揚並肩站立說道。


    “如果不經過嚴格的技術驗證,直接進行大規模登月活動。”


    “那將會導致一係列的災難。”


    歐陽遠既然偏向於首先啟動小規模登月活動,自然也有他的道理。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對登月飛船進行技術驗證。


    就好像載人航天,也不是一開始就發展到如今六個人同時在軌一樣。


    在最初的時候,也是經曆了從無人實驗飛船到單人短時飛船,再到多人多天在軌飛行的蛻變。


    難度稍低的載人航天尚且如此。


    難度更大的載人登月更是需要嚴格的技術驗證。


    “登月工程組,有屬意的登月方案嗎?”


    張星揚沒有繼續和歐陽遠在這方麵糾結,而是問出了另一個問題。


    歐陽遠說道:“在星港取得大規模建設成果之前,我們實際上更加傾向於采用直接登月的方案。”


    直接登月方案,是鷹醬在數十年前就使用過的方案。


    並且他們真的用這樣的方案登上了月球。


    因此,摸著鷹醬過河的眾人,很自然地選擇了這種登月方式。


    “那現在呢?”


    既然說是之前,那麽就說明星港完成建設之後。


    他們已經改變了想法。


    “現在我們更加傾向於,分別發射航天員、登月飛船、著陸艙。”


    “將他們分批次發射到星港之中,然後在星港內部完成組裝工作。”


    “然後再從星港所在的地球同步軌道,飛向月球。”


    歐陽遠解釋了一下他們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思想改變。


    “直接登月方案,實際上航天員能夠攜帶的補給很有限,而且危險性也更大。”


    “因此,無論是從安全性方麵考慮,還是成功率方麵考慮。”


    “我們最後都認為軌道組裝方案,要比直接登月方案要更加適合我們。”


    這個世界並不是一成不變。


    它是在動態發展之中。


    數十年前的鷹醬並不具備龍國今天的條件。


    所以他們隻能夠采用力大飛磚的笨辦法。


    采用不計工本的方式,建設出超大推力的登月火箭。


    然後將航天員、補給物資、月球車等等,全部都塞進火箭內部。


    一次性發射,在那個時候確實對成功率的提升,有著很大幫助。


    但是到了今天,龍國的航天人們已經有了更好的選擇。


    自然用不著讓航天員們,再繼續冒著極大風險,跟著其他東西一起飛向月球。


    張星揚聽完後突然問道“你們有了解過星港的飛船接口設計嗎?”


    星港的名稱之中帶有一個港字。


    證明它並不僅僅是一座超大型空間站。


    它還是一個太空之內,群星之間的港口。


    那麽太空飛船想要停靠在星港內,自然是要滿足它的條件。


    “沒有了解過。”歐陽遠搖了搖頭說道。


    星港的具體技術指標,除了實際參與其中的技術人員。


    外界能夠知道細節的東西很少。


    大部分人,都隻是了解它的一部分內容。


    “星港的一期建設並不算龐大,直徑不過才900米。”


    張星揚有些凡爾賽的說道。


    “能夠停靠的太空飛船,也很有限。”


    “不過才兩百多艘。”


    歐陽遠聽到“才兩百多艘”,感覺自己喉嚨裏一口老血都要噴出來。


    望著歐陽遠奇怪的神情。


    張星揚歎了一口氣說道:“或許這在你們看來已經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


    “但是對於星港而言,這些根本都不夠用。”


    “星港一期,就能夠入駐一千名航天員。”


    “這些飛船僅僅能夠勉強供應他們生活所需要的各種物資。”


    一個人每天所需要用到的物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尤其是在空氣、水都需要從地麵運輸的情況下。


    “而這兩百多艘太空飛船,都必須要采用同一種接口,才能夠和星港連接在一起。”


    張星揚認真地說道:“否則它上麵的物資,就隻能夠依靠最原始的人力搬運。”


    太空飛船和星港完成連接,才能夠借用星港內部的自動化設備,快速地裝卸各種物資。


    “所以我們的登月飛船和物資飛船也必須采用相同規格的接口?”


    歐陽遠問道:“這豈不是意味著以後太空之中隻會有一種接口標準?”


    張星揚的話語,讓歐陽遠聯想到更加深入的內容。


    那就是未來太空飛船的整體標準問題。


    如今掌握了星港這一利器,國內已經有了對未來太空飛船製定標準的底氣。


    而張星揚所說的這一切,都代表著以後如果不按照龍國標準來進行太空飛船建設。


    那麽也會喪失在太空之內的話語權。


    一旦掌握著技術標準的製定權,即使未來龍國在技術上出現短暫落後。


    那麽也有足夠的機會,重新進行技術上的更新迭代。


    這也是張星揚這一代航天工作者,能夠為未來的人們,留下的一筆寶貴遺產。


    “電磁加速裝置大模型的奠基儀式快要開始了,我們走吧。”


    不遠處的奠基儀式,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


    張星揚拍了拍陷入震驚狀態的歐陽遠說道。


    無論是星港的成功建設,還是技術標準的製定。


    對於張星揚來說,都已經是過去式。


    未來想要贏得更多,就不得不月球這顆距離人類最近的地外星球進行開發工作。


    而電磁加速裝置,則是邁向月球極為重要的一環。


    歐陽遠在原地思考了一會之後,這才跟緊張星揚的步伐。


    向著遠處正在鏟下第一捧土的奠基儀式現場走去。


    無論如何,龍國人登月的夢想,都將在我們這一代人之中實現。


    鮮紅的赤旗,終將會插上這一顆陪伴了人類數千萬年的星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的大國航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729倉庫管理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729倉庫管理員並收藏黑科技的大國航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