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澤見氣氛變得有些沉悶,於是出來打破了這個氛圍,問出了他內心從開展以來就一直存在的一個疑問。
“大帥,您是怎麽知道元昊到了參寧湖附近必然要折返的?按理說他當時可是全麵占優的啊?”
這個問題一出在場的眾人都將目光投向了林川,這個不僅是寧澤的疑問,同樣也是他們每一個人的疑問。
王平道:“是啊,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元昊也不存在後勤上的壓力啊,怎麽就突然折返撤軍了,而且還搞的軍心不穩,更是連番的幾行軍。”
林川見眾人都這麽好奇,也不賣關子,他喝口水說道:“其實很簡單,隻要弄清楚了元昊發動此戰的目的就可以了。”
“這個我們大家之前有過討論,都認為元昊是為了穩固自己的皇太子之位才極力促成了此次南侵的。”鄭先道。
林川點點頭,道:“不錯,元昊穩固自己的皇太子之位,無非就是為了日後能夠登上北元的可汗之位,既然如此,那我就從這裏著手應對了。”
林川在此次北征之前其實已經秘密將一部秘衛調遣到了北境,由馬飛親自指揮。
蘇木湖戰役開始前,林川就命令郭來順的人配合馬飛行動,他知道北元的皇太子領兵在外必然要不時的與朝中重臣通信,以便及時掌握朝中的局勢,元昊不可能悶著頭在前線猛衝猛打的,不然他也不會有今天的地位了。
正是基於此,林川令馬飛在王庭南下的通道必經之處設伏攔截給元昊送信的信使。
馬飛攔截成功後,更改信件內容,著手下的奇人異士假扮對方的信使去給元昊送信。
更巧合的時最近的這次信使居然是北元丞相利沃克派出來的,這無疑增加了此次信件的重要性。
根據林川的指示,馬飛將信件內容更改成了北元大汗元魯病重,將不久於人世了,元盛正在抓緊拉攏朝臣,副相軋吉都有倒向元盛的傾向,建議元昊盡快結束戰鬥,返迴王庭穩定局勢。
北元的汗位才是元昊最在意的東西,現在這個被他視為自己的汗位有了被人竊取的跡象,他不可能不著急,如果他執意追擊靖王軍,且不說能不能追的上,追上了能不能打的贏這都是未知的。
即便是追上了也打贏了,結果一迴頭發現元魯升天了,元盛利用自己在王庭並且掌握王庭禁衛軍的優勢竊取了北元的汗位,那元昊是不是得哭死在戰場上?
戰事可以拖一拖,但是汗位是一刻都不能等的,不然堂堂北元皇太子要麽隻能向元盛俯首稱臣,要麽隻能向元達一樣割據一處,名不正言不順的,而這些結果都不是元昊想要的,也背離了他此次出兵的初衷。
再有就是在元昊為了汗位急忙迴師的時候,林川再派遣秘衛混入北元軍營,伺機傳播北元大汗元魯病逝,元盛要登上汗位,並且還迴清洗他們這些屬於元昊陣營的人馬。
而元昊的人馬大多數家眷和部落都位於王庭附近,如果真如傳言所說,那他們將會家破人亡、無家可歸了。
這也就是元昊的軍隊軍心越來越渙散的原因,因為他們大多數人的心早已經飛迴了王庭,隻其中就包括元慶這樣的大將軍,不然以元慶的老成,王平很難一擊破敵的。
眾人聽完林川的講述,都是佩服不已,這一戰說白了就是抓住元昊想要穩固自己地位、保證日後能夠登上汗位的心理來布局的,而各種戰場戰術的運用反而成了其次了。
鄭先忍不住鼓掌道:“大帥高明啊,此戰必定要載入史冊的。”
眾人也緊跟著開始讚揚林川,各種彩虹馬屁聽得林川臉都有些發燒了。
“好了好了,此戰大家的功勞都已經記下了,隨後會有封賞的,接下來說說我們接下來的計劃。”林川趕緊揮手製止了眾人的吹捧。
張同道:“這有什麽好說的?當然是繼續進軍了,最好能夠再次打到北元的王庭,爭取攻破北元的王城,讓他們見識見識我大興男兒的威武。”
吳胖子、胡宇等人也跟著附和,孫明和王平倒是沒有說話,等著林川接下來的部署,他們認為林川大概率不會繼續進軍了,至少現在是不會的。
果然,林川並沒有讚同張同的提議,他說道:“我不打算現在就進軍北元腹地,一是蘇木湖戰役我軍雖然獲勝,但是長距離的奔襲也很是疲憊,戰鬥力已不在巔峰了。
二是經此一戰北元朝堂必然會發生動蕩,元昊和元盛的鬥爭必定會擺上台麵,如果我們逼的過緊反而會促成北元內部的團結,所以我們得給北元內鬥的時間,等待時機再出擊。
三是我們朝中也有一些問題急需要處理一下,大軍隨後撤迴寧關休整,而我則要迴返京城一趟。”
“謹遵大帥軍令。”眾人也沒有執著於要繼續進兵,很痛快的讚同了林川的方案。
鄭先道:“大帥,如果你迴京了,那這北境該如何安排?”
林川沉吟了一下,道:“大軍撤迴寧關後,考慮到寧關的容量,逐部需要在關內的各個縣城分散駐紮、休整,具體位置這個到時候鄭先你來安排吧。”
鄭先點點頭,林川接著說道:“但是有一點大家務必要傳達到每一位士兵,那就是靖王軍的軍紀,我會留下王寧監管諸部的軍紀,但凡有違法亂紀的你們這些領軍將軍必然是首責,到時候別怪我的軍法厲害。”
另外,恢複北境的民生也是重中之重,現在我們的糧草幾乎全部需要京城方向供應,北元對北境的破壞實在太大了,各部兵馬入住後,要在訓練至於主動幫助當地百姓恢複生產,盡快讓北境的民生恢複道戰前水平。
林川已經寫信給馬濤了,讓他派遣一批今年新入朝的新式官員到北境任職,推行改革計劃,恢複民生問題。
等軍隊到位後,這些官員也應該到位了,雙方互相配合不怕北境的生活生產搞不上來。
寧澤道:“大帥,鑒於目前京城的形勢,我建議您至少應該率一軍迴京。”
“寧大人說的沒錯,大帥隻帶親兵營的特勤隊實在有點風險太大了,萬一有事連個人手都沒有。”鄭先很讚同寧澤的建議。
林川道:“出動一軍實在有點勞民生財了,這樣吧,親兵營我全部帶上好了,這人手也不少了。”
寧澤還想再爭取一下,但是林川沒同意,他說道:“你讓林順盡快將京城的最新消息送過來,這可比一軍兵馬管用的多啊。”
寧澤無奈,隻好下去著人催一催林順的情報了。
“大帥,您是怎麽知道元昊到了參寧湖附近必然要折返的?按理說他當時可是全麵占優的啊?”
這個問題一出在場的眾人都將目光投向了林川,這個不僅是寧澤的疑問,同樣也是他們每一個人的疑問。
王平道:“是啊,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元昊也不存在後勤上的壓力啊,怎麽就突然折返撤軍了,而且還搞的軍心不穩,更是連番的幾行軍。”
林川見眾人都這麽好奇,也不賣關子,他喝口水說道:“其實很簡單,隻要弄清楚了元昊發動此戰的目的就可以了。”
“這個我們大家之前有過討論,都認為元昊是為了穩固自己的皇太子之位才極力促成了此次南侵的。”鄭先道。
林川點點頭,道:“不錯,元昊穩固自己的皇太子之位,無非就是為了日後能夠登上北元的可汗之位,既然如此,那我就從這裏著手應對了。”
林川在此次北征之前其實已經秘密將一部秘衛調遣到了北境,由馬飛親自指揮。
蘇木湖戰役開始前,林川就命令郭來順的人配合馬飛行動,他知道北元的皇太子領兵在外必然要不時的與朝中重臣通信,以便及時掌握朝中的局勢,元昊不可能悶著頭在前線猛衝猛打的,不然他也不會有今天的地位了。
正是基於此,林川令馬飛在王庭南下的通道必經之處設伏攔截給元昊送信的信使。
馬飛攔截成功後,更改信件內容,著手下的奇人異士假扮對方的信使去給元昊送信。
更巧合的時最近的這次信使居然是北元丞相利沃克派出來的,這無疑增加了此次信件的重要性。
根據林川的指示,馬飛將信件內容更改成了北元大汗元魯病重,將不久於人世了,元盛正在抓緊拉攏朝臣,副相軋吉都有倒向元盛的傾向,建議元昊盡快結束戰鬥,返迴王庭穩定局勢。
北元的汗位才是元昊最在意的東西,現在這個被他視為自己的汗位有了被人竊取的跡象,他不可能不著急,如果他執意追擊靖王軍,且不說能不能追的上,追上了能不能打的贏這都是未知的。
即便是追上了也打贏了,結果一迴頭發現元魯升天了,元盛利用自己在王庭並且掌握王庭禁衛軍的優勢竊取了北元的汗位,那元昊是不是得哭死在戰場上?
戰事可以拖一拖,但是汗位是一刻都不能等的,不然堂堂北元皇太子要麽隻能向元盛俯首稱臣,要麽隻能向元達一樣割據一處,名不正言不順的,而這些結果都不是元昊想要的,也背離了他此次出兵的初衷。
再有就是在元昊為了汗位急忙迴師的時候,林川再派遣秘衛混入北元軍營,伺機傳播北元大汗元魯病逝,元盛要登上汗位,並且還迴清洗他們這些屬於元昊陣營的人馬。
而元昊的人馬大多數家眷和部落都位於王庭附近,如果真如傳言所說,那他們將會家破人亡、無家可歸了。
這也就是元昊的軍隊軍心越來越渙散的原因,因為他們大多數人的心早已經飛迴了王庭,隻其中就包括元慶這樣的大將軍,不然以元慶的老成,王平很難一擊破敵的。
眾人聽完林川的講述,都是佩服不已,這一戰說白了就是抓住元昊想要穩固自己地位、保證日後能夠登上汗位的心理來布局的,而各種戰場戰術的運用反而成了其次了。
鄭先忍不住鼓掌道:“大帥高明啊,此戰必定要載入史冊的。”
眾人也緊跟著開始讚揚林川,各種彩虹馬屁聽得林川臉都有些發燒了。
“好了好了,此戰大家的功勞都已經記下了,隨後會有封賞的,接下來說說我們接下來的計劃。”林川趕緊揮手製止了眾人的吹捧。
張同道:“這有什麽好說的?當然是繼續進軍了,最好能夠再次打到北元的王庭,爭取攻破北元的王城,讓他們見識見識我大興男兒的威武。”
吳胖子、胡宇等人也跟著附和,孫明和王平倒是沒有說話,等著林川接下來的部署,他們認為林川大概率不會繼續進軍了,至少現在是不會的。
果然,林川並沒有讚同張同的提議,他說道:“我不打算現在就進軍北元腹地,一是蘇木湖戰役我軍雖然獲勝,但是長距離的奔襲也很是疲憊,戰鬥力已不在巔峰了。
二是經此一戰北元朝堂必然會發生動蕩,元昊和元盛的鬥爭必定會擺上台麵,如果我們逼的過緊反而會促成北元內部的團結,所以我們得給北元內鬥的時間,等待時機再出擊。
三是我們朝中也有一些問題急需要處理一下,大軍隨後撤迴寧關休整,而我則要迴返京城一趟。”
“謹遵大帥軍令。”眾人也沒有執著於要繼續進兵,很痛快的讚同了林川的方案。
鄭先道:“大帥,如果你迴京了,那這北境該如何安排?”
林川沉吟了一下,道:“大軍撤迴寧關後,考慮到寧關的容量,逐部需要在關內的各個縣城分散駐紮、休整,具體位置這個到時候鄭先你來安排吧。”
鄭先點點頭,林川接著說道:“但是有一點大家務必要傳達到每一位士兵,那就是靖王軍的軍紀,我會留下王寧監管諸部的軍紀,但凡有違法亂紀的你們這些領軍將軍必然是首責,到時候別怪我的軍法厲害。”
另外,恢複北境的民生也是重中之重,現在我們的糧草幾乎全部需要京城方向供應,北元對北境的破壞實在太大了,各部兵馬入住後,要在訓練至於主動幫助當地百姓恢複生產,盡快讓北境的民生恢複道戰前水平。
林川已經寫信給馬濤了,讓他派遣一批今年新入朝的新式官員到北境任職,推行改革計劃,恢複民生問題。
等軍隊到位後,這些官員也應該到位了,雙方互相配合不怕北境的生活生產搞不上來。
寧澤道:“大帥,鑒於目前京城的形勢,我建議您至少應該率一軍迴京。”
“寧大人說的沒錯,大帥隻帶親兵營的特勤隊實在有點風險太大了,萬一有事連個人手都沒有。”鄭先很讚同寧澤的建議。
林川道:“出動一軍實在有點勞民生財了,這樣吧,親兵營我全部帶上好了,這人手也不少了。”
寧澤還想再爭取一下,但是林川沒同意,他說道:“你讓林順盡快將京城的最新消息送過來,這可比一軍兵馬管用的多啊。”
寧澤無奈,隻好下去著人催一催林順的情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