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做煎餅


    翌日清晨,已經有幾個知青帶著豬肉送到了老村長這邊,是大隊長李福讓幫忙送過來的,雖然老村長沒說過要吃肉之類的,不過每年大隊長都會親自送過來幾斤肉。


    因為今天事兒比較多,領豬肉的人家也不少,所以李福就不能親自過來了。


    老村長向來不喜歡占這個便宜,所以還是迴到屋子裏麵給了這幾個知青五塊錢。


    一共拿過來將近十斤的豬肉,換算一下也就是四五塊錢的樣子。


    往年都是七八斤,五六斤的,今年給了十斤,其實主要裏麵也有補償周婉的意思。


    老村長正是看出來了,所以才不說什麽。


    至於李文波,則是去了一趟楊老七家裏。


    ……


    楊老七家門口,依舊是冷冷清清的樣子,不見人,籬笆柵欄後麵擺放著幾口鍋,應該都是剛剛修好的,還有剛剛打出來的。


    這會兒楊老七正坐在院子裏,嗑著瓜子,麵前放著一瓶小酒,懶洋洋的曬太陽。


    對楊老七來說,日子怎麽過都是過,也沒多大的追求,找個盤靚條順的媳婦傳宗接代這種事兒,約莫是沒有指望了,不過楊老七自己倒是從來也不在意這些。


    反正家裏爹媽都不在了,能把自己照顧好,也算是盡了孝心。


    剛喝完一口酒,李文波的身影就出現在了門口。


    “楊哥,我來拿鍋的!”


    從縣城裏麵用兔子還有一道菜譜換到了錢,李文波一直都在惦記他的鍋,平底鍋可不好打造,這就要看楊老七的手藝給不給力了。


    五十塊錢,這可是剛剛從那位大廚手裏麵接過來沒多長時間的,雖然有點兒心疼,但是要看值得不值得了。


    在李文波略有些期待的目光之下,楊老七站起身來,轉身從屋子裏麵拿出來了一口烏黑發亮的平底鍋,看上去雖然有幾分粗糙,但是做工居然還算不錯!


    李文波不由得有幾分驚訝了,難怪這些年屯子裏的人就算是再對楊老七有意見,見到了他都會多出幾分笑臉,別說人家這為人怎麽樣,就說這一門手藝,真是絕了!


    可惜伴隨著時代的改變,這種純靠著手藝做鍋的手藝人,逐漸也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視線當中。


    但是今天,在整個高粱屯乃至是巴林縣之中,楊老七的手藝,絕對可以說是名列前茅的。


    平底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導熱,煎餅攤在上麵,必須要受熱均勻,這樣煎餅才不會糊。


    仔細檢查了一下這平底鍋,李文波笑了笑,這鍋的底部也是相當不錯的,而且受熱絕對沒有問題,足夠結實,其他的還要拿迴去再試試才可以!


    “行,沒問題,我沒買到高粱酒,糧票啥的也比較難搞,要不然我給你六十塊錢吧?”


    “拿走吧拿走吧,今天我心情好,剩下的不要了!”


    楊老七生平最喜歡的是什麽?


    不是喝酒,也不是吃肉,而是看到請他打鍋的人,拿到鍋的時候,臉上掩蓋不住的喜悅!


    看到李文波臉上的表情,楊老七頓時心裏麵一陣熨帖,手藝人圖的不就是這個嗎?


    李文波倒是有幾分意外,沒想到楊老七這麽大方,隨後拎著鍋喜滋滋的往住處走了迴去。


    ……


    現在鍋拿到了,剩下的無非就是材料了。


    首先就是豆麵,煎餅果子起源於津衛一帶,有很多的傳說,其中有一個版本就是三國時期,諸葛孔明輔佐劉備的時候,因為實力還非常弱小,所以被曹操追殺到了沂河周邊一帶,軍隊之中做飯的炊具基本丟光了,隻剩下鍋,於是諸葛亮就讓士兵們在鍋上麵,做出了煎餅果子。


    當然了,這些都隻是傳說而已,而且就從現在的情況來說,能不能將煎餅果子研究出來,才是最重要的。


    豆粉倒是好說,豆子在他們這兒也算是好買,基本上屯子裏都有碾子,不過怎麽用碾子搞出來合適的豆粉,這也是一門技術活兒。


    其次就是麵醬了,這種醬的口感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個年代的醬基本還是麵子醬多一些,做法就是麵粉,幹紅辣椒,再加上鹽和一些食用油,家家戶戶基本都會做。


    如果將這個配方改良一些的話,沒準還能有更大的收獲。


    麵子醬之後,就是一些簡單的配料了,其中就包括了油條,將近五十年後的煎餅果子,其實都不是最經典的,最早在津衛那邊的煎餅果子,就隻是加油條而已。


    剩下的什麽烤腸之類的,那都是另外研究出來的,不算是經典。


    雖然口味是不錯,但終究和傳統不同了。


    李文波打算先從研究這個豆粉開始,所以直接去了碾子旁邊,這個年代的豆子價格大致是在一毛多一斤,最多不過一毛五。


    李文波從屋子裏拖出來一大袋豆子,這些豆子基本都是分下來的,老村長放在地窖裏麵,一般都是用來做一些小菜的,仔細看看裏麵也就是七八斤的樣子。


    一斤豆粉配上玉米麵的話,大致能做出來十多張,到十五張左右的煎餅,但是考慮到實際因素,這個數量可能會有一些波動,畢竟李文波目前還停留在一個積累經驗的階段,或多或少肯定會浪費一些。


    成本算下來的話,一張煎餅的價格定在什麽程度,這都需要好好算算,肯定是不能虧本的,但是麵對的消費群體是工人階層,太貴了指定也不行。


    薄利多銷,這是李文波當下的主要思路!


    隻要是把名聲作響了,那就沒問題了。


    ……


    不過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李文波用盡了渾身解數,總算是將需要的東西差不多湊齊了。


    油條倒是有,五分錢,這算是便宜原料之一了。


    這年代,很多農民家庭一年到頭的收入不過一百塊錢,有些甚至還不到這個數字,月入十幾塊錢,二十多塊錢,是常事,工人可能好一些,但是一個月最多也不過是三四十塊錢出頭的樣子。


    他們這些知青靠著工分,其實還算是條件好的了,有些去了更偏遠地方的知青們,想吃上一口肉不知道有多難。


    李文波對現狀倒是沒有什麽挑剔,隻管將注意力放在麵前的煎餅果子上就好了,日子嘛,總歸是要充實起來才有意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79:開局訂婚絕美村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色薔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色薔薇並收藏重生1979:開局訂婚絕美村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