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婉拒了孝王林河的邀請,獨自走在迴家的路上,今天的朝會他全程都在觀察著北元的使者,他看到的使者對大興的恭敬,比如正使紮吉,他從肢體動作、語言再到表情神態幾乎都接近完美,雖然長相稍顯粗狂,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如沐春風。
但是這些都是表麵的呈現,林川如果不是因為全程都在觀察這兩個使者,還真就被他給蒙混過去了。
林川共發現了他兩次“真情流露”,一次是在大興群臣聽見北元取勝集體震驚的時候,紮吉對於這些人的反應顯然是有些意外的,林川在這時敏銳的觀察道軋吉眼神中不自覺的流露出的困惑、進而轉化成蔑視,瞬間又轉迴恭敬。
再有一次就是群臣對於鹽鐵貿易通過的時候,軋吉眼中流露出一絲興奮繼而很快消散。
這兩次的微妙表情讓林川不自覺的產生了一絲危機感,更不用說元烈那幾乎擺在明麵上的輕視了,他敢明目張膽的挑釁李成這位大興眾臣可見一般。如果紮吉代表的文臣、元烈代表的是武將,那麽這是不是意味著北元的文臣武將在對待大興的態度上達成了一致?這是不是意味著如果有一方對大興起了壞心思,另一方也會積極加入達成共識?這是不是意味著大興和北元的關係就在他們的一念之間了?
剛讓林川難以想通的就是這次交易的內容,雙方隻是單純的提高的貿易量,看似很公平,但是大興想要引進種馬的訴求被北元以大興水土不適合種馬生存這種極其荒謬的理由給婉拒了,更客氣的是眾人就那樣理所當然的接受了,沒有在爭取那怕一絲一毫。
鹽鐵的輸出更是一點遲疑沒有,還在為多進項的戰馬、皮毛之類的在歡唿雀躍,殊不知北元與麗雅國之間的戰爭是消耗沒有錯,但是更多是的戰勝國對戰敗國的掠奪,所以林川認為北元雖然有損失但是收獲更多,糧食儲備可能會因為冬天的雪災消耗很大,但是鐵料卻不會,這樣想來北元的鐵儲備將會是一個恐怖的存在,這個草原帝國很長時間都不會為了鐵料不足而犯愁了。
就在林川滿懷心思的迴到王府的時候,北元使者軋吉和元烈也正在迴驛站的馬車上討論這今天朝會的收獲。
軋吉道:“今天殿堂上的這些都是大興一國的重臣,結果他們對於鄰國的發生的重大事件一無所知,相較於此,我們北元對大興信息掌握堪稱細致入微了,我們甚至知道丞相秦讓家裏主仆共有多少人,樞密使李成的身體情況如何,大興老一代將領每一個人的狀態如何,新生代有那些可堪大用的人才。”
元烈點頭表示認同,道:“大興群臣都安逸的太久了,當年聞名遐邇的內衛使司似乎也不複當年的犀利,按照以前的內衛使司作風,大興朝不可能不了解我們戰勝麗雅國的消息,但是事實上今天大興的表現顯然不是這樣的。”
“你說的沒錯,大興似乎比我們了解的還要不堪,秦讓和李成將相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這是文官插手軍武的結果,也是景和帝平衡的結果,雖然保障了朝堂的穩定,但也會極大的限製軍隊的調遣,這一點是我們之前不太了解的。”軋吉道。
元烈道:“三天後在看看他們最精銳的京營軍,就能大概估算出大興的軍事實力如何了。至於邊關的邊防軍,哼哼.....”
這時馬車外邊出來隨從的聲音,“兩位大人,驛站到了。”
二人不再說話,下車進入驛站,就在他們要分開的時候,軋吉道:“我計劃這幾天抽空去見見我們在大興的幽狼司負責人,在詳細了解一下大興的情況。”
元烈表示知道這個幽狼司是他們北元的秘密機構,對外負責收集信息,這次北元能夠詳細掌握麗雅國的風吹草動,幽狼司居功至偉。對內負責監督百官和各個部落,不少官員都以為他們家破人亡,不少強大的部落也因為他們身死族滅。大汗一族能夠對北元完成二百多年的統治,幽狼司的作用不可或缺。
林川吃過午飯後躺在躺椅上眯著眼享受著初春的溫暖陽光,忽然他眼神變得銳利起來,坐起身叫道:“林順可在?”
林順不知從何處轉出迴道:“王爺,屬下在。”
“你調遣人手,把北元使團給我盯死了,我要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但是要注意,不要讓他們覺察到有人在盯梢。”林川吩咐道。
“遵命,屬下定當完成任務。”林順施禮告退。
張順自從開始負責酒水銷售,鋪設情報網絡後,人也逐漸變的成熟、深沉起來了,再也不複當年那個彎腰伺候人的小太監了。
林川對於張順的消息網絡建設還是比較滿意的,酒樓和酒館陸續在全國各個大城開始建成營業,對於人員的培養也在逐步的規範化。相對於林順的對內,郭來順的商隊主要對外,最近正在籌備建立對麗雅國的商隊,去年已經在北元設下了幾個秘密商隊集散點,當然他們更重要的是做情報收集,這也是林川為什麽能比滿朝諸公更早獲悉北元戰勝消息的原因。
林川酒坊的收入一部分投入到親衛營的建設,其餘大部分都投入到這些消息渠道的建設中了,這讓他心安了不少,想要擺爛、想要逍遙自在、想要看雲卷雲舒也得有想的資本不是?
這幾天,寧澤每天都來匯報收集到的消息,其中也是以北元使團的為主。
據匯報,這兩三天,北元使團的軋吉、元烈相繼拜訪了丞相秦讓、樞密使李成,兵部尚書田建等人,幾乎沒有空閑的時候。
按照收買的相府消息人員匯報的情況,軋吉和秦讓密談了一個多時辰,至於元烈則有秦山相陪,二人在涼亭內喝著富春酒交談甚歡,元烈大大稱讚了富春酒的醇厚、熱烈,也講了麗雅軍的一些優劣點,秦山則對照麗雅軍的情況剖析他所轄左衛軍的不足之處。他們甚至在相府吃了中午飯,至於軋吉和秦讓具體談了什麽,由於二人是在書房談話且消息人員等級太低,無法獲知準確情況,隻知道告別時雙方互道精誠合作。
但是這些都是表麵的呈現,林川如果不是因為全程都在觀察這兩個使者,還真就被他給蒙混過去了。
林川共發現了他兩次“真情流露”,一次是在大興群臣聽見北元取勝集體震驚的時候,紮吉對於這些人的反應顯然是有些意外的,林川在這時敏銳的觀察道軋吉眼神中不自覺的流露出的困惑、進而轉化成蔑視,瞬間又轉迴恭敬。
再有一次就是群臣對於鹽鐵貿易通過的時候,軋吉眼中流露出一絲興奮繼而很快消散。
這兩次的微妙表情讓林川不自覺的產生了一絲危機感,更不用說元烈那幾乎擺在明麵上的輕視了,他敢明目張膽的挑釁李成這位大興眾臣可見一般。如果紮吉代表的文臣、元烈代表的是武將,那麽這是不是意味著北元的文臣武將在對待大興的態度上達成了一致?這是不是意味著如果有一方對大興起了壞心思,另一方也會積極加入達成共識?這是不是意味著大興和北元的關係就在他們的一念之間了?
剛讓林川難以想通的就是這次交易的內容,雙方隻是單純的提高的貿易量,看似很公平,但是大興想要引進種馬的訴求被北元以大興水土不適合種馬生存這種極其荒謬的理由給婉拒了,更客氣的是眾人就那樣理所當然的接受了,沒有在爭取那怕一絲一毫。
鹽鐵的輸出更是一點遲疑沒有,還在為多進項的戰馬、皮毛之類的在歡唿雀躍,殊不知北元與麗雅國之間的戰爭是消耗沒有錯,但是更多是的戰勝國對戰敗國的掠奪,所以林川認為北元雖然有損失但是收獲更多,糧食儲備可能會因為冬天的雪災消耗很大,但是鐵料卻不會,這樣想來北元的鐵儲備將會是一個恐怖的存在,這個草原帝國很長時間都不會為了鐵料不足而犯愁了。
就在林川滿懷心思的迴到王府的時候,北元使者軋吉和元烈也正在迴驛站的馬車上討論這今天朝會的收獲。
軋吉道:“今天殿堂上的這些都是大興一國的重臣,結果他們對於鄰國的發生的重大事件一無所知,相較於此,我們北元對大興信息掌握堪稱細致入微了,我們甚至知道丞相秦讓家裏主仆共有多少人,樞密使李成的身體情況如何,大興老一代將領每一個人的狀態如何,新生代有那些可堪大用的人才。”
元烈點頭表示認同,道:“大興群臣都安逸的太久了,當年聞名遐邇的內衛使司似乎也不複當年的犀利,按照以前的內衛使司作風,大興朝不可能不了解我們戰勝麗雅國的消息,但是事實上今天大興的表現顯然不是這樣的。”
“你說的沒錯,大興似乎比我們了解的還要不堪,秦讓和李成將相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這是文官插手軍武的結果,也是景和帝平衡的結果,雖然保障了朝堂的穩定,但也會極大的限製軍隊的調遣,這一點是我們之前不太了解的。”軋吉道。
元烈道:“三天後在看看他們最精銳的京營軍,就能大概估算出大興的軍事實力如何了。至於邊關的邊防軍,哼哼.....”
這時馬車外邊出來隨從的聲音,“兩位大人,驛站到了。”
二人不再說話,下車進入驛站,就在他們要分開的時候,軋吉道:“我計劃這幾天抽空去見見我們在大興的幽狼司負責人,在詳細了解一下大興的情況。”
元烈表示知道這個幽狼司是他們北元的秘密機構,對外負責收集信息,這次北元能夠詳細掌握麗雅國的風吹草動,幽狼司居功至偉。對內負責監督百官和各個部落,不少官員都以為他們家破人亡,不少強大的部落也因為他們身死族滅。大汗一族能夠對北元完成二百多年的統治,幽狼司的作用不可或缺。
林川吃過午飯後躺在躺椅上眯著眼享受著初春的溫暖陽光,忽然他眼神變得銳利起來,坐起身叫道:“林順可在?”
林順不知從何處轉出迴道:“王爺,屬下在。”
“你調遣人手,把北元使團給我盯死了,我要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但是要注意,不要讓他們覺察到有人在盯梢。”林川吩咐道。
“遵命,屬下定當完成任務。”林順施禮告退。
張順自從開始負責酒水銷售,鋪設情報網絡後,人也逐漸變的成熟、深沉起來了,再也不複當年那個彎腰伺候人的小太監了。
林川對於張順的消息網絡建設還是比較滿意的,酒樓和酒館陸續在全國各個大城開始建成營業,對於人員的培養也在逐步的規範化。相對於林順的對內,郭來順的商隊主要對外,最近正在籌備建立對麗雅國的商隊,去年已經在北元設下了幾個秘密商隊集散點,當然他們更重要的是做情報收集,這也是林川為什麽能比滿朝諸公更早獲悉北元戰勝消息的原因。
林川酒坊的收入一部分投入到親衛營的建設,其餘大部分都投入到這些消息渠道的建設中了,這讓他心安了不少,想要擺爛、想要逍遙自在、想要看雲卷雲舒也得有想的資本不是?
這幾天,寧澤每天都來匯報收集到的消息,其中也是以北元使團的為主。
據匯報,這兩三天,北元使團的軋吉、元烈相繼拜訪了丞相秦讓、樞密使李成,兵部尚書田建等人,幾乎沒有空閑的時候。
按照收買的相府消息人員匯報的情況,軋吉和秦讓密談了一個多時辰,至於元烈則有秦山相陪,二人在涼亭內喝著富春酒交談甚歡,元烈大大稱讚了富春酒的醇厚、熱烈,也講了麗雅軍的一些優劣點,秦山則對照麗雅軍的情況剖析他所轄左衛軍的不足之處。他們甚至在相府吃了中午飯,至於軋吉和秦讓具體談了什麽,由於二人是在書房談話且消息人員等級太低,無法獲知準確情況,隻知道告別時雙方互道精誠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