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奇怪的要求
重生1979:開局訂婚絕美村花 作者:紫色薔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5章 奇怪的要求
李文波晚上早早開始收攤了,也就是四點多不到五點的樣子。
王向陽和劉成柱除了在後廚幫忙之外,大多數時間都和李文波待在一起,聽李文波講講外麵的一些故事,其實李文波大多數時候,說的事兒都和外麵沒啥關係,那都是幾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每當聽說以後人人手上都有一個可以隨時用來打電話的設備的時候,王向陽和劉成柱都覺得李文波絕對是在開玩笑!
這怎麽可能呢?
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好不?
現在打個電話得多麻煩,而且說不了幾個字就那麽貴了,以後人手一個?
端著個電話走路,多不方便啊?
對於這一點,李文波倒是沒有反駁什麽,因為這件事兒歸根結底,不是他一個人一張嘴能說明白的,等到了那個時代,這兩個年輕人已經變成中年人了,就算是兒子女兒恐怕也都到了結婚的年紀了。
李文波剛想收拾收拾離開,迎麵一個穿著木材場衣服的人走了過來,看上去有點兒眼熟的樣子,但是李文波真沒想起來是誰。
“您好,請問這個煎餅攤,是您開的不?”
來的人自然是武三了,武三早就盯上了李文波,在他看來,李文波應該就是真正會做煎餅果子的人,國營飯店這邊大大小小的廚師,他不能說是全都認識吧,但是能認識一大部分,這些廚師可都不會做什麽煎餅果子!
不過這並不能妨礙武三的計劃,他找人打聽了一下,簡單來說因為家裏麵的關係,所以國營飯店這邊有些服務員,或者是經理身邊的紅人,對他都十分有耐心,如果武三的老爸沒有出什麽大問題的話,武三人家未來還有可能是鋼鐵廠的車間主任!
雖然聽上去有幾分誇張的意思,但是武三家裏還真有幾分能耐!
但是李文波對武三是一點兒印象都沒有,因為前世根本沒有什麽交集,這就導致李文波的腦海之中,關於木材廠的記憶十分模糊。
武三笑著拿出了五塊錢,遞給了李文波,壓低聲音說道:
“兄弟,我知道你開個攤子也是為了賺錢,打從明天中午開始,會有一個叫於小雨的女孩,是個學生,過來買煎餅,到時候你每天少收她一些錢就行,想什麽理由都看你自己,我這邊一塊錢不差的給你補上!”
李文波聞言有幾分奇怪,這是什麽意思?
賣煎餅還有這麽買的?
李文波一時間有點兒腦子轉不過來,於是下意識的問道:
“不是我說,兄弟,你這是啥意思,你要是想買煎餅的話到時候排隊不就行了,我沒整明白!”
武三拍了拍李文波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
“兄弟,聽我說,情況是這樣的……”
武三簡單將於小雨不隨意接受別人幫助的事兒說了一下,李文波當時就反應了過來!
原來是這麽一個情況,看來不管是於水還是於小雨,都不是那種能隨隨便便就跟生活低頭,向別人請求幫助的人!
既然這樣的話,那倒是真的不能坐視不管了。
沉吟了一下,李文波應聲說道:
“行,兄弟,這個忙我就幫你了,到時候你也不用給我太多錢,隻要八分錢一套煎餅果子,或者六分錢加糧票一兩,這就足夠了!”
武三長出了一口氣,笑著說道:
“兄弟,我倒是沒看錯你,你是個好人啊!”
“別別別,千萬別這麽說,順手幫個忙而已,那就這麽著了?”
“行,兄弟,你這煎餅真是絕了,以後我還來吃!”
一邊說著,武三對李文波豎了一根大拇指,這才轉頭向著木材廠走去。
李文波看著這個家夥的背影,隨手就能拿出來五塊錢,這小子是幾個意思?
和那個叫於小雨的小女孩是個什麽關係?
思來想去的,也想不明白,索性就不去想了。
家裏麵有困難的人,那可不是一戶兩戶,你要是拿九十年代衡量貧困戶的標準來看,他們幾乎全都是貧困戶,整個縣城都沒幾戶有錢人家!
要是真的同情心泛濫,這個不收錢那個不要錢的,那這個煎餅攤子開出來不是純純做慈善的嗎?
李文波並不是一個聖人,他隻是想借用手上有限的資源,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過上好日子而已,窮則獨善其身就夠了,至於達則兼濟天下,達的時候再說唄。
……
迴去的路上並沒有什麽值得說的,無非就是撿牛糞,裝在背簍裏,一路累的要死要活的,往家走,這個年代巴林縣的日子是真的苦,就算是條件好的人家,冬天之前不出來撿牛糞,一家子人整個冬天隻靠著柴火,是很難活下去的。
哪怕是晚上,有時候柴火滅了,炕上都是冰涼的,根本睡不著覺。
誰都不知道這個艱難的年代,這些條件艱苦地區的前輩們,到底是怎麽活下來的。
對於李文波來說,日子遠遠沒有想象中那麽難熬,其實巴林縣雖然算不上什麽發達的,條件好的城鎮,但是有一點是眾人皆知的,那就是這邊的溫度,往年來看的話都不算太低。
隻不過從今年開始就是個分水嶺了,今年最低的氣溫在零下四十度,靠近年關的時候,大多數人家都備好了過冬的柴火,不過一場大雪,才是最難熬的一個關卡。
現在李文波的小目標就是撐過這場大雪,來年開春的時候,才能有更多的機會,去找賺錢的路子。
這場大雪,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場災難,怎麽樣的災難?
損失慘重,地窖裏麵存儲的糧食,基本上都是整個冬天所有的積蓄了,但是從現在這個局勢來看的話,如果李文波不站出來提醒所有人,這次的災難恐怕就過不去了。
知青返城的時間,已經逐漸迫在眉睫,理論上來說,李文波他們這群人,大概是在明年年初的時候,就已經迴到各自的城市之中去了。
那場災難,是在春節之後發生的,春節那會兒也就是剛剛農曆正月初一之後,這個階段正是大部分的知青都不在,離開了高粱屯的時候。
仔細這麽一想,李文波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很多的細節問題沒有掌握,必須要找時間好好迴憶一下了!
李文波晚上早早開始收攤了,也就是四點多不到五點的樣子。
王向陽和劉成柱除了在後廚幫忙之外,大多數時間都和李文波待在一起,聽李文波講講外麵的一些故事,其實李文波大多數時候,說的事兒都和外麵沒啥關係,那都是幾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每當聽說以後人人手上都有一個可以隨時用來打電話的設備的時候,王向陽和劉成柱都覺得李文波絕對是在開玩笑!
這怎麽可能呢?
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好不?
現在打個電話得多麻煩,而且說不了幾個字就那麽貴了,以後人手一個?
端著個電話走路,多不方便啊?
對於這一點,李文波倒是沒有反駁什麽,因為這件事兒歸根結底,不是他一個人一張嘴能說明白的,等到了那個時代,這兩個年輕人已經變成中年人了,就算是兒子女兒恐怕也都到了結婚的年紀了。
李文波剛想收拾收拾離開,迎麵一個穿著木材場衣服的人走了過來,看上去有點兒眼熟的樣子,但是李文波真沒想起來是誰。
“您好,請問這個煎餅攤,是您開的不?”
來的人自然是武三了,武三早就盯上了李文波,在他看來,李文波應該就是真正會做煎餅果子的人,國營飯店這邊大大小小的廚師,他不能說是全都認識吧,但是能認識一大部分,這些廚師可都不會做什麽煎餅果子!
不過這並不能妨礙武三的計劃,他找人打聽了一下,簡單來說因為家裏麵的關係,所以國營飯店這邊有些服務員,或者是經理身邊的紅人,對他都十分有耐心,如果武三的老爸沒有出什麽大問題的話,武三人家未來還有可能是鋼鐵廠的車間主任!
雖然聽上去有幾分誇張的意思,但是武三家裏還真有幾分能耐!
但是李文波對武三是一點兒印象都沒有,因為前世根本沒有什麽交集,這就導致李文波的腦海之中,關於木材廠的記憶十分模糊。
武三笑著拿出了五塊錢,遞給了李文波,壓低聲音說道:
“兄弟,我知道你開個攤子也是為了賺錢,打從明天中午開始,會有一個叫於小雨的女孩,是個學生,過來買煎餅,到時候你每天少收她一些錢就行,想什麽理由都看你自己,我這邊一塊錢不差的給你補上!”
李文波聞言有幾分奇怪,這是什麽意思?
賣煎餅還有這麽買的?
李文波一時間有點兒腦子轉不過來,於是下意識的問道:
“不是我說,兄弟,你這是啥意思,你要是想買煎餅的話到時候排隊不就行了,我沒整明白!”
武三拍了拍李文波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
“兄弟,聽我說,情況是這樣的……”
武三簡單將於小雨不隨意接受別人幫助的事兒說了一下,李文波當時就反應了過來!
原來是這麽一個情況,看來不管是於水還是於小雨,都不是那種能隨隨便便就跟生活低頭,向別人請求幫助的人!
既然這樣的話,那倒是真的不能坐視不管了。
沉吟了一下,李文波應聲說道:
“行,兄弟,這個忙我就幫你了,到時候你也不用給我太多錢,隻要八分錢一套煎餅果子,或者六分錢加糧票一兩,這就足夠了!”
武三長出了一口氣,笑著說道:
“兄弟,我倒是沒看錯你,你是個好人啊!”
“別別別,千萬別這麽說,順手幫個忙而已,那就這麽著了?”
“行,兄弟,你這煎餅真是絕了,以後我還來吃!”
一邊說著,武三對李文波豎了一根大拇指,這才轉頭向著木材廠走去。
李文波看著這個家夥的背影,隨手就能拿出來五塊錢,這小子是幾個意思?
和那個叫於小雨的小女孩是個什麽關係?
思來想去的,也想不明白,索性就不去想了。
家裏麵有困難的人,那可不是一戶兩戶,你要是拿九十年代衡量貧困戶的標準來看,他們幾乎全都是貧困戶,整個縣城都沒幾戶有錢人家!
要是真的同情心泛濫,這個不收錢那個不要錢的,那這個煎餅攤子開出來不是純純做慈善的嗎?
李文波並不是一個聖人,他隻是想借用手上有限的資源,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過上好日子而已,窮則獨善其身就夠了,至於達則兼濟天下,達的時候再說唄。
……
迴去的路上並沒有什麽值得說的,無非就是撿牛糞,裝在背簍裏,一路累的要死要活的,往家走,這個年代巴林縣的日子是真的苦,就算是條件好的人家,冬天之前不出來撿牛糞,一家子人整個冬天隻靠著柴火,是很難活下去的。
哪怕是晚上,有時候柴火滅了,炕上都是冰涼的,根本睡不著覺。
誰都不知道這個艱難的年代,這些條件艱苦地區的前輩們,到底是怎麽活下來的。
對於李文波來說,日子遠遠沒有想象中那麽難熬,其實巴林縣雖然算不上什麽發達的,條件好的城鎮,但是有一點是眾人皆知的,那就是這邊的溫度,往年來看的話都不算太低。
隻不過從今年開始就是個分水嶺了,今年最低的氣溫在零下四十度,靠近年關的時候,大多數人家都備好了過冬的柴火,不過一場大雪,才是最難熬的一個關卡。
現在李文波的小目標就是撐過這場大雪,來年開春的時候,才能有更多的機會,去找賺錢的路子。
這場大雪,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場災難,怎麽樣的災難?
損失慘重,地窖裏麵存儲的糧食,基本上都是整個冬天所有的積蓄了,但是從現在這個局勢來看的話,如果李文波不站出來提醒所有人,這次的災難恐怕就過不去了。
知青返城的時間,已經逐漸迫在眉睫,理論上來說,李文波他們這群人,大概是在明年年初的時候,就已經迴到各自的城市之中去了。
那場災難,是在春節之後發生的,春節那會兒也就是剛剛農曆正月初一之後,這個階段正是大部分的知青都不在,離開了高粱屯的時候。
仔細這麽一想,李文波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很多的細節問題沒有掌握,必須要找時間好好迴憶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