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舞動長槍挑飛迎麵而來的一個北元騎兵,接著長槍又是橫掃而出將邊上的一名騎兵掃下戰馬,速度不減的繼續朝前衝殺,所過之處人仰馬翻,元成見林川勇猛親自上前廝殺,剛一交手他就後悔了,林川的槍又快又狠,力氣也不小,他隻能疲於應付,還沒等他想到對策,三個迴合後林川一槍挑飛了他的長刀,緊接著順勢砸下,元成的頭都癟了,栽倒馬下。


    很快林川就殺透敵陣朝敵軍大隊而去,軋吉和澤原實在是沒有想到,林川這麽勇猛,那一百人也都是個個肖勇,元成的五百人一個對衝下來剩下不到二百人,林川那邊則還有八十多人,差距明顯。


    上頭上觀戰的眾人也是目瞪口呆,他們知道林川會武,也知道他練兵有一手,但是萬萬沒想到林川的個人勇武和士兵如此的犀利,那可是北元的三太子親兵啊,就被他們輕鬆給擊破了五百人。


    澤原想要讓士兵全部衝上去圍殺,奈何受地形所限,他們隻能呈線形衝殺過去,現在他們終於知道,林川為什麽選擇在這裏了,縱然他們人多,但是每次直接對敵的也就是三四十人。


    林川不管澤原怎麽想,率軍直接公主車駕猛衝,北元騎兵在他們的衝擊下,速度大減,雙方徹底陷入纏鬥時,林川距離車駕僅僅不到百步了。


    麵對圍上來的敵人,他槍若遊龍,揮灑出片片銀光,所過之處血肉橫飛,雖然身上也遭受了創傷,但是愈發激起了他的狠勁,拍飛一名敵軍後,他掃視戰場,發現澤原正斬殺了一名親兵,他揮槍逼退兩名敵軍,朝著澤原衝了過去。


    距離還有五十步的時候他借助馬力擲出長槍,澤原也看到了林川衝他來了,能做到萬夫長,他對自己的武力還是很自信的,但是當他聽到風聲傳來的時候,定睛一看迎麵而來的是快速放大的槍頭,他怎麽也想不到在紛亂的戰場上,林川敢把兵器扔了出去。


    林川擲出長槍,順勢拔出長劍,橫掃而過,兩名靠近的敵兵脖子上鮮血噴濺而出,墜落馬下。其餘人馬看見主將被殺,紛紛後退,不敢再繼續接戰,林川縱馬而過取迴長槍,衝過百步來到車駕前,長槍指著軋吉。


    林川說道:“本王不殺你,你迴去告訴元魯,他要戰那邊戰吧。”殘存的親兵們紛紛舉起武器高唿道:“他要戰那便戰、他要戰那便戰。”軋吉麵無人色,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終究是小看而來這個毛頭小子啊。


    他向林川拱手行禮,帶著不到兩千的殘兵和澤原、元成的屍體狼狽退出戰場,這支原先不可一世的北元兵此時灰頭土臉的,神氣全無,三千人被一百人破陣並斬殺了兩位主將,這是北元近百年來從未有過的。


    秦讓等觀眾更是震驚的說不出話來,這太出乎他們的意料了,完全不能夠理解。太子的則是大喜,他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陳琳這時帶著後勤兵快速抵達戰場,經此一戰,特勤隊,僅剩二十七人,個個帶傷,林川讓陳琳接手處置,他則帶著三公主向預定地點馳去,等太子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林川已經不見了蹤影。


    李成遠遠的看著一片狼藉的戰場,不由大感慨道:“靖王,老夫還是小瞧你了呀,真是沒有想到啊。”


    邊上的秦讓很不爽的道:“李樞密,沒想到什麽呀?”


    李成道:“第一,沒想到靖王對三公主的維護到了如此地步,重情重義啊;第二,沒想到他在不動用靖王軍的情況下僅靠一百人就破了三千北元精銳;第三,沒想到靖王竟然是精通兵法之道的。看來我真是老了。”


    秦讓道:“精通兵法之道?你怎麽看出來的?”


    李成沒有直接迴答他,而是問身邊的幾人道:“秦山、還有你們幾個校尉,你們可看出靖王為何選此地作為戰場了嗎?”


    幾個校尉都在搖頭,秦山則道:“難道是因為此處有山有林,便於隱蔽,讓北元難以提前探知?”


    李成道:“不全對,靖王選定此處確有利用山林之意,但不僅僅是隱蔽。”他指著戰場道:“你們看,這片地域狹長,敵人的大隊騎兵難以完全展開,看似人多,但是真正與靖王接戰的始終是那麽三四十個人,人數有事很難發揮,這就給了靖王充分發揮他武勇的機會。敵軍主將不敵他,確有無處可避,隻能與他對決,主將戰死,軍心渙散,也就促成了現在這個結果。”


    秦山恍然大悟,道:“此處地形選擇的確實精妙,算計更是精細無比呀。”


    李成感歎道:“是啊,以往作戰都講究大軍團衝擊,能把地形算進去的將領著實不多呀,要不是老夫親眼目睹整個過程,也不能了解靖王的心思呀。”


    秦讓哼道:“老夫不管這些,明天早朝定要參他破壞和議,劫走公主之罪。”


    李成道:“秦相,老夫勸你一句,不要和靖王對著幹,他不比太子麵善心也善,靖王可是殺伐果斷之人,你把他逼急了對你和你們秦家沒有好處。”


    說完不等秦讓反應,帶著親衛揚長而去,秦讓則道:“老夫能怕他?哼”


    迴去的路上,秦山道:“父親,和議是不成了,這對我們秦家的生意打擊很大啊。”


    秦讓道:“先把靖王搞下去,再想辦法吧,家族的收益是我們立足的根本所在啊。”


    次日朝會,秦讓聯合兵部尚書田建、禦史台等部門參了林川一本,禦史上奏道:“陛下,靖王致國家安危與不顧,違抗和親旨意,殺戮北元使者,劫走公主,罪行滔天,請陛下治靖王之罪。”


    其他禦史紛紛跟上,最後秦讓親自下場,請求皇帝抓捕靖王,他道:“靖王破壞和議,致使北境戰事再起,商路不暢,稅收銳減,動搖江山社稷,必須要受到懲罰。”


    太子辯解道:“北境戰事本來就還沒有結束,和靖王有什麽關係?”


    秦讓道:“和議即成,北元撤兵指日可待,現在靖王劫走公主,斬殺使者,戰事將起是不爭的事實。”


    皇帝最近精氣神大不如前了,他不耐煩的道:“靖王來了沒有?”


    太子道:“迴父皇,靖王沒來。”


    “那就去宣他上朝辯解吧。大家說說接下來該怎麽應對北元和遼國吧。”


    眾官員你一言我一語,但是都沒有能說到點子上的,李成倒是想提議靖王出征,但是靖王又在風口浪尖上,他也不好開口,隻能暗自歎氣,做了這麽多年的官,這是他感覺最難的時候,有時候他都想親自出馬領兵了,奈何年老體衰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鋒上的尊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米酥的樹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米酥的樹根並收藏劍鋒上的尊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