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進入寧州讓藍家有些猝不及防,藍禾不得已召集家族骨幹商量對策,甚至將直接將起兵提上了日程。
藍生道:“父親,目前城外各處莊園人馬還比較分散,我們原計劃是將兩萬人馬集中到三處大的莊園,但是現在這三處莊園才集結了一萬五千人。”
藍禾道:“隻能暫時如此了,你出城後開始零零散散的聚集剩下的五千人,不能再像之前那樣成批成隊的集結了,速度雖然慢點,但是問題不大。”
藍顏道:“父親,即便我們全員集結完畢也才兩萬人,單單張同一部就有三萬多人,我們完全沒有勝算啊。”
藍禾道:“你說的不錯,但是你別忘了,我們可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我已經讓你三叔藍發在周邊各縣城召集壯丁了,人數初步估計不下三萬。”
“好,還是父親深謀遠慮,我就說我三叔這段時間怎麽不見人影了,還以為又去哪間青樓鬼混去了呢。”藍生哈哈哈笑道。
“好了,大家該幹嘛幹嘛去,這段時間保持低調,計劃也要穩步推進,但是要注意保密。”藍禾揮揮手讓大家散去。
這邊張同到了知府衙門後,將醉生夢死的知府從後宅裏拉了出來。
要說大興最委屈的知府,寧州知府估計要排第一了。
平時是要看陳國公的臉色,好不容易等到陳國公領兵出征了,結果又被藍家壓在頭上,他倒是想反抗,但是衙門吏員或多或少都與藍家有關,或者幹脆就直接是藍家子弟。
知府大人一通折騰,發現政令都出不了府衙,再加上這些家族給的確實不少,索性也就躺平了。
張同真想一刀砍了這個一問三不知的知府,但是他也知道現在不行,他也沒有這個權利,隻能先忍著。
“馬大人,現在該你了。”張同對坐在椅子上慢慢品著茶的馬濤說道。
“好,辛苦張將軍了。”馬濤放下茶杯,轉身對著衣衫不整的寧州知府道:“你派人立刻通知寧州的各個家族,凡是掛的上號的都要通知到,就說朝廷欽差想要見見大家,想要聽取一下大家的意見,以便朝廷政策的製定,讓大家明天早上辰時到知府衙門就好。”
“是,欽差大人。”寧州知府小心翼翼道。
說完他把唯一的親信師爺叫了進來,按照馬濤的要求交代了一番。
這一夜,寧州城安靜的有點過分。
第二天一早,以藍家為首的寧州各家族齊聚知府衙門,他們很多人雖然牢騷滿腹,但是沒人敢做這個出頭鳥。
馬濤對於寧州各家族的反應很是滿意,熱情的請大家入座,有仆人奉上茶水。
雙方各自客套著,藍禾道:“馬大人年紀輕輕就已經是獨當一麵的重臣了,未來前途無量啊。”
“哪裏哪裏,我這都得感謝陛下的栽培啊,所以隻能任勞任怨的外出辦差了。不像各位,每日美人美酒美食,我是羨慕的緊啊,可惜沒有你們的身家啊。”馬濤滿麵笑容。
“聽說此次靖王親自統兵南下,不知有多少人馬、何時能夠抵達寧州啊?”有小家族的家主問道。
馬濤笑容一斂道:“這位家主,你問的可都是軍事機密啊,怎麽,難道你打探這些是想向叛軍通報消息?”
那位家主大驚失色,蹭的站起來道:“馬大人切勿冤枉好人,我等隻是想要早點準備接待靖王而已,並非如你所想的那樣。”
馬濤見眾人都安靜了下來,“哈哈哈....”他大笑道:“諸位不必如此嚴肅,本官隻是開個玩笑而已。”
藍禾淡淡道:“馬大人,你的這個玩笑並不好笑,您今天召集我們到此如果隻是為了開我們的玩笑那我們就要告辭了。”
藍禾一番言辭將各家族都籠絡到他的羽翼之下,眾人紛紛附和“有事說事,我們都很忙的。”
馬濤毫不生氣的說道:“既然如此,那麽我就開門見山了。”
隨後馬濤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將改革方案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眾家族的掌舵人臉色都是異常的難看,雖然馬濤著重講解了朝廷收迴他們土地的補償方案,但是他們依然覺得朝廷是在刨他們的根。
藍禾道:“大人,這方案不妥吧,我的土地都是家族幾代人辛苦付出所得,朝廷有什麽理由剝奪?”
馬濤道:“藍家主此言差矣,並非是剝奪,而是有償收購,這樣並不會影響各位的財富,也讓無田的百姓有田可種,按土地多少征稅也減輕了大家的負擔,朝廷國庫也得以豐盈,何樂而不為呢?”
藍禾道:“寧州一帶曆朝曆代皆是如此,如今為何要變?我們藍家不能同意。”
其他人也都附和著“不同意...不同意..”
馬濤將茶碗重重的墩在桌子上,眾人頓時安靜了下來。
馬濤道:“你們要知道,朝廷改革決心已定,希望你們迴去後仔細考慮清楚,對抗朝廷的結果你們應該清楚,最後損失的隻能是你們自己。
同意還能按照市場價格補償,拒絕的結果哼哼...,你們仔細考慮好,明天的這個時候我等大家迴複,過時不候。”
說完他甩袖離開了府衙大堂,眾人看著耳觀鼻鼻觀心的知府大人,紛紛上前道:“知府大人,您可得幫幫我們啊。”
知府歎了口氣,站起身來道:“你們現在知道有知府了?可惜啊,遲了,我這個知府也不知道啥時候就給撤了呢。”說完邁著四方步也走了。
藍禾臉色難看的坐在座位上,一言不發,他知道這是靖王的手段,這種改革他們也並非一無所知,秦家給他們通報過濟城、安城那邊的消息。
他隻是沒想到在南方秦家等家族公開起兵的前提下,靖王竟然還敢在尚算太平的寧州施行改革,他難道就不怕寧城的家族們也造反嗎?
藍禾想不通,這個靖王到底有多自信他能夠平定南方的動亂,要知道他們這些人已經派人聯係北方兩國了,難道他不怕北元再次扣關嗎?
藍禾臉色凝重的起身朝外走去,他知道他們的原定計劃是行不通了,得啟動備用方案了。
其餘家族也都跟著藍禾到了藍家,現在藍家就是他們的主心骨了,如果不想順了朝廷的意,隻能向藍家靠攏了。
藍生道:“父親,目前城外各處莊園人馬還比較分散,我們原計劃是將兩萬人馬集中到三處大的莊園,但是現在這三處莊園才集結了一萬五千人。”
藍禾道:“隻能暫時如此了,你出城後開始零零散散的聚集剩下的五千人,不能再像之前那樣成批成隊的集結了,速度雖然慢點,但是問題不大。”
藍顏道:“父親,即便我們全員集結完畢也才兩萬人,單單張同一部就有三萬多人,我們完全沒有勝算啊。”
藍禾道:“你說的不錯,但是你別忘了,我們可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我已經讓你三叔藍發在周邊各縣城召集壯丁了,人數初步估計不下三萬。”
“好,還是父親深謀遠慮,我就說我三叔這段時間怎麽不見人影了,還以為又去哪間青樓鬼混去了呢。”藍生哈哈哈笑道。
“好了,大家該幹嘛幹嘛去,這段時間保持低調,計劃也要穩步推進,但是要注意保密。”藍禾揮揮手讓大家散去。
這邊張同到了知府衙門後,將醉生夢死的知府從後宅裏拉了出來。
要說大興最委屈的知府,寧州知府估計要排第一了。
平時是要看陳國公的臉色,好不容易等到陳國公領兵出征了,結果又被藍家壓在頭上,他倒是想反抗,但是衙門吏員或多或少都與藍家有關,或者幹脆就直接是藍家子弟。
知府大人一通折騰,發現政令都出不了府衙,再加上這些家族給的確實不少,索性也就躺平了。
張同真想一刀砍了這個一問三不知的知府,但是他也知道現在不行,他也沒有這個權利,隻能先忍著。
“馬大人,現在該你了。”張同對坐在椅子上慢慢品著茶的馬濤說道。
“好,辛苦張將軍了。”馬濤放下茶杯,轉身對著衣衫不整的寧州知府道:“你派人立刻通知寧州的各個家族,凡是掛的上號的都要通知到,就說朝廷欽差想要見見大家,想要聽取一下大家的意見,以便朝廷政策的製定,讓大家明天早上辰時到知府衙門就好。”
“是,欽差大人。”寧州知府小心翼翼道。
說完他把唯一的親信師爺叫了進來,按照馬濤的要求交代了一番。
這一夜,寧州城安靜的有點過分。
第二天一早,以藍家為首的寧州各家族齊聚知府衙門,他們很多人雖然牢騷滿腹,但是沒人敢做這個出頭鳥。
馬濤對於寧州各家族的反應很是滿意,熱情的請大家入座,有仆人奉上茶水。
雙方各自客套著,藍禾道:“馬大人年紀輕輕就已經是獨當一麵的重臣了,未來前途無量啊。”
“哪裏哪裏,我這都得感謝陛下的栽培啊,所以隻能任勞任怨的外出辦差了。不像各位,每日美人美酒美食,我是羨慕的緊啊,可惜沒有你們的身家啊。”馬濤滿麵笑容。
“聽說此次靖王親自統兵南下,不知有多少人馬、何時能夠抵達寧州啊?”有小家族的家主問道。
馬濤笑容一斂道:“這位家主,你問的可都是軍事機密啊,怎麽,難道你打探這些是想向叛軍通報消息?”
那位家主大驚失色,蹭的站起來道:“馬大人切勿冤枉好人,我等隻是想要早點準備接待靖王而已,並非如你所想的那樣。”
馬濤見眾人都安靜了下來,“哈哈哈....”他大笑道:“諸位不必如此嚴肅,本官隻是開個玩笑而已。”
藍禾淡淡道:“馬大人,你的這個玩笑並不好笑,您今天召集我們到此如果隻是為了開我們的玩笑那我們就要告辭了。”
藍禾一番言辭將各家族都籠絡到他的羽翼之下,眾人紛紛附和“有事說事,我們都很忙的。”
馬濤毫不生氣的說道:“既然如此,那麽我就開門見山了。”
隨後馬濤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將改革方案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眾家族的掌舵人臉色都是異常的難看,雖然馬濤著重講解了朝廷收迴他們土地的補償方案,但是他們依然覺得朝廷是在刨他們的根。
藍禾道:“大人,這方案不妥吧,我的土地都是家族幾代人辛苦付出所得,朝廷有什麽理由剝奪?”
馬濤道:“藍家主此言差矣,並非是剝奪,而是有償收購,這樣並不會影響各位的財富,也讓無田的百姓有田可種,按土地多少征稅也減輕了大家的負擔,朝廷國庫也得以豐盈,何樂而不為呢?”
藍禾道:“寧州一帶曆朝曆代皆是如此,如今為何要變?我們藍家不能同意。”
其他人也都附和著“不同意...不同意..”
馬濤將茶碗重重的墩在桌子上,眾人頓時安靜了下來。
馬濤道:“你們要知道,朝廷改革決心已定,希望你們迴去後仔細考慮清楚,對抗朝廷的結果你們應該清楚,最後損失的隻能是你們自己。
同意還能按照市場價格補償,拒絕的結果哼哼...,你們仔細考慮好,明天的這個時候我等大家迴複,過時不候。”
說完他甩袖離開了府衙大堂,眾人看著耳觀鼻鼻觀心的知府大人,紛紛上前道:“知府大人,您可得幫幫我們啊。”
知府歎了口氣,站起身來道:“你們現在知道有知府了?可惜啊,遲了,我這個知府也不知道啥時候就給撤了呢。”說完邁著四方步也走了。
藍禾臉色難看的坐在座位上,一言不發,他知道這是靖王的手段,這種改革他們也並非一無所知,秦家給他們通報過濟城、安城那邊的消息。
他隻是沒想到在南方秦家等家族公開起兵的前提下,靖王竟然還敢在尚算太平的寧州施行改革,他難道就不怕寧城的家族們也造反嗎?
藍禾想不通,這個靖王到底有多自信他能夠平定南方的動亂,要知道他們這些人已經派人聯係北方兩國了,難道他不怕北元再次扣關嗎?
藍禾臉色凝重的起身朝外走去,他知道他們的原定計劃是行不通了,得啟動備用方案了。
其餘家族也都跟著藍禾到了藍家,現在藍家就是他們的主心骨了,如果不想順了朝廷的意,隻能向藍家靠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