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集市和錢幣,橋國市場有了快速發展;但在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問題也接鍾而來。

    在集市上,白絹是最好的上等衣料,也是當時最貴的消費品;以前買賣白絹時,買多買少,完全憑人們的感覺,為此,買賣雙方經常爭吵不休,有時還動手動腳;

    在製衣廠,人們縫製衣裳時,衣有多長,裳有多寬,沒有統一的標準,全靠裁縫在人的身體上比比劃劃,這就是量體裁衣成語的最初來源;這樣縫衣,不僅費時,有時比劃不準確,縫出來的衣裳,穿在身上,叫人哭笑不得;

    在修房子時,房子修多高,屋子修多寬,全憑木匠的經驗;要是木匠經驗不足,修出來的房子,不是垮塌,就是東倒西歪,咋個住人?

    ……

    情況反映到黃帝那裏,黃帝開了幾次會解決,也沒個結果。

    黃帝迴到黃宮,還是心事重重,在房裏踱來踱去,思考問題。

    黃後嫘祖見黃帝迴宮,十分高興,說:“黃帝,我親手織了一疋白絹,想給你縫套衣裳,坐下來,我給你比劃比劃!”

    黃帝心煩地說:“以後再說!”說完,坐在木墩上繼續思考問題。

    嫘祖見黃帝心煩,不敢打攪他,更不敢拿白絹在黃帝身上比劃,便在一旁想辦法。她想:“既不打攪黃帝思考問題,又要把衣裳的長短比劃好,怎樣才能辦到呢?” 突然,嫘祖見桌上有一雙吃飯用的竹筷,便拿起其中一根竹筷,在黃帝身上上下比劃起來,比劃完了,她小聲說:“黃帝的衣長四個半竹筷,袖長兩個半竹筷,身寬兩個竹筷,……”

    嫘祖在床上鋪開白絹,按黃帝的衣長、袖長、身寬,用竹筷比劃起來。

    剛才,黃帝見嫘祖用竹筷在自己身上比劃,開始沒在意;後來,嫘祖的小聲說話,又在白絹上用竹筷比劃後,他一下驚醒過來,站起來從嫘祖手中接過竹筷,大笑起來:“哈哈哈,黃後,你又立功了,幫我解決難題了!”

    嫘祖得知黃帝的難題後,也跟著一起笑了。

    黃帝與嫘祖又研究了一陣,問題徹底解決了。

    第二天,黃帝在大臣會上,拿出一長一短兩根竹筷,說:“下麵反映,買賣白絹沒個長短標準;修房子的高矮沒個統一,這個問題,被這兩根竹筷解決了!”

    說到這裏,黃帝用短竹筷在一塊白絹上量起來:“一筷、兩筷、三筷、……”

    黃帝說:“以後在市場上買賣白絹,隻要用這筷子一量,就知道白絹長幾筷子;如果一筷子白絹值十個錢幣,五筷子白絹就是五十個錢幣了!”

    大家齊聲叫好:“好啊!黃帝解決大難題了!黃帝,那根長筷子幹啥用的?”

    黃帝拿起長筷子,量起議事廳的長寬來。

    議事廳的長寬量完了,大家醒悟過來:“啊,明白了!短筷子量白絹,長筷子量房屋,這下好了!”

    黃帝拿起短筷子,介紹短筷子上刻的十個刻痕,每個一樣長,專門解決不足一筷子的長短問題;黃帝又拿起長筷子,介紹一根長筷子等於十個短筷子,專門解決不足一長筷子的問題。

    大家聽了,更是心服口服。

    倉頡問:“黃帝,你是咋想起用筷子來量長短的?”

    黃帝講了嫘祖給他縫衣服的事。

    風後說:“用筷子量長短的發明,應該是黃帝和嫘祖的共同發明!”

    倉頡說:“對。不過,量長短用筷子,這筷子的名字得改一改!吃飯用筷子,量長短也用筷子,聽起來容易混淆,請黃帝給量長短的筷子,另起個名字吧!”

    黃帝想了想,說:“對,專門吃飯的筷子,還是叫筷子;把量長短的筷子叫吃子,吃子上的十個刻痕,每個都很短,像釘子長,就叫寸;那根長筷子立起來,與長得高的男人一樣高,男人長高了要娶女人,叫丈夫,長筷子就叫丈吧!”

    大家一致讚成。

    倉頡把長吃子和短吃子放到地上,組成了直角;根據這個直角,創造了像形字“尺”,尺子誕生了;又根據黃帝說的尺子上的刻痕很短像釘子,又造了形意字“寸”;根據黃帝說的長尺子像高大的丈夫,又造了形意字“丈”;從此,量長短的“度”,就是寸、尺、丈了。

    市場上反映米糧買賣沒標準的問題,也被黃帝看三黃妃彤魚氏煮飯解決了。

    一天, 黃帝迴黃宮後,感覺肚子餓,便去廚房找吃的。

    三黃妃彤魚氏是後宮分管膳食的,在勤儉辦膳食上,她是行家裏手;這時,她正在廚房量米;黃帝見米缸前擺了大大小小三個陶罐,彤魚氏先拿大罐舀了十九罐米,又用中罐舀了二十五罐米,又用小罐舀了三十八罐米,最後將米交給廚子去煮飯。黃帝看到這裏,問彤魚氏:“煮飯用三個罐子做啥?”

    彤魚氏說:“人的飯量有大小,煮多了浪費,煮少了不夠吃;我通過觀察,發現男人一大罐米,女人一中罐米,老人和小孩一小罐米,這樣不多不少,剛夠吃!”

    黃帝從中受到啟發,令木匠做了大小兩個木框,小木框與彤魚氏的大陶罐一樣,裝的米夠男人吃一頓;十個小木框的米,剛好裝滿一個大木框。

    在大臣會議上,大家一致讚成用大小木框,作為米糧買賣中量米的標準;黃帝還給小木框取名“升”,給大木框取名“鬥”;還規定,十角為一升,十升為一鬥,十鬥為一石;倉頡不久也造出了“角”、“升”、“鬥”“石”四個字。

    黃帝與黃後嫘祖,發明了量長短、高矮的“度”,即寸、尺、丈;黃帝與三黃妃彤魚氏,發明了量米糧量多少的角、升、鬥、石,在全國傳為美談;聰明、好勝的二黃妃方雷氏,這下坐不住了;她想:“嫘祖和彤魚氏,都有了發明,我這麽聰明,咋還不如她們?”

    方雷氏去找黃帝幫忙,黃帝說:“嫘祖和彤魚氏發明的‘度’和‘量’,是她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總結,我隻是從中提高了一下;發明靠自己,我幫不上你的忙;不過,我可以給你提供一個發明方向;如今市場上反映,量長短的尺、寸有了,量多少的升、鬥有了,還差一個量肉呀、銅呀輕重的東西,你若發明出來,就與嫘祖、彤魚氏一樣了!”

    方雷氏迴房後,心想:“差個量肉、量銅輕重的發明,這肉和銅的輕重,咋量呀?嗬,嫫母是打獵出身,又分管宮裏的吃肉,怎樣量肉,她一定清楚!”

    方雷氏找到嫫母,嫫母先開口了,說:“二姐,黃帝叫我與你一起搞發明,發明一個量肉輕重的東西,是嗎?”

    方雷氏原打算從嫫母那裏套點東西,自己一個人搞發明;看來不行了,就一起搞吧!

    嫫母把切得的一塊塊肉,放在桌上,問:“二姐,這幾塊肉,哪塊重,哪塊輕?”

    方雷氏把肉塊看了又看,掂了又掂,分不出輕重,問:“四妺,你們原來的部落,是咋個分肉的?”

    嫫母說:“就這樣切成塊呀!”

    方雷氏又問:“要是有人說他們打獵出力一樣,而分肉時他的肉塊輕,別人的肉塊重,這咋辦?”

    嫫母說:“肉多的是,不會爭!對了,我想起來了,有一年下大雪,獵物少,肉不夠吃;一個年輕人說自己的肉塊輕,別人的肉塊重,不公平;吵到部落長那裏,部落長看了看,掂了掂,還是分不出輕重;部落長請我爺爺出麵,我爺爺答應了;爺爺找來一截樹棍和一條短繩,在樹棍中央係上短繩,樹棍兩頭掛上肉;然後提起中央的短繩,發現樹棍朝一頭傾斜了;爺爺把傾斜的那塊肉割下一塊,樹棍平衡了,兩塊肉一樣重了,爺爺把這個東西叫衡。”

    方雷氏聽了,大叫:“有門了!”

    方雷氏和嫫母,也照葫蘆畫瓢,製了一個衡;掛上兩塊肉,一頭重,一頭輕;把重的割掉一塊,就平衡了,兩塊肉一樣重了。

    方雷氏見了,高興地大叫:“成功了,成功了!”

    一直觀注此事的黃帝,看到這裏,進來說:“你們隻成功了一半,還要繼續搞。為啥呢?兩塊都是肉,沒個標準;要是換塊銅,咋辦?”

    嫫母說:“是呀,咋辦?”

    方雷氏撒嬌說:“黃帝,你幫了大姐和三妹,也該幫幫我們呀!”

    黃帝想了想,說:“好,你們去河邊,撿十幾個拳頭大的鵝卵石迴來,我有用!”

    鵝卵石撿迴來了,黃帝取下一塊肉,分別把鵝卵石掛上去,其中一塊掛上去,與肉塊平衡;黃帝說:“這塊鵝卵石就是標準,掛在一頭不動;另一頭掛肉、掛銅、掛泥巴都可以,一掛就知道這東西的輕重了!”

    第二天,黃帝把這套東西帶到大臣會上,給大家演示了一番,大家齊聲說好;黃帝為紀念嫫母的爺爺,把這個量輕重的東西取名“衡”,就是現在的稱;黃帝認為那塊鵝卵石十分重要,稱什麽都離不開它,取名“權”,就是現在的稱砣;那樹棍就是衡杆,就是現在的稱杆;倉頡不久就創造岀“權”字和“衡”字。

    又過了幾十年,人們在黃帝與方雷氏、嫫母發明的基礎上,逐步完善,才逐漸成為後來使用的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軒轅黃帝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巴山秀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巴山秀才並收藏軒轅黃帝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