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走出去
重生1979:開局訂婚絕美村花 作者:紫色薔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58章 走出去
鄒季騎車來到養殖場大院門口,正好李文波剛從裏麵出來,看到是鄒季,馬上笑著迎了上來。
“鄒專家,來這麽早啊?”
“李知青,關於那個大棚的事兒,我給我老師打電話了,他說三天之內,給我個答複,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想借用高粱屯的一塊地方,用來當做是試驗田……”
鄒季向來就是個風風火火的性格,所以還沒下車,就直接將剛才姚老師的話都說了一遍。
李文波聞言沉吟了一下,點了點頭,說道:
“問題我大概都清楚了,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在這方麵有所建樹的話,和農學院合作是個不錯的選擇,對吧?”
大棚這個發明,的確是給了大家不少的方便,一些反季節的作物也能種出來,不過其中最大的問題無非就是,現在這個年代的大棚,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
在不考慮外部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大棚可以將溫度控製在多少度?
是不是能夠人工控製一下溫度?
在大棚裏麵種花生的話,和外麵的花生會有什麽不同嗎?
這些問題都是農學院該思考的,李文波在乎的就是,這個大棚能不能批下來,要是可以的話,有個專家來指導一下,那就再好不過了!
關於這個問題,鄒季也沒個標準的答案。
農學院那邊也有不少事兒要忙著,要不是為了保護他的話,姚老師才不會讓學生來這兒呢,他本身也就是來避避風頭的,所以過段時間還是要迴去。
申請一個專家過去常駐的話,這個名額鄒季倒是想要爭取爭取,畢竟他目前最相中的就是大棚改造的這個試驗了。
關於這些事兒,李文波也都是從鄒季這兒才能了解一些,自然知道找一個專家過來幫忙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兒,所以自然是不能就這麽簡單的閑篇了,得讓上麵看到他們高粱屯的價值才行!
這次來這兒的目的基本上實現了,李文波也就打算迴去了,結果被王福順拉住,留下來吃了頓午飯。
……
午飯難得見到了肉,居然是小雞燉蘑菇,這讓李文波有點兒過意不去了,不用說,雞肯定是養殖場養的雞,雖然不下蛋,是大公雞,但是是真的很香啊!
這種雞一般都是散養出來的,走地雞,也叫做溜達雞,吃的都是原生態的農作物之類的,所以肉質十分鮮美,那口感經過大灶台的烹飪之後,不說入口即化可也相差不遠了!
李文波敢拍著胸脯說,就算是一級廚師過來,如果沒有這樣的食材的話,也很難做出來味道可以勝過麵前這盆小雞燉蘑菇的菜肴來!
王福順還搞了一瓶酒來,應該是高粱酒,不過李文波因為要趕路的緣故,所以是真不能喝,隻好是以茶代酒了。
王福順喝了口酒,隨後歎了口氣,說道:
“這不是馬上年底了嗎,聽說有上麵的領導要來考察,我就去打聽了一下,據說從小溪村修路的事兒,要是能定下來的話,缺人手,要從周邊這些生產大隊裏麵找,會給工錢的!”
修路的話,要找工人?
這一點李文波倒是有點兒印象,那會兒是小溪村不同意讓田修路這件事兒,後來總算是談攏了,因為小溪村原本的村長,沈老爺子,因為身體原因,去世了,後來接手小溪村的村長是個開明的人,馬上說動了村裏人,點頭答應下來。
這個事兒起因是因為老村長家的兩個孩子意外去世,老村長心力交瘁,直接一病不起……
等等,李文波想到這兒,一腦門子冷汗就直接下來了!
他在來的路上救了一對老家是小溪村的姐弟,好像沒問過他們的名字?
但是在小溪村的姐弟,那弟弟嘴裏的稱唿是二姐……該不會……
也就是說,原定的事情被自己改變了?
那對姐弟該不會就是自己救下來的那兩人吧?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不是稍稍改變了一下曆史的進程嗎?
李文波試探性的問道:“這個小溪村村長,是不是挺大歲數一個老爺子了?”
王福順抿了一口高粱酒,點了點頭,說道:“沒錯,這老梆子,太他娘的強了,就是不讓地,人家上麵給多少福利都不讓!”
“那這沈老爺子,膝下幾個孩子?”
“聽說是有一個大兒子,一個二女兒,還有一個小兒子,大兒子三十多了,挺靠譜一個人,就是有點兒軟弱,二女兒性格溫婉,小兒子性格活潑!”
李文波心跳頓時漏了一拍,下意識問道:
“這個小兒子多大?”
“小兒子得有個十幾歲的樣子吧,具體多大我倒是不清楚,也沒見過!”
李文波心中無奈的感歎了一下,這事兒看來還真是趕巧了!
不過救了人,畢竟是兩條生命,他一點兒都不後悔,至於修路的事情,和他應該也沒啥關係吧,多拖一拖也沒事兒!
就在李文波剛剛生出來這種想法的時候,沒想到王福順下一句話,就打破了他原來的想法!
“我聽說這次修路,給的工錢很多,這個項目如果被拿下的話,上麵劃分下來的福利待遇不少呢!”
李文波下意識問道:“這個工程上麵不會派人來接嗎?”
“誰能來接啊,就這麽一個縣級的路,不對,充其量也就算是個鎮子和鎮子之間的小路,大工程隊人家看不上,小工程隊人家也不會來啊,他們賺的更多不是?”
這條路是從巴林縣城到西林縣城最好的選擇,如果這個項目,或者說這個活兒可以被高粱屯拿下的話,高粱屯的壓力就會減少很多啊!
李文波沉吟了一下,西林縣城周邊的這些屯子村子啥的,不是在種地就是在養豬,多數也是沒時間,湊不出來人手,到時候招工的話,高粱屯可以頂上的話,大家也能多賺點兒不是?
還有就是,旁邊不是有個方莊村呢嗎?
這兩個村子加起來的話,那豈不是更好了?
想到這兒,李文波的這個念頭頓時就遏製不住了!
看來找時間得好好思考一下這個事兒!
關鍵就在於,小溪村這邊兒該咋處理!
小溪村的事兒可不是開玩笑的,一句話兩句話解決不了,又是一次持久戰了嗎?
鄒季騎車來到養殖場大院門口,正好李文波剛從裏麵出來,看到是鄒季,馬上笑著迎了上來。
“鄒專家,來這麽早啊?”
“李知青,關於那個大棚的事兒,我給我老師打電話了,他說三天之內,給我個答複,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想借用高粱屯的一塊地方,用來當做是試驗田……”
鄒季向來就是個風風火火的性格,所以還沒下車,就直接將剛才姚老師的話都說了一遍。
李文波聞言沉吟了一下,點了點頭,說道:
“問題我大概都清楚了,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在這方麵有所建樹的話,和農學院合作是個不錯的選擇,對吧?”
大棚這個發明,的確是給了大家不少的方便,一些反季節的作物也能種出來,不過其中最大的問題無非就是,現在這個年代的大棚,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
在不考慮外部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大棚可以將溫度控製在多少度?
是不是能夠人工控製一下溫度?
在大棚裏麵種花生的話,和外麵的花生會有什麽不同嗎?
這些問題都是農學院該思考的,李文波在乎的就是,這個大棚能不能批下來,要是可以的話,有個專家來指導一下,那就再好不過了!
關於這個問題,鄒季也沒個標準的答案。
農學院那邊也有不少事兒要忙著,要不是為了保護他的話,姚老師才不會讓學生來這兒呢,他本身也就是來避避風頭的,所以過段時間還是要迴去。
申請一個專家過去常駐的話,這個名額鄒季倒是想要爭取爭取,畢竟他目前最相中的就是大棚改造的這個試驗了。
關於這些事兒,李文波也都是從鄒季這兒才能了解一些,自然知道找一個專家過來幫忙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兒,所以自然是不能就這麽簡單的閑篇了,得讓上麵看到他們高粱屯的價值才行!
這次來這兒的目的基本上實現了,李文波也就打算迴去了,結果被王福順拉住,留下來吃了頓午飯。
……
午飯難得見到了肉,居然是小雞燉蘑菇,這讓李文波有點兒過意不去了,不用說,雞肯定是養殖場養的雞,雖然不下蛋,是大公雞,但是是真的很香啊!
這種雞一般都是散養出來的,走地雞,也叫做溜達雞,吃的都是原生態的農作物之類的,所以肉質十分鮮美,那口感經過大灶台的烹飪之後,不說入口即化可也相差不遠了!
李文波敢拍著胸脯說,就算是一級廚師過來,如果沒有這樣的食材的話,也很難做出來味道可以勝過麵前這盆小雞燉蘑菇的菜肴來!
王福順還搞了一瓶酒來,應該是高粱酒,不過李文波因為要趕路的緣故,所以是真不能喝,隻好是以茶代酒了。
王福順喝了口酒,隨後歎了口氣,說道:
“這不是馬上年底了嗎,聽說有上麵的領導要來考察,我就去打聽了一下,據說從小溪村修路的事兒,要是能定下來的話,缺人手,要從周邊這些生產大隊裏麵找,會給工錢的!”
修路的話,要找工人?
這一點李文波倒是有點兒印象,那會兒是小溪村不同意讓田修路這件事兒,後來總算是談攏了,因為小溪村原本的村長,沈老爺子,因為身體原因,去世了,後來接手小溪村的村長是個開明的人,馬上說動了村裏人,點頭答應下來。
這個事兒起因是因為老村長家的兩個孩子意外去世,老村長心力交瘁,直接一病不起……
等等,李文波想到這兒,一腦門子冷汗就直接下來了!
他在來的路上救了一對老家是小溪村的姐弟,好像沒問過他們的名字?
但是在小溪村的姐弟,那弟弟嘴裏的稱唿是二姐……該不會……
也就是說,原定的事情被自己改變了?
那對姐弟該不會就是自己救下來的那兩人吧?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不是稍稍改變了一下曆史的進程嗎?
李文波試探性的問道:“這個小溪村村長,是不是挺大歲數一個老爺子了?”
王福順抿了一口高粱酒,點了點頭,說道:“沒錯,這老梆子,太他娘的強了,就是不讓地,人家上麵給多少福利都不讓!”
“那這沈老爺子,膝下幾個孩子?”
“聽說是有一個大兒子,一個二女兒,還有一個小兒子,大兒子三十多了,挺靠譜一個人,就是有點兒軟弱,二女兒性格溫婉,小兒子性格活潑!”
李文波心跳頓時漏了一拍,下意識問道:
“這個小兒子多大?”
“小兒子得有個十幾歲的樣子吧,具體多大我倒是不清楚,也沒見過!”
李文波心中無奈的感歎了一下,這事兒看來還真是趕巧了!
不過救了人,畢竟是兩條生命,他一點兒都不後悔,至於修路的事情,和他應該也沒啥關係吧,多拖一拖也沒事兒!
就在李文波剛剛生出來這種想法的時候,沒想到王福順下一句話,就打破了他原來的想法!
“我聽說這次修路,給的工錢很多,這個項目如果被拿下的話,上麵劃分下來的福利待遇不少呢!”
李文波下意識問道:“這個工程上麵不會派人來接嗎?”
“誰能來接啊,就這麽一個縣級的路,不對,充其量也就算是個鎮子和鎮子之間的小路,大工程隊人家看不上,小工程隊人家也不會來啊,他們賺的更多不是?”
這條路是從巴林縣城到西林縣城最好的選擇,如果這個項目,或者說這個活兒可以被高粱屯拿下的話,高粱屯的壓力就會減少很多啊!
李文波沉吟了一下,西林縣城周邊的這些屯子村子啥的,不是在種地就是在養豬,多數也是沒時間,湊不出來人手,到時候招工的話,高粱屯可以頂上的話,大家也能多賺點兒不是?
還有就是,旁邊不是有個方莊村呢嗎?
這兩個村子加起來的話,那豈不是更好了?
想到這兒,李文波的這個念頭頓時就遏製不住了!
看來找時間得好好思考一下這個事兒!
關鍵就在於,小溪村這邊兒該咋處理!
小溪村的事兒可不是開玩笑的,一句話兩句話解決不了,又是一次持久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