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他才是真正的父母官
重生:權力巔峰之官場風雲! 作者:唐無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的長福鎮,就像是一個咿呀學語的嬰孩,等到它成長起來,變成壯年孩子的時候,應該不會差。
周誌高一直在摸索,長福鎮還有什麽項目可以挖掘,爭取將其打造成國內著名鄉鎮。
而且已經有了一定的苗頭,隻要把七夕酒的名聲打響,到時候隻要想到七夕酒,大家就會想到長福鎮,甚至以後為了方便大家記住長福鎮,可能還會改名為七夕鎮,就如茅台鎮一樣。
“那麽,現在是先招人嗎?”劉喜來詢問周誌高,這個得周誌高同意才行。
不然,派出所那邊沒有編製的前提下,不能胡亂增加人員。
而且就算是周誌高,想給派出所增加編製,也得向上麵申請,最多是先招一些輔警,而不是正式民警,等到上麵申請編製下來後,表現好的輔警可以擇優錄取。
周誌高迴道,“招人是必須的,剛剛我已經說了需要多招收一些新麵孔,隻是編製不能直接給,因為現在長福鎮派出所的編製已經滿了。”
“這事我會向縣裏反應,相信沒什麽問題,可以申請下來。”
“今天不做別的什麽事,也別大張旗鼓的做宣傳,你我二人一起下鄉去看看項目的進展,不要通知任何人,隻有這樣才能看到項目真正的進展,同時也不能打擾到工程的進展。”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我在長福鎮的時間絕對不會超過三年,大概率是兩年之內就會被調走,而長福鎮的基本盤子必須打好,這樣後麵的鎮委書記就能按著我的規劃走。”
“這裏是我第一個管理的鄉鎮,我想在十年內看到全國著名的長福鎮,而不是曇花一現。”
“等到長福鎮徹底發展起來,長福鎮與政府合作的產業收益,不能隻用在長福鎮上,而是上交縣財政局同意調配,當然長福鎮會留下足夠發展的資金再上交。”
“無論以後誰來這裏當鎮委書記,這個問題都不能出現紕漏。”
劉喜來默默聽著,在周誌高的敘述下,他像是看到了一個龐大的商業重鎮,而想要發展對環境的破壞肯定會很嚴重,周誌高想要兩把抓的難度,比隻發展經濟更加困難。
周誌高沒有再說話,而是等待劉喜來消化自己說的那些,他現在依舊想培養李固,想讓李固當自己的接班人,但劉喜來的概率更大一些,甚至還有可能是從別的地方調來鎮委書記。
所以周誌高打算做兩手準備,長福鎮的發展以後肯定無法想象,而這枚大桃子可能會被不少人看中,周誌高需要守好,可不能讓人摘取自己努力的果實。
就算要調任到縣委,也得這枚果實已經瓜熟蒂落,所有的政績算在他的頭上。
二人坐車來到鄉下路口後,便直接下車走路,沒有將車子開到鄉村路上,司機下車陪同。
這次周誌高來的是廟門村,這個村的房子分布在縣道兩邊,房子後麵一邊是農田與河流,一邊是山林與水庫。
所以廟門村的主要項目是養殖,在不破壞農田產量的前提下,挖掘了不少地方用來當水產養殖,周誌高暫時定下的水產有四種,一是魚類、二是小龍蝦、三是蛙類,最後是泥鰍與黃鱔。
其中魚類主要年底出售,小龍蝦高產屬於夏季,蛙類和泥鰍黃鱔供應酒店飯館,銷售門路劉曉雅會幫周誌高想辦法,如果出售數量過大,周誌高自己會找人收購。
他能憑借未來記憶,給自己找靠山,還有培養的人都是市級以上領導,所以他絲毫不愁銷路,若非事情太多沒法事事親力親為。
在出門前,周誌高和劉喜來已經換了衣服,就像當初和李固下鄉一樣。
至少不能讓群眾一眼就認出自己身份,白襯衣和皮鞋不能穿,既然是下鄉考察就得看到真實的一麵。
另外趙利和那邊,現在人員沒有到位,以趙利和那老油條的眼力勁,應該早已將鎮上派出所的人員認了個齊全,所以現有的民警不能用。
就讓趙利和再囂張一時,等到將他拿下時,便讓他再也沒有翻身之日。
廟門村人煙並不是很多,現在長福鎮的變化剛剛開始,仍舊有大部分青年男女在外打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在廟門村會建立多個養殖基地,四大家魚肯定是不能少的,而且等到以後經濟起來後,還能組織釣魚比賽,各村起魚重量比賽等等。
反正就一句話,以後有錢了什麽都好辦,沒有錢就隻有暫時先努力發展,朝著致富奔小康進發。
“你們不是廟門村人吧?我看我們有些眼生。”一個中年大叔扛著鋤頭,見到二人後打起了招唿。
“難道是從別的村來我們這做事的,不應該啊,大家都想去挖養殖基地,怎麽還去別的村請工,我們的村幹部也太廢了!”
顯然,中年大叔認為周誌高和劉喜來是搶活幹的,每天三十塊的工錢,並且還管一頓飯,對於他們而言,簡直是最好的工作,平日裏他就算上山砍柴砍竹子兩天,也不一定能賺三十塊。
所以為了這個出工,就算是廟門村人也得抽簽,今天誰做明天誰休息,錢不能集中到幾個人手裏賺,容易鬧出事端來。
“老哥誤會了,我們並不是來你們廟門村搶活做,而是來學習一下你們的技術,這也是周書記的意思,各村之間多交流學習,怎樣更省時省力省人工。”劉喜來笑著說,這是得到周誌高指示開的口。
“我知道對於老哥而言,出一天工就能賺一天錢,但我們得將眼光放長遠,等所有工程完工,這些養殖的魚類蝦類,同樣得有人進行投食喂養,依舊可以出工。”
“隻要讓它們健康快速的成長起來,大家才能賺到更多的錢,年底分紅的時候肯定能過個好年,要是家鄉發展起來了,我們長福鎮的青年同誌們也無需再去外奔波。”
“能在家裏養家糊口,誰又願意在外奔波,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聽著劉喜來說的話,中年大叔忍不住感慨道,“是啊,多虧我們長福鎮出了個周書記,他才是真正的父母官!”
周誌高一直在摸索,長福鎮還有什麽項目可以挖掘,爭取將其打造成國內著名鄉鎮。
而且已經有了一定的苗頭,隻要把七夕酒的名聲打響,到時候隻要想到七夕酒,大家就會想到長福鎮,甚至以後為了方便大家記住長福鎮,可能還會改名為七夕鎮,就如茅台鎮一樣。
“那麽,現在是先招人嗎?”劉喜來詢問周誌高,這個得周誌高同意才行。
不然,派出所那邊沒有編製的前提下,不能胡亂增加人員。
而且就算是周誌高,想給派出所增加編製,也得向上麵申請,最多是先招一些輔警,而不是正式民警,等到上麵申請編製下來後,表現好的輔警可以擇優錄取。
周誌高迴道,“招人是必須的,剛剛我已經說了需要多招收一些新麵孔,隻是編製不能直接給,因為現在長福鎮派出所的編製已經滿了。”
“這事我會向縣裏反應,相信沒什麽問題,可以申請下來。”
“今天不做別的什麽事,也別大張旗鼓的做宣傳,你我二人一起下鄉去看看項目的進展,不要通知任何人,隻有這樣才能看到項目真正的進展,同時也不能打擾到工程的進展。”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我在長福鎮的時間絕對不會超過三年,大概率是兩年之內就會被調走,而長福鎮的基本盤子必須打好,這樣後麵的鎮委書記就能按著我的規劃走。”
“這裏是我第一個管理的鄉鎮,我想在十年內看到全國著名的長福鎮,而不是曇花一現。”
“等到長福鎮徹底發展起來,長福鎮與政府合作的產業收益,不能隻用在長福鎮上,而是上交縣財政局同意調配,當然長福鎮會留下足夠發展的資金再上交。”
“無論以後誰來這裏當鎮委書記,這個問題都不能出現紕漏。”
劉喜來默默聽著,在周誌高的敘述下,他像是看到了一個龐大的商業重鎮,而想要發展對環境的破壞肯定會很嚴重,周誌高想要兩把抓的難度,比隻發展經濟更加困難。
周誌高沒有再說話,而是等待劉喜來消化自己說的那些,他現在依舊想培養李固,想讓李固當自己的接班人,但劉喜來的概率更大一些,甚至還有可能是從別的地方調來鎮委書記。
所以周誌高打算做兩手準備,長福鎮的發展以後肯定無法想象,而這枚大桃子可能會被不少人看中,周誌高需要守好,可不能讓人摘取自己努力的果實。
就算要調任到縣委,也得這枚果實已經瓜熟蒂落,所有的政績算在他的頭上。
二人坐車來到鄉下路口後,便直接下車走路,沒有將車子開到鄉村路上,司機下車陪同。
這次周誌高來的是廟門村,這個村的房子分布在縣道兩邊,房子後麵一邊是農田與河流,一邊是山林與水庫。
所以廟門村的主要項目是養殖,在不破壞農田產量的前提下,挖掘了不少地方用來當水產養殖,周誌高暫時定下的水產有四種,一是魚類、二是小龍蝦、三是蛙類,最後是泥鰍與黃鱔。
其中魚類主要年底出售,小龍蝦高產屬於夏季,蛙類和泥鰍黃鱔供應酒店飯館,銷售門路劉曉雅會幫周誌高想辦法,如果出售數量過大,周誌高自己會找人收購。
他能憑借未來記憶,給自己找靠山,還有培養的人都是市級以上領導,所以他絲毫不愁銷路,若非事情太多沒法事事親力親為。
在出門前,周誌高和劉喜來已經換了衣服,就像當初和李固下鄉一樣。
至少不能讓群眾一眼就認出自己身份,白襯衣和皮鞋不能穿,既然是下鄉考察就得看到真實的一麵。
另外趙利和那邊,現在人員沒有到位,以趙利和那老油條的眼力勁,應該早已將鎮上派出所的人員認了個齊全,所以現有的民警不能用。
就讓趙利和再囂張一時,等到將他拿下時,便讓他再也沒有翻身之日。
廟門村人煙並不是很多,現在長福鎮的變化剛剛開始,仍舊有大部分青年男女在外打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在廟門村會建立多個養殖基地,四大家魚肯定是不能少的,而且等到以後經濟起來後,還能組織釣魚比賽,各村起魚重量比賽等等。
反正就一句話,以後有錢了什麽都好辦,沒有錢就隻有暫時先努力發展,朝著致富奔小康進發。
“你們不是廟門村人吧?我看我們有些眼生。”一個中年大叔扛著鋤頭,見到二人後打起了招唿。
“難道是從別的村來我們這做事的,不應該啊,大家都想去挖養殖基地,怎麽還去別的村請工,我們的村幹部也太廢了!”
顯然,中年大叔認為周誌高和劉喜來是搶活幹的,每天三十塊的工錢,並且還管一頓飯,對於他們而言,簡直是最好的工作,平日裏他就算上山砍柴砍竹子兩天,也不一定能賺三十塊。
所以為了這個出工,就算是廟門村人也得抽簽,今天誰做明天誰休息,錢不能集中到幾個人手裏賺,容易鬧出事端來。
“老哥誤會了,我們並不是來你們廟門村搶活做,而是來學習一下你們的技術,這也是周書記的意思,各村之間多交流學習,怎樣更省時省力省人工。”劉喜來笑著說,這是得到周誌高指示開的口。
“我知道對於老哥而言,出一天工就能賺一天錢,但我們得將眼光放長遠,等所有工程完工,這些養殖的魚類蝦類,同樣得有人進行投食喂養,依舊可以出工。”
“隻要讓它們健康快速的成長起來,大家才能賺到更多的錢,年底分紅的時候肯定能過個好年,要是家鄉發展起來了,我們長福鎮的青年同誌們也無需再去外奔波。”
“能在家裏養家糊口,誰又願意在外奔波,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聽著劉喜來說的話,中年大叔忍不住感慨道,“是啊,多虧我們長福鎮出了個周書記,他才是真正的父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