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籌備歡送會


    李文波一路上說了不要點,百忙之中劉成棟還不忘了拿出小本來記上,李文波感覺有點兒哭笑不得,不過這麽認真到底是一件好事兒。


    另外就是王向陽,他的記憶力相當不錯,而且還會舉一反三,李文波最看重的就是這個理解能力。


    劉成棟是有自己的風格,他總是能按照李文波給出來的這些基本信息,從其中找到不同的路子。


    譬如一個小小的調料的轉換,會達到什麽樣的效果,這些他都準確的記載在了上麵。


    李文波本人對這種學習的認真勁兒,也是相當欣賞的。


    在供銷社這邊買了足足三十多斤的豬肉,十多斤的羊肉之後,李文波等人就踏上了返迴高粱屯的路。


    等到迴到屯子裏的時候,已經是太陽西斜了。


    ……


    三個人抵達屯子的時候,屯子裏已經有了些變化。


    氣氛熱鬧的很,不少家裏麵有釀酒的人家,都把酒拿到了大隊部這邊,另外搬來了不少桌椅,因為都是自家做的桌椅,所以高低參差不齊,反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全屯子的年輕人都聚集在了大隊部這兒,雖然沒有什麽橫幅,沒有什麽鞭炮,但是大家都喜氣洋洋的,看不出來有任何離別的樣子。


    倒是女知青和村子裏姑娘這邊,時不時會傳來一陣陣啜泣的聲音,大家家裏麵都備著涼菜,這會兒也不吝嗇,紛紛端了出來。


    李文波等人還買了一大堆的花生和瓜子,院子裏麵的氛圍就更熱鬧了。


    打從迴來之後,李大廚就一頭紮進了廚房裏麵,大隊部的廚房是整個屯子最大的,大概有四五口鍋,都是出自楊老七的手。


    頭一次看到大鍋的王向陽和劉成棟,都有點兒好奇,這鍋是怎麽個原理,學習起來也是非常的認真。


    另外還有幾個懂廚藝的村民也過來幫忙,這就讓他們的工作更加輕鬆了一些。


    “紅燒肉指定是要有的,另外這些羊肉來一個蔥爆吧,剩下的買迴來的骨頭就燉湯,然後再來幾個素菜就得了,雞村子裏還有沒有?”


    聽到李文波的話,一個大嬸笑著說道:


    “早就準備好了,一共六隻雞,李知青打算咋做啊?”


    六隻雞的話,其實也不夠多少人吃的,不過有總比沒有強啊!


    合共有八桌人,六隻雞分攤的話差不多,而且多點兒雞湯,多放點兒豆角土豆就行,另外還有紅燒肉啥的,應該絕對沒問題的!


    這些肉其實是最難做的,其他的菜倒是還好說,不過肉如果沒有經驗的話,很難把握其中的風險。


    李文波想把這桌子菜做的完美一些,盡量不留下什麽瑕疵,這樣一來,也能給大家留下一個美好的結尾。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分辨出來這其中的不同的,就比如不能走的這些知青們,他們留下來,暫時可以不用體會這種分別的感覺,但是更多的其實還是一種不舍的情緒!


    這些情緒是最好的催化劑,李文波要讓這頓歡送宴,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歡送,而不是充滿著悲傷的那種歡送。


    “李哥,你說吧,我們具體該咋做?”


    李文波迴過神來,開始教王向陽和劉成棟怎麽用這種大鐵鍋,事實上他們倆在家也會用,不過畢竟情況不同,他們在國營飯店學的,可沒有這種鐵鍋的用法。


    但是李文波猜測,其實李大廚應該是知道的,他絕對清楚該怎麽用,隻不過之前從來都沒說過而已。


    “這樣的鍋,顛勺當然是不可能的了,我希望你們可以嚐試一下利用這個火候,分成不同的階段來做菜,這樣看來,不就方便多了嗎?”


    “這個火候的控製,有啥講究嗎?”


    “當然有了,你想想,剛下鍋的時候,鍋剛熱起來,就適合慢燉,當然了,平常熱菜也能用到這口鍋,所以大部分時間,這鍋是多用途的,多用途說明什麽?”


    劉成棟聞言笑著說道:“多用途的,那不就是管用嗎,好用才能多用啊!”


    “沒錯,所以思路要打開,要去適應這個廚具……”


    ……


    經過了半個多小時的手把手教學,王向陽和劉成棟基本上已經掌握了大鍋的用法,這樣的鍋用起來是真的舒服,一次性可以炒不少菜。


    看著兩個人逐漸已經掌握了用法之後,李文波這邊也不多說了,直接起鍋燒油,開始忙碌了起來。


    廚房裏麵的氣氛十分熱鬧,外麵自然也是一樣。


    要走的知青,十一個人,這是經過了思想鬥爭之後的結果,留下來的合共是十個人,到底還是有些人動搖過,不過張春山自然不會計較這些。


    大家都是革命戰友,都是袍澤,那是一口鐵鍋裏麵吃飯的交情。


    張春山站在大隊部的門口,沉聲說道:


    “今天晚上,很遺憾我們的大隊長沒到場,不過他寫了一封信,交代我,讓我念出來,大家都安靜一下!”


    眾人紛紛沉默了下來,要說最舍不得的是誰,自然就是大隊長李福了。


    大隊長這麽多年,總是在說自己不中用,但遇到事兒,總是喜歡挑在自己身上,用他的原話說,“你們都還是一群孩子,有些事兒,不能頭腦一熱就衝上去,得多想想!”


    起初來到這個屯子的時候,不管是知青還是本地的青年,都是各自不服氣的,大隊長夾在中間,真的是很難開展工作,坦白說就是兩邊不是人。


    不過時間長了,大家也都理解這個中年人的不容易,他的家距離這兒其實不遠,但是愣是過年一次都沒迴去過。


    腿上有老、毛病了,但是他也是一句話都沒說過,從來沒見到他請過假,一年到頭最累的還是他,分的錢不多,妻兒還經常寫信抱怨,大多數時候,這個中年人都是苦澀一笑,然後又陷入了忙碌之中。


    就是這麽一個普通的人物,成為了鏈接知青和本地青壯們的牽引繩。


    楊樹平這會兒也在現場,他本人對屯子裏也有許多貢獻,也是個大家愛戴的好村長,現在他坐在人群裏,也在等著張春山,讀李福這封信。


    李福和他關係也不錯,兩人算是多年的好友了,這次在醫院,其實也能好好休息一陣子,不算壞事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79:開局訂婚絕美村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色薔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色薔薇並收藏重生1979:開局訂婚絕美村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