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各位都沒有什麽問題的話,比試就正式開始。”
負責主持又是評委之一的王書瑤出聲道:“第一項,首先進行的是時方方劑的比試,請把患者請出來。”
時方的比試要求參賽者依次號脈,現場寫下一張對症的時方,每人診斷以及寫下方劑的時間隻有五分鍾。
被帶上來的是一個大約四十多歲,嘴唇淡白,神思倦怠,表症十分嚴重的農婦。
農婦落座後,眾人依次上前號脈,問診,然後迴到桌前寫下方劑。
這一項雖然不算簡單,但是在嚴格的時間限製下,就沒有那麽容易了。但對於參賽的幾人來說,這倒也不算難事。當然,若是沒有一點真本事,恐怕三大派也不會派這些人參加了。
這不是當眾出醜嗎?
除了台上參加比試的四人,台下眾人雖然沒有親自把脈,但看了女人的麵相,心裏也都有了幾分猜測。
王天書看了一陣,旋即得意的瞄了眼目光疑惑歐陽子琳,出聲問道:“姐姐,你知道她得了什麽病嗎?”
“我不知道。”
歐陽子琳搖頭,迴答道:“不過看她的樣子好像很嚴重。”
“連這個都看不出來嗎?”王天書嘲笑道。
“你知道?”歐陽子琳問道。
“我當然知道。”王天書答道:“她隻是虛勞而已,但具體是哪一種,我就不太清楚了。”
“不可能吧!”歐陽子琳答道:“我看她的病情好像很嚴重,怎麽會是虛勞?”
她學醫這麽長時間,更多的隻是在了解針灸方麵的東西。其他方麵雖然也有涉獵,但也都隻是皮毛而已。
依照她的了解,虛勞倒也有可能造成患者身體受損,但無論怎麽看,也都不可能有這麽嚴重。
“不信的話我們打個賭。”
王天書狡黠道:“要是她患有虛勞,你就把陳翊借給我一天,讓他做我的跟班。要不是虛勞的話,我就讓師父輔導一下你的醫術。”
“好吧!”
歐陽子琳剛要拒絕,卻又想起陳翊此次前來的目的,覺得自己有機會接觸一下相火派掌門倒也不算是一件壞事。反正現在王天書也天天纏著陳翊,自己拒不拒絕影響好像都不大。
坐在一旁的周元吉聽到兩人的交談,開口對王天書道:“你怎麽看出來她患有虛勞的?”
“不告訴你。”王天書一臉傲嬌的迴答道。
她雖然懂些醫術,卻連出門給別人問診的資格都還達不到。至於確定出那位農婦的症狀,隻是因為她知道藥王派不會讓一位症狀嚴重的患者跑到這裏來做眾人的考核對象。
既然已經排除了對方病情不會嚴重,想要確定對方患有什麽疾病就不算困難了。當然,這種另辟蹊徑的診斷方式,王天書是不會公布出去的。
想到過兩天就會少了歐陽子琳這個跟屁蟲,王天書覺得就連陽光也都變的格外明媚了一些。
……
很快,參加比試的眾人便已經將寫好方劑交給了評委。
幾位評委分別看完方劑,穆承業隨即便代表眾人發言道:“首先,參賽的四位辯證都很精準,都診斷出了患者患有虛勞,脾陽虛的症狀。”
穆承業的第一句話剛說完,歐陽子琳便驚詫的看了眼身邊的王天書。她雖然已經預料到自己有可能會輸給這個古靈精怪的小女孩,卻仍舊感覺到不可思議。
饒是對方再聰明,她也覺得對方不應該隻是看一眼就做出診斷。但事實就擺在眼前,也不容她去否認什麽。
王天書卻悠然自得的昂著頭,一副了然於胸的樣子。不過她的注意力卻早都不在眼前的比試上,而是已經在想著究竟應該讓陳翊帶她去什麽玩。
“盧兄的方劑還是符合攻伐派雷霆萬鈞的治療手法,以人參、黨參、白術為君藥,正補。”穆承業點評道:“雖會給患者帶來短期的身體不適,但若是論治療速度,當屬第一。”
“藥王派兩人的方劑出於同源,益氣祛寒,雖沒有搶眼之處,卻也穩紮穩打。”接著穆承業便側身對相火派綠裙女人王書彤道:“書彤的方劑可謂最為恰當,溫中健脾、滋陰降火,也正是相火派的特點。”
“還有一點我要指出。”
穆承業的目光落在陳翊身上,開口問道:“陳翊,你開的方劑我們都已經看過,想要問問你為什麽選擇了這樣一張方劑。當然,我不是說你開的方劑並不恰當,隻是有些疑惑。”
反觀三派方劑,其中不乏人參之類的名貴藥材,而陳翊開出的卻是一劑以桂枝為君藥的藥材,差別委實有些太大。
“這位患者久病初愈,所以我想她的家庭或許也有些困難。”陳翊答道。“價格便宜一些,效果更為恰當的藥材,相對來說會更適合她。”
此言一出,場上忽然出現了片刻的寧靜。
作為一名中醫,大多數人在開藥的時候,所想的都是患者的症狀會更適合什麽藥材。至於價格方麵,除非患者有要求,否則眾人都會下意識的忽略掉這個問題。
而陳翊卻能首先以這個因素來衡量,委實算是有些特立獨行。
盧明哲皺眉看了眼陳翊,隨即便閉上也眼睛,不知道在思考什麽問題。
“大家可能對這副方劑有些疑惑,我可以公布出來。”穆承業緩緩點頭,絲毫也不掩飾自己的讚賞之意,出聲道:“碳製桂枝三兩,去皮艾草二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黃芪一兩……”
頓了頓,穆承業又接著道:“大棗十二枚。”
場下頓時響起了一陣議論聲,眾人望向陳翊的目光也與起初的疑惑有所不同,紛紛點頭讚賞。
王書彤看著站在身側不遠處的陳翊,心裏默默的將方劑記了下來。
這張方劑樸實無華,有些類似與金匱中的黃芪建中湯,但效果卻要更勝一籌,或者說更為對症一些。場上眾人幾乎都是行家,自然一眼就能看出。
……
臨近比試現場的一間廂房內,一位手持煙槍的老人吸了口旱煙,對坐在身側,一位身著道袍的白發道士道:“老道士,你覺得這張方劑怎麽樣?”
“你也知道,我的醫術並不怎麽樣,當然不能評斷好壞。”老道士笑著搖頭,迴答道:“不過對於這個出發點還是很讚同的。”
“已經很久都沒有出現醫王了,是時候出現一位了。”
老人再次吸了口煙,緩緩道:“他們都以為醫王需要的是一身可以起死迴生的醫術,但實際上,需要的僅僅是一顆仁心。”
“……”
……
“接下來就是第二場,經方!”
王書瑤再次開口道:“參賽者寫出一副由自己調整過,或者整理出來的經方,經過評委判斷優劣,然後現場提問。”
簡單來講,方劑按照時代的劃分,大體可認為宋前的方劑為經方,也就是經典方劑。而宋以後的方劑,則都可以認為是時方。
狹義點說,凡是《傷寒雜病論》中的處方,皆可認為是經方。其餘的,則全都是時方。
經方法度精嚴,其實恢宏,其中五味藥的方劑占到了一大半。比如說,同樣的甘草,張仲景配上桂枝,治療的是心病,配上芍藥,則治到了腹痛。
而時方則完全不同,大多數時方方藥雜亂,其中藥材或有效或無效,與經方不可同日語。
當然,這也不可一概而論,也有頂尖的醫術大家,開出的時方雖然繁雜,但也是藥到病除,缺一不可。
這一輪比試實際上考校的是眾人對於藥理的理解,考核之餘,還有相互學習的目的。
負責主持又是評委之一的王書瑤出聲道:“第一項,首先進行的是時方方劑的比試,請把患者請出來。”
時方的比試要求參賽者依次號脈,現場寫下一張對症的時方,每人診斷以及寫下方劑的時間隻有五分鍾。
被帶上來的是一個大約四十多歲,嘴唇淡白,神思倦怠,表症十分嚴重的農婦。
農婦落座後,眾人依次上前號脈,問診,然後迴到桌前寫下方劑。
這一項雖然不算簡單,但是在嚴格的時間限製下,就沒有那麽容易了。但對於參賽的幾人來說,這倒也不算難事。當然,若是沒有一點真本事,恐怕三大派也不會派這些人參加了。
這不是當眾出醜嗎?
除了台上參加比試的四人,台下眾人雖然沒有親自把脈,但看了女人的麵相,心裏也都有了幾分猜測。
王天書看了一陣,旋即得意的瞄了眼目光疑惑歐陽子琳,出聲問道:“姐姐,你知道她得了什麽病嗎?”
“我不知道。”
歐陽子琳搖頭,迴答道:“不過看她的樣子好像很嚴重。”
“連這個都看不出來嗎?”王天書嘲笑道。
“你知道?”歐陽子琳問道。
“我當然知道。”王天書答道:“她隻是虛勞而已,但具體是哪一種,我就不太清楚了。”
“不可能吧!”歐陽子琳答道:“我看她的病情好像很嚴重,怎麽會是虛勞?”
她學醫這麽長時間,更多的隻是在了解針灸方麵的東西。其他方麵雖然也有涉獵,但也都隻是皮毛而已。
依照她的了解,虛勞倒也有可能造成患者身體受損,但無論怎麽看,也都不可能有這麽嚴重。
“不信的話我們打個賭。”
王天書狡黠道:“要是她患有虛勞,你就把陳翊借給我一天,讓他做我的跟班。要不是虛勞的話,我就讓師父輔導一下你的醫術。”
“好吧!”
歐陽子琳剛要拒絕,卻又想起陳翊此次前來的目的,覺得自己有機會接觸一下相火派掌門倒也不算是一件壞事。反正現在王天書也天天纏著陳翊,自己拒不拒絕影響好像都不大。
坐在一旁的周元吉聽到兩人的交談,開口對王天書道:“你怎麽看出來她患有虛勞的?”
“不告訴你。”王天書一臉傲嬌的迴答道。
她雖然懂些醫術,卻連出門給別人問診的資格都還達不到。至於確定出那位農婦的症狀,隻是因為她知道藥王派不會讓一位症狀嚴重的患者跑到這裏來做眾人的考核對象。
既然已經排除了對方病情不會嚴重,想要確定對方患有什麽疾病就不算困難了。當然,這種另辟蹊徑的診斷方式,王天書是不會公布出去的。
想到過兩天就會少了歐陽子琳這個跟屁蟲,王天書覺得就連陽光也都變的格外明媚了一些。
……
很快,參加比試的眾人便已經將寫好方劑交給了評委。
幾位評委分別看完方劑,穆承業隨即便代表眾人發言道:“首先,參賽的四位辯證都很精準,都診斷出了患者患有虛勞,脾陽虛的症狀。”
穆承業的第一句話剛說完,歐陽子琳便驚詫的看了眼身邊的王天書。她雖然已經預料到自己有可能會輸給這個古靈精怪的小女孩,卻仍舊感覺到不可思議。
饒是對方再聰明,她也覺得對方不應該隻是看一眼就做出診斷。但事實就擺在眼前,也不容她去否認什麽。
王天書卻悠然自得的昂著頭,一副了然於胸的樣子。不過她的注意力卻早都不在眼前的比試上,而是已經在想著究竟應該讓陳翊帶她去什麽玩。
“盧兄的方劑還是符合攻伐派雷霆萬鈞的治療手法,以人參、黨參、白術為君藥,正補。”穆承業點評道:“雖會給患者帶來短期的身體不適,但若是論治療速度,當屬第一。”
“藥王派兩人的方劑出於同源,益氣祛寒,雖沒有搶眼之處,卻也穩紮穩打。”接著穆承業便側身對相火派綠裙女人王書彤道:“書彤的方劑可謂最為恰當,溫中健脾、滋陰降火,也正是相火派的特點。”
“還有一點我要指出。”
穆承業的目光落在陳翊身上,開口問道:“陳翊,你開的方劑我們都已經看過,想要問問你為什麽選擇了這樣一張方劑。當然,我不是說你開的方劑並不恰當,隻是有些疑惑。”
反觀三派方劑,其中不乏人參之類的名貴藥材,而陳翊開出的卻是一劑以桂枝為君藥的藥材,差別委實有些太大。
“這位患者久病初愈,所以我想她的家庭或許也有些困難。”陳翊答道。“價格便宜一些,效果更為恰當的藥材,相對來說會更適合她。”
此言一出,場上忽然出現了片刻的寧靜。
作為一名中醫,大多數人在開藥的時候,所想的都是患者的症狀會更適合什麽藥材。至於價格方麵,除非患者有要求,否則眾人都會下意識的忽略掉這個問題。
而陳翊卻能首先以這個因素來衡量,委實算是有些特立獨行。
盧明哲皺眉看了眼陳翊,隨即便閉上也眼睛,不知道在思考什麽問題。
“大家可能對這副方劑有些疑惑,我可以公布出來。”穆承業緩緩點頭,絲毫也不掩飾自己的讚賞之意,出聲道:“碳製桂枝三兩,去皮艾草二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黃芪一兩……”
頓了頓,穆承業又接著道:“大棗十二枚。”
場下頓時響起了一陣議論聲,眾人望向陳翊的目光也與起初的疑惑有所不同,紛紛點頭讚賞。
王書彤看著站在身側不遠處的陳翊,心裏默默的將方劑記了下來。
這張方劑樸實無華,有些類似與金匱中的黃芪建中湯,但效果卻要更勝一籌,或者說更為對症一些。場上眾人幾乎都是行家,自然一眼就能看出。
……
臨近比試現場的一間廂房內,一位手持煙槍的老人吸了口旱煙,對坐在身側,一位身著道袍的白發道士道:“老道士,你覺得這張方劑怎麽樣?”
“你也知道,我的醫術並不怎麽樣,當然不能評斷好壞。”老道士笑著搖頭,迴答道:“不過對於這個出發點還是很讚同的。”
“已經很久都沒有出現醫王了,是時候出現一位了。”
老人再次吸了口煙,緩緩道:“他們都以為醫王需要的是一身可以起死迴生的醫術,但實際上,需要的僅僅是一顆仁心。”
“……”
……
“接下來就是第二場,經方!”
王書瑤再次開口道:“參賽者寫出一副由自己調整過,或者整理出來的經方,經過評委判斷優劣,然後現場提問。”
簡單來講,方劑按照時代的劃分,大體可認為宋前的方劑為經方,也就是經典方劑。而宋以後的方劑,則都可以認為是時方。
狹義點說,凡是《傷寒雜病論》中的處方,皆可認為是經方。其餘的,則全都是時方。
經方法度精嚴,其實恢宏,其中五味藥的方劑占到了一大半。比如說,同樣的甘草,張仲景配上桂枝,治療的是心病,配上芍藥,則治到了腹痛。
而時方則完全不同,大多數時方方藥雜亂,其中藥材或有效或無效,與經方不可同日語。
當然,這也不可一概而論,也有頂尖的醫術大家,開出的時方雖然繁雜,但也是藥到病除,缺一不可。
這一輪比試實際上考校的是眾人對於藥理的理解,考核之餘,還有相互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