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周軍師不怕遼東兵,為何卻懼怕袁氏
三國:開局勸劉備苟住 作者:螞蟻小國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05章 周軍師不怕遼東兵,為何卻懼怕袁氏
下密和黃縣相距三百多裏。
周興隻帶領兩千人馬,所帶糧草較少,又急著趕路,三日之後,他們就到了東萊黃縣。
兵馬入城,周興和太史慈來見關羽,麋竺和王修李業都在。
“敵兵渡海了嗎?”周興問道。
“遼東兵正在渡海。”東萊太守麋竺答道。
“臨海的百姓我們都遷走了。”黃縣縣令王修接著迴答。
功曹李業緊隨道:“劉將軍讓我們征募三千兵士,已經征募到一千人在城裏,另外兩千人還在趕來黃縣的路上,過幾日就能全部趕到。”
這三千兵士是全郡征募,時間緊迫,離黃縣較近的兵士能及時趕來,但那些距離較遠的縣,卻難以在三五日內征募到人又送到黃縣。
周興並不指望靠這些人來打退敵兵,隻不過是借敵兵來攻之名進行擴充兵馬罷了。
這些剛剛征募來的兵士,不經訓練就送上戰場,那隻是讓他們去送死而已。
要知道麵對的可是遼東兵,而不是聚眾為賊的黃巾。
“我們隻有三千兵守城,遼東兵馬有一萬人,因此我們沒有出城擊敵。”
麋竺又說道,似乎在為關羽沒有率兵出擊進行解釋。
“周軍師可有退敵之策?”關羽輕捋長須,看著周興問道。
“尚無退敵良策,目前來看,唯有據城而守。”
周興確實還沒想到退敵良策。
遼東兵二次來攻,這次對方換了主將,再用前次之策肯定不行了,時間上也來不及。
而且,周興想讓遼東兵攻到黃縣城下,這樣才能讓袁氏知道,劉備時刻受遼東兵嚴重的威脅,應該要多募兵馬才能保郡護民。
除了自己,還有關羽和太史慈,又有五千兵馬聚集城內,要想守住黃縣完全沒問題,就是擊敗敵兵也不太難,周興對此頗有信心。
關羽冷哼一聲:“此前兵少,可以據城而守,如今增兵兩千,我們有五千精兵,又有一千新卒,怎麽還要據城而守。周軍師,我給你一千人馬留下守城,太史子義帶領一千人馬,包括那五百騎兵,隨我出城擊敵。”
之前城裏隻有三千兵馬,還要留下一千人馬守城,隻有兩千人馬可調,關羽再猛,也不認為自己隻帶兩千人就去攻打遼東一萬人馬。
現在援兵已到,增加了兩千人,其中還有五百騎兵,又有周興可以守城,太史慈可以隨他出擊,因此關羽想要領兵出擊,打退遼東兵。
關羽跟隨劉備闖蕩多年,這是他第一次獨自統兵作戰,更想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好讓大哥和眾人都知道,自己是有領兵能力之將。
尤其是周軍師,要讓對方知道,不聽他的,自己一樣能勝敵。
說到底,關羽對劉備事事皆聽周興之言感到不滿,雖然嘴上不說,但他心裏卻會掛懷。
特別是對於周興的苟住發展之策,關羽可以理解,但他心裏感到十分憋屈,他現在不想再忍了,想要好好的表現自己一番。
周興預料到關羽會這麽做,但他不支持這麽做,勸道:“關校尉,我認為此時不宜出擊。”
“有何不宜?難道周軍師認為關某不能勝敵嗎?”關羽盯著周興,沉聲問道,臉上現出不滿之色。
周興微微一笑,答道:“關校尉領兵出擊,勝敵當然容易,隻是勝敵之後呢?”
“之後,之後當然是百姓安寧了。”
“唔,百姓確實安寧,然而遼東兵初至便大敗而歸,自此不敢複來,那主公還有何理由征募兵士?”
關羽微怒道:“大哥想募兵便募兵,何須理由?”
周興耐心道:“若無理由而募兵,則袁氏必忌,袁氏若忌,恐會引兵來攻。以我們當前之力,實在無力與袁氏相抗,唯有隱忍圖謀發展,方可致勝。關校尉,我們必須要勝敵,隻是不可勝得太過容易,要讓遼東兵覺得有勝算,又要讓袁氏覺得我們是盡力而勝。如此遼東兵可能再來,我們也好多募兵士。”
“哼,袁氏兵馬來了又如何?我們若有一萬兵馬,據郡而守,便可不懼袁氏來攻。周軍師不怕遼東兵,為何卻如此懼怕袁氏?”
對於袁紹,關羽也不怎麽放在眼裏,去攻打冀州肯定不行,但是要據郡而守,手裏又有一萬兵馬,他認為袁紹的兵馬來了也會敗走。
在他看來,軍師周興一點都不把遼東兵放在眼裏,認為隨時可勝,才會不急著勝敵,而是想利用遼東兵來攻之名,進行募兵訓卒。
可是無視遼東兵的周軍師,卻時刻將袁氏掛在嘴邊,視之如虎,這點讓關羽覺得不太理解。
“雲長,”周興直唿關羽表字,以示親近,“袁氏兵馬若是來攻,即使我們可以保郡,但若是連年交戰,百姓必難安心耕種。百姓不種則田地荒,田地荒則無糧,無糧則難養士,難養士則難拒敵。如此我們便難以發展,不發展則難平天下,不圖平天下而隻圖保郡,此非良士所謀!更非主公之誌!”
“關校尉,遼東兵渡海來攻,糧草輸運不便,而且公孫度僅有一郡之力,必不能久戰,我們隻須守城數月,敵必自退,因此我們可以無懼。而袁氏兼有冀青並三州,不說青並二州,僅以冀州之力,其兵其糧便可無窮盡。袁氏軍中智士勇將又多,以我們二郡之力,如何與之相敵?”
“如今之計,須先穩住袁氏,不令其猜忌,我們才可安穩發展。隻有等到我們發展強盛,兵多糧足之後,才能與袁氏相抗為敵啊!”
麋竺緊接道:“是啊,周軍師所言在理,雲長,勝敵也不急於一時,不如依周軍師之言,我們先守城待敵,然後再尋機擊敵。”
王修和李業也都讚同周興所說,出言相勸關羽。
關羽心裏不悅,但是為了大哥的大業著想,又見眾人都讚同周興,隻好沉著臉點了點頭。
其實關羽也讚同周興所說,隻是自己難得有機會,想要表現一番,現在看來,表現的機會又沒了。
周興鬆了一口氣,關羽雖然傲氣,但還是能明白事理之人。
眾人在城內布防,而遼東兵很快渡過了海。
此次東萊之兵沒有和前次一樣在津口十裏外屯營,而是屯守城內,柳毅和陽儀隻留下一千兵守船,率領九千兵馬到了黃縣城下。
下密和黃縣相距三百多裏。
周興隻帶領兩千人馬,所帶糧草較少,又急著趕路,三日之後,他們就到了東萊黃縣。
兵馬入城,周興和太史慈來見關羽,麋竺和王修李業都在。
“敵兵渡海了嗎?”周興問道。
“遼東兵正在渡海。”東萊太守麋竺答道。
“臨海的百姓我們都遷走了。”黃縣縣令王修接著迴答。
功曹李業緊隨道:“劉將軍讓我們征募三千兵士,已經征募到一千人在城裏,另外兩千人還在趕來黃縣的路上,過幾日就能全部趕到。”
這三千兵士是全郡征募,時間緊迫,離黃縣較近的兵士能及時趕來,但那些距離較遠的縣,卻難以在三五日內征募到人又送到黃縣。
周興並不指望靠這些人來打退敵兵,隻不過是借敵兵來攻之名進行擴充兵馬罷了。
這些剛剛征募來的兵士,不經訓練就送上戰場,那隻是讓他們去送死而已。
要知道麵對的可是遼東兵,而不是聚眾為賊的黃巾。
“我們隻有三千兵守城,遼東兵馬有一萬人,因此我們沒有出城擊敵。”
麋竺又說道,似乎在為關羽沒有率兵出擊進行解釋。
“周軍師可有退敵之策?”關羽輕捋長須,看著周興問道。
“尚無退敵良策,目前來看,唯有據城而守。”
周興確實還沒想到退敵良策。
遼東兵二次來攻,這次對方換了主將,再用前次之策肯定不行了,時間上也來不及。
而且,周興想讓遼東兵攻到黃縣城下,這樣才能讓袁氏知道,劉備時刻受遼東兵嚴重的威脅,應該要多募兵馬才能保郡護民。
除了自己,還有關羽和太史慈,又有五千兵馬聚集城內,要想守住黃縣完全沒問題,就是擊敗敵兵也不太難,周興對此頗有信心。
關羽冷哼一聲:“此前兵少,可以據城而守,如今增兵兩千,我們有五千精兵,又有一千新卒,怎麽還要據城而守。周軍師,我給你一千人馬留下守城,太史子義帶領一千人馬,包括那五百騎兵,隨我出城擊敵。”
之前城裏隻有三千兵馬,還要留下一千人馬守城,隻有兩千人馬可調,關羽再猛,也不認為自己隻帶兩千人就去攻打遼東一萬人馬。
現在援兵已到,增加了兩千人,其中還有五百騎兵,又有周興可以守城,太史慈可以隨他出擊,因此關羽想要領兵出擊,打退遼東兵。
關羽跟隨劉備闖蕩多年,這是他第一次獨自統兵作戰,更想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好讓大哥和眾人都知道,自己是有領兵能力之將。
尤其是周軍師,要讓對方知道,不聽他的,自己一樣能勝敵。
說到底,關羽對劉備事事皆聽周興之言感到不滿,雖然嘴上不說,但他心裏卻會掛懷。
特別是對於周興的苟住發展之策,關羽可以理解,但他心裏感到十分憋屈,他現在不想再忍了,想要好好的表現自己一番。
周興預料到關羽會這麽做,但他不支持這麽做,勸道:“關校尉,我認為此時不宜出擊。”
“有何不宜?難道周軍師認為關某不能勝敵嗎?”關羽盯著周興,沉聲問道,臉上現出不滿之色。
周興微微一笑,答道:“關校尉領兵出擊,勝敵當然容易,隻是勝敵之後呢?”
“之後,之後當然是百姓安寧了。”
“唔,百姓確實安寧,然而遼東兵初至便大敗而歸,自此不敢複來,那主公還有何理由征募兵士?”
關羽微怒道:“大哥想募兵便募兵,何須理由?”
周興耐心道:“若無理由而募兵,則袁氏必忌,袁氏若忌,恐會引兵來攻。以我們當前之力,實在無力與袁氏相抗,唯有隱忍圖謀發展,方可致勝。關校尉,我們必須要勝敵,隻是不可勝得太過容易,要讓遼東兵覺得有勝算,又要讓袁氏覺得我們是盡力而勝。如此遼東兵可能再來,我們也好多募兵士。”
“哼,袁氏兵馬來了又如何?我們若有一萬兵馬,據郡而守,便可不懼袁氏來攻。周軍師不怕遼東兵,為何卻如此懼怕袁氏?”
對於袁紹,關羽也不怎麽放在眼裏,去攻打冀州肯定不行,但是要據郡而守,手裏又有一萬兵馬,他認為袁紹的兵馬來了也會敗走。
在他看來,軍師周興一點都不把遼東兵放在眼裏,認為隨時可勝,才會不急著勝敵,而是想利用遼東兵來攻之名,進行募兵訓卒。
可是無視遼東兵的周軍師,卻時刻將袁氏掛在嘴邊,視之如虎,這點讓關羽覺得不太理解。
“雲長,”周興直唿關羽表字,以示親近,“袁氏兵馬若是來攻,即使我們可以保郡,但若是連年交戰,百姓必難安心耕種。百姓不種則田地荒,田地荒則無糧,無糧則難養士,難養士則難拒敵。如此我們便難以發展,不發展則難平天下,不圖平天下而隻圖保郡,此非良士所謀!更非主公之誌!”
“關校尉,遼東兵渡海來攻,糧草輸運不便,而且公孫度僅有一郡之力,必不能久戰,我們隻須守城數月,敵必自退,因此我們可以無懼。而袁氏兼有冀青並三州,不說青並二州,僅以冀州之力,其兵其糧便可無窮盡。袁氏軍中智士勇將又多,以我們二郡之力,如何與之相敵?”
“如今之計,須先穩住袁氏,不令其猜忌,我們才可安穩發展。隻有等到我們發展強盛,兵多糧足之後,才能與袁氏相抗為敵啊!”
麋竺緊接道:“是啊,周軍師所言在理,雲長,勝敵也不急於一時,不如依周軍師之言,我們先守城待敵,然後再尋機擊敵。”
王修和李業也都讚同周興所說,出言相勸關羽。
關羽心裏不悅,但是為了大哥的大業著想,又見眾人都讚同周興,隻好沉著臉點了點頭。
其實關羽也讚同周興所說,隻是自己難得有機會,想要表現一番,現在看來,表現的機會又沒了。
周興鬆了一口氣,關羽雖然傲氣,但還是能明白事理之人。
眾人在城內布防,而遼東兵很快渡過了海。
此次東萊之兵沒有和前次一樣在津口十裏外屯營,而是屯守城內,柳毅和陽儀隻留下一千兵守船,率領九千兵馬到了黃縣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