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眷在夏宮的日子過得如魚得水。夏啟對她寵愛有加,不僅賜予她華美的宮殿和數不清的奇珍異寶,更是在朝政上對她言聽計從。妲眷巧妙地利用夏啟對她的迷戀,一步步將夏朝拖入她精心編織的陷阱。
「大王,臣妾聽說南方有一種美酒,名為‘醉仙釀’,飲之可令人飄飄欲仙,不知大王可願一試?」 妲眷依偎在夏啟懷中,嬌聲說道。
夏啟被她迷得神魂顛倒,想也不想便答應了:「愛妃想要什麽,盡管說便是,區區美酒,何足掛齒?」
妲眷心中暗喜,這「醉仙釀」正是商部落進貢的貢品,其中摻雜了一種特殊的香料,長期飲用會使人精神萎靡,意誌消沉。她要讓夏啟變成一個隻知道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昏君,為商朝的入侵創造機會。
「大王,您對臣妾真好。」 妲眷在夏啟臉上輕輕一吻,眼波流轉間,盡是嫵媚風情。
夏啟被她撩撥得心猿意馬,一把將她摟入懷中,笑道:「愛妃今日真是格外迷人,讓孤王好好疼愛你一番……」
轉眼間,數月過去,夏啟在妲眷的「精心照料」下,已經變成了一個整日沉迷酒色,不問政事的昏君。朝中大臣對此敢怒不敢言,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夏朝一步步走向深淵。
而妲眷,則利用這段時間,將夏朝的布防圖,糧草儲備等重要情報,通過秘密渠道源源不斷地送往商部落。
然而,妲眷的所作所為,並沒有逃過所有人的眼睛。
在夏宮的角落裏,有一座僻靜的小院,院中住著一位年邁的太醫,名叫岐伯。岐伯醫術高超,德高望重,是先王在世時便已入宮的老臣。
一日,岐伯奉命為夏啟診治,卻發現夏啟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精神萎靡,脈象虛浮,顯然是長期服用某種慢性毒藥所致。
岐伯心中大驚,暗中調查此事,很快便將目標鎖定在了妲眷身上。他發現,每次夏啟飲用「醉仙釀」後,身體狀況便會惡化一分,而這「醉仙釀」,正是由妲眷經手,進獻給夏啟的。
為了查清真相,岐伯決定冒險一試。他假意偶遇妲眷的貼身侍女,用一枚珍貴的玉佩換取了一小瓶「醉仙釀」。
岐伯將酒帶迴自己的房間,仔細研究,終於發現了酒中的秘密。
「果然如此!」 岐伯臉色鐵青。這酒中所摻雜的香料,並非什麽稀世珍品,而是一種產自商部落的劇毒之物,長期服用會使人中毒,最終導致死亡。
岐伯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必須盡快將此事告知夏啟,阻止妲眷的陰謀。
然而,他知道妲眷在宮中勢力龐大,如果貿然行動,恐怕會打草驚蛇,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
岐伯心中思慮萬千,夜不能寐。妲眷的狠毒超乎他的想象,夏啟的昏庸更讓他憂心忡忡。他必須盡快找到一個可靠的人,一個有能力也有魄力阻止這場災難的人。
彭伯壽,這個名字如同一道閃電劃過岐伯的腦海。他是夏朝的肱骨之臣,為人正直,剛正不阿,在朝中頗有威望。更重要的是,他忠心耿耿,一心為國,絕不會坐視夏朝毀於一旦。
彭伯壽出身名門望族,其家族世代輔佐夏朝君王,立下赫赫戰功。他自幼飽讀詩書,精通兵法,年紀輕輕便在朝中嶄露頭角。先王在位時,對他十分器重,曾多次委以重任。而彭伯壽也不負期望,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
然而,彭伯壽為人耿直,眼裏容不得沙子。夏啟繼位後, 妲眷專寵後宮, 彭伯壽對妲眷幹預朝政的行為十分不滿。曾多次直言進諫,卻遭到妲眷的嫉恨。妲眷在夏啟麵前吹耳邊風, 說彭伯壽功高震主, 意圖謀反。 夏啟雖然不至於完全相信,但也對彭伯壽心生芥蒂,逐漸疏遠了他。
彭伯壽對此心灰意冷, 卻也無可奈何, 隻能辭去官職, 迴到自己的封地, 過起了閑雲野鶴的生活。
「彭大人, 老朽有要事相求!」 岐伯拄著拐杖, 步履蹣跚地來到彭府門前, 語氣急促地說道。
彭伯壽聞聲出門, 見是岐伯, 連忙上前攙扶: 「岐老先生, 您怎麽來了? 快快請進!」
岐伯在彭伯壽的攙扶下走進府中, 兩人在客廳落座。 仆人奉上香茶後, 便悄然退下。
「岐老先生, 您今日到訪, 可是宮中有什麽事情?」 彭伯壽問道。
「唉, 一言難盡啊!」 他從懷中掏出那瓶「醉仙釀」, 「彭大人請看, 這是什麽?」
彭伯壽接過酒瓶, 仔細端詳:「這不是進貢的‘醉仙釀’嗎? 有什麽問題嗎?」
岐伯臉色凝重:「老朽查驗過了, 這酒裏被人下了毒! 長期飲用, 會讓人中毒身亡!」
彭伯壽聞言大驚失色:「什麽?! 這怎麽可能?! 」
「老朽已經查明, 這毒是商部落的一種特產,。而這酒, 正是妲妃進獻給大王……」 岐伯將自己調查到的情況, 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彭伯壽。
彭伯壽聽完, 頓時怒火中燒:「這個妖婦! 真是蛇蠍心腸! 她這是要害死大王, 亡我夏朝啊!」
「彭大人, 如今之計, 該如何是好?」 岐伯焦急地問道。
彭伯壽眉頭緊鎖, 陷入沉思。 他深知此事事關重大, 稍有不慎, 便會引來殺身之禍。
「岐老先生, 此事萬萬不可聲張! 」 彭伯壽沉吟片刻, 「 如今妲妃專寵後宮, 大王對她言聽計從, 我們若是貿然揭發, 恐怕隻會打草驚蛇, 還會把自己搭進去。 」
岐伯點點頭:「彭大人所言極是, 老朽也是擔心這個, 所以才來找您商議啊! 」
彭伯壽在房間裏來迴踱步, 眉頭緊鎖, 苦苦思索對策。 突然, 他像是想到了什麽, 猛地抬起頭, 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岐老先生, 我想到一個辦法……」 彭伯壽湊到岐伯耳邊, 低聲說道。
彭伯壽壓低了聲音,語氣中帶著幾分狠絕:「岐老先生,您還記得當年大禹治水時留下的‘定海神針’嗎?」
岐伯聞言,渾濁的老眼頓時瞪大了,不可思議地望著彭伯壽:「彭大人,您說的是……那件傳說可以鎮壓妖邪的神物?」
彭伯壽點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不錯!傳說‘定海神針’乃是上古神器,擁有無上神力,可鎮妖魔,可平天下!如今妲妃禍亂朝綱,妖媚惑主,依我看,她定是被妖邪附體!隻有找到‘定海神針’,才能徹底鏟除這個禍害!」
岐伯聽完彭伯壽的話,心中不禁燃起了一絲希望。然而,他又有些擔憂地問道:「可是,‘定海神針’隻是傳說中的神物,誰也不知道它究竟是否存在,又藏匿在何處啊!」
彭伯壽走到書架前,伸手在一排排竹簡中翻找著,頭也不迴地說道:「岐老先生,您有所不知,我彭家世代守護著一份先祖遺訓,其中便記載了‘定海神針’的下落!」
「什麽?!」岐伯聞言,激動地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彭大人,此話當真?!」
彭伯壽從書架上抽出一卷泛黃的竹簡,轉身遞給岐伯,沉聲道:「岐老先生,您請看!」
岐伯 著雙手接過竹簡,小心翼翼地展開,隻見上麵用古老的文字記載著一行行晦澀難懂的文字。岐伯雖然飽讀詩書,但對於這種上古文字也隻是一知半解。
彭伯壽指著竹簡上的文字,為岐伯解釋道:「岐老先生,這份先祖遺訓中記載,‘定海神針’被大禹封印於東海3深處,隻有擁有禹皇血脈之人,才能解開封印,取出神針!」
「禹皇血脈?!」岐伯愣了一下,隨即恍然大悟,「彭大人的意思是……」
彭伯壽點點頭,語氣堅定地說道:「不錯!我意,前往東海,尋找‘定海神針’!」
岐伯聞言,老臉上浮現出一抹擔憂之色,勸說道:「彭大人,東海,兇險異常,您此去……」
「岐老先生不必多言,我意已決!」彭伯壽打斷了岐伯的話,「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坐視妖邪禍亂朝綱,社稷傾覆?!我彭家世代忠良,唯有虞氏血統。今日,我便要繼承先祖遺誌,為夏朝,為天下蒼生,盡一份綿薄之力!」
岐伯望著眼前這位目光如炬,渾身散發著凜然正氣的彭伯壽,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彭伯壽此去,定是九死一生,但他卻義無反顧,這份忠君愛國的赤誠之心,令他深深敬佩。
「彭大人,老朽願與您一同前往,哪怕肝腦塗地,也要盡一份微薄之力!」岐伯顫顫巍巍地起身,對著彭伯壽深深一拜。
彭伯壽連忙扶住岐伯,感激地說道:「岐老先生,您年事已高,此去東海路途遙遠,兇險異常,您還是……」
「彭大人不必多言,老朽意已決!」岐伯語氣堅定,不容置疑。
彭伯壽見岐伯心意已決,也不再勸阻,點頭道:「好!岐老先生,既然如此,我們這就出發!」
二人商議已定,彭伯壽立刻開始著手準備。他先是派人秘密聯絡了一些昔日的舊部,這些人都對他忠心耿耿,得知他要前往東海尋找「定海神針」,都紛紛表示願意追隨左右。
隨後,彭伯壽又命人準備了大量的幹糧和清水,以及一些必備的藥品和工具。他知道,去東海地勢險峻,氣候多變,此去不知要經曆多少磨難,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彭伯壽帶著岐伯和一眾心腹,悄悄地離開了封地,踏上了前往東海的征途。
數日後,一行人風塵仆仆地來到了東海之濱。
「大王,臣妾聽說南方有一種美酒,名為‘醉仙釀’,飲之可令人飄飄欲仙,不知大王可願一試?」 妲眷依偎在夏啟懷中,嬌聲說道。
夏啟被她迷得神魂顛倒,想也不想便答應了:「愛妃想要什麽,盡管說便是,區區美酒,何足掛齒?」
妲眷心中暗喜,這「醉仙釀」正是商部落進貢的貢品,其中摻雜了一種特殊的香料,長期飲用會使人精神萎靡,意誌消沉。她要讓夏啟變成一個隻知道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昏君,為商朝的入侵創造機會。
「大王,您對臣妾真好。」 妲眷在夏啟臉上輕輕一吻,眼波流轉間,盡是嫵媚風情。
夏啟被她撩撥得心猿意馬,一把將她摟入懷中,笑道:「愛妃今日真是格外迷人,讓孤王好好疼愛你一番……」
轉眼間,數月過去,夏啟在妲眷的「精心照料」下,已經變成了一個整日沉迷酒色,不問政事的昏君。朝中大臣對此敢怒不敢言,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夏朝一步步走向深淵。
而妲眷,則利用這段時間,將夏朝的布防圖,糧草儲備等重要情報,通過秘密渠道源源不斷地送往商部落。
然而,妲眷的所作所為,並沒有逃過所有人的眼睛。
在夏宮的角落裏,有一座僻靜的小院,院中住著一位年邁的太醫,名叫岐伯。岐伯醫術高超,德高望重,是先王在世時便已入宮的老臣。
一日,岐伯奉命為夏啟診治,卻發現夏啟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精神萎靡,脈象虛浮,顯然是長期服用某種慢性毒藥所致。
岐伯心中大驚,暗中調查此事,很快便將目標鎖定在了妲眷身上。他發現,每次夏啟飲用「醉仙釀」後,身體狀況便會惡化一分,而這「醉仙釀」,正是由妲眷經手,進獻給夏啟的。
為了查清真相,岐伯決定冒險一試。他假意偶遇妲眷的貼身侍女,用一枚珍貴的玉佩換取了一小瓶「醉仙釀」。
岐伯將酒帶迴自己的房間,仔細研究,終於發現了酒中的秘密。
「果然如此!」 岐伯臉色鐵青。這酒中所摻雜的香料,並非什麽稀世珍品,而是一種產自商部落的劇毒之物,長期服用會使人中毒,最終導致死亡。
岐伯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必須盡快將此事告知夏啟,阻止妲眷的陰謀。
然而,他知道妲眷在宮中勢力龐大,如果貿然行動,恐怕會打草驚蛇,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
岐伯心中思慮萬千,夜不能寐。妲眷的狠毒超乎他的想象,夏啟的昏庸更讓他憂心忡忡。他必須盡快找到一個可靠的人,一個有能力也有魄力阻止這場災難的人。
彭伯壽,這個名字如同一道閃電劃過岐伯的腦海。他是夏朝的肱骨之臣,為人正直,剛正不阿,在朝中頗有威望。更重要的是,他忠心耿耿,一心為國,絕不會坐視夏朝毀於一旦。
彭伯壽出身名門望族,其家族世代輔佐夏朝君王,立下赫赫戰功。他自幼飽讀詩書,精通兵法,年紀輕輕便在朝中嶄露頭角。先王在位時,對他十分器重,曾多次委以重任。而彭伯壽也不負期望,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
然而,彭伯壽為人耿直,眼裏容不得沙子。夏啟繼位後, 妲眷專寵後宮, 彭伯壽對妲眷幹預朝政的行為十分不滿。曾多次直言進諫,卻遭到妲眷的嫉恨。妲眷在夏啟麵前吹耳邊風, 說彭伯壽功高震主, 意圖謀反。 夏啟雖然不至於完全相信,但也對彭伯壽心生芥蒂,逐漸疏遠了他。
彭伯壽對此心灰意冷, 卻也無可奈何, 隻能辭去官職, 迴到自己的封地, 過起了閑雲野鶴的生活。
「彭大人, 老朽有要事相求!」 岐伯拄著拐杖, 步履蹣跚地來到彭府門前, 語氣急促地說道。
彭伯壽聞聲出門, 見是岐伯, 連忙上前攙扶: 「岐老先生, 您怎麽來了? 快快請進!」
岐伯在彭伯壽的攙扶下走進府中, 兩人在客廳落座。 仆人奉上香茶後, 便悄然退下。
「岐老先生, 您今日到訪, 可是宮中有什麽事情?」 彭伯壽問道。
「唉, 一言難盡啊!」 他從懷中掏出那瓶「醉仙釀」, 「彭大人請看, 這是什麽?」
彭伯壽接過酒瓶, 仔細端詳:「這不是進貢的‘醉仙釀’嗎? 有什麽問題嗎?」
岐伯臉色凝重:「老朽查驗過了, 這酒裏被人下了毒! 長期飲用, 會讓人中毒身亡!」
彭伯壽聞言大驚失色:「什麽?! 這怎麽可能?! 」
「老朽已經查明, 這毒是商部落的一種特產,。而這酒, 正是妲妃進獻給大王……」 岐伯將自己調查到的情況, 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彭伯壽。
彭伯壽聽完, 頓時怒火中燒:「這個妖婦! 真是蛇蠍心腸! 她這是要害死大王, 亡我夏朝啊!」
「彭大人, 如今之計, 該如何是好?」 岐伯焦急地問道。
彭伯壽眉頭緊鎖, 陷入沉思。 他深知此事事關重大, 稍有不慎, 便會引來殺身之禍。
「岐老先生, 此事萬萬不可聲張! 」 彭伯壽沉吟片刻, 「 如今妲妃專寵後宮, 大王對她言聽計從, 我們若是貿然揭發, 恐怕隻會打草驚蛇, 還會把自己搭進去。 」
岐伯點點頭:「彭大人所言極是, 老朽也是擔心這個, 所以才來找您商議啊! 」
彭伯壽在房間裏來迴踱步, 眉頭緊鎖, 苦苦思索對策。 突然, 他像是想到了什麽, 猛地抬起頭, 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岐老先生, 我想到一個辦法……」 彭伯壽湊到岐伯耳邊, 低聲說道。
彭伯壽壓低了聲音,語氣中帶著幾分狠絕:「岐老先生,您還記得當年大禹治水時留下的‘定海神針’嗎?」
岐伯聞言,渾濁的老眼頓時瞪大了,不可思議地望著彭伯壽:「彭大人,您說的是……那件傳說可以鎮壓妖邪的神物?」
彭伯壽點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不錯!傳說‘定海神針’乃是上古神器,擁有無上神力,可鎮妖魔,可平天下!如今妲妃禍亂朝綱,妖媚惑主,依我看,她定是被妖邪附體!隻有找到‘定海神針’,才能徹底鏟除這個禍害!」
岐伯聽完彭伯壽的話,心中不禁燃起了一絲希望。然而,他又有些擔憂地問道:「可是,‘定海神針’隻是傳說中的神物,誰也不知道它究竟是否存在,又藏匿在何處啊!」
彭伯壽走到書架前,伸手在一排排竹簡中翻找著,頭也不迴地說道:「岐老先生,您有所不知,我彭家世代守護著一份先祖遺訓,其中便記載了‘定海神針’的下落!」
「什麽?!」岐伯聞言,激動地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彭大人,此話當真?!」
彭伯壽從書架上抽出一卷泛黃的竹簡,轉身遞給岐伯,沉聲道:「岐老先生,您請看!」
岐伯 著雙手接過竹簡,小心翼翼地展開,隻見上麵用古老的文字記載著一行行晦澀難懂的文字。岐伯雖然飽讀詩書,但對於這種上古文字也隻是一知半解。
彭伯壽指著竹簡上的文字,為岐伯解釋道:「岐老先生,這份先祖遺訓中記載,‘定海神針’被大禹封印於東海3深處,隻有擁有禹皇血脈之人,才能解開封印,取出神針!」
「禹皇血脈?!」岐伯愣了一下,隨即恍然大悟,「彭大人的意思是……」
彭伯壽點點頭,語氣堅定地說道:「不錯!我意,前往東海,尋找‘定海神針’!」
岐伯聞言,老臉上浮現出一抹擔憂之色,勸說道:「彭大人,東海,兇險異常,您此去……」
「岐老先生不必多言,我意已決!」彭伯壽打斷了岐伯的話,「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坐視妖邪禍亂朝綱,社稷傾覆?!我彭家世代忠良,唯有虞氏血統。今日,我便要繼承先祖遺誌,為夏朝,為天下蒼生,盡一份綿薄之力!」
岐伯望著眼前這位目光如炬,渾身散發著凜然正氣的彭伯壽,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彭伯壽此去,定是九死一生,但他卻義無反顧,這份忠君愛國的赤誠之心,令他深深敬佩。
「彭大人,老朽願與您一同前往,哪怕肝腦塗地,也要盡一份微薄之力!」岐伯顫顫巍巍地起身,對著彭伯壽深深一拜。
彭伯壽連忙扶住岐伯,感激地說道:「岐老先生,您年事已高,此去東海路途遙遠,兇險異常,您還是……」
「彭大人不必多言,老朽意已決!」岐伯語氣堅定,不容置疑。
彭伯壽見岐伯心意已決,也不再勸阻,點頭道:「好!岐老先生,既然如此,我們這就出發!」
二人商議已定,彭伯壽立刻開始著手準備。他先是派人秘密聯絡了一些昔日的舊部,這些人都對他忠心耿耿,得知他要前往東海尋找「定海神針」,都紛紛表示願意追隨左右。
隨後,彭伯壽又命人準備了大量的幹糧和清水,以及一些必備的藥品和工具。他知道,去東海地勢險峻,氣候多變,此去不知要經曆多少磨難,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彭伯壽帶著岐伯和一眾心腹,悄悄地離開了封地,踏上了前往東海的征途。
數日後,一行人風塵仆仆地來到了東海之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