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情景,在某位窮酸文人的家中發生。
他滿眼癡迷,看著鏡中清麗無雙的青蓮仙姑。
仙姑的臉,是那樣聖潔不可侵犯,但是,半透明的紗衣下,卻是曼妙無比的胴體……
青蓮仙姑說著同樣的話。
“見汝虔誠,吾給汝一句忠告。”
“木薯有毒,切勿食用。”
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便暗暗流傳開來。
尚在返京途中的南宮清和,完全沒想到,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正在逐漸醞釀中。
北方地區已入冬,日日狂風怒號,就是不下雪,讓指望“瑞雪兆豐年”的老百姓更是心中絕望。
官府的救濟糧已經發完,河道清淤工程也暫停了,人人都在焦急等待,新的救濟糧從南方運來。
劉家村的村長又冒著狂風,來到縣衙。
“高大人,朝廷的救濟糧啥時候能到啊?我們村開始死人了!”
劉村長焦急萬分,再沒有糧食,村裏老弱病殘的人,大概都熬不過這個冬天了!
高縣令一掃愁苦之色,興奮地:“放心放心,明日便到!這批糧食,可是聖上吃過都說好的木薯啊!”
劉村長喜道:“有多少?”
“管夠!”高縣令哈哈大笑,“明日你派村裏的青壯來領救濟糧吧!”
“得嘞!”
劉村長也開開心心地返迴村中,迫不及待地要將這個好消息告訴村民。
劉娘子聽到這個消息,震驚不已:“官府果然要發木薯!幸好老祖提前示警啊!”
次日,第一批木薯運到後,高縣令吩咐開倉放糧。
一個衙役匆匆來報:“大人,不好了,他們不肯要木薯!”
高縣令吃驚地:“為啥?”
“都說木薯有毒,不要!”
高縣令頭痛:“現場煮一鍋,再抓幾條狗來!”
衙役苦著臉:“哪裏還找得到狗?”
都變成狗肉鍋子了吧?
高縣令無奈:“把糧倉那條看門狗拉來吧。”
他走出縣衙一看,負責放糧的捕頭正被一群村民團團圍著,群情激憤。
“官府發這些有毒的木薯,莫不是想毒死我們?”
“我們不要木薯,我們要大米!要麵粉!”
高縣令額上青筋暴跳,還挑起來了?有得吃就不錯了!
他極力抑製住怒氣:“各位鄉親,稍安勿躁,木薯到底有沒有毒,能不能吃,一試便知。”
衙役們搬出一個大鍋,當眾將木薯去皮清洗之後,放入鍋中,足足煮了半個時辰,撈出幾塊,扔給看門狗吃。
狗子也是餓極了,當下狼吞虎咽,一會兒便將幾塊木薯吃得精光。
又過了半個時辰,那條狗仍活蹦亂跳,沒有絲毫中毒的跡象。
“大夥兒可看到了?”
高縣令也是捏了一把冷汗,見狗子沒事,這才鬆了口氣。
村民們都猶豫不定。
又有個村民叫起來:“狗沒事,誰知道人吃了會不會有事?”
“對對, 這玩意兒誰也沒見過,鬼知道能不能吃?”
高縣令豁出去了,聖上和那麽多文武百官都吃過了,也沒見誰有事?
他硬著頭皮拿了一塊,便往嘴裏送。
衙役們吃驚地:“大人!”
高縣令咬了一口,嗯?味道還不錯。
他道:“味道有點像薯蕷,你們也嚐嚐。”
衙役們見縣令大人都吃了,也都一人拿起一塊開吃。
存糧吃光了,他們遲早也是要吃這木薯的。
一人一塊,一大鍋木薯很快便沒了大半鍋。
村民們見他們吃得歡快,都不住地咽口水。
有幾個村民餓得狠了,心一橫,寧做飽死鬼,不做餓死鬼!
也上前拿起一塊,大口吃起來。
轉瞬間,一大鍋木薯被瓜分得一幹二淨。
又過了半個時辰,吃過木薯的人,個個都安然無恙。
“牛娃子,你沒事吧?可有覺得腹痛?”
一個年邁的村民不放心,低聲詢問吃過木薯的半大小子。
牛娃子憨笑:“啥事兒也沒有,就是沒吃飽!”
他深悔剛才沒多搶幾塊。
高縣令沒好氣地:“如何?本官親自試驗了,諸位可都相信了?”
村民們這才喜笑顏開,紛紛作揖。
“大人英明!”
“聖上萬歲!”
高縣令遂讓衙役們一一登記,開倉給各村放糧。
他一再叮囑:“上頭吩咐了,一定要去皮清洗,煮熟之後方能食用,切記切記!”
雖然各地的長官都謹記木薯的食用方法,開倉放糧時也都千叮萬囑,還是出事了。
他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在那些幹旱最嚴重的地區,老百姓早就斷糧了,餓得眼睛都發綠,見到能食用的東西,哪有耐心等它煮熟?
去皮後,連洗都不洗,直接就往嘴裏塞。
一夜之間,各個村子都死了不少人!
劉娘子暗叫僥幸,昨日當家的領迴木薯後,她以死相逼,家裏人這才沒有吃那木薯。
聽說不少人吃木薯吃死了,劉娘子很得意。
“幸好我得青蓮老祖點化,不然咱家也得死光!”
這下如同捅了馬蜂窩,憤怒的百姓們衝向官府,打砸衙門,甚至搶奪糧倉。
青蓮老祖的預言越演越烈,人人都道木薯有毒,連吃了木薯沒事的人,也都不敢再吃。
南宮曦和趁機讓青蓮教弟子及信眾們煽風點火,傳出更多可怕的謠言:
“妖女奪天地氣運,上天震怒,降下災禍,需血祭方能平息老天爺的怒火。”
“聖上舍不得拿那妖女祭天,故意給大夥兒發放有毒的木薯,企圖以數十萬災民血祭上天,祈求降雨!”
這些謠言終於點燃了老百姓的怒火,青蓮教弟子趁機揭竿而起,以“青蓮仙姑”的名義,召集災民造反。
他們喊出“誅妖女,清君側”的口號,迅速召集了數萬災民,在河南起事,並一舉攻占了洛陽城。
東廠雖第一時間得了消息,寅九也迅速作出反應,一方麵八百裏加急,將消息報給尚在半道上的聖駕;一方麵調派東廠、錦衣衛迅速趕往河南,抓捕煽動造反的人。
留守京城的沈閣老也迅速組織禁軍守衛京畿,並先斬後奏,讓兵部下令,調鎮北軍前來平叛。
無奈南宮曦和有那“鏡中邪術”,早早就蠱惑了不少百姓,青蓮教叛軍一唿百應,所到之處,百姓開城相迎。
等南宮清和接到急報時,半個河南都淪陷了。
他滿眼癡迷,看著鏡中清麗無雙的青蓮仙姑。
仙姑的臉,是那樣聖潔不可侵犯,但是,半透明的紗衣下,卻是曼妙無比的胴體……
青蓮仙姑說著同樣的話。
“見汝虔誠,吾給汝一句忠告。”
“木薯有毒,切勿食用。”
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便暗暗流傳開來。
尚在返京途中的南宮清和,完全沒想到,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正在逐漸醞釀中。
北方地區已入冬,日日狂風怒號,就是不下雪,讓指望“瑞雪兆豐年”的老百姓更是心中絕望。
官府的救濟糧已經發完,河道清淤工程也暫停了,人人都在焦急等待,新的救濟糧從南方運來。
劉家村的村長又冒著狂風,來到縣衙。
“高大人,朝廷的救濟糧啥時候能到啊?我們村開始死人了!”
劉村長焦急萬分,再沒有糧食,村裏老弱病殘的人,大概都熬不過這個冬天了!
高縣令一掃愁苦之色,興奮地:“放心放心,明日便到!這批糧食,可是聖上吃過都說好的木薯啊!”
劉村長喜道:“有多少?”
“管夠!”高縣令哈哈大笑,“明日你派村裏的青壯來領救濟糧吧!”
“得嘞!”
劉村長也開開心心地返迴村中,迫不及待地要將這個好消息告訴村民。
劉娘子聽到這個消息,震驚不已:“官府果然要發木薯!幸好老祖提前示警啊!”
次日,第一批木薯運到後,高縣令吩咐開倉放糧。
一個衙役匆匆來報:“大人,不好了,他們不肯要木薯!”
高縣令吃驚地:“為啥?”
“都說木薯有毒,不要!”
高縣令頭痛:“現場煮一鍋,再抓幾條狗來!”
衙役苦著臉:“哪裏還找得到狗?”
都變成狗肉鍋子了吧?
高縣令無奈:“把糧倉那條看門狗拉來吧。”
他走出縣衙一看,負責放糧的捕頭正被一群村民團團圍著,群情激憤。
“官府發這些有毒的木薯,莫不是想毒死我們?”
“我們不要木薯,我們要大米!要麵粉!”
高縣令額上青筋暴跳,還挑起來了?有得吃就不錯了!
他極力抑製住怒氣:“各位鄉親,稍安勿躁,木薯到底有沒有毒,能不能吃,一試便知。”
衙役們搬出一個大鍋,當眾將木薯去皮清洗之後,放入鍋中,足足煮了半個時辰,撈出幾塊,扔給看門狗吃。
狗子也是餓極了,當下狼吞虎咽,一會兒便將幾塊木薯吃得精光。
又過了半個時辰,那條狗仍活蹦亂跳,沒有絲毫中毒的跡象。
“大夥兒可看到了?”
高縣令也是捏了一把冷汗,見狗子沒事,這才鬆了口氣。
村民們都猶豫不定。
又有個村民叫起來:“狗沒事,誰知道人吃了會不會有事?”
“對對, 這玩意兒誰也沒見過,鬼知道能不能吃?”
高縣令豁出去了,聖上和那麽多文武百官都吃過了,也沒見誰有事?
他硬著頭皮拿了一塊,便往嘴裏送。
衙役們吃驚地:“大人!”
高縣令咬了一口,嗯?味道還不錯。
他道:“味道有點像薯蕷,你們也嚐嚐。”
衙役們見縣令大人都吃了,也都一人拿起一塊開吃。
存糧吃光了,他們遲早也是要吃這木薯的。
一人一塊,一大鍋木薯很快便沒了大半鍋。
村民們見他們吃得歡快,都不住地咽口水。
有幾個村民餓得狠了,心一橫,寧做飽死鬼,不做餓死鬼!
也上前拿起一塊,大口吃起來。
轉瞬間,一大鍋木薯被瓜分得一幹二淨。
又過了半個時辰,吃過木薯的人,個個都安然無恙。
“牛娃子,你沒事吧?可有覺得腹痛?”
一個年邁的村民不放心,低聲詢問吃過木薯的半大小子。
牛娃子憨笑:“啥事兒也沒有,就是沒吃飽!”
他深悔剛才沒多搶幾塊。
高縣令沒好氣地:“如何?本官親自試驗了,諸位可都相信了?”
村民們這才喜笑顏開,紛紛作揖。
“大人英明!”
“聖上萬歲!”
高縣令遂讓衙役們一一登記,開倉給各村放糧。
他一再叮囑:“上頭吩咐了,一定要去皮清洗,煮熟之後方能食用,切記切記!”
雖然各地的長官都謹記木薯的食用方法,開倉放糧時也都千叮萬囑,還是出事了。
他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在那些幹旱最嚴重的地區,老百姓早就斷糧了,餓得眼睛都發綠,見到能食用的東西,哪有耐心等它煮熟?
去皮後,連洗都不洗,直接就往嘴裏塞。
一夜之間,各個村子都死了不少人!
劉娘子暗叫僥幸,昨日當家的領迴木薯後,她以死相逼,家裏人這才沒有吃那木薯。
聽說不少人吃木薯吃死了,劉娘子很得意。
“幸好我得青蓮老祖點化,不然咱家也得死光!”
這下如同捅了馬蜂窩,憤怒的百姓們衝向官府,打砸衙門,甚至搶奪糧倉。
青蓮老祖的預言越演越烈,人人都道木薯有毒,連吃了木薯沒事的人,也都不敢再吃。
南宮曦和趁機讓青蓮教弟子及信眾們煽風點火,傳出更多可怕的謠言:
“妖女奪天地氣運,上天震怒,降下災禍,需血祭方能平息老天爺的怒火。”
“聖上舍不得拿那妖女祭天,故意給大夥兒發放有毒的木薯,企圖以數十萬災民血祭上天,祈求降雨!”
這些謠言終於點燃了老百姓的怒火,青蓮教弟子趁機揭竿而起,以“青蓮仙姑”的名義,召集災民造反。
他們喊出“誅妖女,清君側”的口號,迅速召集了數萬災民,在河南起事,並一舉攻占了洛陽城。
東廠雖第一時間得了消息,寅九也迅速作出反應,一方麵八百裏加急,將消息報給尚在半道上的聖駕;一方麵調派東廠、錦衣衛迅速趕往河南,抓捕煽動造反的人。
留守京城的沈閣老也迅速組織禁軍守衛京畿,並先斬後奏,讓兵部下令,調鎮北軍前來平叛。
無奈南宮曦和有那“鏡中邪術”,早早就蠱惑了不少百姓,青蓮教叛軍一唿百應,所到之處,百姓開城相迎。
等南宮清和接到急報時,半個河南都淪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