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記,周縣長!”呂玉清隻帶了一個副鎮長,因為副鎮長是重建工作的主要負責人,他負責整個達富鎮的工作。


    “達富鎮已經走上正軌,重建到了最後的尾聲,基本上不會有什麽問題了。”


    “另外,由於之前是雪山水庫的原因造成了洪災,所以我們對周邊所有水庫都進行了徹查,並且不隻是防範洪災,還有火災的防範也是重中之重。”


    “水火無情,要是不能將這兩種隱患防範好,以後達富鎮還有可能出大問題。”


    周誌高和劉曉雅對視一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劉曉雅臉色平靜的說道,“呂玉清同誌,看來選你當達富鎮的鎮委書記,是一個很正確的選擇,你和候朝艾完全不同,是一個很不錯的同誌。”


    “以前沒有發現你的能力,沒有察覺到你的信仰堅定,這是我們的問題。”


    “現在有你在達富鎮主持大局,想來達富鎮的民眾可以過得越來越好,不會再像之前一樣,過得那麽差。”


    呂玉清搖頭,迴道,“劉書記,你把我想得太好,我並沒有那麽厲害,隻是學周縣長和劉書記如何工作而已。”


    “你們是我的榜樣,隻要你們在前方帶路,我肯定就能緊隨你們的腳步。”


    “化安縣因為有你們兩位領導的帶領,經濟、民生、治安等問題全部得到巨大提升,願意以兩位領導做榜樣的,肯定差不到哪裏去。”


    “我也許能力不是很強,但肯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造福我們的人民群眾,至於最後結果如何,那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


    “不過在我看來,隻要盡了自己的全力,無論是什麽結果,我都可以接受。”


    在外人麵前的劉曉雅,總是那麽的高傲,讓人難以靠近。


    不過,熟悉劉曉雅的人都知道,她隻是表麵上如此,實際上她還是很好的一個領導幹部,尤其是對人民群眾特別好,也許她沒有周誌高那麽多提升經濟的點子,可隻要是她能想到的,都不會藏著掖著。


    這就是劉曉雅,一個隻想著為民服務的好書記。


    周誌高在這時開口道,“好啦,你們一個鎮委書記,一個縣委書記,在這裏互相吹捧叫什麽事。”


    “人民群眾說我們好,才是真正的好,而不是我們自吹自擂。”


    “走吧,看看達富鎮最近的變化,是不是已經真的到了尾聲,人民群眾的安置問題是否徹底得到解決,可不能一直讓他們住在鐵皮集體屋。”


    “大家的生活都被影響到了,而且這個影響還不小,還好學生的學習及時跟進了,但我要和呂玉清同誌說一下。”


    “那就是周六周日依舊照常放假,可以每天多學習一個小時,午休時間和放學時間進行合理的減少與延長。”


    “孩子們的想法與我們不一樣,在我們看來直接讓他們周六周日補課是最好的方式,這樣可以盡快趕上學習進度,但孩子們卻想有節假日,並不喜歡用學習占用他們的玩耍時間。”


    “所以這一點,各個學校的校領導要合理的安排好。”


    呂玉清默默的記在心中,他會與各個學校的校長溝通一下,按周誌高說的來。


    在記下周誌高所說的那些後,呂玉清再次開口,“周縣長,劉書記,今天兩位領導幹部來了達富鎮,那我就將本來想上報的事情,當麵和兩位領導說一下。”


    “因為候朝艾的緣故,這次我們達富鎮各個部門總共被帶走調查的人數達到了十三人,而這十三人有的是某所負責人,有些是副所長,反正基本都是管理層。”


    “少了這麽多各部門管理者,有些部門的運作出了不小的問題,我和副鎮長就算是跑斷腿,也有點分身乏術。”


    “所以,能不能請劉書記和周縣長商量一下,看有沒有什麽合適的同誌,可以調任到我們達富鎮來?”


    這個要求很合理,並且很正當。


    達富鎮確實屬於多職位空缺的狀態,周誌高和劉曉雅也研究過這個問題,這次來達富鎮的目的之一,便是為補齊達富鎮各所缺失的人員。


    所以,就算呂玉清不說出來,他們也會這樣做。


    劉曉雅迴道,“呂玉清同誌,你的想法是很好的,我和周縣長也有商量過這件事。”


    “現在正處於對各鄉鎮,還有縣城同誌調研過程,等有合適的同誌,便第一時間安排到達富鎮任職。”


    “達富鎮各所負責人是副科級,想要調任眾多副科級並不難,可是想要調任合適的副科級同誌,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其中還包括可以升職副科的股長,先等等看吧,最快三天最遲不超過一周時間,我肯定給你安排好需要的各所人員。”


    呂玉清聽後,心中滿是感激,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那就多謝劉書記和周縣長了,有了合適的同誌加入,達富鎮的工作就能更順利地開展了。”


    周誌高接著說道:“不過,在新同誌到來之前,你和副鎮長還是要辛苦一些,盡量維持好各部門的運轉。”


    “對新同誌做好工作交接和指導,讓他們能盡快適應達富鎮的工作環境。”


    呂玉清堅定地點點頭,說道:“周縣長放心,我和副鎮長會盡力做好的。”


    “我們也會組織新同誌進行培訓,讓他們了解達富鎮的情況和工作重點,爭取讓他們早日上手。”


    隨後,周誌高、劉曉雅在呂玉清和副鎮長的陪同下,開始視察達富鎮的重建情況。


    他們首先來到了居民的安置點,這裏的鐵皮集體屋整齊排列,雖然條件比不上原來的住房,但也為受災群眾提供了一個暫時的安身之所。


    周誌高走進一間鐵皮屋,裏麵住著一位老夫婦。


    老夫婦看到周誌高等人進來,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周縣長,劉書記,你們來了!”


    周誌高微笑著和他們打招唿,問道:“大爺,大媽,在這裏住得還習慣嗎?有沒有什麽困難?”


    老大爺歎了口氣,說道:“周縣長,住在這裏肯定沒有自己家舒服,但是政府能給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地方,我們已經很感激了。”


    “就是不知道什麽時候能住迴自己的房子。”


    周誌高安慰道:“大爺,你們放心,重建工作已經進入尾聲,很快就能住迴自己的房子了。”


    “而且,我們會把房子建得比以前更好,更安全。”


    大媽在一旁說道:“周縣長,劉書記,你們為我們做了這麽多,我們都看在眼裏。”


    “縣裏能有你們這樣關心民眾的好領導,是我們的福氣。”


    “呂書記也很非常好,經常會來詢問我們情況,安排人給我們送來食物和水,與當初候朝艾那個隻知道貪汙的家夥,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


    劉曉雅和周誌高對視一眼,果然得民心並沒有那麽難。


    她走上前,握住大媽的手,說道:“大媽,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你們的支持和理解,也是我們工作的動力。如果在生活中還有什麽需要,盡管和我們說。”


    從安置點出來後,他們又來到了學校。


    學校的操場上,學生們正在上體育課,歡聲笑語迴蕩在校園裏。看著學生們充滿活力的樣子,周誌高和劉曉雅感到很欣慰。


    “呂書記,學校的設施都修複好了嗎?”周誌高問道。


    呂玉清迴答道:“周縣長,學校的設施都已經修複完畢,並且經過了嚴格的檢查,確保沒有安全隱患。教學設備也都配備齊全,學生們可以正常上課了。”


    周誌高點點頭,說道:“那就好,教育是根本,不能讓孩子們的學習受到太大影響。”


    “對了,關於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做得怎麽樣了?”


    呂玉清說道:“我們已經邀請了專業的心理老師,對學生們進行了多次心理疏導。”


    “現在學生們的情緒基本穩定,也逐漸從洪災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劉曉雅補充道:“心理疏導工作不能放鬆,要持續關注學生們的心理健康。”


    “可以定期組織一些活動,讓學生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成長。”


    離開學校後,他們又視察了達富鎮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道路、水電等。


    看到道路已經修繕平整,水電供應正常,周誌高和劉曉雅對達富鎮的重建工作更加滿意。


    “呂書記,達富鎮的重建工作總體來說做得不錯。”


    “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還要繼續努力,讓達富鎮的經濟發展起來,讓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提高。”周誌高說道。


    呂玉清說道:“周縣長,我們已經製定了一些發展計劃。”


    “除了繼續發展淡水蝦養殖和中藥材種植產業外,我們還打算利用達富鎮的自然資源,發展鄉村旅遊。”


    劉曉雅對此很感興趣,問道:“哦?發展鄉村旅遊?具體有什麽想法呢?”


    呂玉清解釋道:“達富鎮有山有水,自然風光優美。我們可以開發一些旅遊景點,比如山水景區、農家樂等。”


    “同時,還可以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舉辦一些民俗活動,吸引遊客前來遊玩。”


    周誌高聽後,思考了一會兒,說道:“這個想法不錯,但是要注意規劃和管理。”


    “在發展旅遊的過程中,要保護好自然環境,不能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破壞環境。”


    “同時,要提高旅遊服務質量,讓遊客有一個良好的體驗。”


    呂玉清認真地聽著周誌高和劉曉雅的建議,一一記在心裏。


    “周縣長,劉書記,你們的建議對我們很有幫助,我們會在發展旅遊的過程中,注意這些問題的。”


    在視察完達富鎮的各個地方後,周誌高和劉曉雅準備離開。


    呂玉清和副鎮長將他們送到鎮門口,再次表達了對他們的感謝。


    “劉書記,周縣長,感謝你們對達富鎮的關心和支持。”


    “我們一定會努力工作,不辜負你們的期望。”呂玉清說道。


    周誌高拍了拍呂玉清的肩膀,說道:“呂書記,好好幹,達富鎮的未來就靠你們了,有什麽問題,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匯報。”


    劉曉雅也說道:“希望下次再來達富鎮的時候,能看到一個更加繁榮的景象。”


    周誌高和劉曉雅上車後,朝著縣城的方向駛去。


    呂玉清和副鎮長站在鎮門口,目送他們離開。


    迴到縣城後,周誌高和劉曉雅立刻召開了會議,討論達富鎮各所人員的調配問題。


    他們仔細研究了各個鄉鎮和縣城的幹部情況,篩選出了一些合適的人選。


    “這些同誌都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能力,但是還需要進一步考察。”周誌高說道,“我們要確保選出來的同誌,不僅工作能力強,而且品德高尚,能夠為達富鎮的發展做出貢獻。”


    劉曉雅點點頭,說道:“沒錯,我們可以組織一個考察小組,對這些同誌進行實地考察。”


    “了解他們的工作表現、群眾口碑等方麵的情況。”


    於是,周誌高和劉曉雅組織了一個由組織部門、紀檢部門等相關人員組成的考察小組,對篩選出的同誌進行了考察。


    考察小組通過走訪、談話等方式,全麵了解了這些同誌的情況。


    經過幾天的考察,考察小組將考察結果匯報給了周誌高和劉曉雅。


    根據考察結果,周誌高和劉曉雅最終確定了達富鎮各所人員的調配方案。


    “這些同誌都是經過嚴格考察的,希望他們能在達富鎮發揮出自己的才能,為達富鎮的發展添磚加瓦。”周誌高在會議上說道。


    劉曉雅也說道:“我們要對這些同誌進行培訓,讓他們了解達富鎮的情況和工作要求。”


    “同時,要建立健全的考核機製,對他們的工作進行監督和評估。”


    隨後,周誌高和劉曉雅將調配方案通知了相關同誌,並組織他們進行了培訓。


    這些同誌對能夠調到達富鎮工作感到很榮幸,紛紛表示會努力工作,不辜負組織的期望。


    在新同誌到達達富鎮後,呂玉清和副鎮長熱情地迎接了他們,並為他們安排了工作和生活。呂玉清還組織了一個工作交接會,讓原來的工作人員和新同誌進行了工作交接。


    “希望大家能夠盡快適應達富鎮的工作環境,團結協作,共同把達富鎮的工作做好。”呂玉清在工作交接會上說道。


    新同誌們也紛紛表示,會虛心學習,努力工作,為達富鎮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隨著新同誌的加入,達富鎮的工作逐漸走上了正軌。


    接下來,隻需要重點發展經濟,有呂玉清的帶領肯定差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權力巔峰之官場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無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無雙並收藏重生:權力巔峰之官場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