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南宮元弘照樣開開心心地來找龍鳳胎玩兒。
江璃無奈,隻得吩咐珍珠兒、翡翠兒兩個盯一個,務必看好龍鳳胎,不能讓他們打大皇子。
崔瑾也日日跟過來,蹭她的茶水點心。
三個小孩兒玩累了,排排躺在馬車上,睡得四仰八叉。
江璃一下癱倒在褥子上,小聲地:“終於睡了,看孩子比打仗還累!”
崔瑾也學著她的樣子,手腳攤開,平躺在馬車上,隻覺無比舒坦。
她小聲地:“阿璃,其實我不知多羨慕你。”
江璃吃吃笑道:“當貴妃娘娘不好嗎?我有啥值得羨慕的,整日在軍營摸爬滾打,別人在背後怎麽說我,娘娘又不是不知道。”
“幸好我臉皮厚,換了個麵皮薄的,隻怕早就羞愧欲死了!”
崔瑾歎了口氣,她也著實不容易,這個郡王封爵,可是實打實的功勞換來的!
可是旁人不知道啊,隻道她以美色惑君,甚至還傳她竊取天地氣運,妖妃誤國!
“我還是羨慕你,羨慕你有這一身好本事,可以自由自在,隨心所欲。”
她雖身為女子,也想過要像哥哥崔玨、像江璃這樣,恣意高飛,一展抱負。
江璃翻了個白眼:“娘娘,您這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了,天下女子,有幾個不羨慕您的?”
年紀輕輕,就已是貴妃之尊,更一舉孕育了皇長子,誰不讚她有福氣?
崔瑾又歎了口氣,確實,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她背負著家族的期望,入宮為妃,更一舉生子,晉位貴妃,榮寵無比。
可深宮重重,規矩森嚴,也如一個華麗的囚籠,牢牢地禁錮著她。
偶爾看向宮牆外的藍天,如何不羨慕能在廣闊天地,盡情展翅的雄鷹?
“好啦好啦,別唉聲歎氣了,差點兒忘了正事。”
江璃爬起來,從一個暗格裏拿出一本冊子。
“這是龍門女子書院學子在大理府的任職情況,娘娘先過目,等到了大理,我再正式向皇後娘娘迴稟。”
這本冊子,她早就整理好了。
本是要遞交張婉婉和崔瑾的,女子書院學子的任職情況,總得向幕後大老板報告一下,可她一路上忙著看孩子,竟然把這事忘了。
“全安排好了?”崔瑾很高興,接過冊子,翻看了一下。
來大理的女學子並不多,基本安排在龍門天工、龍門醫局裏任職了。
還有兩個精於貨殖之事的,被江璃抽調到商務總署,為她整理文書、處理雜務。
“不錯不錯。”崔瑾讚道,“有阿璃珠玉在前,日後大楚女子也能逐漸如男子一般,發揮所長,不必整日困在後宅了。”
南巡隊伍走走停停,終於在中秋前到達了大理府。
經過早就被開辟得麵目全非的“天劍峽”時,南宮清和還特意下了禦輿,率領文武百官,恭恭敬敬地向那位“神君”上香禱告,感謝他天降神威,助大楚平定南疆。
謝長安也跟在南宮清和身後,自己給“自己”上香,不免有點啼笑皆非。
征南軍浩浩蕩蕩地簇擁著聖駕,通過天劍峽,進入大理府。
大理知府馮五湖,早早便率領大小官員,以及南越郡王、南琅郡王等降臣,齊齊立於城門外,恭迎聖駕。
遠遠見到明黃旗幟,隨風招展,馮五湖率領眾人齊齊跪下。
“恭迎聖上!”
“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免禮。”南宮清和朗聲道。
南越郡王、南琅郡王抬頭一看,禦輿上坐著一位少年天子,眉清目秀,溫潤如玉,一身明黃龍袍,愈發顯得他龍章鳳姿,氣宇不凡。
眾降臣不禁暗暗吃驚,沒想到大楚皇帝,竟然如此年青!
年紀輕輕便有開疆拓土之功,又有眾多天縱之才傾力相助,日後必定是一位名垂青史的明君!
他們終於心悅誠服了。
聖駕在群臣與軍隊的護衛下,浩浩蕩蕩地通過高大的城門,進入大理府城。
隻見城牆斑駁,仍殘留著戰鬥的痕跡,但城內新建的商業區,道路寬敞筆直,兩旁商鋪林立,綢緞珠寶琳琅滿目,茶樓酒肆隨處可見,一派繁華盛景,仿佛戰火從未侵擾過一樣。
因聖駕抵達,此時大理府城守衛森嚴,道路封鎖,四處戒嚴。
南宮清和滿意地看著整齊劃一的商業區,想到江璃如何忽悠征南軍為她“打工”,不由笑容更深。
征南軍將士們也沒有白白打工,這片商業區的商鋪,幾乎都被他們用工時換購了,龍門商局不用花錢雇人幹活,將士們也得到實打實的好處,實在是一件“雙贏”的好事。
將聖駕送至由南夷王宮改建的離宮,再將隨駕的大臣們一一安頓好,謝長安與江璃才抱著龍鳳胎迴到王府。
蓮姑姑一個月沒見著龍鳳胎了,喜得抱著他倆,親了又親。
“大姑娘大公子長大了不少,也沉了!”
兩個小寶寶長得十分結實,抱在手上沉甸甸的。
謝長安、江璃二人都鬆了一口氣,終於有人幫看孩子了!
路上雖然有珍珠兒和翡翠兒幫忙,可四人都是小姑娘,沒有長輩在一旁看著,江璃也不放心將龍鳳胎交給她們。
夜間龍鳳胎都是和爹娘睡的,兩個小寶寶精力旺盛,就沒個消停的時候。
不是餓了,就是尿了,不是打架,便是在爹娘身上爬來爬去,把他倆折騰得,一個月都沒睡過好覺了!
次日,南宮清和在正殿接見馮五湖等地方官員,以及南越郡王、南琅郡王等降臣。
江璃則帶著瑞安伯夫人、忠勤伯夫人,以及各位女官們,前往後殿覲見皇後娘娘、貴妃娘娘和淑妃娘娘。
這些女官均出自龍門女子書院,張婉婉見她們一個個英姿勃發,神采飛揚,十分高興。
“見汝等均能一展所長,本宮甚是開懷。望汝等不忘初衷,守清正之心,為國效力,為民請命,為君分憂,以為大楚女子之表率。”
“臣等謹遵皇後娘娘教誨!”
夜幕降臨,離宮舉行宮宴,眾女官首次亮相於群臣之前。
隨駕的文武官員,也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多女子官員。
江璃無奈,隻得吩咐珍珠兒、翡翠兒兩個盯一個,務必看好龍鳳胎,不能讓他們打大皇子。
崔瑾也日日跟過來,蹭她的茶水點心。
三個小孩兒玩累了,排排躺在馬車上,睡得四仰八叉。
江璃一下癱倒在褥子上,小聲地:“終於睡了,看孩子比打仗還累!”
崔瑾也學著她的樣子,手腳攤開,平躺在馬車上,隻覺無比舒坦。
她小聲地:“阿璃,其實我不知多羨慕你。”
江璃吃吃笑道:“當貴妃娘娘不好嗎?我有啥值得羨慕的,整日在軍營摸爬滾打,別人在背後怎麽說我,娘娘又不是不知道。”
“幸好我臉皮厚,換了個麵皮薄的,隻怕早就羞愧欲死了!”
崔瑾歎了口氣,她也著實不容易,這個郡王封爵,可是實打實的功勞換來的!
可是旁人不知道啊,隻道她以美色惑君,甚至還傳她竊取天地氣運,妖妃誤國!
“我還是羨慕你,羨慕你有這一身好本事,可以自由自在,隨心所欲。”
她雖身為女子,也想過要像哥哥崔玨、像江璃這樣,恣意高飛,一展抱負。
江璃翻了個白眼:“娘娘,您這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了,天下女子,有幾個不羨慕您的?”
年紀輕輕,就已是貴妃之尊,更一舉孕育了皇長子,誰不讚她有福氣?
崔瑾又歎了口氣,確實,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她背負著家族的期望,入宮為妃,更一舉生子,晉位貴妃,榮寵無比。
可深宮重重,規矩森嚴,也如一個華麗的囚籠,牢牢地禁錮著她。
偶爾看向宮牆外的藍天,如何不羨慕能在廣闊天地,盡情展翅的雄鷹?
“好啦好啦,別唉聲歎氣了,差點兒忘了正事。”
江璃爬起來,從一個暗格裏拿出一本冊子。
“這是龍門女子書院學子在大理府的任職情況,娘娘先過目,等到了大理,我再正式向皇後娘娘迴稟。”
這本冊子,她早就整理好了。
本是要遞交張婉婉和崔瑾的,女子書院學子的任職情況,總得向幕後大老板報告一下,可她一路上忙著看孩子,竟然把這事忘了。
“全安排好了?”崔瑾很高興,接過冊子,翻看了一下。
來大理的女學子並不多,基本安排在龍門天工、龍門醫局裏任職了。
還有兩個精於貨殖之事的,被江璃抽調到商務總署,為她整理文書、處理雜務。
“不錯不錯。”崔瑾讚道,“有阿璃珠玉在前,日後大楚女子也能逐漸如男子一般,發揮所長,不必整日困在後宅了。”
南巡隊伍走走停停,終於在中秋前到達了大理府。
經過早就被開辟得麵目全非的“天劍峽”時,南宮清和還特意下了禦輿,率領文武百官,恭恭敬敬地向那位“神君”上香禱告,感謝他天降神威,助大楚平定南疆。
謝長安也跟在南宮清和身後,自己給“自己”上香,不免有點啼笑皆非。
征南軍浩浩蕩蕩地簇擁著聖駕,通過天劍峽,進入大理府。
大理知府馮五湖,早早便率領大小官員,以及南越郡王、南琅郡王等降臣,齊齊立於城門外,恭迎聖駕。
遠遠見到明黃旗幟,隨風招展,馮五湖率領眾人齊齊跪下。
“恭迎聖上!”
“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免禮。”南宮清和朗聲道。
南越郡王、南琅郡王抬頭一看,禦輿上坐著一位少年天子,眉清目秀,溫潤如玉,一身明黃龍袍,愈發顯得他龍章鳳姿,氣宇不凡。
眾降臣不禁暗暗吃驚,沒想到大楚皇帝,竟然如此年青!
年紀輕輕便有開疆拓土之功,又有眾多天縱之才傾力相助,日後必定是一位名垂青史的明君!
他們終於心悅誠服了。
聖駕在群臣與軍隊的護衛下,浩浩蕩蕩地通過高大的城門,進入大理府城。
隻見城牆斑駁,仍殘留著戰鬥的痕跡,但城內新建的商業區,道路寬敞筆直,兩旁商鋪林立,綢緞珠寶琳琅滿目,茶樓酒肆隨處可見,一派繁華盛景,仿佛戰火從未侵擾過一樣。
因聖駕抵達,此時大理府城守衛森嚴,道路封鎖,四處戒嚴。
南宮清和滿意地看著整齊劃一的商業區,想到江璃如何忽悠征南軍為她“打工”,不由笑容更深。
征南軍將士們也沒有白白打工,這片商業區的商鋪,幾乎都被他們用工時換購了,龍門商局不用花錢雇人幹活,將士們也得到實打實的好處,實在是一件“雙贏”的好事。
將聖駕送至由南夷王宮改建的離宮,再將隨駕的大臣們一一安頓好,謝長安與江璃才抱著龍鳳胎迴到王府。
蓮姑姑一個月沒見著龍鳳胎了,喜得抱著他倆,親了又親。
“大姑娘大公子長大了不少,也沉了!”
兩個小寶寶長得十分結實,抱在手上沉甸甸的。
謝長安、江璃二人都鬆了一口氣,終於有人幫看孩子了!
路上雖然有珍珠兒和翡翠兒幫忙,可四人都是小姑娘,沒有長輩在一旁看著,江璃也不放心將龍鳳胎交給她們。
夜間龍鳳胎都是和爹娘睡的,兩個小寶寶精力旺盛,就沒個消停的時候。
不是餓了,就是尿了,不是打架,便是在爹娘身上爬來爬去,把他倆折騰得,一個月都沒睡過好覺了!
次日,南宮清和在正殿接見馮五湖等地方官員,以及南越郡王、南琅郡王等降臣。
江璃則帶著瑞安伯夫人、忠勤伯夫人,以及各位女官們,前往後殿覲見皇後娘娘、貴妃娘娘和淑妃娘娘。
這些女官均出自龍門女子書院,張婉婉見她們一個個英姿勃發,神采飛揚,十分高興。
“見汝等均能一展所長,本宮甚是開懷。望汝等不忘初衷,守清正之心,為國效力,為民請命,為君分憂,以為大楚女子之表率。”
“臣等謹遵皇後娘娘教誨!”
夜幕降臨,離宮舉行宮宴,眾女官首次亮相於群臣之前。
隨駕的文武官員,也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多女子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