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桌子看向第一排站著的林川,這時大臣們才發現站在那裏的林川,很多人心裏都是一頓。


    林川這時走了出來道:“今天的朝會是本王提議陛下開的,至於什麽原因我想大家心裏都有數。”


    林川一向不喜歡廢話,直接開門見山。


    “聽聞你們很多人都不配合朝廷的改革,還口出狂言要陛下下罪己詔,誰給你們的勇氣?”林川的語氣越來越重。


    “靖王,先不說你有沒有資格召開朝會,就說這個改革的事情,他已經極大的動搖了我大興的國本。”吏部尚書站出來聲色俱厲的說道。


    “國本?來,你告我什麽是國本。”


    “當然是我們這些世家大族、鄉紳地主了。”


    “本王不否認你們這些所謂的世家大族、鄉紳地主所做的貢獻,但是現在你們看看,你們手中土地相較與大興初立之時多了多少?再看看多少百姓丟田失地流落他鄉?本王聽說過一句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些普通百姓占了我們大興人口的九成多,那麽這些百姓的地呢?如果本王沒有記錯的話,大興立國時是給每戶都分了地的吧?誰能告訴我他們的田地都去了哪裏?”林川走吏部尚書麵前對著他的臉問道。


    見無人迴答,林川繼續道:“況且朝廷此次改革並不是無償收迴你們的土地,是有相關補償的啊,你們有什麽不滿的?”


    吏部尚書道:“土地是我們的根本啊。”


    “哦,你也知道土地是你們的根本啊,那你們在兼並百姓土地的時候怎麽沒有想過這些土地也是他們的根本呢?”林川一臉的嘲諷道。


    “現在我就給你們明說了吧,改革勢在必行,安城的變化你們應該是清楚的,改革對於大興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沒有誰能阻攔的了。如果你們自問實力比南方的那些大家族強,盡管可以試一試。”林川朗聲說道。


    “靖王,你這是在公然威脅我們嗎?”


    “威脅?談不上,本王和你們不一樣,你們可是敢跪在宮門前威脅皇帝的人啊。”林川笑了笑。


    “再告訴你們一下,在其位謀其政,你們最好能在自己的職位上恪盡職守,否則陛下能讓你們補了秦讓等人的缺,那麽也能讓其他人補你們的缺,不客氣的告訴你們,南方想要做官為民辦實事的寒門才子多的是,你們可以試試看。”


    眾官員鴉雀無聲,他們都明白他們的勢力和南方的各大家族沒法比,所以在靖王軍強大的威懾麵前,想要借機起事那是自找死路。


    本來還想著罷工威脅皇帝來著,結果又被林川給道破了心思。


    散朝後這些人又都灰頭土臉的返迴了自己的崗位上,沒有人再提罷工的事情了。


    林川也給馬濤去了信,改革中但凡遇到阻礙的,著秘衛調查其家族信息,不信他們這些人都是清白的,少交一粒米的稅都可以是罪過。


    接下來的日子林川一邊關注著林海的病情,以邊動用張順、馬飛的人手整治那些不服從大局的官紳,每一個案件都將詳情公布於眾,讓百姓直觀的了解到朝廷處置這些違法亂紀官紳的原因。


    避免了這些地頭蛇製造輿論,為自己造勢,讓國內產生動蕩。


    在處理了四五家這樣的官紳家族後,朝中剩下的那些人徹底的老實了,因為他們發現他們除了“罵娘”是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


    辭官?擺爛?嗬嗬嗬,好吧,正好有不少讀書人想要上位呢。


    起兵造反?自問勢力遠不如當時的南方各大家族,兵器盔甲什麽的更是一點積累都沒有,除了個落得全族覆滅外不會有其他結局了。


    所以,這些人鬧騰了一陣後就老實了。


    這時時間已經進入到了九月份,北方前線也傳來了消息,寧關的元慶因為一直得不到援助,在張同等人的輪番攻擊下終於放棄了寧關,撤迴了草原。


    因為他再守下去,他自己的本部人馬就要遭受重創了,而這些人馬才是他立足北元的根本,所以元慶最終選擇了撤退。


    寧關、朔關時隔多年再次迴到了大興懷抱,至此北境全線收複。


    消息傳迴來後,舉國歡慶,朝廷的聲望一時無兩,改革進展的也更加順利了。


    但是,讓林川皺眉的是林海的病情始終不見好轉,身體也日漸消瘦了,意識到情況不妙的皇後也不再和林海慪氣了,盡心盡力的照顧著。


    林川命令柴言可駐守新關、朔關,李鼎駐守馬州城,田守、關月平駐守三山關,靖王軍除了東線的陳琳等部外,其餘人馬全部班師迴朝。


    金秋十月,整個大興終於安定了下來,一片歌舞升平的樣子,唯一不好的就是林海的日益加重的病情。


    林川不得已開始參與朝堂政事,同時也加快了對太子林興安的培養,這個十三歲的孩子早早的開始承擔起繁重的政務壓力。


    在臨川的建議下,林海增設了兩名副相,其中一名有改革有功的馬濤擔任,另外一名則有現在是的國子監祭酒張申擔任,這位曾經是林川他們幾人的老師,人品、學識、威望都沒的說,隻是政務能力怎麽樣還有待觀察。


    林川之所以這樣提議也是為了防止將來丞相一家獨大的局麵,這樣三相分權,下麵再有各部尚書,希望能打破秦讓時代一家獨大的局麵。


    十一月天寒地凍,林海的身體終於支撐不住了。


    這天大雪紛飛,街上萬籟俱寂,隻是偶爾有幾個行色匆匆的路人留下一串串腳印。


    皇宮內,洪濤、馬濤、張申、六部尚書一眾重臣全部等在乾元殿的大殿內。


    林川、太子、皇後、林海的兩位嬪妃和他們的孩子則等候在後殿內,禦醫院的全部人手、張時共同會診,但是一切都已經無力迴天了。


    林海的身體虧空太嚴重了,並不長的皇帝生涯耗盡了他最後一絲精力。


    林海揮揮手讓禦醫等人退了下去,他要趁著現在還清醒交代一些事情。


    “小桌子,叫諸位大人進來吧。”


    “臣等參見陛下!”很快,在洪濤的帶領下一眾官員進了乾元殿的後殿。


    林海半躺著靠在床頭,道:“諸位愛卿平身。朕,現在要說的事情你們都一字一句的記清楚了。”


    “朕本想讓靖王繼承大統的,奈何他堅辭不受,所以隻能將這副重擔壓在太子的身上了,爾等需盡力輔佐太子,穩定大興政局。”


    林海說一會歇一會,慢慢的交代著身後事。


    林海繼續說道:“太子繼位後,靖王林川為攝政王,在太子年滿十八歲之前,有靖王林川總覽朝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鋒上的尊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米酥的樹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米酥的樹根並收藏劍鋒上的尊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