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渤海灣,相比較起東部的太平洋,或者是南海,平靜地宛如鏡湖。
夏日的渤海,平均浪高不過0.6米,隻有台風天才會出現超過6米的大浪。
不過,最近這一周卻是大晴天,淡藍色的海麵上,無有一點白雲,也近乎沒有一點點的風浪。
“這幾天,渤海灣都不會有什麽大的天氣變化。”
耿博一手拿著氣象中心發過來的預測報告,看過一番之後說道。
“台風呢?”張星揚追問道。
不到半個月之前,台風蘇迪羅擦著渤海灣的外圍路過,雖然中央氣旋沒有路過渤海,但是依然在海麵之上掀起了五米高的風浪!
重量噸的浮動式火箭發射平台,也在風雨之中搖擺,要不是有四個大型浮筒,當時張星揚當機立斷,下令向浮筒之中注入海水,讓發射平台有足夠的重量。
數萬噸重的火箭發射平台,傾斜度甚至可能達到15度!
雖然不會出現普通船舶遇到風浪時,隨時側翻的危險,但是大量的設備都有可能出現損壞!
數萬噸重的大型平台,在自然界的颶風麵前,幾乎不值一提。
這種人類工業的巔峰製作,麵對風力達到十五級的台風,也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
張星揚後世有一句經典名言,宇宙之中,能量決定一切!
這是大家進入宇宙時代之後的常識。
15級風力的台風,所釋放的能量堪比數十顆核彈的威力。
“最近二十天應該不會有來到渤海的台風了。”耿博看了看手上最新的衛星雲圖說道。
雲圖顯示,最近的兩個台風胚胎,都還在赤道左右,即使是發育起來,距離他們也還有很長的距離。
“我們的氣象大模型還是有些欠缺,不能夠預測這些台風發育的情況。”
在說完台風胚胎發育的情況之後,耿博有些感慨地說道。
如今超算的算力,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在了天氣預測之上,不過受限製於模型問題,準確度和預測時間都很成問題。
“不然我們的發射窗口期,就能夠寬裕不少。”
海上發射火箭,相比較於陸地發射,要考慮的問題更多。
發射平台邊上,運輸運載火箭的大型船舶,正在將火箭吊裝到發射平台上。
海上發射平台的載重有限,並不能夠發射超重型的運載火箭。
超重型火箭發射時恐怖的推力,能夠直接將發射平台給吹到海平麵之下!
以張星揚他們為載人登月計劃開發的超重型運載火箭威力,采用18台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推力達到恐怖的萬噸級別!
不過這樣複雜龐大的火箭係統,研發起來難度可想而知。
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都還沒有研製成功,距離成功發射的距離還很遙遠。
“距離發射窗口期不過三天時間,一定要抓緊時間!”張星揚十分嚴肅地對在場的眾多管理人員說道。
海上發射和陸地發射區別很大一點,就是海上發射錯過窗口期,想要推遲發射十分麻煩。
陸上發射,錯過了發射時間,還可以通過履帶式轉運車先送迴廠房。
海上發射,如果錯過發射時間,想要通過火箭轉運船隻運迴去基本不現實,而且相比較起陸地發射,也要麻煩很多!
渤海的風浪,拍打在浮動式發射平台四條粗大的柱子之上,散碎成一片片晶瑩的水花,陽光照射之下還能夠看到七彩色的光色。
渤海的水深,相比起南海或者是太平洋,非常淺,平均水深不過十幾米。
這裏屬於是沉降型盆地,在遠古時期還是陸地,直到新生代才開始大規模的降低,大範圍的沉降發生在兩萬多年前。
海底多數是泥沙,發射平台的四條粗壯支柱,直接插到泥沙之中,最低處深入到了凝灰岩之中,給數萬噸的發射平台提供著強有力的支撐。
在發射的時候,還有數個沉箱會被灌滿海水,狠狠地用自身重力,拉住火箭發射平台。
數百噸重的運載火箭被吊裝到發射平台上的發射架之前,隨後緩緩地被液壓裝置給豎起。
這次發射的是一枚長三乙-改四k型火箭,高58.5米,起飛質量475.26噸。
長三乙火箭,在最近數年時間之中發展很迅速,一些不適合使用可迴收火箭的場合,基本上都是使用長三乙火箭。
所以也就衍生出了眾多的長三乙改進型號。
改四-k型,專門為海上發射改進的火箭,增強了抗腐蝕能力,防止在高鹽度、高濕度的環境之下,火箭之中的高精度係統出現不可控的損傷。
一整天的忙碌之後,火箭已經豎立在了浮動式發射平台的塔架之上,好像是一個海上巨人一樣。
站在數十公裏之外的海岸之上,都能夠隱隱約約地看到它的身影。
“火箭豎直完成,隨時可以開始發射!”
東方的太陽,已經開始躍出海平麵,清晨的海麵之上,還存在著淡淡的霧氣,雖然太陽越來越高,霧氣也開始一點點的散去。
耿博站在發射平台之上,通過對講平台,向指揮船上的眾人播報火箭的準備情況。
在發射的時候,大多數的人都要離開海上發射平台,撤離到發射船之上。
因為火箭發射的時候,風險還是很大的,隨時都有發射失敗,火箭爆炸的可能。
數百噸重的火箭之中,大部分都是燃料,一旦在發射平台之上發生爆炸,數萬噸的發射平台也會被劇烈的衝擊波很撕碎。
但是發射平台上,還是需要有人堅守指揮,因為如今的電子控製技術和智能設備不夠發達,不能所有的情況都依靠電子設備來解決。
而耿博就是那個決定留下來的人。
用厚重鋼板加固過的防爆室,能夠抵禦百噸級別的tnt衝擊波,但是到底能不能活下來,誰也不知道。
張星揚也隻能夠祝他好運。
“我們發射成功後見!”
耿博在說完這一句之後,就沒有表達任何和個人有關的話語,隻是平靜地訴說著火箭準備的情況。
發射指揮船上,血紅色的倒計時,一絲不苟的倒數著。
“倒計時,三十分鍾!”
張星揚透過指揮船的玻璃窗,看向數千米之外豎立在發射平台上的火箭。
銀白色的火箭外殼,背對著陽光,顯得無比高大。
這一枚火箭之上,搭載了兩顆小型的氣象衛星,用於測量海麵氣流情況,
除此之外,還有兩顆小型的商業衛星,分別來源於高盧和南亞。
火箭研究院和高盧之間,在這兩年之中關係不錯,雙方在航天方麵展開了眾多的合作。
這顆衛星也是合作的一部分。
是高盧國內一家公司,用來做廣播衛視的衛星。
其實他們位於圭亞那的航天中心也能夠進行類似的商業發射活動,隻不過考慮到發射的成本問題,才同意使用火箭研究院的火箭進行發射。
“倒計時,十分鍾!”
發射船上的條件,相比較於地麵發射中心,當然要簡陋一些。
所以大家還是盡力檢查發射之前的內容,希望將問題全部發現在發射之前。
上百人的團隊,在不太大的船艙之內來迴不停地走動著,忙碌著。
短短的十分鍾,在大家的感受之中卻又好像一個世紀那樣漫長。
“倒計時,一分鍾!”
發射平台周邊的海域和空域,早就被劃為禁飛區和禁航區。
原先有幾艘打漁的漁船,也都被勸說迴港了。
火箭發射,相對來說,還是一件比較危險的事情。
一般來說,都是要避開居民密集區域。
海上發射的好處之一,就是距離居民區比較遠。
“倒計時,十!”
發射指揮船上一片寂靜,隻有倒計時的聲音在慢慢地響著。
張星揚甚至還能夠聽到自己不斷跳動的心跳聲!
這也是這麽多年來,最讓他緊張的一次發射任務。
感到喉嚨發幹,艱難地咽了一口口水下去,緊皺著眉頭,看著遠處安靜豎立在發射架上的火箭。
“三!”
“二!”
“一!”
“點火!”
深綠色的按鈕被按下,無形的電波瞬息之間跨過數公裏的距離。
火箭的電子點火裝置之中的固體爆炸物,點燃了固體燃料,在海麵上製造出數米長的火龍。
推動著長三乙-改四k型火箭,緩緩地脫離塔架,升向天空!
伴隨著數十米高的白色濃煙,好像是一頭狂龍,掙脫開困擾自己許久的鎖鏈,一頭紮進了天空之中!
“一級火箭,點火正常!”
“自適應姿態調整正常!”
“測量一號,光學跟蹤正常!”
一係列的詳細情況報告,在指揮室之內響起,匯報著火箭的各項情況。
其實海上發射,火箭起飛之後風險就降低很多了。
因為最困難的一步,實際上就是起飛階段。
這和海上發射的特點相關,渤海的風浪雖然很低,而且發射平台的基座深入到渤海的海床之上。
但是,依然風浪依然會對平台造成厘米級別的晃動,這種晃動是不可避免的。
火箭發射最怕的就是姿態不穩定,而這樣的發射環境無疑是對姿態調節係統,提出了極大的考驗!
火箭起飛成功,基本上算是度過了最困難的一步!
“清河,光學跟蹤正常!”
因為是在渤海灣進行火箭發射,火箭很快就越過了半島,到達了西太平洋的上空。
“遠洋七號,雷達跟蹤正常!”
遠洋七號,是在去年剛剛下水的新船,各個方麵都進行了一定的升級,擁有更好的電子設備,更長的海上任務時間。
目前部署在西太平洋北部,北緯六十度左右。
長三乙-改四k型,在118秒之內,就進入了上層大氣之中,爬過了上百公裏的高度。
“火箭助推器,分離成功!”
長三乙-改四k型擁有四個助推器,可以在火箭起飛過程之中,提供較大的推力,幫助火箭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達到地球逃逸速度。
在慣性的作用之下,火箭在助推器分離之後,繼續向著太空之中進發。
第147秒,一級火箭完成了自己的發射使命。
“一級火箭,關機成功!”
“一二級火箭,分離成功!”
到了火箭發射的後期,基本上和陸地發射程序沒有任何的區別。
需要麵臨的關鍵節點,都是一樣的。
張星揚原先有些緊繃的臉色,也放鬆了下來。
第229秒,衛星整流罩分離成功。
第332秒,二三級火箭分離成功!
第1473秒,星箭分離成功!
兩顆氣象衛星和兩顆商業衛星,都順利進入了各自的軌道之中,沒有出現任何的差錯。
指揮船之中,大家都十分興奮。
這一次發射的衛星,相比較於之前發射的載人飛船,根本不算什麽。
但是這一次發射的地點很特殊,這也是大家最為高興的地方。
海上發射的成功,意味著未來他們可以讓火箭在緯度更低的地方進行發射,最大限度的節省火箭燃料。
雖然目前南海邊上的文昌發射場,已經順利建成投入了使用。
但是它距離赤道,還是有很遠的距離,不能夠最大的限度節省火箭發射燃料。
張星揚走出了指揮艙,雙手趴在船的欄杆之上,看向無邊無際一片蔚藍的天空。
渤海的天氣,似乎要比南海好上很多,海水也沒有南海那樣的深藍色。
但是作為海上發射火箭的起點,已經能夠讓張星揚感到滿足。
當然,他的想法自然不會僅僅局限於小小的海上發射平台。
在未來,赤道海麵上,還漂浮著另外一個龐然大物!
承載著人類天梯,在國內被譽為“通天建木”,在國外被稱為“巴別塔”的太空電梯的承載基地。
排水量達到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記錄,超過百萬噸。
麵積堪比一個人類小鎮,真正的工業奇跡!
比起那樣的奇觀,他們現在排水量不過三萬多噸的海上發射平台,就好像是麵對著航空母艦的小舢板一樣,不值一提。
但是,小小的舢板,遲早有一天能夠發展成為航母。
總有一天,建木號會在努力之下,重現於這個時代!
求月票,求月票!!!
(本章完)
夏日的渤海,平均浪高不過0.6米,隻有台風天才會出現超過6米的大浪。
不過,最近這一周卻是大晴天,淡藍色的海麵上,無有一點白雲,也近乎沒有一點點的風浪。
“這幾天,渤海灣都不會有什麽大的天氣變化。”
耿博一手拿著氣象中心發過來的預測報告,看過一番之後說道。
“台風呢?”張星揚追問道。
不到半個月之前,台風蘇迪羅擦著渤海灣的外圍路過,雖然中央氣旋沒有路過渤海,但是依然在海麵之上掀起了五米高的風浪!
重量噸的浮動式火箭發射平台,也在風雨之中搖擺,要不是有四個大型浮筒,當時張星揚當機立斷,下令向浮筒之中注入海水,讓發射平台有足夠的重量。
數萬噸重的火箭發射平台,傾斜度甚至可能達到15度!
雖然不會出現普通船舶遇到風浪時,隨時側翻的危險,但是大量的設備都有可能出現損壞!
數萬噸重的大型平台,在自然界的颶風麵前,幾乎不值一提。
這種人類工業的巔峰製作,麵對風力達到十五級的台風,也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
張星揚後世有一句經典名言,宇宙之中,能量決定一切!
這是大家進入宇宙時代之後的常識。
15級風力的台風,所釋放的能量堪比數十顆核彈的威力。
“最近二十天應該不會有來到渤海的台風了。”耿博看了看手上最新的衛星雲圖說道。
雲圖顯示,最近的兩個台風胚胎,都還在赤道左右,即使是發育起來,距離他們也還有很長的距離。
“我們的氣象大模型還是有些欠缺,不能夠預測這些台風發育的情況。”
在說完台風胚胎發育的情況之後,耿博有些感慨地說道。
如今超算的算力,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在了天氣預測之上,不過受限製於模型問題,準確度和預測時間都很成問題。
“不然我們的發射窗口期,就能夠寬裕不少。”
海上發射火箭,相比較於陸地發射,要考慮的問題更多。
發射平台邊上,運輸運載火箭的大型船舶,正在將火箭吊裝到發射平台上。
海上發射平台的載重有限,並不能夠發射超重型的運載火箭。
超重型火箭發射時恐怖的推力,能夠直接將發射平台給吹到海平麵之下!
以張星揚他們為載人登月計劃開發的超重型運載火箭威力,采用18台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推力達到恐怖的萬噸級別!
不過這樣複雜龐大的火箭係統,研發起來難度可想而知。
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都還沒有研製成功,距離成功發射的距離還很遙遠。
“距離發射窗口期不過三天時間,一定要抓緊時間!”張星揚十分嚴肅地對在場的眾多管理人員說道。
海上發射和陸地發射區別很大一點,就是海上發射錯過窗口期,想要推遲發射十分麻煩。
陸上發射,錯過了發射時間,還可以通過履帶式轉運車先送迴廠房。
海上發射,如果錯過發射時間,想要通過火箭轉運船隻運迴去基本不現實,而且相比較起陸地發射,也要麻煩很多!
渤海的風浪,拍打在浮動式發射平台四條粗大的柱子之上,散碎成一片片晶瑩的水花,陽光照射之下還能夠看到七彩色的光色。
渤海的水深,相比起南海或者是太平洋,非常淺,平均水深不過十幾米。
這裏屬於是沉降型盆地,在遠古時期還是陸地,直到新生代才開始大規模的降低,大範圍的沉降發生在兩萬多年前。
海底多數是泥沙,發射平台的四條粗壯支柱,直接插到泥沙之中,最低處深入到了凝灰岩之中,給數萬噸的發射平台提供著強有力的支撐。
在發射的時候,還有數個沉箱會被灌滿海水,狠狠地用自身重力,拉住火箭發射平台。
數百噸重的運載火箭被吊裝到發射平台上的發射架之前,隨後緩緩地被液壓裝置給豎起。
這次發射的是一枚長三乙-改四k型火箭,高58.5米,起飛質量475.26噸。
長三乙火箭,在最近數年時間之中發展很迅速,一些不適合使用可迴收火箭的場合,基本上都是使用長三乙火箭。
所以也就衍生出了眾多的長三乙改進型號。
改四-k型,專門為海上發射改進的火箭,增強了抗腐蝕能力,防止在高鹽度、高濕度的環境之下,火箭之中的高精度係統出現不可控的損傷。
一整天的忙碌之後,火箭已經豎立在了浮動式發射平台的塔架之上,好像是一個海上巨人一樣。
站在數十公裏之外的海岸之上,都能夠隱隱約約地看到它的身影。
“火箭豎直完成,隨時可以開始發射!”
東方的太陽,已經開始躍出海平麵,清晨的海麵之上,還存在著淡淡的霧氣,雖然太陽越來越高,霧氣也開始一點點的散去。
耿博站在發射平台之上,通過對講平台,向指揮船上的眾人播報火箭的準備情況。
在發射的時候,大多數的人都要離開海上發射平台,撤離到發射船之上。
因為火箭發射的時候,風險還是很大的,隨時都有發射失敗,火箭爆炸的可能。
數百噸重的火箭之中,大部分都是燃料,一旦在發射平台之上發生爆炸,數萬噸的發射平台也會被劇烈的衝擊波很撕碎。
但是發射平台上,還是需要有人堅守指揮,因為如今的電子控製技術和智能設備不夠發達,不能所有的情況都依靠電子設備來解決。
而耿博就是那個決定留下來的人。
用厚重鋼板加固過的防爆室,能夠抵禦百噸級別的tnt衝擊波,但是到底能不能活下來,誰也不知道。
張星揚也隻能夠祝他好運。
“我們發射成功後見!”
耿博在說完這一句之後,就沒有表達任何和個人有關的話語,隻是平靜地訴說著火箭準備的情況。
發射指揮船上,血紅色的倒計時,一絲不苟的倒數著。
“倒計時,三十分鍾!”
張星揚透過指揮船的玻璃窗,看向數千米之外豎立在發射平台上的火箭。
銀白色的火箭外殼,背對著陽光,顯得無比高大。
這一枚火箭之上,搭載了兩顆小型的氣象衛星,用於測量海麵氣流情況,
除此之外,還有兩顆小型的商業衛星,分別來源於高盧和南亞。
火箭研究院和高盧之間,在這兩年之中關係不錯,雙方在航天方麵展開了眾多的合作。
這顆衛星也是合作的一部分。
是高盧國內一家公司,用來做廣播衛視的衛星。
其實他們位於圭亞那的航天中心也能夠進行類似的商業發射活動,隻不過考慮到發射的成本問題,才同意使用火箭研究院的火箭進行發射。
“倒計時,十分鍾!”
發射船上的條件,相比較於地麵發射中心,當然要簡陋一些。
所以大家還是盡力檢查發射之前的內容,希望將問題全部發現在發射之前。
上百人的團隊,在不太大的船艙之內來迴不停地走動著,忙碌著。
短短的十分鍾,在大家的感受之中卻又好像一個世紀那樣漫長。
“倒計時,一分鍾!”
發射平台周邊的海域和空域,早就被劃為禁飛區和禁航區。
原先有幾艘打漁的漁船,也都被勸說迴港了。
火箭發射,相對來說,還是一件比較危險的事情。
一般來說,都是要避開居民密集區域。
海上發射的好處之一,就是距離居民區比較遠。
“倒計時,十!”
發射指揮船上一片寂靜,隻有倒計時的聲音在慢慢地響著。
張星揚甚至還能夠聽到自己不斷跳動的心跳聲!
這也是這麽多年來,最讓他緊張的一次發射任務。
感到喉嚨發幹,艱難地咽了一口口水下去,緊皺著眉頭,看著遠處安靜豎立在發射架上的火箭。
“三!”
“二!”
“一!”
“點火!”
深綠色的按鈕被按下,無形的電波瞬息之間跨過數公裏的距離。
火箭的電子點火裝置之中的固體爆炸物,點燃了固體燃料,在海麵上製造出數米長的火龍。
推動著長三乙-改四k型火箭,緩緩地脫離塔架,升向天空!
伴隨著數十米高的白色濃煙,好像是一頭狂龍,掙脫開困擾自己許久的鎖鏈,一頭紮進了天空之中!
“一級火箭,點火正常!”
“自適應姿態調整正常!”
“測量一號,光學跟蹤正常!”
一係列的詳細情況報告,在指揮室之內響起,匯報著火箭的各項情況。
其實海上發射,火箭起飛之後風險就降低很多了。
因為最困難的一步,實際上就是起飛階段。
這和海上發射的特點相關,渤海的風浪雖然很低,而且發射平台的基座深入到渤海的海床之上。
但是,依然風浪依然會對平台造成厘米級別的晃動,這種晃動是不可避免的。
火箭發射最怕的就是姿態不穩定,而這樣的發射環境無疑是對姿態調節係統,提出了極大的考驗!
火箭起飛成功,基本上算是度過了最困難的一步!
“清河,光學跟蹤正常!”
因為是在渤海灣進行火箭發射,火箭很快就越過了半島,到達了西太平洋的上空。
“遠洋七號,雷達跟蹤正常!”
遠洋七號,是在去年剛剛下水的新船,各個方麵都進行了一定的升級,擁有更好的電子設備,更長的海上任務時間。
目前部署在西太平洋北部,北緯六十度左右。
長三乙-改四k型,在118秒之內,就進入了上層大氣之中,爬過了上百公裏的高度。
“火箭助推器,分離成功!”
長三乙-改四k型擁有四個助推器,可以在火箭起飛過程之中,提供較大的推力,幫助火箭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達到地球逃逸速度。
在慣性的作用之下,火箭在助推器分離之後,繼續向著太空之中進發。
第147秒,一級火箭完成了自己的發射使命。
“一級火箭,關機成功!”
“一二級火箭,分離成功!”
到了火箭發射的後期,基本上和陸地發射程序沒有任何的區別。
需要麵臨的關鍵節點,都是一樣的。
張星揚原先有些緊繃的臉色,也放鬆了下來。
第229秒,衛星整流罩分離成功。
第332秒,二三級火箭分離成功!
第1473秒,星箭分離成功!
兩顆氣象衛星和兩顆商業衛星,都順利進入了各自的軌道之中,沒有出現任何的差錯。
指揮船之中,大家都十分興奮。
這一次發射的衛星,相比較於之前發射的載人飛船,根本不算什麽。
但是這一次發射的地點很特殊,這也是大家最為高興的地方。
海上發射的成功,意味著未來他們可以讓火箭在緯度更低的地方進行發射,最大限度的節省火箭燃料。
雖然目前南海邊上的文昌發射場,已經順利建成投入了使用。
但是它距離赤道,還是有很遠的距離,不能夠最大的限度節省火箭發射燃料。
張星揚走出了指揮艙,雙手趴在船的欄杆之上,看向無邊無際一片蔚藍的天空。
渤海的天氣,似乎要比南海好上很多,海水也沒有南海那樣的深藍色。
但是作為海上發射火箭的起點,已經能夠讓張星揚感到滿足。
當然,他的想法自然不會僅僅局限於小小的海上發射平台。
在未來,赤道海麵上,還漂浮著另外一個龐然大物!
承載著人類天梯,在國內被譽為“通天建木”,在國外被稱為“巴別塔”的太空電梯的承載基地。
排水量達到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記錄,超過百萬噸。
麵積堪比一個人類小鎮,真正的工業奇跡!
比起那樣的奇觀,他們現在排水量不過三萬多噸的海上發射平台,就好像是麵對著航空母艦的小舢板一樣,不值一提。
但是,小小的舢板,遲早有一天能夠發展成為航母。
總有一天,建木號會在努力之下,重現於這個時代!
求月票,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