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東征


    建興七年,公元229年。


    夏四月。


    漢天子劉禪在長安祭天、地、宗廟,舉行誓師大會,命三軍齊出,攻取曹魏。


    詔賜漢丞相諸葛亮金車玄牡、宮矢、金斧鉞、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三百虎賁,命其使持節,總督各路兵馬。


    大軍共分四路。


    北路由司隸校尉衛將軍趙雲統領,部將張嶷,王平,馬謖,周默,孟獲,朗路,總共三萬人馬,出潼關。


    中路丞相諸葛亮親率大軍,部將薑維,高翔,廖化,陳式,王雙,鄧芝等,共大軍六萬,出武關。


    南路由益州刺史左將軍吳懿統領,部將吳班,孟達,申儀等,總共兩萬人馬,沿漢水出上庸。


    另有一路兵馬由永安都督李嚴統領,部將陳到等,總共一萬五千餘人,自永安待命。


    總共不到十三萬人馬,號稱二十五萬,四路齊出,直取魏國重鎮南陽。


    西北局麵不穩,仍需重臣鎮守,故命前將軍魏延留鎮涼州,不參與此次東征。同樣,南中地區庲降都督李恢,鎮南將軍傅肜等,也鎮守本地,資助糧草物資。


    而在漢軍出征前一個月,曹魏的北部邊境,也已經烽煙四起。


    遼東公孫淵自立燕王,聯通漢吳,舉兵反魏,公孫淵迅速整合了遼東,遼西,樂浪,玄菟四郡,率兩萬大軍屯於盧龍塞和令支縣,直逼幽州腹地。


    魏主曹叡聞訊,急命護鮮卑校尉牽招,總督幽州各路兵馬,前往平叛。曹叡本欲派司馬懿率大軍前往,但考慮到南方局麵此時也非常緊張,所以實在無力抽調。


    與此同時,東部鮮卑軻比能、步度根等部攻入北部幽州,西部鮮卑拓跋力微等部攻入並州,魏主曹叡聞訊,命護匈奴中郎將田豫,督並州及南匈奴各部兵馬,出兵征討之。


    而南邊的長江一線,雖然還沒有開戰,但火藥味已經十分的濃厚了。


    吳王孫權親率十萬大軍,屯兵濡須口,對合肥虎視眈眈。魏大司馬,揚州都督曹休不敢怠慢,在濡須水巢湖一線嚴加布防。


    而東吳荊州牧陸遜則在南郡厲兵秣馬,對外宣揚,不日即將再次率八萬大軍北上襄陽,邀司馬懿會獵於漢水江心。


    麵對陸遜的狂言,司馬懿卻隻派護軍戴陵率少量兵馬南下,同時命江夏文聘部協防,以幫助襄陽本地駐軍抵禦吳軍的進攻。


    自己則率大軍安坐宛城,巋然不動。


    在這個烽煙四起,山雨欲來的危急時刻,司馬懿準確地判斷出,最大的威脅不在南邊,而在西邊。


    襄樊二城互為犄角,隔江而望,自成體係。前番司馬懿親自坐鎮襄陽防守東吳之時,已經充分了解了當地的地理地勢。


    再結合過去幾十年在這裏發生的數次戰爭,司馬懿認為,隻要守城的不是蔡瑁之流,想攻下這裏,談何容易?


    而西邊的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諸葛亮背靠關中、漢中沃土,坐擁雄關險塞,居高臨下,順水順風,如同當年秦兵出關東下,其勢不可擋也。


    而南陽郡是天下人口第一大郡,也是魏國主要的屯田基地之一,不容有失。


    於是,司馬懿早在一年前,就在丹水,南鄉,武當等地,花大力氣修築工事,城防,布下鐵桶一般的防禦,防止漢軍可能的進攻。


    “父親,情況不妙啊。”司馬師衝進司馬懿中軍大帳,焦急地道。


    “給我站好了!”司馬懿目光冷冷地盯著兒子,“天塌下來,有我頂著。慌慌張張,毫無城府,如何能做大事?”


    司馬師乖乖站好,喘勻了氣,這才驚魂不定地道:“父親,諸葛亮出兵了。據前哨探子的消息,其大軍不下五萬人,如今已經過了商縣,不日就將出軍武關,進入我國境內。另有一路偏軍,從漢水上遊而來,消息還不甚明朗,但我猜測多半是孟達等人的部隊。”


    司馬懿冷笑一聲道:“果然不出我的預料。”


    “父親可有何禦敵之策嗎?”


    司馬懿指著麵前的軍事輿圖道:“諸葛亮素性謹慎,隻要我在南鄉駐大軍防守,他必不敢輕舉妄動。我軍當趁其不備,先集中優勢兵力,鏟除上庸一路的敵人,免去後顧之憂。”


    “隻要能拿下一場勝利,這場戰爭就贏了一半。陸遜與諸葛亮表麵是盟友,實則貌合神離,一旦聽說諸葛亮吃了敗仗,陸遜這麽聰明的人,又怎麽會盡全力攻打襄陽呢?”


    “父親說的沒錯。”司馬師笑道,“隻是,我總是在擔心,北邊會不會發生什麽狀況?聽說趙子龍也已經有所行動了。”


    北邊,指的就是潼關一線。


    司馬懿道:“放心吧,北邊不會有礙的。諸葛亮此番進攻的目標,隻可能是荊襄南陽。”


    “父親為何這麽肯定?”


    “一者,諸葛亮北線進攻,若不取洛陽,光取弘農河東二地,沒有戰略意義,二郡人口不多,資源不豐富,又地勢開闊,不易防守,一旦戰爭結束,還是要退迴去的。”


    “二者,洛陽守備森嚴,又有函穀關為屏障,除非我魏國已經內部四分五裂,否則想要攻入函穀關,談何容易?諸葛亮又不是傻瓜,不可能冒這樣的險。”


    “三者,荊襄南陽之地,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光是南陽一郡,都能抵得上西蜀一半的人口了,這對諸葛亮的誘惑太大了。倘若諸葛亮還懂得一些戰略,就一定會與陸遜合作,采取南北包夾的戰術,妄圖一戰吞並我四郡之地。”


    “四者,諸葛亮的嫡係人馬,如楊儀,蔣琬,馬謖,向朗等人,大都是荊州人士,他們思念故土久矣。取南陽荊襄,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起他們的鬥誌。”


    “所以,北路的攻勢,隻是個幌子。以老將趙雲為誘餌,不過是為了吸引朝廷的注意力,牽製曹真張合部,使其不能南下支援我軍罷了。”


    司馬師道:“好啊,父親的分析,有理有據,真是令兒子茅塞頓開。可既然北部無憂,父親何不上書於陛下,讓陛下出麵,將張儁乂將軍調來南邊,支援我們?”


    “愚蠢。”司馬懿怒道,“戰爭,不單單是戰爭,而是政治的延續。張合是曹子丹部將,我若調用張合,曹子丹會如何看我?”


    “更何況。”司馬懿陰森森地發出一聲冷笑,“一戰而擊退諸葛亮和陸遜聯軍,這麽大的功勞,憑什麽與他人共享?”


    司馬師恍然大悟,拱手道:“父親英明,兒受教了。”


    於是,司馬懿當機立斷,派徐邈、鄧艾等將領屯兵三萬於南鄉縣,不求主動出擊,隻要能阻擋諸葛亮主力的腳步,便是完成了任務。


    而司馬懿自己則親率大軍,以夏侯霸為先鋒,沿武當山北麓西進,直取漢軍南路兵馬。


    卻說諸葛亮率大軍出了武關,一路南下,很快便占領了丹水縣城,以此為據點,繼續南下,便是南鄉郡治所南鄉縣。


    卻說當年諸葛亮躬耕南陽,距離此地也不算很遠,曾經同孟公威,石廣元等好友來此地遊山玩水。


    記憶之中,這南鄉縣本來不過是其貌不揚的一座小縣城,而如今遠遠望去,卻是城牆高聳,甲士林立,烽火連綿,鹿角遍地,又南靠大山,北依丹水作為屏障,實在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堅固堡壘。


    諸葛亮一眼便知,司馬懿一定親自探查過這裏的地理條件,所以沒少在這裏花功夫。


    於是,諸葛亮命令全軍,暫時停止了進攻,在丹水縣紮下大營,一麵放出哨探打探消息,一麵召集眾將商議用兵之法。


    薑維主動請纓出戰道:“丞相,如今我軍最大的優勢,不是人數,不是勁弩,而是火藥。任他南鄉縣城再堅固,隻需我親率帳下三百炸藥兵背著‘震天響’出戰,炸毀城牆,丞相率大軍跟進掩殺,大局可定矣。”


    諸葛亮卻道:“你看這南鄉縣的地勢,想要攻城,就要先渡水,而根據周思潛的研究,這火藥最怕浸水。一旦浸水,火藥失效,城炸不破就算了,反而讓將士們白白送命。況且,我軍攜帶的炸藥數量有限,不到最適合的時候,不可輕易使用。”


    諸葛亮說的很有道理,薑維也隻好作罷。


    而就在諸葛亮大軍在南鄉受阻之時,司馬懿軍的先鋒將軍夏侯霸,已經逆漢水而西進,在武當縣與吳懿軍迎麵遇上。


    按照諸葛亮的命令,吳懿軍當與諸葛亮軍彼此協同,同進同退。諸葛亮在南鄉受阻時,已經傳信給吳懿,命其在武當縣駐紮,不可輕動。


    然而,作為首次率領單獨一方麵軍作戰的吳懿來說,他更信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


    此番出戰,吳懿早就開始盤算著自己的前途了。


    此時此刻,國中各高級將領,車騎將軍周默已經貶黜,衛將軍趙子龍已經垂垂老矣,聽說已經病重,而前將軍魏延則被丞相打發到了西北吹風吃土。


    再往下排,就屬他這個左將軍益州刺史大了,而與他級別相當的將軍還有兩個,一個高翔,一個劉琰。高翔為人低調,隻聽從諸葛亮調遣,從不與人爭名奪利,劉琰更是隻有虛名,不足掛齒。


    倘若讓他在此戰中立下功勞,再積累一些功勳,等趙子龍身故之後,他便是當之無愧的朝中武將第一人,權勢僅次於丞相諸葛亮了。


    “子度,你可探查清楚了,來的這支魏軍隻有不到一萬人嗎?”吳懿問道。


    孟達迴複道:“沒錯,吳將軍,這支魏軍隻有不到一萬人,其主將名叫夏侯霸,是夏侯淵之子,年紀不過二十多歲。”


    吳懿不屑地道:“黃口小兒,倒是膽大。見我大軍壓境,他不乖乖龜縮在城中等著挨打,竟敢反客為主,來進攻於我?”


    吳班道:“兄長,昔日有黃漢升陣斬夏侯淵,今日我吳氏兄弟再殺了他兒子,送他們父子去陰間團聚,也算是做了一場好事。”


    “如今夏侯霸剛到,我軍當以逸待勞,殺他個措手不及。”說完,吳懿哈哈大笑,言語中盡是輕蔑。


    當日,吳懿便點起兵馬,親率三千主力騎兵為先鋒,出城直取夏侯霸。又命弟弟吳班率五千步兵,緊隨其後出城。孟達申儀則留守城中。


    吳懿好歹也是蜀中極有能力的一員大將,打仗的本事還是不錯的,否則劉備當年也不會娶其妹招攬於他。


    夏侯霸雖然有所準備,但顯然並不是吳懿的對手,雙方甫一交手,吳懿的騎兵便衝得夏侯霸軍陣大亂,不得不倉皇後退。


    見到夏侯霸想要退軍逃跑,吳懿隻看到到手的肥鴨子想要飛走,急忙大喊一聲:“追!活捉夏侯霸!”帶領全軍緊追不舍。


    夏侯霸軍看似慌亂之下退軍,卻頗有整軍的才能,退軍的時候竟能井然有序,其殿後的部隊也是非常精銳,戰鬥力極強,導致吳懿多次衝擊,卻是收效甚微,沒討到太大的便宜。


    天色漸至傍晚,吳懿看了看太陽即將落山,知道再追下去也不會有什麽好的收獲,又恐深入敵人腹地,遭遇埋伏,隻好遺憾地命令全軍鳴金收兵,返迴武當。


    大軍經過這一場追擊,已經非常疲憊,走到半路,後軍的哨探突然拍馬來報,說背後傳來消息,夏侯霸折而複返,正在全力追趕我軍。


    吳懿身軀一震,大叫道:“不好,中計了!當心有埋伏。”


    話音未落,南邊的山上忽然喊聲雷動,火箭密密麻麻,傾瀉而下,不少將士都中箭倒下,或者被火燒傷,在地上打滾。


    緊接著,魏軍如同潮水一般,從山上奔湧而下。


    吳懿不愧為蜀中名將,還算沉著冷靜,即命一支部隊留下殿後,其他軍隊則不管追兵,全速前進,朝著武當城方向趕去。隻要能進了城,一切都好說。


    大軍好不容易走到武當城下,卻見城頭偃旗息鼓,城門緊閉。


    吳懿焦急地大喊:“孟子度何在,快開城門!!”


    城頭之上,突然出現一個年輕的儒生,哈哈大笑,對吳懿道:“吳將軍,孟達申儀早已經棄城逃跑,恐怕沒辦法來給你開門了。”


    “小子,伱是何人?!”


    “晚輩司馬師,在此恭候將軍多時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夷陵掩護劉備撤退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瓜的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瓜的猹並收藏從夷陵掩護劉備撤退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