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大人物來了
大唐:這個太上皇有點不正常 作者:北冰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37章 大人物來了
玄武湖。
時隔一個月後,一艘碩大的寶船靜靜的矗立在湖中,無數水軍將領在李晦的帶領下跳上跳下,鼓動風帆,操練著水軍項目。
李世民站在岸邊,看著井然有序的水軍,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不錯!這孩子還真隨了你的性子,好好培養又是咱們李家的一員水軍大將啊!”
李世民滿意的衝著身後的李孝恭說道。
“皇上謬讚了,這小子就是不琢不成器,還是要感謝皇上的恩德!”李孝恭臉上露出滿意的模樣,嘴裏卻是謙虛著。
“嗬嗬……你什麽時候也學會這一套了,言不由衷的!”李世民沒好氣說道。
“嘿嘿……臣也是去了樞密院後才學會的!以前在軍中散漫慣了,覺得隻要打好仗就行了!誰知道到了這樞密院,竟然天天傷腦筋,各種彎彎繞的事情是層出不窮啊!”
李孝恭看著李世民還是一如既往的隨性,也就又恢複到了以前的性格。
“皇上你是不知道,樞密院那幫子人都是人精啊,軍訓部和作戰部的事情,臣還能聽明白,可是裝備部那七拐八拐的訴求,差點沒把臣繞進去,還有那軍務部,簡直就是一個大雜燴,亂七八糟的,各種瑣碎事,搞得臣頭昏腦脹的!本來臣以為這樞密院是軍武體係的衙門,應該沒有三省六部那些聰明人,現在臣可是真真領教了,隻有是文職的衙門就沒有簡單的!”
李孝恭作為樞密院第一任樞密使,位同武宰相,自上任兩個多月以來,算是勤勤懇懇的,李世民自然知道。
“嗬嗬,也是難為你了!樞密院是咱們大唐的一次嚐試,權柄甚重,茲事體大,朕怎麽也要找個放心的人來看著才行!
這事,父皇他老人家也知道,不信你可以問問。”
李世民看著苦澀的李孝恭,笑著說道。
“嘿嘿,臣就是抱怨抱怨,這天下是咱們李家的天下,孝恭作為宗室子,自然要為咱們李家,為大唐辛苦!”
“叔父英明,皇上神武,臣隻管做好自己的事情!”
李孝恭說道。
“嗬嗬!你個滑頭!”
李淵站在一邊,聞言也是笑了起來。
“讓你幹這個樞密使確實有些屈才了,雖說官職高,可是若論大水仗,咱們大唐合適的水軍統領也就你們兩三個人!”
“眼下這支水軍並不是你以前認識的水師,它將會成為大唐第一支海軍,本來我是不同意晦兒來統領的,因為大海你是知道的,風波惡,太過危險了!”李淵歎了口氣。
“是啊!朕原本也是這個意思,想找個更合適的人,當然你是合適的,經驗豐富,隻是你目前身在樞密院,自然也就不合適了,在往下張亮到也是個合適的水軍統領,隻是……”
李世民說到這裏,停頓了兩下,臉上閃過一絲殺機。
“隻是張亮已經認不清自己了,朕聽聞他收了上百個假子,身邊的親衛隻認他的軍令而不認朝廷法度,而且……他還把自己的府邸外麵弄的破破爛爛的,做出一副艱苦的模樣,而裏麵卻是錦繡山河一片,嗬嗬……欲蓋彌彰啊,你說他這是想幹什麽!
朕能夠放心把這支無敵的海軍交給他嗎!”
聽著李世民殺機起伏的話,李孝恭心裏打了個寒顫。
這張亮真是自取死路啊,竟然敢在李世民眼皮子底下玩這一手,這是不想活了。
假子!
破舊的府邸!
嗬嗬……
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李孝恭聞言,立刻搖頭。
“不能!”
“如此國之利刃,怎麽能夠交到這種人手中!”
“至於晦兒,太上皇和皇上不用為他擔心,他既然是李家人,那就不能隻享受身份上帶來的榮耀,也要為家族和帝國付出自己的生命,這是他的責任!”
“若不是崇義不通武略,臣還有懇請皇上將崇義也扔到軍中去曆練,若是咱們李家人都不去拚命,那誰還會為了這個帝國去拚命!”
李孝恭鏗鏘有力的說道。
“是啊!”
“李家人不拚命,誰還會去拚命!”
李世民感慨的呢喃道。
“咳!你們倆也不用這麽傷感,寶船的戰鬥力可是說是當今天下最強大的戰鬥力,隻要不是遇到風浪海波,晦兒他們不會有事的!”
李淵看著兩個人越說越悲愴,輕咳一聲提醒道。
“對了,老二,你把我們帶到這裏來隻是為了觀看水軍演練?”李淵問道。
“嘿嘿!什麽都瞞不過父皇。”李世民聞言笑了。
“父皇,他來了!”
看著李世民臉上雀躍的表情,李淵立刻想到了這個他是誰。
“馮盎來了?”
“沒錯!他最終還是來了!”李世民感慨道。
“此事還要多謝父皇才是,若不是您,大唐將會多一場兵戎相見!”李世民說道。
“馮盎進京了?他不是要造反嗎?”李孝恭聞言,吃驚道,他們樞密院這段時間一支在完善攻伐嶺南的戰略。
“造什麽反?若是他真想反,當年就不會投降咱們大唐了!”
李淵說道。
那是武德五年的事情,唐朝在打過長江消滅蕭氏後,傳檄馮盎命他投降大唐,馮盎在七月十八日,最終決定接受唐朝名將領李靖的檄文,率領部屬歸順唐朝。
而他作為當時的皇帝,便在馮盎的轄地內設置高、羅、春、白、崖、儋、林、振八州,並任命馮盎為上柱國、高州總管,封越國公。同時任命馮盎之子馮智戴為春州刺史、馮智彧為東合州刺史等。自此,大唐兵不血刃的收歸了嶺南地區。
而等到後麵貞觀元年,因為朝廷爭鬥便忽略了這位領命土霸王,而馮盎也因為與談殿等人互相爭鬥,很久沒有入朝。
於是各地方州府前後十幾次奏稱馮盎謀反,李世民便打算派右武衛等征發江、嶺數十州兵馬大舉討伐。
而恰在這個時候,北邊的頡利又對大唐虎視眈眈,搞得李世民有些為難,朝來問他的意見。
“是啊!當時朕雖然想討伐馮盎,可是又擔心北方頡利,便去問太上皇的意見,畢竟太上皇和馮盎是比較熟悉的!”李世民點頭說道。
玄武湖。
時隔一個月後,一艘碩大的寶船靜靜的矗立在湖中,無數水軍將領在李晦的帶領下跳上跳下,鼓動風帆,操練著水軍項目。
李世民站在岸邊,看著井然有序的水軍,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不錯!這孩子還真隨了你的性子,好好培養又是咱們李家的一員水軍大將啊!”
李世民滿意的衝著身後的李孝恭說道。
“皇上謬讚了,這小子就是不琢不成器,還是要感謝皇上的恩德!”李孝恭臉上露出滿意的模樣,嘴裏卻是謙虛著。
“嗬嗬……你什麽時候也學會這一套了,言不由衷的!”李世民沒好氣說道。
“嘿嘿……臣也是去了樞密院後才學會的!以前在軍中散漫慣了,覺得隻要打好仗就行了!誰知道到了這樞密院,竟然天天傷腦筋,各種彎彎繞的事情是層出不窮啊!”
李孝恭看著李世民還是一如既往的隨性,也就又恢複到了以前的性格。
“皇上你是不知道,樞密院那幫子人都是人精啊,軍訓部和作戰部的事情,臣還能聽明白,可是裝備部那七拐八拐的訴求,差點沒把臣繞進去,還有那軍務部,簡直就是一個大雜燴,亂七八糟的,各種瑣碎事,搞得臣頭昏腦脹的!本來臣以為這樞密院是軍武體係的衙門,應該沒有三省六部那些聰明人,現在臣可是真真領教了,隻有是文職的衙門就沒有簡單的!”
李孝恭作為樞密院第一任樞密使,位同武宰相,自上任兩個多月以來,算是勤勤懇懇的,李世民自然知道。
“嗬嗬,也是難為你了!樞密院是咱們大唐的一次嚐試,權柄甚重,茲事體大,朕怎麽也要找個放心的人來看著才行!
這事,父皇他老人家也知道,不信你可以問問。”
李世民看著苦澀的李孝恭,笑著說道。
“嘿嘿,臣就是抱怨抱怨,這天下是咱們李家的天下,孝恭作為宗室子,自然要為咱們李家,為大唐辛苦!”
“叔父英明,皇上神武,臣隻管做好自己的事情!”
李孝恭說道。
“嗬嗬!你個滑頭!”
李淵站在一邊,聞言也是笑了起來。
“讓你幹這個樞密使確實有些屈才了,雖說官職高,可是若論大水仗,咱們大唐合適的水軍統領也就你們兩三個人!”
“眼下這支水軍並不是你以前認識的水師,它將會成為大唐第一支海軍,本來我是不同意晦兒來統領的,因為大海你是知道的,風波惡,太過危險了!”李淵歎了口氣。
“是啊!朕原本也是這個意思,想找個更合適的人,當然你是合適的,經驗豐富,隻是你目前身在樞密院,自然也就不合適了,在往下張亮到也是個合適的水軍統領,隻是……”
李世民說到這裏,停頓了兩下,臉上閃過一絲殺機。
“隻是張亮已經認不清自己了,朕聽聞他收了上百個假子,身邊的親衛隻認他的軍令而不認朝廷法度,而且……他還把自己的府邸外麵弄的破破爛爛的,做出一副艱苦的模樣,而裏麵卻是錦繡山河一片,嗬嗬……欲蓋彌彰啊,你說他這是想幹什麽!
朕能夠放心把這支無敵的海軍交給他嗎!”
聽著李世民殺機起伏的話,李孝恭心裏打了個寒顫。
這張亮真是自取死路啊,竟然敢在李世民眼皮子底下玩這一手,這是不想活了。
假子!
破舊的府邸!
嗬嗬……
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李孝恭聞言,立刻搖頭。
“不能!”
“如此國之利刃,怎麽能夠交到這種人手中!”
“至於晦兒,太上皇和皇上不用為他擔心,他既然是李家人,那就不能隻享受身份上帶來的榮耀,也要為家族和帝國付出自己的生命,這是他的責任!”
“若不是崇義不通武略,臣還有懇請皇上將崇義也扔到軍中去曆練,若是咱們李家人都不去拚命,那誰還會為了這個帝國去拚命!”
李孝恭鏗鏘有力的說道。
“是啊!”
“李家人不拚命,誰還會去拚命!”
李世民感慨的呢喃道。
“咳!你們倆也不用這麽傷感,寶船的戰鬥力可是說是當今天下最強大的戰鬥力,隻要不是遇到風浪海波,晦兒他們不會有事的!”
李淵看著兩個人越說越悲愴,輕咳一聲提醒道。
“對了,老二,你把我們帶到這裏來隻是為了觀看水軍演練?”李淵問道。
“嘿嘿!什麽都瞞不過父皇。”李世民聞言笑了。
“父皇,他來了!”
看著李世民臉上雀躍的表情,李淵立刻想到了這個他是誰。
“馮盎來了?”
“沒錯!他最終還是來了!”李世民感慨道。
“此事還要多謝父皇才是,若不是您,大唐將會多一場兵戎相見!”李世民說道。
“馮盎進京了?他不是要造反嗎?”李孝恭聞言,吃驚道,他們樞密院這段時間一支在完善攻伐嶺南的戰略。
“造什麽反?若是他真想反,當年就不會投降咱們大唐了!”
李淵說道。
那是武德五年的事情,唐朝在打過長江消滅蕭氏後,傳檄馮盎命他投降大唐,馮盎在七月十八日,最終決定接受唐朝名將領李靖的檄文,率領部屬歸順唐朝。
而他作為當時的皇帝,便在馮盎的轄地內設置高、羅、春、白、崖、儋、林、振八州,並任命馮盎為上柱國、高州總管,封越國公。同時任命馮盎之子馮智戴為春州刺史、馮智彧為東合州刺史等。自此,大唐兵不血刃的收歸了嶺南地區。
而等到後麵貞觀元年,因為朝廷爭鬥便忽略了這位領命土霸王,而馮盎也因為與談殿等人互相爭鬥,很久沒有入朝。
於是各地方州府前後十幾次奏稱馮盎謀反,李世民便打算派右武衛等征發江、嶺數十州兵馬大舉討伐。
而恰在這個時候,北邊的頡利又對大唐虎視眈眈,搞得李世民有些為難,朝來問他的意見。
“是啊!當時朕雖然想討伐馮盎,可是又擔心北方頡利,便去問太上皇的意見,畢竟太上皇和馮盎是比較熟悉的!”李世民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