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成帝懲治滕州百姓
殿下,太子妃又去查案了! 作者:迷途的土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成帝聽著李敖的辯解,平靜的眸子倏然變幻,勃然大怒:“你們說的是什麽話?他們當年做下了那樣的惡事,他們就應該付出代價,當初他們冷漠旁觀關閉城門的時候就應該想到他們的子孫後代會因此而付出代價。”
“不論他們付出什麽樣的代價,都是他們應得。”
成帝迴眸看著所有人:“曹公公已經帶著人去了滕州,他一直都在等朕的命令以及對滕州城百姓的處決。若是等不到朕的聖旨他便會毫不猶豫的屠城。”
說著,成帝眸光陰沉的看著眼前人,沉聲道:“李敖,你可還記得曹公公原來是誰人的部將。”
“你覺得按照曹公公的個性他會放過傷害沈國公後人的人嗎?”成帝冷聲質問,眉宇間滿是陰霾。很是期待滕州城最後的結局是以屠城為結局。
所有人抬眸看向宣皇後,他們希望宣皇後能夠出麵勸阻成帝莫要衝動行事,畢竟這個世界上能夠阻止成帝隻有太子殿下和宣皇後。
太子殿下深愛太子妃,他絕不可能開口勸說成帝收迴成命,他們隻能將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宣皇後身上。
宣皇後淡淡的看了他們一眼,眉宇間陰鬱成雲:“本宮恨不得現在就要宰了那些人,你們竟然還指望本宮勸說陛下。”
“沈珞是沈家姐姐唯一的骨血,她受了那麽多委屈,險些把命都丟了,你們讓我放過那群作惡的人,我憑什麽要放過他們?我恨不得他們現在就去死。”宣皇後看著眼前篆刻的一個又一個名字,心底久久不能平靜。
她甚至無法容忍滕州城的人活在這個世上。
宣皇後的一番話讓所有人都沒有開口勸說的勇氣,隻是沉默的跪在祠堂。
“陛下,娘娘,您方才都看見了,其實這些英雄他們都不曾責怪過滕州城的百姓。”某一人小聲的說著,想要勸說成帝放過滕州城的百姓。
成帝迴眸卻見所有人都跪在地上,仿佛剛才沒有人說話一般。
“他們隻是希望沈珞能夠平安,他們隻是希望沈珞能夠放下仇恨好好活著,可這不代表他們不恨滕州城的百姓。”
“麵對一群想要殺死自己,自己又給他們留了一條生路的人,可他們卻在自己死了之後搶奪他們的屍骨,讓他們屍骨無存。”
“如果是你遭遇了這一切,你們會原諒他們嗎?”成帝看著所有人,厲聲道:“迴答朕,如果你們是牆壁上刻著名字的人,你們會原諒那些作惡的嗎?”
“他們還有後人,他們的後人就在門外,你覺得該如何給他們後人一個交代?”宣皇後接過成帝的質問,又問道。
宣皇後看著所有人,再度出言質問:“他們就在門外,你們哪個有膽子出去勸他們不要追究,放過那些惡人。你們敢嗎?”
所有人再度陷入沉默:他們沒有那個膽子出門勸說。
死去的人是那些人的至親,他們也因為至親的去世遭遇各種不公,本該前途大好的未來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連活下去都變得艱難。
他們失去了最重要的人,他們家庭失去了脊梁,若不是遇到沈大人他們或許很難活下去,他們絕不可能放過那群作惡的人。
成帝輕笑:“怎麽,你們不敢出去麵對亡者的後人卻敢勸說朕放過作惡之人,你們怎麽有勇氣勸說朕放過滕州城的人??”
“.......”祠堂一片沉默。
成帝卻不願意他們多說什麽,開口道:“即日起建立祠堂供奉死去的亡者。”
“沈向晚剿匪有功,守城有功,即日起移居功德廟,享世人供奉。”
“沈珞殺賊有功,大義凜然,又為沈國公後人當繼承沈國公之爵位,世襲罔替,享受正一品國公待遇。食邑三千戶,良田百畝,嫁入東宮後依舊享受沈國公爵位待遇。”
成帝宣告完,垂眸看著所有人:“你們出去,朕不想看見你們,他們也不想看見你們,讓他們的後人進來祭拜。”
“你們沒有資格在這兒祭拜他們。”宣皇後看著他們離開,出言嘲諷。
高漣、高治、華峰等北鎮府司府衛以及那些為了沈珞來到寧安城的百姓跪在祠堂,等候著成帝對滕州城的宣判。
成帝看著所有人,開口道:“朕知道你們心中有恨,朕答應你們會給你們一個交代,整個滕州城的人都將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朕會剝奪滕州城百姓入仕的機會,會取締滕州城所有書院,藥鋪,封鎖滕州城大門不允許他們踏出滕州城一步。當年他們將你們的至親關在門外,今日朕便將他們永遠封在城中,直到百年之後所有親曆者死去。”
“作惡者自有天誅。這些年的洪災旱災便是上天給滕州城的懲罰。”站在不遠處的蘇昊然迴了一句,而後轉身縱馬離開。
他忘記了當年發生的一切,沈妙言的丹青妙筆讓她所有的記憶幡然蘇醒,往事曆曆在目。
他痛恨自己沒能阻止蘇襄關閉城門,他更恨關閉城門的是自己的生父生母和親生姐姐,盡管他不願意承認那些人就是他的親生父母。
他的至親之人殘暴不堪,心狠手辣傷害了他最愛的人,他親眼看著卻無力阻止。
他是罪人的兒子,他沒有資格活在世上,他要迴去報仇,他要替阿母和姐姐報仇。他要滕州城所有人付出代價。
宣皇後見蘇昊然神情漠然,當即開口道:“來人,追上蘇昊然將他帶迴來,若是他敢拒絕,直接將他打暈了帶迴來。”
那個孩子年紀小易衝動,今日他得知了曾經的一切定然不會原諒自己,會想盡一切辦法報仇。
他年紀還小,又是沈珞的弟弟,現在沈珞昏迷,她作為長輩不能放任不管。
“是。”守衛領命而去。
成帝見守衛離開並沒有出聲,默默地站在一旁陪著所有人。
滕州城事發突然,屬下上奏,他卻沒能及時查清楚真相,還給了蘇襄毀滅所有關於記載守城將士的記錄。他也有錯,他讓這些將士們沉冤十二載。
他也有錯,他判斷失誤,讓沈珞被仇恨纏繞了十二年。
他也應該向亡者道歉,默哀!
“朕對不起你們的親人。”
“朕沒有查清楚真相,朕有錯。”
“朕會將你們的先輩記錄在史冊上,會讓他們名字傳承下去。”
“不論他們付出什麽樣的代價,都是他們應得。”
成帝迴眸看著所有人:“曹公公已經帶著人去了滕州,他一直都在等朕的命令以及對滕州城百姓的處決。若是等不到朕的聖旨他便會毫不猶豫的屠城。”
說著,成帝眸光陰沉的看著眼前人,沉聲道:“李敖,你可還記得曹公公原來是誰人的部將。”
“你覺得按照曹公公的個性他會放過傷害沈國公後人的人嗎?”成帝冷聲質問,眉宇間滿是陰霾。很是期待滕州城最後的結局是以屠城為結局。
所有人抬眸看向宣皇後,他們希望宣皇後能夠出麵勸阻成帝莫要衝動行事,畢竟這個世界上能夠阻止成帝隻有太子殿下和宣皇後。
太子殿下深愛太子妃,他絕不可能開口勸說成帝收迴成命,他們隻能將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宣皇後身上。
宣皇後淡淡的看了他們一眼,眉宇間陰鬱成雲:“本宮恨不得現在就要宰了那些人,你們竟然還指望本宮勸說陛下。”
“沈珞是沈家姐姐唯一的骨血,她受了那麽多委屈,險些把命都丟了,你們讓我放過那群作惡的人,我憑什麽要放過他們?我恨不得他們現在就去死。”宣皇後看著眼前篆刻的一個又一個名字,心底久久不能平靜。
她甚至無法容忍滕州城的人活在這個世上。
宣皇後的一番話讓所有人都沒有開口勸說的勇氣,隻是沉默的跪在祠堂。
“陛下,娘娘,您方才都看見了,其實這些英雄他們都不曾責怪過滕州城的百姓。”某一人小聲的說著,想要勸說成帝放過滕州城的百姓。
成帝迴眸卻見所有人都跪在地上,仿佛剛才沒有人說話一般。
“他們隻是希望沈珞能夠平安,他們隻是希望沈珞能夠放下仇恨好好活著,可這不代表他們不恨滕州城的百姓。”
“麵對一群想要殺死自己,自己又給他們留了一條生路的人,可他們卻在自己死了之後搶奪他們的屍骨,讓他們屍骨無存。”
“如果是你遭遇了這一切,你們會原諒他們嗎?”成帝看著所有人,厲聲道:“迴答朕,如果你們是牆壁上刻著名字的人,你們會原諒那些作惡的嗎?”
“他們還有後人,他們的後人就在門外,你覺得該如何給他們後人一個交代?”宣皇後接過成帝的質問,又問道。
宣皇後看著所有人,再度出言質問:“他們就在門外,你們哪個有膽子出去勸他們不要追究,放過那些惡人。你們敢嗎?”
所有人再度陷入沉默:他們沒有那個膽子出門勸說。
死去的人是那些人的至親,他們也因為至親的去世遭遇各種不公,本該前途大好的未來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連活下去都變得艱難。
他們失去了最重要的人,他們家庭失去了脊梁,若不是遇到沈大人他們或許很難活下去,他們絕不可能放過那群作惡的人。
成帝輕笑:“怎麽,你們不敢出去麵對亡者的後人卻敢勸說朕放過作惡之人,你們怎麽有勇氣勸說朕放過滕州城的人??”
“.......”祠堂一片沉默。
成帝卻不願意他們多說什麽,開口道:“即日起建立祠堂供奉死去的亡者。”
“沈向晚剿匪有功,守城有功,即日起移居功德廟,享世人供奉。”
“沈珞殺賊有功,大義凜然,又為沈國公後人當繼承沈國公之爵位,世襲罔替,享受正一品國公待遇。食邑三千戶,良田百畝,嫁入東宮後依舊享受沈國公爵位待遇。”
成帝宣告完,垂眸看著所有人:“你們出去,朕不想看見你們,他們也不想看見你們,讓他們的後人進來祭拜。”
“你們沒有資格在這兒祭拜他們。”宣皇後看著他們離開,出言嘲諷。
高漣、高治、華峰等北鎮府司府衛以及那些為了沈珞來到寧安城的百姓跪在祠堂,等候著成帝對滕州城的宣判。
成帝看著所有人,開口道:“朕知道你們心中有恨,朕答應你們會給你們一個交代,整個滕州城的人都將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朕會剝奪滕州城百姓入仕的機會,會取締滕州城所有書院,藥鋪,封鎖滕州城大門不允許他們踏出滕州城一步。當年他們將你們的至親關在門外,今日朕便將他們永遠封在城中,直到百年之後所有親曆者死去。”
“作惡者自有天誅。這些年的洪災旱災便是上天給滕州城的懲罰。”站在不遠處的蘇昊然迴了一句,而後轉身縱馬離開。
他忘記了當年發生的一切,沈妙言的丹青妙筆讓她所有的記憶幡然蘇醒,往事曆曆在目。
他痛恨自己沒能阻止蘇襄關閉城門,他更恨關閉城門的是自己的生父生母和親生姐姐,盡管他不願意承認那些人就是他的親生父母。
他的至親之人殘暴不堪,心狠手辣傷害了他最愛的人,他親眼看著卻無力阻止。
他是罪人的兒子,他沒有資格活在世上,他要迴去報仇,他要替阿母和姐姐報仇。他要滕州城所有人付出代價。
宣皇後見蘇昊然神情漠然,當即開口道:“來人,追上蘇昊然將他帶迴來,若是他敢拒絕,直接將他打暈了帶迴來。”
那個孩子年紀小易衝動,今日他得知了曾經的一切定然不會原諒自己,會想盡一切辦法報仇。
他年紀還小,又是沈珞的弟弟,現在沈珞昏迷,她作為長輩不能放任不管。
“是。”守衛領命而去。
成帝見守衛離開並沒有出聲,默默地站在一旁陪著所有人。
滕州城事發突然,屬下上奏,他卻沒能及時查清楚真相,還給了蘇襄毀滅所有關於記載守城將士的記錄。他也有錯,他讓這些將士們沉冤十二載。
他也有錯,他判斷失誤,讓沈珞被仇恨纏繞了十二年。
他也應該向亡者道歉,默哀!
“朕對不起你們的親人。”
“朕沒有查清楚真相,朕有錯。”
“朕會將你們的先輩記錄在史冊上,會讓他們名字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