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先對於李鼎能否勝任西線的重任始終持保留的態度,因為在他看來李鼎除了防守三山關做的不錯外,幾次主動進攻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還有就是遼國舊地,現在也就是在幾個大城留有五千至一萬不等的駐軍,另外還有象衛軍曹東來部的三萬常備軍,這樣的兵力是不是薄弱了點,不怕遼國舊貴族反複嗎?”鄭先問出了自己心中的擔憂。
林川道:“我知道你是想說陳琳剛剛功成就將他從東線直接調到了南方,是不是不公平,如果我給你說我是為他好,你信不信?”
鄭先一愣道:“這個...”
“我給陳琳去信說的很明白,不單是他今後你們大概也是這麽安排,平滅遼國功勞很大,如果陳琳長期留任東線,很難保證他不滋生出驕傲心理,如果有心人一慫恿,後麵怎麽發展我們誰都無法預料,這對陳琳的未來是個極大的威脅,對大興也是個極大的威脅,所以我必須把這些消滅在萌芽之中。”
鄭先道:“陳琳我們還是很了解的啊,他應該不會吧。”
“嗬嗬,你看看曆史上有多少名臣是栽在功成名就之後的,那麽多人給我們的警示還不夠嗎?漫說是你們了,征元結束後,我也要去職隱居了,當然這個你不要傳出去哦。”
鄭先覺得他的腦袋不夠用了,功成名就之後不應該是享受輝煌的時候嗎?
林川見他還沒轉過彎來,說道:“你抽空多看看史書,從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的,很多事情並不是你看著好就是真的好。”
鄭先愣愣的點點頭。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林川忙的不可開交,各種軍需物資的補充都需要他簽字蓋章,還有一些細微的人員調整之類的他有時候也需要過問。
寧澤的情報更是一批一批的送過來,他每一個都需要仔細看完,時刻掌握著北元的動態。
半個月後全軍出征,正式開啟了林川的第四次北征之路。
林川兵分四路從寧關和朔關出發,途徑野狼河一路北上,在路過蘇木湖的時候,依舊能看見累累白骨,不由的歎了口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鄭先也是深有感觸,當初他隨孝王出征,寶成外一戰也是累累白骨,不僅有士兵的也有百姓的,甚至還有王侯將相的。
林川道:“自古以來,戰爭帶來的都是滿目瘡痍,如果在戰後能遇到一位明主那還好些,但即便是明主想要修複這些戰爭的創傷又豈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建設要比破壞難得多啊,鄭先,你在北境的這段時間應該是有所感觸吧。”
鄭先點頭道:“確實,之前的北境那是商旅往來、遍地黃金,自從戰事爆發以來,十室九空,幸存的百姓也是朝不保夕,我們收複北境以來,各項政策扶持的不在少數,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恢複到戰前的三成水平。”
林川問道:“其他幾路兵馬現在都到了什麽位置?”
段超道:“暫時還沒有確切的消息。”
“寧澤,北元王庭可有什麽反應?”
“目前還未收到相關消息,最近的消息依舊是元昊和元盛在相互攻伐,元盛的劣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元達那邊呢,他有沒有入場的打算?”
“現在還沒有元達要入場的跡象,他隻是在派斥候探查交戰雙方的情況,主力人馬距離主戰場依舊有些距離。”
“好,我們到達唿爾河後,等待其他各路軍的消息。”林川繼續打馬前行。
黃昏時分,林川大軍到了忽爾河,夕陽的餘暉映照在忽爾河上金燦燦的,煞是好看,真是一副長河落日的壯麗景象。
在林川揮軍北上的時候,幽狼司也將這個消息報告給了留守王庭的軋吉。
軋吉心中大驚,但是表麵上依舊是不動聲色,他淡定的打發走幽狼司的人,喝了一杯茶後,才匆匆趕往丞相利沃克的府邸。
“什麽?興軍北上了?”饒是一向穩重的利沃克也不禁變了臉色,之所以這樣的震驚,就是因為他對北元現在的情況太了解了。
“軋吉,現在王庭南部僅有三個大部落,兵力不足二十萬,且也不是什麽百戰精銳,而且他們還分散在三處,我看是很難阻擋興軍的步伐啊。”利沃克麵色沉重的說道。
“是啊,所以我找你來商量,看看如何應對,現在王庭的主力都在北邊和元盛作戰,如果要應對興軍隻能撤軍南下了,這樣就會給了窮弩之末的元盛一些喘息,即便是我軍在與興軍的戰鬥中獲勝,恐怕也很難再有力量平定元盛了,說不定還會被其趁火打劫。”軋吉也是頭疼的說道。
利沃克沉吟半響說道:“那也要撤軍南下,元盛是內爭,興軍來了卻可能亡國滅族,孰輕孰重你應該清楚。”
軋吉歎息道:“我當然清楚了,但就是有些不甘心啊,這個林川當初就該讓幽狼司全力出手刺殺了他。”
利沃克道:“說那些都沒用了,這樣,你即刻趕往大汗處,讓他派兵南下迎敵,我派人去和元達、元盛談,如果他們能夠暫時放下前嫌出兵抵抗興軍就最好不過了。”
“好,我即刻出發,希望南麵的三個部落能拖一段時間吧。”軋吉無奈道,說完告辭離去。
利沃克也是叫來心腹能說會道之士,親自修書兩封,讓心腹帶著信件去說和元盛和元達。
北元在忙著調和內部紛爭,林川這邊進展卻很順利。
先是張同傳來捷報,張同兵團在距離準噶爾部五十裏的時候就已經遭遇到了準噶爾部騎兵的阻截,每次兵力都不是很多,基本上是一觸即退。
張同這次並沒有一味的莽上去,而是步步為營,穩步推進,以絕對的優勢兵力碾壓準噶爾部的兵馬。
這一招確實是讓準噶爾部的人極其難受,他們原本想著誘敵深入,借著自己的馬快的優勢將張同的人馬拉扯開來,一點點的吃掉,結果張同卻沒有上他們的當。
張同穩步推進,準噶爾部隻能已退再退,不得已,他們隻能選擇全族撤退,向王庭靠近。
就在準噶爾部放棄原先的戰術,準備遷移的時候,張同一反常態,開始派出騎兵迅速出擊,準噶爾發現後已經來不及調整戰術了,隻能硬著頭皮殺了上去。
部落內是一片混亂,迎擊張同兵權的部族騎兵也是軍心不穩,擔心自己的家人能不能順利遷走。
這樣一來,本來兵力就處於劣勢的準噶爾部兵敗如山倒,不光沒能攔住張同,一番戰鬥之下連部族的駐地也丟了。
部族酋長戰死,隻有少量遷移的早的人僥幸逃了出去,大部分兵馬和族人都成了張同的戰功。
隨後,張同派出以部為單位的騎兵,開始快速掃蕩周邊的小部落,同時也將捷報呈報給了林川。
“還有就是遼國舊地,現在也就是在幾個大城留有五千至一萬不等的駐軍,另外還有象衛軍曹東來部的三萬常備軍,這樣的兵力是不是薄弱了點,不怕遼國舊貴族反複嗎?”鄭先問出了自己心中的擔憂。
林川道:“我知道你是想說陳琳剛剛功成就將他從東線直接調到了南方,是不是不公平,如果我給你說我是為他好,你信不信?”
鄭先一愣道:“這個...”
“我給陳琳去信說的很明白,不單是他今後你們大概也是這麽安排,平滅遼國功勞很大,如果陳琳長期留任東線,很難保證他不滋生出驕傲心理,如果有心人一慫恿,後麵怎麽發展我們誰都無法預料,這對陳琳的未來是個極大的威脅,對大興也是個極大的威脅,所以我必須把這些消滅在萌芽之中。”
鄭先道:“陳琳我們還是很了解的啊,他應該不會吧。”
“嗬嗬,你看看曆史上有多少名臣是栽在功成名就之後的,那麽多人給我們的警示還不夠嗎?漫說是你們了,征元結束後,我也要去職隱居了,當然這個你不要傳出去哦。”
鄭先覺得他的腦袋不夠用了,功成名就之後不應該是享受輝煌的時候嗎?
林川見他還沒轉過彎來,說道:“你抽空多看看史書,從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的,很多事情並不是你看著好就是真的好。”
鄭先愣愣的點點頭。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林川忙的不可開交,各種軍需物資的補充都需要他簽字蓋章,還有一些細微的人員調整之類的他有時候也需要過問。
寧澤的情報更是一批一批的送過來,他每一個都需要仔細看完,時刻掌握著北元的動態。
半個月後全軍出征,正式開啟了林川的第四次北征之路。
林川兵分四路從寧關和朔關出發,途徑野狼河一路北上,在路過蘇木湖的時候,依舊能看見累累白骨,不由的歎了口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鄭先也是深有感觸,當初他隨孝王出征,寶成外一戰也是累累白骨,不僅有士兵的也有百姓的,甚至還有王侯將相的。
林川道:“自古以來,戰爭帶來的都是滿目瘡痍,如果在戰後能遇到一位明主那還好些,但即便是明主想要修複這些戰爭的創傷又豈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建設要比破壞難得多啊,鄭先,你在北境的這段時間應該是有所感觸吧。”
鄭先點頭道:“確實,之前的北境那是商旅往來、遍地黃金,自從戰事爆發以來,十室九空,幸存的百姓也是朝不保夕,我們收複北境以來,各項政策扶持的不在少數,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恢複到戰前的三成水平。”
林川問道:“其他幾路兵馬現在都到了什麽位置?”
段超道:“暫時還沒有確切的消息。”
“寧澤,北元王庭可有什麽反應?”
“目前還未收到相關消息,最近的消息依舊是元昊和元盛在相互攻伐,元盛的劣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元達那邊呢,他有沒有入場的打算?”
“現在還沒有元達要入場的跡象,他隻是在派斥候探查交戰雙方的情況,主力人馬距離主戰場依舊有些距離。”
“好,我們到達唿爾河後,等待其他各路軍的消息。”林川繼續打馬前行。
黃昏時分,林川大軍到了忽爾河,夕陽的餘暉映照在忽爾河上金燦燦的,煞是好看,真是一副長河落日的壯麗景象。
在林川揮軍北上的時候,幽狼司也將這個消息報告給了留守王庭的軋吉。
軋吉心中大驚,但是表麵上依舊是不動聲色,他淡定的打發走幽狼司的人,喝了一杯茶後,才匆匆趕往丞相利沃克的府邸。
“什麽?興軍北上了?”饒是一向穩重的利沃克也不禁變了臉色,之所以這樣的震驚,就是因為他對北元現在的情況太了解了。
“軋吉,現在王庭南部僅有三個大部落,兵力不足二十萬,且也不是什麽百戰精銳,而且他們還分散在三處,我看是很難阻擋興軍的步伐啊。”利沃克麵色沉重的說道。
“是啊,所以我找你來商量,看看如何應對,現在王庭的主力都在北邊和元盛作戰,如果要應對興軍隻能撤軍南下了,這樣就會給了窮弩之末的元盛一些喘息,即便是我軍在與興軍的戰鬥中獲勝,恐怕也很難再有力量平定元盛了,說不定還會被其趁火打劫。”軋吉也是頭疼的說道。
利沃克沉吟半響說道:“那也要撤軍南下,元盛是內爭,興軍來了卻可能亡國滅族,孰輕孰重你應該清楚。”
軋吉歎息道:“我當然清楚了,但就是有些不甘心啊,這個林川當初就該讓幽狼司全力出手刺殺了他。”
利沃克道:“說那些都沒用了,這樣,你即刻趕往大汗處,讓他派兵南下迎敵,我派人去和元達、元盛談,如果他們能夠暫時放下前嫌出兵抵抗興軍就最好不過了。”
“好,我即刻出發,希望南麵的三個部落能拖一段時間吧。”軋吉無奈道,說完告辭離去。
利沃克也是叫來心腹能說會道之士,親自修書兩封,讓心腹帶著信件去說和元盛和元達。
北元在忙著調和內部紛爭,林川這邊進展卻很順利。
先是張同傳來捷報,張同兵團在距離準噶爾部五十裏的時候就已經遭遇到了準噶爾部騎兵的阻截,每次兵力都不是很多,基本上是一觸即退。
張同這次並沒有一味的莽上去,而是步步為營,穩步推進,以絕對的優勢兵力碾壓準噶爾部的兵馬。
這一招確實是讓準噶爾部的人極其難受,他們原本想著誘敵深入,借著自己的馬快的優勢將張同的人馬拉扯開來,一點點的吃掉,結果張同卻沒有上他們的當。
張同穩步推進,準噶爾部隻能已退再退,不得已,他們隻能選擇全族撤退,向王庭靠近。
就在準噶爾部放棄原先的戰術,準備遷移的時候,張同一反常態,開始派出騎兵迅速出擊,準噶爾發現後已經來不及調整戰術了,隻能硬著頭皮殺了上去。
部落內是一片混亂,迎擊張同兵權的部族騎兵也是軍心不穩,擔心自己的家人能不能順利遷走。
這樣一來,本來兵力就處於劣勢的準噶爾部兵敗如山倒,不光沒能攔住張同,一番戰鬥之下連部族的駐地也丟了。
部族酋長戰死,隻有少量遷移的早的人僥幸逃了出去,大部分兵馬和族人都成了張同的戰功。
隨後,張同派出以部為單位的騎兵,開始快速掃蕩周邊的小部落,同時也將捷報呈報給了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