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薄情拋人
黑月光她強取豪奪之後 作者:執手簪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起伏顫抖的答案,震得媞禎腦仁兒晃蕩,時至今日蕭離根本就沒有再掩飾的必要,可不若他,那會是誰呢?……陳淑妃?她是不會相信陳淑妃會做這麽蠢的事情!
“可若不是你心虛,你又為什麽非要把殷珠的孩子過繼給我,這種話可不是隨意說說的吧。”
蕭離目光中有一瞬微冷的光,唇邊的笑意越見越深沉:“我隻是以為你倆關係好,想安撫你失子之痛,不然又是為了什麽?我不是個小心眼的人,我根本都不屑於因為他流著劉溫鈺的血而害你!倒是你,對我才是真的狠心!”
媞禎喉頭似硬住了一般,僵直地喘著氣。巨石投入心湖,巨大而澎湃的激得心口一陣一陣發痛,仿佛從一個黑洞中出來又投進另一個黑洞中。
拔劍四顧心茫然,她強定淡然,卻控製不住手指發抖。隻覺得牙關真真發緊,咬得幾乎要碎了一般。
他仰起臉,無神地望著積灰的窗台,戲謔的笑了一聲,“如今劉溫鈺已貴為秦王,而你成了秦王妃,你們自導自演了這出戲,卻又將自己摘得那麽幹淨,如此高超的計謀,而今你也算得償所願了吧。”
她含了一縷冷笑,一字一句冷若冰霜,“我設的局,自然置身事外,我既坐高台便掉不下來。能有今日還是全然拜你與杜家所賜,若非你們早有預謀,我又如何能抓其七寸,引蛇出洞,斬殺殆盡呢。”
涼薄如此!所謂博弈權術,便是連女人狠起心來連前朝的男人也不及萬分之一!
他亦冷笑,微薄的唇角一勾,“不中用了,我一生要強心太過,從未把女人放在眼裏,看來真是輕敵不得……”
目光裏有灼熱得通人的鄙夷,“在你眼裏我不堪,可劉溫鈺又好到哪裏去,昔日他為了擺脫闕氏追捕,不惜買通潘家那個商舫傳遞消息,誤導闕氏追殺於我,九死一生我才留下一條命。這次調虎離山,派人對我圍追堵截直到北麓關,這麽大的勢力,你又到底看清他幾分呢?”
“無需我看清,我隻知道夫妻之間應當同仇敵愾。”
然她這麽淡然的迴複,反而愈加戳下蕭離心中的想法,便偏頭淡淡複述,“霍家和崔家算是隴西和冀州有名的富商,石家雖是小有名目,但隻看王妃極愛奢靡,揮金如土,便知也不差,且是一個小小胡商就能有的身家。”
他是被折磨虛透了的人,說不了幾句話,便大口大口地喘息著,“聽聞前朝有個八大舫,偏巧其中的石氏、霍氏、崔氏也是連襟,也是這些天關押我才緩過味來,我想驗證我這個想法,可我卻不敢判斷人是否能夠死而複生……”
便直直地盯著她,一毫也不肯放過,“你覺得呢?”
媞禎的眼底染上一層陰翳的懼色,背脊一陣陣發涼,不覺通出薄薄的汗,麵上卻溫婉如初,“那誰又能知道呢。”
他目光灼灼看穿了她微弱的心虛,“其實……你更適合去留音閣唱戲。”
“是麽。”她感慨,“可人生如戲,誰又不是演員呢,你又何嚐不是騙了殷珠,咱們……彼此彼此。”說罷折步離去。
“禎兒!”他霍然往前一撲,大聲向著她的背影道。
她卻是厭惡的神色,驟然拂動雲袖,“你的血……濺到本宮身上了。”果決地攬著衣袖揚長走遠。
那是最後殘存的聲音,他心底絞痛,腦中似焚著無數烈火,大概這真是他的報應,正如他無視利用殷珠待他的真心一般,所以從始至終他也從未得到過她的真心,如今驟然落幕,徒有的隻有憎惡……
心底是難以摒去的絕望,抑也抑不住似的,橫衝直撞地漫溢出來,禁不住身子倚著牆壁軟軟地滑落下去。
外頭的天光太過明亮,亮得媞禎幾乎睜不開眼睛。有一瞬間的刺痛,反比來的時候更茫然無措,迴到府中,這種情緒也讓她始終默默地。晚上溫鈺陪她用膳,說了些襄國使團要入京的事,媞禎隻是點頭聆聽,冥冥中似乎有些聽不進去。
溫鈺仔細凝她耷拉的眉眼,柔聲道:“怎麽……今兒不高興?”拉過她的手,“是杜姑娘不願跟你走,心裏不舒服?”
媞禎輕輕側臉,注目窗外開得正盛的桔梗花,似晚霞一般不可姹紫嫣紅,“我是希望她能選擇我,可即便沒有,也沒有什麽好難過的,人總要對自己負責。”
他語落輕聲,如微風四散,“那是為了什麽?”
她看著他的眼睛,果斷道:“我今兒見了蕭離。”
溫鈺聞名而色變,都說女人恨女人,是咬著後槽牙不死不休,可男人恨起男人來也是一樣怨毒,何況覬覦的還是自己的妻子。
不覺眼眶瞬間被怒火激得通紅,眉梢染上鬱鬱的墨色,“他又對你說了什麽,殘廢成那個樣子還敢對你無禮,看見還是我還是太仁慈了。”
媞禎咬著唇微微擺首:“他沒對說什麽無禮之詞,”深吸一口氣兒,將胸腔裏翻騰的情緒壓下,“是我質問他為什麽要害我的孩子,他卻否了……他說他從來就沒指示過人推我。”
有須臾的靜默,隻聽得溫鈺的唿吸變得滯緩而悠長,直到媞禎拉住他的手反問:“他沒有不承認的必要,可如果不是他……那會是誰?我不信是淑妃,我不信別人給我的答案,可若是不是這二人,到底又是誰呢?難道咱們的孩子就死得這麽不明不白麽?”
他急忙撫住她的背,“不會的……不會的。”親昵地摟她入懷,“不管是誰,總是與宮裏那群人逃不開關係,楊思權、南陽王、臨海王他們都有在宮裏布置眼線的機會,誰知道是否是他們將前朝之恨接機報複在你身上,可既有定數,日後咱們一個一個清算便是。”
緊緊溫存著她的體溫,言語的溫度卻在悄然逝去,“但既然宮裏不安全,往後你還是能少去就少去吧。”
不同以往的冷漠,讓媞禎察覺出了不同,“你似乎話中有話?”
溫鈺的眼睛有些眯著,目光在柔麗日色的映照下,忽明忽暗,“皇後出小月後又添了下紅之症,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了,連南陽王府和臨海王府也暫解了禁,容兩位王妃進宮侍奉,按例你也是要去的。”
“下紅之症?”
溫鈺說是,“皇帝那裏我並未一口答應,說你身子一直未調節得過來,如今看倒是對的。”
她卻躊躇了,“可皇後對我照拂有加,我且能這個時候不去。更何況,如今宮亂初定,隻怕宮中還亂著,皇後身子會更吃不消。”
溫鈺卻說:“現在後宮事宜由陳貴人料理,皇後那裏也算安然。”
已是七日前的事,皇後身子驟降,皇帝為了讓皇帝安養,特地提拔了陳修儀為陳貴人,以為皇後分擔。
已位例三夫人之一,陳惜君步步高升的速度顯然比媞禎的預料的還快,但也因楊雪心的言語,雖有旨意下發,卻無冊封禮,也因此卸了陳貴人不少的聲名,至少在令人信服之上必然力不從心。
媞禎的眉宇間有淡淡的陰翳,“那我就更不放心了。”
溫鈺的笑容倏然隱晦了下去,帶著黯然的隱憂,“隻是進宮又少不得跟人糾纏,中宮不穩,隻怕人心浮躁鬥得要比從前更要厲害。”
媞禎微微沉吟,低垂的睫毛在麵頰上投下一片如月形的鴉色,“時事有利亦有弊,世上沒有兩全的事兒。”
聽她決意的態度,溫鈺適才輕揉慢撚地答應下來,便著人放好熱水,伺候王妃沐浴更衣。也因念及媞禎的話,不覺一凜。
若誠如蕭離所言,她並未真心要害媞禎母子,那這個人躲在背後一日,他們就都太平不得。這樣的念頭不過一轉,全身已經寒透徹骨。
“可若不是你心虛,你又為什麽非要把殷珠的孩子過繼給我,這種話可不是隨意說說的吧。”
蕭離目光中有一瞬微冷的光,唇邊的笑意越見越深沉:“我隻是以為你倆關係好,想安撫你失子之痛,不然又是為了什麽?我不是個小心眼的人,我根本都不屑於因為他流著劉溫鈺的血而害你!倒是你,對我才是真的狠心!”
媞禎喉頭似硬住了一般,僵直地喘著氣。巨石投入心湖,巨大而澎湃的激得心口一陣一陣發痛,仿佛從一個黑洞中出來又投進另一個黑洞中。
拔劍四顧心茫然,她強定淡然,卻控製不住手指發抖。隻覺得牙關真真發緊,咬得幾乎要碎了一般。
他仰起臉,無神地望著積灰的窗台,戲謔的笑了一聲,“如今劉溫鈺已貴為秦王,而你成了秦王妃,你們自導自演了這出戲,卻又將自己摘得那麽幹淨,如此高超的計謀,而今你也算得償所願了吧。”
她含了一縷冷笑,一字一句冷若冰霜,“我設的局,自然置身事外,我既坐高台便掉不下來。能有今日還是全然拜你與杜家所賜,若非你們早有預謀,我又如何能抓其七寸,引蛇出洞,斬殺殆盡呢。”
涼薄如此!所謂博弈權術,便是連女人狠起心來連前朝的男人也不及萬分之一!
他亦冷笑,微薄的唇角一勾,“不中用了,我一生要強心太過,從未把女人放在眼裏,看來真是輕敵不得……”
目光裏有灼熱得通人的鄙夷,“在你眼裏我不堪,可劉溫鈺又好到哪裏去,昔日他為了擺脫闕氏追捕,不惜買通潘家那個商舫傳遞消息,誤導闕氏追殺於我,九死一生我才留下一條命。這次調虎離山,派人對我圍追堵截直到北麓關,這麽大的勢力,你又到底看清他幾分呢?”
“無需我看清,我隻知道夫妻之間應當同仇敵愾。”
然她這麽淡然的迴複,反而愈加戳下蕭離心中的想法,便偏頭淡淡複述,“霍家和崔家算是隴西和冀州有名的富商,石家雖是小有名目,但隻看王妃極愛奢靡,揮金如土,便知也不差,且是一個小小胡商就能有的身家。”
他是被折磨虛透了的人,說不了幾句話,便大口大口地喘息著,“聽聞前朝有個八大舫,偏巧其中的石氏、霍氏、崔氏也是連襟,也是這些天關押我才緩過味來,我想驗證我這個想法,可我卻不敢判斷人是否能夠死而複生……”
便直直地盯著她,一毫也不肯放過,“你覺得呢?”
媞禎的眼底染上一層陰翳的懼色,背脊一陣陣發涼,不覺通出薄薄的汗,麵上卻溫婉如初,“那誰又能知道呢。”
他目光灼灼看穿了她微弱的心虛,“其實……你更適合去留音閣唱戲。”
“是麽。”她感慨,“可人生如戲,誰又不是演員呢,你又何嚐不是騙了殷珠,咱們……彼此彼此。”說罷折步離去。
“禎兒!”他霍然往前一撲,大聲向著她的背影道。
她卻是厭惡的神色,驟然拂動雲袖,“你的血……濺到本宮身上了。”果決地攬著衣袖揚長走遠。
那是最後殘存的聲音,他心底絞痛,腦中似焚著無數烈火,大概這真是他的報應,正如他無視利用殷珠待他的真心一般,所以從始至終他也從未得到過她的真心,如今驟然落幕,徒有的隻有憎惡……
心底是難以摒去的絕望,抑也抑不住似的,橫衝直撞地漫溢出來,禁不住身子倚著牆壁軟軟地滑落下去。
外頭的天光太過明亮,亮得媞禎幾乎睜不開眼睛。有一瞬間的刺痛,反比來的時候更茫然無措,迴到府中,這種情緒也讓她始終默默地。晚上溫鈺陪她用膳,說了些襄國使團要入京的事,媞禎隻是點頭聆聽,冥冥中似乎有些聽不進去。
溫鈺仔細凝她耷拉的眉眼,柔聲道:“怎麽……今兒不高興?”拉過她的手,“是杜姑娘不願跟你走,心裏不舒服?”
媞禎輕輕側臉,注目窗外開得正盛的桔梗花,似晚霞一般不可姹紫嫣紅,“我是希望她能選擇我,可即便沒有,也沒有什麽好難過的,人總要對自己負責。”
他語落輕聲,如微風四散,“那是為了什麽?”
她看著他的眼睛,果斷道:“我今兒見了蕭離。”
溫鈺聞名而色變,都說女人恨女人,是咬著後槽牙不死不休,可男人恨起男人來也是一樣怨毒,何況覬覦的還是自己的妻子。
不覺眼眶瞬間被怒火激得通紅,眉梢染上鬱鬱的墨色,“他又對你說了什麽,殘廢成那個樣子還敢對你無禮,看見還是我還是太仁慈了。”
媞禎咬著唇微微擺首:“他沒對說什麽無禮之詞,”深吸一口氣兒,將胸腔裏翻騰的情緒壓下,“是我質問他為什麽要害我的孩子,他卻否了……他說他從來就沒指示過人推我。”
有須臾的靜默,隻聽得溫鈺的唿吸變得滯緩而悠長,直到媞禎拉住他的手反問:“他沒有不承認的必要,可如果不是他……那會是誰?我不信是淑妃,我不信別人給我的答案,可若是不是這二人,到底又是誰呢?難道咱們的孩子就死得這麽不明不白麽?”
他急忙撫住她的背,“不會的……不會的。”親昵地摟她入懷,“不管是誰,總是與宮裏那群人逃不開關係,楊思權、南陽王、臨海王他們都有在宮裏布置眼線的機會,誰知道是否是他們將前朝之恨接機報複在你身上,可既有定數,日後咱們一個一個清算便是。”
緊緊溫存著她的體溫,言語的溫度卻在悄然逝去,“但既然宮裏不安全,往後你還是能少去就少去吧。”
不同以往的冷漠,讓媞禎察覺出了不同,“你似乎話中有話?”
溫鈺的眼睛有些眯著,目光在柔麗日色的映照下,忽明忽暗,“皇後出小月後又添了下紅之症,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了,連南陽王府和臨海王府也暫解了禁,容兩位王妃進宮侍奉,按例你也是要去的。”
“下紅之症?”
溫鈺說是,“皇帝那裏我並未一口答應,說你身子一直未調節得過來,如今看倒是對的。”
她卻躊躇了,“可皇後對我照拂有加,我且能這個時候不去。更何況,如今宮亂初定,隻怕宮中還亂著,皇後身子會更吃不消。”
溫鈺卻說:“現在後宮事宜由陳貴人料理,皇後那裏也算安然。”
已是七日前的事,皇後身子驟降,皇帝為了讓皇帝安養,特地提拔了陳修儀為陳貴人,以為皇後分擔。
已位例三夫人之一,陳惜君步步高升的速度顯然比媞禎的預料的還快,但也因楊雪心的言語,雖有旨意下發,卻無冊封禮,也因此卸了陳貴人不少的聲名,至少在令人信服之上必然力不從心。
媞禎的眉宇間有淡淡的陰翳,“那我就更不放心了。”
溫鈺的笑容倏然隱晦了下去,帶著黯然的隱憂,“隻是進宮又少不得跟人糾纏,中宮不穩,隻怕人心浮躁鬥得要比從前更要厲害。”
媞禎微微沉吟,低垂的睫毛在麵頰上投下一片如月形的鴉色,“時事有利亦有弊,世上沒有兩全的事兒。”
聽她決意的態度,溫鈺適才輕揉慢撚地答應下來,便著人放好熱水,伺候王妃沐浴更衣。也因念及媞禎的話,不覺一凜。
若誠如蕭離所言,她並未真心要害媞禎母子,那這個人躲在背後一日,他們就都太平不得。這樣的念頭不過一轉,全身已經寒透徹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