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陽殘照,經過兩個多月的不斷行軍,林川終於到了東線的濟城,再往前便是現在的前線安城了。
當晚,林川下令在距離濟城十五裏處的地方安營紮寨,濟城知府和鎮守使已經再城外十裏處等候林川了,他們以為林川今晚會在城裏休息,畢竟誰都知道城裏的衣食住行肯定要比軍營舒服,更何況是個嬌貴的王爺。
等他們得知林川在十五裏外安營的時候都有點懵,他們不知道林川究竟是想要明天入城還是就此在十五裏外紮營了,看著漸漸隱沒的夕陽,不知道是該前去迎接呢還是明天再來城外等候,兩人一番商議,決定連夜到軍營迎接慰問。
不多時兩人便看見前麵有星星點點的火光閃耀,知道軍營就在前麵了,為了避免造成誤會,兩人派遣隨從先去通報。
林川得知濟城文武首官來了,也沒擺譜,直接召見了他們,他急需了解濟城的人文等實際情況,畢竟隨著大軍的到來,糧草等供應還要多多依賴當地的百姓。
不多時,濟城知府和鎮守使在親兵的引領下在中軍大帳拜見了林川。
一通簡單的寒暄過後,林川直奔主題,道“二位大人,濟城現在是個什麽情況呢,比如人數、稅收等等。”
知府道:“稟告王爺,濟城現有人口十三萬左右,去年稅收大概是三十萬兩左右,當地的士紳大族主要有五家,掌控著濟城和周邊縣裏四成以上的土地。”
林川道:“本王提前給你說明白,對遼作戰的糧草主要會有你們濟城負責調運,當然,不是讓你們全部負擔的意思,以後的糧草從濟城到安城這一截就有你們負責了。”
知府道:“這是下官們該做的。”
林川又問鎮守使道:“濟城現在有多少兵馬?”
鎮守使道:“迴王爺,濟城由於地處內地,原有駐軍就隻有一千的府軍,孝王殿下之前已經調走了八百道寶城,現在城內就剩下二百維持秩序的士卒了。”
林川點點頭表示知道了,他想了一下道:“二位,明天午時約個地方,我要會會咱們濟城的五大家族。”
知府二人趕忙答應,林川道:“天色已晚,二位就先迴吧,咱們明天見。”
二人急忙告退而走。
林川道:“把段超叫過來,我有事安排。”
崔知著領命安排傳信兵去給段超傳令去了。
林川借助著昏黃的燈光,仔細的看著安城周邊的地圖,現在遼國兵馬已經占據了寶城,兵臨安城了,前段時間由於天氣炎熱,對方沒怎麽進攻,現在隨著天氣的轉涼,攻勢必然會大大加強,趙春的後衛軍壓力不小,現在他手裏隻有段超的先鋒軍和陳琳的後勤軍,主力全部集結完成估計還得一個月左右。
沒辦法,大軍行動不同於個人,事情很多,再加上到了雨季,三天兩頭的下雨,嚴重影響了行軍速度。
“稟報大帥,段將軍到了。”
“讓他進來吧。”
林川的眼睛並沒有離開地圖,他還在邊看邊思索著破敵之策,他必須在東線快速擊敗遼軍,盡快的去支援中線,可以想象的到,北元軍力加強後,李鼎的中線壓力絕對是空前的,萬一被攻破,麻煩就大了。
“參見大帥,大帥叫末將來可有任務要執行了?”段超施禮道
林川將地圖推倒一邊,道:“本帥計劃明天大軍在濟城北十五裏處安營紮寨,等候主力大軍會和,你現在需要把濟城至安城一線的敵軍斥候、遊騎都給清除幹淨,這些家夥給周邊的村莊的百姓帶來的傷害實在太大了。”
段超道:“是,大帥。”
林川道:“另外,派人摸清楚濟城至安城一帶的地勢地貌,向西到南北縱橫的燕山山脈,向東延伸五十裏,把詳細的信息匯報給寧澤,他要根據這些信息製作地圖沙盤。”
沙盤段超倒是知道,之前在京城軍營的時候就有,剛開始他們對這個活靈活現的小京城都很好奇,也稀奇的緊,不過後來見的多了,也就不足為奇了。
段超領命退下。
第二天林川安排好行軍事宜,他則帶著親兵到了知府衙門,知府得到報告後早就和鎮守使率領著濟城的大族代表人在門口等候了。
林川跳下馬,問道:“濟城的幾大家族都到了?”
知府道:“稟王爺,都在這裏了,您請....”眾人紛紛呢施禮道:“恭迎靖王殿下蒞臨濟城。”
林川虎步進入知府衙門,知府在前麵領路,鎮守使陪同,很快幾人就到了知府大堂,下人們得到吩咐一道道美味佳肴很快擺滿了桌麵。
知府招唿大家入座,眾人紛紛客氣道謝,林川入座後舉起一杯酒道:“本王初到貴地,還請各位多多關照。”
眾人連忙道:“王爺客氣了,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知府大人,挨個介紹一下吧,本王對大家都還很陌生呢。”
“是,王爺。”知府站起身來,指著他右手邊第一位士紳道:“這位是李厚,城東李家族長,李家主要經營茶葉生意。”他挨個從右到左的挨個介紹道:“王亮,城西王家族長,主要經營布匹生意;趙安,城南趙家莊的族長,主要經營瓷器生意;喬新年,城北喬家族長,生意比較涉及範圍比較廣,糧、布、茶葉等都有涉及;最後這位是西城外盧家村的族長盧占,主要從事酒水生意。”
林川舉起酒杯向眾人敬酒。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林川放下筷子,眾人見此,知道正戲來了,紛紛放下筷子,仔細聽聽林川想要說些什麽。
林川道:“想必諸位都知道我朝和遼國的戰事情況,目前我朝處於劣勢,遼國兵臨安城,遊騎已經威脅到了濟城區域,本王此次奉命率領大軍抵抗遼軍,大軍不日將在濟城集結待命。”說著環顧眾人。
知府識趣的刀:“王爺,有什麽需要我們幫忙的您盡管請說。”
林川道:“前方戰事緊張,後方必須穩定,你們幾家都是當地的名門望族,要負起責任來。為解決後顧之憂,你們幾家為我軍籌集部分糧草,至於數量當然是多多益善了,不過有一點本王要說到前邊,不可分派給老百姓。”
本來聽說讓籌集糧草,這是在他們的預料之中的,但是又聽說不能分派給老百姓,這就意味著必須要他們自己家出糧了,幾人頓時就不樂意了。
李厚站起身拱手道:“王爺,籌集糧草我們沒什麽意見,孝王在時我們就籌集過,當那是不讓從百姓那裏籌集,這就難為我們了,雖然我們薄有家資,但是也難以供應大軍的糧草呀。”
林川道:“這樣吧,你們幾家總共籌集十萬石糧食吧,這樣以你們的家資應該不成問題吧。”
當晚,林川下令在距離濟城十五裏處的地方安營紮寨,濟城知府和鎮守使已經再城外十裏處等候林川了,他們以為林川今晚會在城裏休息,畢竟誰都知道城裏的衣食住行肯定要比軍營舒服,更何況是個嬌貴的王爺。
等他們得知林川在十五裏外安營的時候都有點懵,他們不知道林川究竟是想要明天入城還是就此在十五裏外紮營了,看著漸漸隱沒的夕陽,不知道是該前去迎接呢還是明天再來城外等候,兩人一番商議,決定連夜到軍營迎接慰問。
不多時兩人便看見前麵有星星點點的火光閃耀,知道軍營就在前麵了,為了避免造成誤會,兩人派遣隨從先去通報。
林川得知濟城文武首官來了,也沒擺譜,直接召見了他們,他急需了解濟城的人文等實際情況,畢竟隨著大軍的到來,糧草等供應還要多多依賴當地的百姓。
不多時,濟城知府和鎮守使在親兵的引領下在中軍大帳拜見了林川。
一通簡單的寒暄過後,林川直奔主題,道“二位大人,濟城現在是個什麽情況呢,比如人數、稅收等等。”
知府道:“稟告王爺,濟城現有人口十三萬左右,去年稅收大概是三十萬兩左右,當地的士紳大族主要有五家,掌控著濟城和周邊縣裏四成以上的土地。”
林川道:“本王提前給你說明白,對遼作戰的糧草主要會有你們濟城負責調運,當然,不是讓你們全部負擔的意思,以後的糧草從濟城到安城這一截就有你們負責了。”
知府道:“這是下官們該做的。”
林川又問鎮守使道:“濟城現在有多少兵馬?”
鎮守使道:“迴王爺,濟城由於地處內地,原有駐軍就隻有一千的府軍,孝王殿下之前已經調走了八百道寶城,現在城內就剩下二百維持秩序的士卒了。”
林川點點頭表示知道了,他想了一下道:“二位,明天午時約個地方,我要會會咱們濟城的五大家族。”
知府二人趕忙答應,林川道:“天色已晚,二位就先迴吧,咱們明天見。”
二人急忙告退而走。
林川道:“把段超叫過來,我有事安排。”
崔知著領命安排傳信兵去給段超傳令去了。
林川借助著昏黃的燈光,仔細的看著安城周邊的地圖,現在遼國兵馬已經占據了寶城,兵臨安城了,前段時間由於天氣炎熱,對方沒怎麽進攻,現在隨著天氣的轉涼,攻勢必然會大大加強,趙春的後衛軍壓力不小,現在他手裏隻有段超的先鋒軍和陳琳的後勤軍,主力全部集結完成估計還得一個月左右。
沒辦法,大軍行動不同於個人,事情很多,再加上到了雨季,三天兩頭的下雨,嚴重影響了行軍速度。
“稟報大帥,段將軍到了。”
“讓他進來吧。”
林川的眼睛並沒有離開地圖,他還在邊看邊思索著破敵之策,他必須在東線快速擊敗遼軍,盡快的去支援中線,可以想象的到,北元軍力加強後,李鼎的中線壓力絕對是空前的,萬一被攻破,麻煩就大了。
“參見大帥,大帥叫末將來可有任務要執行了?”段超施禮道
林川將地圖推倒一邊,道:“本帥計劃明天大軍在濟城北十五裏處安營紮寨,等候主力大軍會和,你現在需要把濟城至安城一線的敵軍斥候、遊騎都給清除幹淨,這些家夥給周邊的村莊的百姓帶來的傷害實在太大了。”
段超道:“是,大帥。”
林川道:“另外,派人摸清楚濟城至安城一帶的地勢地貌,向西到南北縱橫的燕山山脈,向東延伸五十裏,把詳細的信息匯報給寧澤,他要根據這些信息製作地圖沙盤。”
沙盤段超倒是知道,之前在京城軍營的時候就有,剛開始他們對這個活靈活現的小京城都很好奇,也稀奇的緊,不過後來見的多了,也就不足為奇了。
段超領命退下。
第二天林川安排好行軍事宜,他則帶著親兵到了知府衙門,知府得到報告後早就和鎮守使率領著濟城的大族代表人在門口等候了。
林川跳下馬,問道:“濟城的幾大家族都到了?”
知府道:“稟王爺,都在這裏了,您請....”眾人紛紛呢施禮道:“恭迎靖王殿下蒞臨濟城。”
林川虎步進入知府衙門,知府在前麵領路,鎮守使陪同,很快幾人就到了知府大堂,下人們得到吩咐一道道美味佳肴很快擺滿了桌麵。
知府招唿大家入座,眾人紛紛客氣道謝,林川入座後舉起一杯酒道:“本王初到貴地,還請各位多多關照。”
眾人連忙道:“王爺客氣了,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知府大人,挨個介紹一下吧,本王對大家都還很陌生呢。”
“是,王爺。”知府站起身來,指著他右手邊第一位士紳道:“這位是李厚,城東李家族長,李家主要經營茶葉生意。”他挨個從右到左的挨個介紹道:“王亮,城西王家族長,主要經營布匹生意;趙安,城南趙家莊的族長,主要經營瓷器生意;喬新年,城北喬家族長,生意比較涉及範圍比較廣,糧、布、茶葉等都有涉及;最後這位是西城外盧家村的族長盧占,主要從事酒水生意。”
林川舉起酒杯向眾人敬酒。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林川放下筷子,眾人見此,知道正戲來了,紛紛放下筷子,仔細聽聽林川想要說些什麽。
林川道:“想必諸位都知道我朝和遼國的戰事情況,目前我朝處於劣勢,遼國兵臨安城,遊騎已經威脅到了濟城區域,本王此次奉命率領大軍抵抗遼軍,大軍不日將在濟城集結待命。”說著環顧眾人。
知府識趣的刀:“王爺,有什麽需要我們幫忙的您盡管請說。”
林川道:“前方戰事緊張,後方必須穩定,你們幾家都是當地的名門望族,要負起責任來。為解決後顧之憂,你們幾家為我軍籌集部分糧草,至於數量當然是多多益善了,不過有一點本王要說到前邊,不可分派給老百姓。”
本來聽說讓籌集糧草,這是在他們的預料之中的,但是又聽說不能分派給老百姓,這就意味著必須要他們自己家出糧了,幾人頓時就不樂意了。
李厚站起身拱手道:“王爺,籌集糧草我們沒什麽意見,孝王在時我們就籌集過,當那是不讓從百姓那裏籌集,這就難為我們了,雖然我們薄有家資,但是也難以供應大軍的糧草呀。”
林川道:“這樣吧,你們幾家總共籌集十萬石糧食吧,這樣以你們的家資應該不成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