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鷹走後,崔璦來了。


    聖上要南巡,原來的南夷王宮必須騰出來,作為聖駕下榻的離宮。


    目前征南軍臨時指揮所、龍門醫局和龍門軍工均駐紮在此,謝長安與江璃、沈暮春、墨七郎也都住在王宮內院,現在統統都得搬出去。


    謝長安挑了一座親王府邸作為征南軍指揮所,龍門醫局搬進原來的太醫院,龍門軍工則選了南夷禁軍營地作為駐地,好方便測試和檢修軍火。


    崔璦作為內院“大管家”,每日盤點各府的庫房,忙得腳不沾地。


    沈暮春和墨七郎還好,基本沒什麽家當,主要是江璃的東西太多了,她過生辰,龍鳳胎出世、滿月,狠狠收了幾輪禮,庫房都要塞不下了。


    江璃也很頭痛,她不想迴京時,還拉著一大車一大車的行李!


    所以,她讓蓮姑姑把不重要的東西撿出來,統統交給龍門商局予以變賣,用來填補在大理府大肆蓋商鋪的成本。


    崔璦足足花了三天功夫,才將庫房的東西整理成冊,讓江璃和蓮姑姑看一下,哪些是要交給龍門商局的。


    江璃一看那厚厚的冊子,頓時頭大,她婚前看了足足一個月的賬本,再也不想看了!


    借口商務總署還有事,飛也似地跑了。


    晚膳時分,謝長安迴來了。


    他先去看了已然熟睡的龍鳳胎,便迴房更衣。


    江璃替他脫下軟甲,見他劍眉深鎖,麵有憂色,便問:“出什麽事了?”


    謝長安從袖中掏出廖無庸的密信,遞給她:“北邊恐有旱災。”


    江璃展開一看,也不由秀眉緊蹙。


    北方地區一直沒有降雨,連浙江、安徽這些地區都開始缺水了。


    再不降雨,春苗枯死,今年勢必顆粒無收!


    大楚剛經曆了一場大戰,國庫及龍門商局均耗損了大批糧食,若境內有旱災,也不知庫存的糧食夠不夠賑災?


    江璃當即叫來明月,讓清風去傳話,龍門酒莊暫停釀酒,龍門商局從即日開始,大量囤糧,以備賑災之用。


    謝長安想起“孛星”之事,不禁問道:“可是與那孛星有關?”


    江璃手一攤:“我怎麽知道?我又沒學過占卜之術。”


    謝長安微微一笑,將她擁入懷中:“你那時也才年方十五,學了這麽多東西,已是厲害得很了。”


    二人攜手去花廳用膳。


    吃到一半,江璃突然放下筷子:“我記得師父說過,有幾種耐旱高產的作物,缺水之年大量種植,便可順利渡過荒年。”


    謝長安大喜:“是何作物?大楚境內可有?”


    江璃苦思冥想一陣後,開始撓頭:“想不起來了!”


    她在修真界也不會食用凡間之物,師父就那麽提過一句,她也沒吃過,哪裏想得起來?


    眼看好好的發髻就快被撓成鳥窩,謝長安心疼地抓住她的手,笑道:“不著急,慢慢想,先好好用膳。”


    夜晚,江璃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絞盡腦汁,死活想不起來,到底是什麽作物?


    謝長安見她折騰個沒完,伸手將她抱進懷裏:“夜深了,早點睡吧,明兒去翻翻書,或者問問別人,沒準會有人知道呢。”


    江璃苦惱地:“我睡不著。”


    她心裏模模糊糊有個大概印象,就是死活想不起來,弄得心裏跟貓抓一樣,翻來覆去,怎麽都睡不著。


    謝長安低笑一聲:“既然睡不著,那便做點別的事。”


    他翻身吻住她,輕憐蜜愛,無限纏綿……


    次日,江璃照例又睡到日上三竿。


    蓮姑姑現在有了新的心肝寶貝兒,已經顧不上理她了。


    江璃待在床上發了半天呆,這才想起來,她要去找那幾樣耐旱高產的作物。


    “珍珠兒!”


    江璃朝外叫道,有點詫異,這倆丫頭怎麽不在跟前侍候?


    “王爺,可是要起來了?”


    進來的是明月和翠柏。


    江璃看她倆佩著刀進來,不由好笑:“珍珠兒呢?怎麽今日竟勞煩兩位正四品大人,來服侍我洗漱?”


    往日都是珍兒珠兒在內院,明月翠柏在前院。


    明月不好意思地:“王爺,你莫再笑話我們了。珍兒珠兒正在服侍小主子們用膳呢。”


    江璃歎了口氣,她家龍鳳胎挑剔得很,隻有常年在她跟前,沾染了她氣息的人,才能被謝不離謝不棄接納。


    還得讓蓮姑姑再給她找兩個貼身服侍的小丫鬟。


    用完早膳,又逗了一會兒龍鳳胎,江璃遂去龍門軍工找墨七郎去了。


    龍門軍工已經搬到新的營房了,墨七郎正在指揮眾人收拾東西,一片忙忙亂亂的景象。


    “喲,今兒什麽風把王爺吹過來了?”


    墨七郎遠遠看到,江璃帶著四名侍衛策馬而來,忙迎上前笑道。


    江璃翻身下馬,將小紅交給明月,笑道:“有事請教忠勤伯。”


    墨七郎哈哈一笑,將江璃請進前廳奉茶。


    “還未收拾好,到處亂糟糟的,小十六將就一下吧。”


    前廳到處堆滿了東西,江璃不以為意,隨手拉過一張椅子坐下。


    “墨七哥,你們墨家弟子見多識廣,可知有什麽耐旱高產的作物?”


    墨七郎麵色一端:“你也收到消息了?”


    北方地區一直沒有降雨,眼看冬日儲存的雪水即將告罄,再不下雨,今年糧食便要欠收了!


    江璃點頭:“昨日收到督公的信了。”


    “我聽我師父說過,有幾種耐旱高產的作物,缺水之年大量種植,便可順利渡過荒年。墨七哥,你知道是什麽作物嗎?”


    墨七郎沉吟道:“倒是聽我爹說過。但大楚境內,並沒有這種作物。”


    江璃喜道:“是什麽東西?產地在何處?”


    “南洋有一小國,名曰呂宋,當地有一種名叫‘朱薯’的作物。塊根大如拳頭,皮色朱紅,生熟皆可食,既耐旱又高產,生長周期也短,四、五個月便可成熟。”


    江璃一拍手掌,激動地:“對,正是此物!”


    墨七郎道:“可是這朱薯,我隻聽說南洋島國有。遠渡南洋,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兩年,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江璃蹙眉:“先派人去呂宋吧,有方向便好。能取得此物,日後大楚便再無饑荒了。”


    “小十六,你說得對!”墨七郎連連點頭,“我明日便派人,前往南洋。”


    江璃笑道:“不急,待我先上書聖上,讓福建水師配合你們行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廠草堪折直須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meidy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meidy並收藏廠草堪折直須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