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勝之後各軍的將軍都是喜氣盈盈的,這一戰掃除了大興之前連續戰敗的陰霾,讓大興的軍人們重新拾起了戰勝敵人的信心。
不多時在原安城鎮守使衙門內除了驍騎衛的孫明,其餘將領都已到齊。
林川道:“陳琳,宣布一下此戰的戰果,寧澤你做好記錄,隨後寫成捷報上報京城。”
陳琳道:“此戰,我軍共殲滅遼軍先鋒將軍耶律保以下八萬餘人,繳獲戰馬近三萬匹,受傷的戰馬和死馬更是不計其數,刀槍劍戟無數,鎧甲近五萬副,俘虜三萬多人。”
眾人聽到這些都是倒吸一口涼氣,沒想到戰果這麽大,林川也很高興,第一戰算是打了個開門紅。
陳琳道:“大帥,這些俘虜怎麽辦?”
林川想了想道:“你們後勤營負責調派這些俘虜,將他們打散派到安城、濟城的各個官辦礦場、還有需要勞力的地方,讓他們代替百姓的徭役吧,該挖礦的挖礦,該修路的修路,這樣也就不用白白養著他們了。但是有一條,各地要保障這些俘虜的飲食,不能虐待,誰要是弄死了這些俘虜,那麽就讓他就替這些俘虜去幹活吧。”
陳琳道:“遵令,我隨後就形成具體文書下發下去。”
“各位,說說接下來的作戰計劃吧。”
眾人都不說話了,很顯然下一步就是要攻打寶城了,這有什麽好說的。
林川提醒道:“根據斥候報告,寶城五萬遼軍已經南下,距離安城僅有三十裏了,大家說說怎麽對付這支遼軍。”
張同道:“大帥,趁著我軍初勝,士氣正旺,可在城下列陣等候敵軍來攻,以堂堂之陣擊敗遼軍。”
王平道:“大帥,末將同意張同將軍的建議,這樣戰勝遼軍後,我軍的士氣就算是徹底的穩住了,後麵縱使遭遇挫折也不至於頃刻間崩潰掉。”
其他人也都七嘴八舌的發表著自己的意見,不過總結起來就四個字“正麵硬剛。”
林川見士氣可用,他也想檢驗一下這支軍隊的真實戰鬥力,便決定道:“眾將聽令,明日早飯後出城迎擊敵軍。山字軍、林字軍、火字軍正麵對敵,風字軍為左翼,南衛軍五千騎兵和斥候營騎兵為右翼,陷陣營為先鋒,南衛軍留下一萬人守城,其餘人馬為後軍,本帥親率親衛營為中軍,都明白了沒有?”
“遵命。”眾將抱拳領命。
眾人散去後,林川一直在看著地圖,仔細思索著作戰方案,看還有沒有什麽忽視掉的地方,他現在手裏能調派的人馬有九萬人,但是麵對戰鬥經驗豐富、以騎兵為主的遼軍五萬人馬也不敢說優勢在我。
更讓他鬧心的是驍騎衛居然消失了,斥候都找不到他們,如果這三萬騎兵在手他就有更大的把握了,現在他手裏的騎兵人數反而比對方要少了一萬左右。
一直到深夜林川才休息了,第二天天一亮就有斥候迴報,遼軍已經開始拔營出發了。
林川立即傳令眾軍集合出發,這時候就能看出平時的訓練有多麽的重要了,不到一炷香時間除了南衛軍外,各軍都已經集合完畢,等待出發了。
林川也沒磨嘰,直接下令出發,在城外十裏處列陣迎敵,斥候擴大搜索範圍,防止敵人還有後手,南衛軍隨後出發。
林川帶著親兵營一起出發朝遼軍來襲方向迎去,能看的出各部都有些緊張,很快他們就到達了指定位置,這是一塊平整的大平原,視線內沒有任何遮擋物,隻有一些破敗的小村莊散落其中。
各軍按照林川的部署開始列陣,不多時斥候來報遼軍已到五裏外了,先鋒是一萬騎兵。
林川登上臨時搭建的了望塔,舉目遠眺,隻見遠處一條黑線如潮水般蔓延而來,後方騰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遼軍騎兵在三裏外穩穩停住了,他們在等待後續兵馬的到來,這時兩軍的斥候已經開始了捉對廝殺,互不相讓。
半個時辰後,遼軍人馬集結完畢,雙方沒有過多的廢話,遼軍一千騎兵得到命令疾馳而出,他們的目的是試探一下大興軍的虛實。
林川沒有讓騎兵出戰,而是要盾牌兵前頂,長矛兵位於其後,鋒利的矛尖從盾牌的縫隙伸出,弓弩手在後引弓待發。
但是這一隊遼軍騎兵並沒有直接衝陣,而是繞著林川的陣型拋射出一波箭矢,但是他們顯然低估了大興軍弩箭的威力,火字軍統軍將軍李平命令鄧敏的左營弩兵覆蓋射擊一次,看著遮天蔽日的弩箭,遼軍騎兵大驚,紛紛撥馬脫離,但是為時已晚,隨著箭雨落線,有多達三百多人被射落馬下。
遼軍主帥遠遠的看見這一幕,眉頭緊皺,知道硬衝肯定是行不通了,這該怎麽破開敵方的陣勢呢?就在他還在思索對策的時候,大興軍已經開始前壓了。
整齊的陣型在行進中絲毫不亂,一切都是那麽的井然有序,這讓遼軍抓不到絲毫破綻。
遼軍主帥的戰馬不停的刨著蹄子,仿佛是在發泄著主人內心的焦躁,這時有參軍報到:“將軍,敵軍距離五百步了。”
遼軍主帥知道他們最大的優勢是騎兵,距離太近的話騎兵的衝鋒距離就會不足,難以發揮他們的優勢。
他果斷下令道:“騎兵出擊,分兩路從敵軍兩翼展開攻擊。”
林川看見遼軍騎兵衝向了左右兩翼,也下令道:“令,左右兩翼騎兵出擊,中軍步卒繼續前壓。”
身邊的傳令兵揮舞著令旗,風字軍騎兵統軍劉壯率先發動,斥候營五千騎兵和南衛軍騎兵也在校尉劉岩的命令下縱馬而出,雙方騎兵很快就撞在了一起。
大興騎兵依舊有著嚴整的隊形,雖然人數劣勢,但是他們總能形成局部多對少的局麵,這讓遼軍騎兵很是難受,他們本就不算隊形的隊形瞬間就被衝的七零八落。
大興騎兵就像一把鋒利的長刀一樣從遼軍的中間將敵軍劈開、斬碎。
很快雙方就交錯而過,大興騎兵沒有停下來整頓陣型,因為他們的陣型在奔跑中已經自動整理好了,在將領的指揮下,繞過一個弧度調轉方向,朝著敵軍直衝而去。
而此時的遼國騎兵還在原地調轉馬頭,整理隊形,等大興騎兵快衝到眼前的時候他們才勉強整好隊形,但是已經沒有時間提高馬速了,第二輪對決從這一開始他們就占據了劣勢。
雖然遼軍的騎兵單兵能力更強,但是在這種大規模的團戰中他們盡管有著人數的優勢但是依然處在了下風。
張同指揮的中軍步卒已經前壓到距離遼軍一百五十步的距離了,衝天而起的箭矢瞬間就將對方給淹沒了。
不多時在原安城鎮守使衙門內除了驍騎衛的孫明,其餘將領都已到齊。
林川道:“陳琳,宣布一下此戰的戰果,寧澤你做好記錄,隨後寫成捷報上報京城。”
陳琳道:“此戰,我軍共殲滅遼軍先鋒將軍耶律保以下八萬餘人,繳獲戰馬近三萬匹,受傷的戰馬和死馬更是不計其數,刀槍劍戟無數,鎧甲近五萬副,俘虜三萬多人。”
眾人聽到這些都是倒吸一口涼氣,沒想到戰果這麽大,林川也很高興,第一戰算是打了個開門紅。
陳琳道:“大帥,這些俘虜怎麽辦?”
林川想了想道:“你們後勤營負責調派這些俘虜,將他們打散派到安城、濟城的各個官辦礦場、還有需要勞力的地方,讓他們代替百姓的徭役吧,該挖礦的挖礦,該修路的修路,這樣也就不用白白養著他們了。但是有一條,各地要保障這些俘虜的飲食,不能虐待,誰要是弄死了這些俘虜,那麽就讓他就替這些俘虜去幹活吧。”
陳琳道:“遵令,我隨後就形成具體文書下發下去。”
“各位,說說接下來的作戰計劃吧。”
眾人都不說話了,很顯然下一步就是要攻打寶城了,這有什麽好說的。
林川提醒道:“根據斥候報告,寶城五萬遼軍已經南下,距離安城僅有三十裏了,大家說說怎麽對付這支遼軍。”
張同道:“大帥,趁著我軍初勝,士氣正旺,可在城下列陣等候敵軍來攻,以堂堂之陣擊敗遼軍。”
王平道:“大帥,末將同意張同將軍的建議,這樣戰勝遼軍後,我軍的士氣就算是徹底的穩住了,後麵縱使遭遇挫折也不至於頃刻間崩潰掉。”
其他人也都七嘴八舌的發表著自己的意見,不過總結起來就四個字“正麵硬剛。”
林川見士氣可用,他也想檢驗一下這支軍隊的真實戰鬥力,便決定道:“眾將聽令,明日早飯後出城迎擊敵軍。山字軍、林字軍、火字軍正麵對敵,風字軍為左翼,南衛軍五千騎兵和斥候營騎兵為右翼,陷陣營為先鋒,南衛軍留下一萬人守城,其餘人馬為後軍,本帥親率親衛營為中軍,都明白了沒有?”
“遵命。”眾將抱拳領命。
眾人散去後,林川一直在看著地圖,仔細思索著作戰方案,看還有沒有什麽忽視掉的地方,他現在手裏能調派的人馬有九萬人,但是麵對戰鬥經驗豐富、以騎兵為主的遼軍五萬人馬也不敢說優勢在我。
更讓他鬧心的是驍騎衛居然消失了,斥候都找不到他們,如果這三萬騎兵在手他就有更大的把握了,現在他手裏的騎兵人數反而比對方要少了一萬左右。
一直到深夜林川才休息了,第二天天一亮就有斥候迴報,遼軍已經開始拔營出發了。
林川立即傳令眾軍集合出發,這時候就能看出平時的訓練有多麽的重要了,不到一炷香時間除了南衛軍外,各軍都已經集合完畢,等待出發了。
林川也沒磨嘰,直接下令出發,在城外十裏處列陣迎敵,斥候擴大搜索範圍,防止敵人還有後手,南衛軍隨後出發。
林川帶著親兵營一起出發朝遼軍來襲方向迎去,能看的出各部都有些緊張,很快他們就到達了指定位置,這是一塊平整的大平原,視線內沒有任何遮擋物,隻有一些破敗的小村莊散落其中。
各軍按照林川的部署開始列陣,不多時斥候來報遼軍已到五裏外了,先鋒是一萬騎兵。
林川登上臨時搭建的了望塔,舉目遠眺,隻見遠處一條黑線如潮水般蔓延而來,後方騰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遼軍騎兵在三裏外穩穩停住了,他們在等待後續兵馬的到來,這時兩軍的斥候已經開始了捉對廝殺,互不相讓。
半個時辰後,遼軍人馬集結完畢,雙方沒有過多的廢話,遼軍一千騎兵得到命令疾馳而出,他們的目的是試探一下大興軍的虛實。
林川沒有讓騎兵出戰,而是要盾牌兵前頂,長矛兵位於其後,鋒利的矛尖從盾牌的縫隙伸出,弓弩手在後引弓待發。
但是這一隊遼軍騎兵並沒有直接衝陣,而是繞著林川的陣型拋射出一波箭矢,但是他們顯然低估了大興軍弩箭的威力,火字軍統軍將軍李平命令鄧敏的左營弩兵覆蓋射擊一次,看著遮天蔽日的弩箭,遼軍騎兵大驚,紛紛撥馬脫離,但是為時已晚,隨著箭雨落線,有多達三百多人被射落馬下。
遼軍主帥遠遠的看見這一幕,眉頭緊皺,知道硬衝肯定是行不通了,這該怎麽破開敵方的陣勢呢?就在他還在思索對策的時候,大興軍已經開始前壓了。
整齊的陣型在行進中絲毫不亂,一切都是那麽的井然有序,這讓遼軍抓不到絲毫破綻。
遼軍主帥的戰馬不停的刨著蹄子,仿佛是在發泄著主人內心的焦躁,這時有參軍報到:“將軍,敵軍距離五百步了。”
遼軍主帥知道他們最大的優勢是騎兵,距離太近的話騎兵的衝鋒距離就會不足,難以發揮他們的優勢。
他果斷下令道:“騎兵出擊,分兩路從敵軍兩翼展開攻擊。”
林川看見遼軍騎兵衝向了左右兩翼,也下令道:“令,左右兩翼騎兵出擊,中軍步卒繼續前壓。”
身邊的傳令兵揮舞著令旗,風字軍騎兵統軍劉壯率先發動,斥候營五千騎兵和南衛軍騎兵也在校尉劉岩的命令下縱馬而出,雙方騎兵很快就撞在了一起。
大興騎兵依舊有著嚴整的隊形,雖然人數劣勢,但是他們總能形成局部多對少的局麵,這讓遼軍騎兵很是難受,他們本就不算隊形的隊形瞬間就被衝的七零八落。
大興騎兵就像一把鋒利的長刀一樣從遼軍的中間將敵軍劈開、斬碎。
很快雙方就交錯而過,大興騎兵沒有停下來整頓陣型,因為他們的陣型在奔跑中已經自動整理好了,在將領的指揮下,繞過一個弧度調轉方向,朝著敵軍直衝而去。
而此時的遼國騎兵還在原地調轉馬頭,整理隊形,等大興騎兵快衝到眼前的時候他們才勉強整好隊形,但是已經沒有時間提高馬速了,第二輪對決從這一開始他們就占據了劣勢。
雖然遼軍的騎兵單兵能力更強,但是在這種大規模的團戰中他們盡管有著人數的優勢但是依然處在了下風。
張同指揮的中軍步卒已經前壓到距離遼軍一百五十步的距離了,衝天而起的箭矢瞬間就將對方給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