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瑟弄琴調空外音
黑月光她強取豪奪之後 作者:執手簪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柳風起,琴瑟和鳴,山水窈窕,漉漉伶仃。
殷珠手指撥弦,音珠滾落,一顆心沉浸於此,沒留意身後有人慢慢靠近。
“姑娘一曲《陽春白雪》雖與如今夏令時節不合,但勝在別出心裁,把句句尾聲的揚意落在低音處,反頗有冷秋蕭瑟之感。”
殷珠曲落音停,抬頭看麵前之人仿佛從天而降。多年後她再迴想今日的場景,也是久久難以忘懷,畢竟她也沒有想到那個身騎白馬的郎君,有一日會真的再出現在她麵前。
瞬間心裏低唿了一聲,被他風雨波紋的雙眼迷得天昏地暗。
見她這模樣如此,男子愈發笑語溫和,“小可孟獻城,敢問姑娘芳名。”
殷珠微微一澀,慢慢漾出一絲笑意,“我姓杜,叫……殷珠。”
那人哦了一聲,悠然抬起眼來,“上次淩波湖一事是我唐突,驚擾了殷珠姑娘雅興。原以為會是一麵之緣,沒想還有今日重逢之時,屬實驚喜,原來殷珠姑娘也是喜愛音律之人。”
殷珠抿唇一笑,又垂下臉,慢慢紅了,“你……還記得你見過我?”
她抓了抓袖口,還是訕訕的,“我雖喜歡音律,卻琴技生疏,所以尾音總是控製不好,倒讓孟公子見笑了。”
“可弄拙成巧,卻別又一番意境。”
可這意境到底是什麽意境,孟獻城沒有明言,但在一旁看戲的媞禎和顯瑀卻看得明明白白。
“有道是‘曲有誤,周郎顧’,隻不過今日一顧非周郎,而是孟郎。孟公子想說的,是這個意思嗎?”
尋聲遙見兩抹麗影一篤一篤邁著步來,雖然姿容各異,但同樣的明豔氣場,很容易區分的出這是一對姊妹花。
無心插柳覓良人,孟獻城霎時睜大了眼,鄭重揖了一禮,“石姑娘好。”
顯瑀聽這稱唿皺起眉,故意提點他,“你應該叫她石王妃。”
孟獻城哈了一聲,“是,王妃淑安。”
殷珠站在一邊麵容溫和,雖說麵上她表姐王蓁宓跟媞禎是對頭不假,但真論到私心,她更覺得媞禎待她親厚些,所以看著她向她靠近,她是欣喜大於緊張。
笑著問,“王妃今天也來柏鄉彌陀寺上香嗎?”
媞禎垂下袖子說不是,“我跟姐姐來提前瞧一瞧明年四月裏要開花的柏鄉漢牡丹,算是閑著沒事挑閑事做。”
她眼神一顧,挑向另一邊的男人,“看來孟公子也閑,一路忙著扶搖直上登青天,還有時間學習彈琴說詞,難得的人才。”
這話裏話外聽得殷珠糊塗,隻問,“你們認識?”
媞禎輕飄飄說了句,“一麵之緣罷了。”
孟獻城卻答得委婉客套,“我隻記得初見王妃時,王妃身著紅裙策馬揚鞭,十分颯爽英姿,以為是長安哪家的女娘,不想是我去一趟關外去的久了,是有眼不識泰山,連禮數都不周到,望王妃海涵。”
可他這一番話,卻無意勾起了媞禎的好奇心。
媞禎扇合著眼問:“從長安到關外這麽遠的距離是要做什麽事,當時正直闕氏叛亂,如今的皇帝尚是盤踞臥龍,恪守一方,掌管殿廷禮儀的大鴻臚派你去關外傳教嗎?”
孟獻城被問的舌頭發木,抿了一下唇,“隻是一些內宅裏的家事,就是因當時內亂紛爭不休,所以才不得不去。”
媞禎笑了笑,“我說笑罷了,這樣認真就沒意思了,何況球場相見遇故知,一來一往也不生疏。”
她伸出拇指勾一勾裙子坐下,“倒是這一見,我才知道什麽叫有緣千裏來相會,如今眼前是左一個熟人,右一個熟人,杜姑娘你說呢?”
殷珠笑容甘芳,讓人有親切的鬆弛,“這自然是極好的緣分了。”
“方才的一曲可謂金徽玉軫,聆耳動聽,我和姐姐都很喜歡。”
聽到這話,孟獻城接得比殷珠都快,“王妃對音律也感興趣,我倒是有些藏著的琴譜,可以送給王妃和杜姑娘賞玩學習。”
媞禎很快就擺了手,“杜姑娘擅長與所愛你就送給杜姑娘獨享吧,我對音律一竅不通,也懶得有所開竅,隻要是聽著好聽我都說得上一個‘好’字罷了。”
顯瑀閑坐在一旁搭話,“琴音瑟瑟,也難免有傷手之患,縱使琴譜再好,杜姑娘也不必勤加苦練,依我瞧這心思和意境遠在技藝與曲譜之上。”
殷珠隻是一味天真爛漫,“謝謝姐姐提點,往後我記得平心靜氣。”
聽這姑娘還是這麽不開竅,顯瑀也沒有話說,可著話裏話外的意思,卻讓孟獻城聽了個大徹大悟。
心思被看穿也得繼續藏,但也無妨,裝傻充愣孟獻城也一個好手,“聽著這位姑娘說話就知道是石王妃的親姊妹,連抑揚頓挫都一脈相承。”
顯瑀也裝樣和善,“孟公子耳朵真靈,都能聽音識人呢。”
一通陰陽怪氣,孟獻城心裏自然不受用,隻是彼時礙於無處下手,隻得把狐狸尾巴捂在裏頭,畢竟小不忍亂大謀。
傍晚微雲攏斜月,長安街市依舊蓬勃輝煌。然而美景良天,孟獻城卻沒心思賞玩,雖說接近杜姑娘進展的按部就班,但是媞禎和她的小姐妹卻已然有所察覺出,奇就奇在他是什麽時候露的怯呢?
不把前因後果理明白,接下去總歸不太平了,可這也讓他有種空前絕無的刺激感。
孟獻城轉動著水晶念珠,閉目養神靠在墊子上,袁中慣卻早已按捺不住,“這個石王妃從上次對公子你的態度就陰測測的,這迴還變著法提醒杜姑娘讓她遠離你,難道是發現了什麽不是?”
孟獻城不以為然,隻是報以一笑,“女人家的小心思罷了,再說一個女人能有多大能耐,橫豎鬧大了也捅不破天,等李睿這把局做定了,濟陰王一除,她不過就是個死了丈夫的孤苦女子罷了。”
袁中慣垂著眼分茶,茶湯注進聞香杯裏,“殺賊先擒王,公子所言甚是。”
孟獻城抿了口茶嘖歎一聲,“最難消受美人恩,濟陰王著恩情承受夠久了,也該換換人了。”
他鬆泛地挺起身子,打車簾朝外看,隻見方奇齡府外掛得滿是紅綢,一副喜氣洋洋的做派。
袁中慣順著視線瞥了一眼,“說來這次方奇齡算撿了個大便宜,這不是正要籌辦燒尾宴呢。”
“便宜?”孟獻城搖了搖,“你要知道任何輕易到手的東西,都不會白給你的,我怎麽是覺得風雨就要來了呢?”
殷珠手指撥弦,音珠滾落,一顆心沉浸於此,沒留意身後有人慢慢靠近。
“姑娘一曲《陽春白雪》雖與如今夏令時節不合,但勝在別出心裁,把句句尾聲的揚意落在低音處,反頗有冷秋蕭瑟之感。”
殷珠曲落音停,抬頭看麵前之人仿佛從天而降。多年後她再迴想今日的場景,也是久久難以忘懷,畢竟她也沒有想到那個身騎白馬的郎君,有一日會真的再出現在她麵前。
瞬間心裏低唿了一聲,被他風雨波紋的雙眼迷得天昏地暗。
見她這模樣如此,男子愈發笑語溫和,“小可孟獻城,敢問姑娘芳名。”
殷珠微微一澀,慢慢漾出一絲笑意,“我姓杜,叫……殷珠。”
那人哦了一聲,悠然抬起眼來,“上次淩波湖一事是我唐突,驚擾了殷珠姑娘雅興。原以為會是一麵之緣,沒想還有今日重逢之時,屬實驚喜,原來殷珠姑娘也是喜愛音律之人。”
殷珠抿唇一笑,又垂下臉,慢慢紅了,“你……還記得你見過我?”
她抓了抓袖口,還是訕訕的,“我雖喜歡音律,卻琴技生疏,所以尾音總是控製不好,倒讓孟公子見笑了。”
“可弄拙成巧,卻別又一番意境。”
可這意境到底是什麽意境,孟獻城沒有明言,但在一旁看戲的媞禎和顯瑀卻看得明明白白。
“有道是‘曲有誤,周郎顧’,隻不過今日一顧非周郎,而是孟郎。孟公子想說的,是這個意思嗎?”
尋聲遙見兩抹麗影一篤一篤邁著步來,雖然姿容各異,但同樣的明豔氣場,很容易區分的出這是一對姊妹花。
無心插柳覓良人,孟獻城霎時睜大了眼,鄭重揖了一禮,“石姑娘好。”
顯瑀聽這稱唿皺起眉,故意提點他,“你應該叫她石王妃。”
孟獻城哈了一聲,“是,王妃淑安。”
殷珠站在一邊麵容溫和,雖說麵上她表姐王蓁宓跟媞禎是對頭不假,但真論到私心,她更覺得媞禎待她親厚些,所以看著她向她靠近,她是欣喜大於緊張。
笑著問,“王妃今天也來柏鄉彌陀寺上香嗎?”
媞禎垂下袖子說不是,“我跟姐姐來提前瞧一瞧明年四月裏要開花的柏鄉漢牡丹,算是閑著沒事挑閑事做。”
她眼神一顧,挑向另一邊的男人,“看來孟公子也閑,一路忙著扶搖直上登青天,還有時間學習彈琴說詞,難得的人才。”
這話裏話外聽得殷珠糊塗,隻問,“你們認識?”
媞禎輕飄飄說了句,“一麵之緣罷了。”
孟獻城卻答得委婉客套,“我隻記得初見王妃時,王妃身著紅裙策馬揚鞭,十分颯爽英姿,以為是長安哪家的女娘,不想是我去一趟關外去的久了,是有眼不識泰山,連禮數都不周到,望王妃海涵。”
可他這一番話,卻無意勾起了媞禎的好奇心。
媞禎扇合著眼問:“從長安到關外這麽遠的距離是要做什麽事,當時正直闕氏叛亂,如今的皇帝尚是盤踞臥龍,恪守一方,掌管殿廷禮儀的大鴻臚派你去關外傳教嗎?”
孟獻城被問的舌頭發木,抿了一下唇,“隻是一些內宅裏的家事,就是因當時內亂紛爭不休,所以才不得不去。”
媞禎笑了笑,“我說笑罷了,這樣認真就沒意思了,何況球場相見遇故知,一來一往也不生疏。”
她伸出拇指勾一勾裙子坐下,“倒是這一見,我才知道什麽叫有緣千裏來相會,如今眼前是左一個熟人,右一個熟人,杜姑娘你說呢?”
殷珠笑容甘芳,讓人有親切的鬆弛,“這自然是極好的緣分了。”
“方才的一曲可謂金徽玉軫,聆耳動聽,我和姐姐都很喜歡。”
聽到這話,孟獻城接得比殷珠都快,“王妃對音律也感興趣,我倒是有些藏著的琴譜,可以送給王妃和杜姑娘賞玩學習。”
媞禎很快就擺了手,“杜姑娘擅長與所愛你就送給杜姑娘獨享吧,我對音律一竅不通,也懶得有所開竅,隻要是聽著好聽我都說得上一個‘好’字罷了。”
顯瑀閑坐在一旁搭話,“琴音瑟瑟,也難免有傷手之患,縱使琴譜再好,杜姑娘也不必勤加苦練,依我瞧這心思和意境遠在技藝與曲譜之上。”
殷珠隻是一味天真爛漫,“謝謝姐姐提點,往後我記得平心靜氣。”
聽這姑娘還是這麽不開竅,顯瑀也沒有話說,可著話裏話外的意思,卻讓孟獻城聽了個大徹大悟。
心思被看穿也得繼續藏,但也無妨,裝傻充愣孟獻城也一個好手,“聽著這位姑娘說話就知道是石王妃的親姊妹,連抑揚頓挫都一脈相承。”
顯瑀也裝樣和善,“孟公子耳朵真靈,都能聽音識人呢。”
一通陰陽怪氣,孟獻城心裏自然不受用,隻是彼時礙於無處下手,隻得把狐狸尾巴捂在裏頭,畢竟小不忍亂大謀。
傍晚微雲攏斜月,長安街市依舊蓬勃輝煌。然而美景良天,孟獻城卻沒心思賞玩,雖說接近杜姑娘進展的按部就班,但是媞禎和她的小姐妹卻已然有所察覺出,奇就奇在他是什麽時候露的怯呢?
不把前因後果理明白,接下去總歸不太平了,可這也讓他有種空前絕無的刺激感。
孟獻城轉動著水晶念珠,閉目養神靠在墊子上,袁中慣卻早已按捺不住,“這個石王妃從上次對公子你的態度就陰測測的,這迴還變著法提醒杜姑娘讓她遠離你,難道是發現了什麽不是?”
孟獻城不以為然,隻是報以一笑,“女人家的小心思罷了,再說一個女人能有多大能耐,橫豎鬧大了也捅不破天,等李睿這把局做定了,濟陰王一除,她不過就是個死了丈夫的孤苦女子罷了。”
袁中慣垂著眼分茶,茶湯注進聞香杯裏,“殺賊先擒王,公子所言甚是。”
孟獻城抿了口茶嘖歎一聲,“最難消受美人恩,濟陰王著恩情承受夠久了,也該換換人了。”
他鬆泛地挺起身子,打車簾朝外看,隻見方奇齡府外掛得滿是紅綢,一副喜氣洋洋的做派。
袁中慣順著視線瞥了一眼,“說來這次方奇齡算撿了個大便宜,這不是正要籌辦燒尾宴呢。”
“便宜?”孟獻城搖了搖,“你要知道任何輕易到手的東西,都不會白給你的,我怎麽是覺得風雨就要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