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成湯是讓獄卒去給廚師司空官的伊尹送信,讓他想辦法救自己出獄。獄卒趁給罪犯們午餐的時候,把成湯的話語轉達給了伊尹。伊尹聽說成湯被履癸囚禁在均台監獄,大吃一驚。但吃驚歸吃驚,得想辦法救出成湯啊,成湯對他可有知遇之恩呐。
這伊尹的出身也不平凡。
有一個彈丸之國,叫做有莘國。
這伊尹可不是一般人,他的身世說起來也頗為傳奇。話說在距離商湯王畿不遠的地方,有個彈丸小國叫做有莘國。別看這國家小,卻盛產美女,其中最出名的要數有莘氏的公主,據說美若天仙,引得周邊大國君王垂涎三尺。
這天,有莘國一位采桑姑娘哼著小曲,提著籃子來到郊外的桑林。這姑娘生得眉清目秀,雖然比不上那位傾國傾城的公主,但也算是個美人胚子。她走到一棵老桑樹下,正要伸手摘取那鮮嫩的桑葉,忽然聽到一陣嬰兒的啼哭聲。
姑娘嚇了一跳,這荒郊野外的,怎麽會有嬰兒哭聲?難道是……撞邪了?!她趕緊環顧四周,卻不見半個人影。那哭聲斷斷續續,聽得姑娘心裏毛毛的。她壯著膽子,循著聲音找去,最後在一棵老桑樹的空心處,發現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嬰兒。
那嬰兒全身赤條條的,也不知是誰如此狠心,竟將他丟棄在此。姑娘心生憐憫,便將嬰兒抱了起來。這一抱不要緊,卻發現這嬰兒長得粉雕玉琢,一雙眼睛烏溜溜的,甚是可愛。
姑娘心想,這孩子莫不是天上的神仙下凡?要不怎麽會出現在這老桑樹的樹洞裏?她越想越覺得神奇,便決定將這孩子帶迴去,獻給國王,說不定還能撈個好前程。
卻說這嬰兒不是別人,正是日後輔佐商湯滅夏的賢臣——伊尹。
國王見小伊尹麵相大有福報,一邊命令禦膳房的廚子把孩子帶去撫養,一邊派人去查訪孩子來曆。
不久,出去訪問的人迴來向國王稟報,說嬰兒母親原住在伊水的岸邊,身懷有孕。
一天晚上,夢見神人告訴她說:“舂米臼出了水就向東邊走,千萬不要迴頭看。”
第二天,舂米臼果然出水,她一邊趕緊把神說的話告訴了鄰居們,一邊照著神的吩咐朝東邊走。
鄰居們眾說紛紜,有的相信她說的話,都跟著她走;有的不相信她說的話,還是待在家裏。
她向東走了大約數裏路程,心裏不舍,惦記著自己的家園和鄰居,一步三迴頭。不知過了多久,等她忍不住再迴頭看一眼的時候,家園已經淹沒在一片白茫茫的大水裏,波濤洶湧。
這時候,洪水如同猛獸一般正追逐她和其他一起同行的的鄰居們,惡狠狠地向著他們撲來。
她嚇得連忙舉起兩隻臂膀,正準備呐喊狂唿。聲音還沒發出來,她的身子就在一瞬間變成了一株巨大的空心老桑樹,站在水中央,抵抗住了激流。洪水就在她的身後慢慢退去了,鄰居們得救了。
後來過幾天,采桑女發現了孩子。因此,伊尹應該是這株空心老桑樹的孩子。
因為孩子的母親住在伊水河邊,故國王賜名伊。後來,伊當上了尹的官,所以人們稱之為伊尹。
伊尹在禦膳房廚子的撫養下,漸漸長大成人。
伊尹在禦膳房長大,自幼便與柴米油鹽醬醋茶打交道,耳濡目染之下,也練就了一手好廚藝。
禦膳房的總管姓劉,大家都叫他劉總管。劉總管身材圓滾滾的,像一隻肥碩的老鼠。一雙綠豆眼滴溜溜地轉,精明得很。他見伊尹聰明伶俐,便有意提拔他,時常指點他一些烹調的技巧。
“伊尹啊,你記住了,這做菜就跟治國一樣,講究的是一個火候和調和。火候不到,味道出不來;火候過了,就燒焦了。這調和嘛,就是各種食材的搭配,要相輔相成,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劉總管一邊教導伊尹,一邊用肥膩的手指蘸了蘸鍋裏的湯汁,放到嘴裏咂巴了幾下,“嗯,不錯,這湯的味道就剛剛好。”
伊尹認真地聽著,將劉總管的話牢記在心。他天資聰穎,又肯下苦功,很快便在禦膳房裏嶄露頭角,做出的菜肴 even 連國王都讚不絕口。
“好吃!好吃!這道‘清蒸鱸魚’是誰做的?鮮美無比,入口即化,朕從未吃過如此美味!”國王一邊享用著美食,一邊龍顏大悅地問道。
“迴稟陛下,這道菜是伊尹做的。”劉總管躬身答道,還不忘偷偷地瞪了一眼站在一旁默不作聲的伊尹。
“哦?伊尹?”國王放下手中的玉箸,饒有興致地看向伊尹,「你就是那個在桑樹洞裏被發現的奇嬰?」
伊尹連忙跪下,叩首道:“迴陛下,草民正是。”
“起來吧,抬起頭來讓朕看看。”國王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好奇。
伊尹依言抬起頭,露出了一張俊美非凡的臉龐。他劍眉星目,鼻梁高挺,唇紅齒白,再加上從小在禦膳房養尊處優,皮膚白皙細膩,更顯得豐神俊朗,氣質不凡。
國王看著伊尹,眼中閃過一絲驚豔之色,連連點頭道:“好,好一個俊俏的少年郎!怪不得能做出如此美味的佳肴,想必是上天賜予朕的福星啊!”
伊尹謙卑地低下頭,心中卻毫無波瀾。他從小在深宮中長大,看慣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對於國王的誇讚,他隻當是耳邊風,一笑置之。
然而,伊尹的平靜生活很快就被打破了。這一日,國王突然下令,要伊尹三日之內研製出一道新菜品,作為他壽宴上的壓軸菜。
“新菜品?還要壓軸?”劉總管聽了國王的旨意,頓時愁眉苦臉起來,“這可如何是好?伊尹啊,你可要為我分憂啊!”
伊尹倒是一臉平靜,淡淡地說道:“劉總管不必擔心,我自有分寸。”
接下來的三日,伊尹把自己關在廚房裏,日夜不停地研究新菜品。他嚐試了各種食材的搭配,各種烹飪方法,但始終沒有找到讓他滿意的菜品。
“不行,這道‘龍鳳呈祥’雖然寓意吉祥,但味道太過普通,不足以作為壓軸菜。”伊尹搖了搖頭,將做好的菜倒進了泔水桶。
“這道‘八寶鴨’倒是味道不錯,但造型不夠精美。”伊尹又否決了一道菜品。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就到了第三日。劉總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在廚房外團團轉,不時地探頭探腦地往裏張望。
“伊尹啊,我的小祖宗,你到底研究出新菜品沒有啊?明日就是國王的壽宴了,你可別誤了大事啊!”
伊尹沒有理會劉總管的催促。他雙眼緊閉,眉頭緊鎖,似乎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猛地睜開雙眼,眼中閃過一道精光,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有了!就做這道‘開天辟地’!”
這伊尹的出身也不平凡。
有一個彈丸之國,叫做有莘國。
這伊尹可不是一般人,他的身世說起來也頗為傳奇。話說在距離商湯王畿不遠的地方,有個彈丸小國叫做有莘國。別看這國家小,卻盛產美女,其中最出名的要數有莘氏的公主,據說美若天仙,引得周邊大國君王垂涎三尺。
這天,有莘國一位采桑姑娘哼著小曲,提著籃子來到郊外的桑林。這姑娘生得眉清目秀,雖然比不上那位傾國傾城的公主,但也算是個美人胚子。她走到一棵老桑樹下,正要伸手摘取那鮮嫩的桑葉,忽然聽到一陣嬰兒的啼哭聲。
姑娘嚇了一跳,這荒郊野外的,怎麽會有嬰兒哭聲?難道是……撞邪了?!她趕緊環顧四周,卻不見半個人影。那哭聲斷斷續續,聽得姑娘心裏毛毛的。她壯著膽子,循著聲音找去,最後在一棵老桑樹的空心處,發現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嬰兒。
那嬰兒全身赤條條的,也不知是誰如此狠心,竟將他丟棄在此。姑娘心生憐憫,便將嬰兒抱了起來。這一抱不要緊,卻發現這嬰兒長得粉雕玉琢,一雙眼睛烏溜溜的,甚是可愛。
姑娘心想,這孩子莫不是天上的神仙下凡?要不怎麽會出現在這老桑樹的樹洞裏?她越想越覺得神奇,便決定將這孩子帶迴去,獻給國王,說不定還能撈個好前程。
卻說這嬰兒不是別人,正是日後輔佐商湯滅夏的賢臣——伊尹。
國王見小伊尹麵相大有福報,一邊命令禦膳房的廚子把孩子帶去撫養,一邊派人去查訪孩子來曆。
不久,出去訪問的人迴來向國王稟報,說嬰兒母親原住在伊水的岸邊,身懷有孕。
一天晚上,夢見神人告訴她說:“舂米臼出了水就向東邊走,千萬不要迴頭看。”
第二天,舂米臼果然出水,她一邊趕緊把神說的話告訴了鄰居們,一邊照著神的吩咐朝東邊走。
鄰居們眾說紛紜,有的相信她說的話,都跟著她走;有的不相信她說的話,還是待在家裏。
她向東走了大約數裏路程,心裏不舍,惦記著自己的家園和鄰居,一步三迴頭。不知過了多久,等她忍不住再迴頭看一眼的時候,家園已經淹沒在一片白茫茫的大水裏,波濤洶湧。
這時候,洪水如同猛獸一般正追逐她和其他一起同行的的鄰居們,惡狠狠地向著他們撲來。
她嚇得連忙舉起兩隻臂膀,正準備呐喊狂唿。聲音還沒發出來,她的身子就在一瞬間變成了一株巨大的空心老桑樹,站在水中央,抵抗住了激流。洪水就在她的身後慢慢退去了,鄰居們得救了。
後來過幾天,采桑女發現了孩子。因此,伊尹應該是這株空心老桑樹的孩子。
因為孩子的母親住在伊水河邊,故國王賜名伊。後來,伊當上了尹的官,所以人們稱之為伊尹。
伊尹在禦膳房廚子的撫養下,漸漸長大成人。
伊尹在禦膳房長大,自幼便與柴米油鹽醬醋茶打交道,耳濡目染之下,也練就了一手好廚藝。
禦膳房的總管姓劉,大家都叫他劉總管。劉總管身材圓滾滾的,像一隻肥碩的老鼠。一雙綠豆眼滴溜溜地轉,精明得很。他見伊尹聰明伶俐,便有意提拔他,時常指點他一些烹調的技巧。
“伊尹啊,你記住了,這做菜就跟治國一樣,講究的是一個火候和調和。火候不到,味道出不來;火候過了,就燒焦了。這調和嘛,就是各種食材的搭配,要相輔相成,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劉總管一邊教導伊尹,一邊用肥膩的手指蘸了蘸鍋裏的湯汁,放到嘴裏咂巴了幾下,“嗯,不錯,這湯的味道就剛剛好。”
伊尹認真地聽著,將劉總管的話牢記在心。他天資聰穎,又肯下苦功,很快便在禦膳房裏嶄露頭角,做出的菜肴 even 連國王都讚不絕口。
“好吃!好吃!這道‘清蒸鱸魚’是誰做的?鮮美無比,入口即化,朕從未吃過如此美味!”國王一邊享用著美食,一邊龍顏大悅地問道。
“迴稟陛下,這道菜是伊尹做的。”劉總管躬身答道,還不忘偷偷地瞪了一眼站在一旁默不作聲的伊尹。
“哦?伊尹?”國王放下手中的玉箸,饒有興致地看向伊尹,「你就是那個在桑樹洞裏被發現的奇嬰?」
伊尹連忙跪下,叩首道:“迴陛下,草民正是。”
“起來吧,抬起頭來讓朕看看。”國王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好奇。
伊尹依言抬起頭,露出了一張俊美非凡的臉龐。他劍眉星目,鼻梁高挺,唇紅齒白,再加上從小在禦膳房養尊處優,皮膚白皙細膩,更顯得豐神俊朗,氣質不凡。
國王看著伊尹,眼中閃過一絲驚豔之色,連連點頭道:“好,好一個俊俏的少年郎!怪不得能做出如此美味的佳肴,想必是上天賜予朕的福星啊!”
伊尹謙卑地低下頭,心中卻毫無波瀾。他從小在深宮中長大,看慣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對於國王的誇讚,他隻當是耳邊風,一笑置之。
然而,伊尹的平靜生活很快就被打破了。這一日,國王突然下令,要伊尹三日之內研製出一道新菜品,作為他壽宴上的壓軸菜。
“新菜品?還要壓軸?”劉總管聽了國王的旨意,頓時愁眉苦臉起來,“這可如何是好?伊尹啊,你可要為我分憂啊!”
伊尹倒是一臉平靜,淡淡地說道:“劉總管不必擔心,我自有分寸。”
接下來的三日,伊尹把自己關在廚房裏,日夜不停地研究新菜品。他嚐試了各種食材的搭配,各種烹飪方法,但始終沒有找到讓他滿意的菜品。
“不行,這道‘龍鳳呈祥’雖然寓意吉祥,但味道太過普通,不足以作為壓軸菜。”伊尹搖了搖頭,將做好的菜倒進了泔水桶。
“這道‘八寶鴨’倒是味道不錯,但造型不夠精美。”伊尹又否決了一道菜品。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就到了第三日。劉總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在廚房外團團轉,不時地探頭探腦地往裏張望。
“伊尹啊,我的小祖宗,你到底研究出新菜品沒有啊?明日就是國王的壽宴了,你可別誤了大事啊!”
伊尹沒有理會劉總管的催促。他雙眼緊閉,眉頭緊鎖,似乎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猛地睜開雙眼,眼中閃過一道精光,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有了!就做這道‘開天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