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興帶著一些錢糧和肉再次來到太史慈家,見到了太史慈的老母親。


    “阿母,有子義兄的消息了。”


    “如何?”老婦人急問。


    “他……”周興遲疑著沒有說下去。


    “我兒戰亡了?!”


    老婦人頓時呆住,神色黯然的看著周興。


    周興搖了搖頭:“不是,子義兄沒死。”


    “那他究竟如何了?”


    老婦人臉上微喜,但她看得出來,對方這麽遲疑沒有直接說出來,肯定是兒子出事了。


    周興又猶豫良久,在老婦人的注視之下,終於說道:“子義兄為逆賊孫策所擒,如今已降了孫策!”


    看著對方滿臉惋惜之色,而且對方是劉備極為信任的軍師,老婦人相信這不會是假消息。


    “我兒降了孫策!怎麽可能呢?!”


    老婦人顯得非常失望,不敢相信。


    “揚州牧劉使君兵敗逃往豫章郡後,子義兄獨身留在丹陽郡,募集了數千人,自稱為丹陽太守,想要為劉使君擊退逆賊孫策。可是逆賊孫策親率大軍來攻,子義兄力戰不敵,為其所擒,因此而降。”


    周興故意把逆賊與孫策相連起來,好讓老婦人的心裏對孫策有所反感。


    他說的也沒錯,劉繇是朝廷任命的揚州牧和振武將軍,孫策帶兵來攻打,這與謀逆無異。


    老婦人呆立不語,想不到自己的兒子竟然投降了攻打劉使君的孫策!這個結果讓她難以接受。


    “阿母,以我看來,子義兄是詐降。”周興又說道。


    “詐降?!”


    老婦人對周興的話感到意外,卻又很希望這是真的。


    “不錯,阿母是否記得,子義兄當年為何離開家鄉避往遼東?據我所知,當年子義兄身為郡吏,奉命往洛陽遞送表章,在朝廷公車門外詐取州吏表章而毀,因此才往遼東避禍,由此可見子義兄善於使詐。所謂兵不厭詐,子義兄兵少,身為逆賊所擒,而壯誌未酬,況且大丈夫能屈能伸,因此才會假降孫策,伺機脫身,否則以子義兄之忠肝義膽,豈肯輕易委身於逆賊!”


    中平三年的時候,太史慈二十一歲,當時是東萊郡的郡吏奏曹史。東萊太守與青州刺史不和,而朝廷的規矩是,若是州與郡有爭議又難以分辨對錯,誰先將表章送達朝廷,朝廷就會支持誰。


    當時州裏先派人送了表章去洛陽,東萊太守知道之後派太史慈日夜兼程趕去洛陽,到了洛陽皇宮公車門外,也就是專門遞交表章的地方,剛好看到州吏正要遞交表章。


    太史慈當即上前詢問,說你是來遞交表章的嗎,州吏不知道他是郡裏派來的東萊人,見他相問,以為是朝廷的人,便把表章交到他手裏。


    結果太史慈拿到表章之後,立即從懷裏拿出小刀,將表章毀壞,然後勸說州吏跟自己一起逃亡。然而出城之後,他又偷偷返迴城裏,將郡裏的表章遞交上去。


    刺史後麵再派人去補交表章,卻已被太守占了理,因此怨恨太史慈。太史慈怕遭到刺史報複,隻好逃往遼東避禍,正是因為此事讓他得以揚名。


    這個事情太史慈的母親當然清楚。


    現在周興說出來,讓她覺得對方所說很有可能。


    自己的兒子確實善於使詐,在北海助孔融突圍去平原求援的時候,他也是使詐才能出城。


    或許真如周興所言,子義是詐降!


    “阿母,據揚州傳迴來的消息,曾經有人勸劉使君拜子義兄為大將,然而劉使君不聽,僅是任用為偵候。劉使君重名輕才,因子義兄非世家名士而不能重用,非識人之君。以子義兄之才,若為大將,那逆賊孫策必不能勝。”


    周興繼續說道:“子義兄如今詐降,脫身之後必會再助劉使君,而劉使君不能重用,隻怕子義兄是徒勞而無功。而今東萊太守鎮東將軍劉玄德府君,寬厚弘毅,親民愛士,知人善任,又有匡扶天下平亂安民之誌。以子義兄之才,若能輔佐劉府君,必將盡顯其能,與劉府君一起平定天下之亂,使天下百姓得安!”


    “而且,今日剛剛得報,遼東太守公孫度遣兵一萬,已經出兵,將要渡海來攻東萊,此刻正是劉府君急需人才相助之時,阿母不如勸子義兄歸來,與劉府君一起保護東萊,匡扶朝廷,平定天下!將來有功,或可位任將軍,爵封列侯!”


    老婦人驚問:“遼東兵要來攻了?”


    周興答道:“正是,不過阿母放心,劉府君拚死也要擊退敵兵,保護東萊百姓不受其害!”


    老婦人想了想,說道:“我夫君早亡,子義少時,我常教他男兒當仗劍匡佐朝廷,扶正反亂,要有忠君護民之誌!如今劉府君為東萊百姓剿滅賊寇,又減稅免賦,收納流民,其護民之誌,待民之仁令人讚歎!子義若能迴來相佐自然是好,可他遠在揚州,我如何能勸他迴來?”


    周興心中暗喜,說道:“阿母,此事容易,可讓族中可信之人趕去揚州,麵見子義,暗傳阿母之言,如此子義兄必歸。”


    老婦人聞言大喜:“如此甚好,既然遼東兵馬已經出兵,此事不宜遲,我這就找族人去揚州,讓子義早日歸來佐助劉府君。”


    當即,老婦人找來一位名叫太史原的族中之人,詳細交待一番。


    這個太史原與太史慈年齡相當,二人從小相交頗好,是值得信任之人。


    周興對太史原也交待了些事情,主要是一口咬定太史慈是詐降孫策,叮囑他到了揚州之後,注意不要被孫策的人發現他的意圖,讓太史慈尋找機會脫身而歸。


    同時派了兩個人跟著同去,路上好有個照應。


    送走太史原,周興拜別太史慈母親,迴到城內。


    周興把自己跟太史慈母親的說辭向劉備說了,之所以要說太史慈是詐降孫策,是要給太史慈一個台階下,好讓他來投劉備之後,別人也無可非議。


    劉備聽說之後,心裏其實也願意相信太史慈是詐降孫策,如果真是這樣,那他歸來相投的希望就很大了。


    王修和李業果然都是精幹之吏,隻用三日時間,就將近海的百姓,包括津口十裏之內的百姓,全部遷到黃縣城裏暫住,還將百姓的糧食和牛羊豬狗都搬來了,可以說是不遼東兵留下一點可食之物。


    而百姓也非常配合,畢竟日子剛剛有了盼頭,他們可不想自己又遭受劫掠。


    十日後,遼東兵馬已經到了遼東郡最南麵的海邊渡口,準備渡船過海。


    東萊郡內的百姓聽聞消息之後,數千人帶著刀劍弓矛或是鋤頭棍棒湧來黃縣,想要協助劉備擊退敵兵。


    這些人對付同樣為烏合之眾的賊寇或許還行,對付有騎卒的遼東兵,如果讓他們上陣,那就隻有被屠戮的份。


    劉備肯定不會帶他們去,而是挑選出三千名壯漢,由縣令王修統領,讓他們留在黃縣城裏協助守城。


    又過一日,探兵慌急迴報,遼東兵馬開始登船渡海。


    劉備當即下令,留下一千三百兵由麋芳統領,與王修統領的三千百姓一起守城,同時留在城裏的還有麋竺和簡雍。


    劉備則是帶著關羽張飛,還有周興和李業,率領五千兵馬出城,趕到離津口十裏處築壘安營,等待遼東兵馬登陸。


    此刻劉備有一點擔憂,擔憂遼東兵馬過於強悍,自己難以取勝。


    同時又有一絲興奮,期待著自己能俘獲遼東騎兵的戰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勸劉備苟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螞蟻小國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螞蟻小國王並收藏三國:開局勸劉備苟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