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對於廣袤的天地來說,不過彈指一瞬。


    昔日,年輕的治水英雄夏禹,如今已是滿頭華發,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滄桑的痕跡,但他的目光依舊堅定,一如既往地注視著這片他深愛的土地。


    「陛下,前方就是會稽山了。」一位侍衛恭敬地說道。


    夏禹點點頭,翻身下馬,望著眼前這座巍峨的山峰,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當年與共工氏決戰的場景,仿佛就在昨日。如今,他已完成了父親和舜帝的遺願,治水成功,天下太平,而他也老了。


    「陛下,您該休息了。」一旁的益輕聲勸道。益是夏禹的得力助手,多年來一直跟隨他治理水患,忠誠而勤懇。


    「是啊,老了,不中用了。」夏禹自嘲地笑了笑,他感到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他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


    他強撐著走到一塊巨石旁坐下,望著遠處的山河,緩緩開口:「益,我死之後,這天下就交給你了。」


    益聞言大驚,連忙跪倒在地:「陛下萬歲!您春秋正盛,何出此言?臣萬萬不敢僭越!」


    「起來吧,我的身體我自己清楚。」夏禹擺擺手,示意他不必多言,「你天資聰穎,又多年輔佐我治理天下,我相信你有能力擔此重任。」


    「陛下……」益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夏禹打斷。


    「不必多言,這是我的決定。」夏禹的語氣不容置疑,「記住,要善待百姓,守住這來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益含淚叩首:「臣謹遵陛下旨意!」


    幾日後,夏禹病逝於會稽,舉國哀痛。益遵照他的遺願,將他安葬在會稽山上,並繼承了帝位。


    三年後,服喪期滿,益卻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他將帝位傳給了夏禹的兒子啟,自己則選擇隱居於箕山之南。


    「啟,你父皇是位偉大的君主,他留下了一個太平盛世,你要好好珍惜。」在禪讓大典上,益語重心長地對啟說道。


    啟恭敬地跪在地上,接過象征著權力的玉璽,心中既激動又忐忑。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他要繼承父親的遺誌,守護好這個國家。


    然而,夏啟的統治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在他登基後不久,一個強大的部落——有扈氏,公然表示不服從他的統治。


    「啟不過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子,有什麽資格繼承帝位?」有扈氏的首領,一個身材魁梧,滿臉橫肉的壯漢,不屑地說道,「我們有扈氏世代強大,才是這天下的主宰!」


    消息傳到夏啟耳中,他頓時勃然大怒。他深知,如果不能及時鎮壓有扈氏的叛亂,將會嚴重損害新生的夏朝的威嚴,甚至可能引發其他部落的效仿,天下將再次陷入戰亂之中。


    「傳令下去,召集六軍,隨我出征!」夏啟怒吼道,眼中燃燒著熊熊怒火。


    很快,夏朝的軍隊便集結完畢,浩浩蕩蕩地朝著有扈氏的領地進發。


    大軍抵達甘地時,夏啟下令安營紮寨,準備與有扈氏決一死戰。


    大戰前夕,夏啟身穿戰甲,登上高台,麵對著 將士們,他的目光如炬,聲音洪亮:


    「將士們,你們都看到了,有扈氏目無君上,肆意妄為,他們踐踏仁義禮智信,背棄天道人倫,上天要降下懲罰,而我,將代天行罰!」


    「今日,我夏啟在此立誓,不勝不還!」夏啟慷慨激昂地說道,「因此,上天要斷絕他的大命。如今,我恭敬地執行上天對他的懲罰。誰不聽從命令,便在神灶前殺掉誰,而且把家屬收為奴婢。」


    夏啟身披金甲,手持利斧,站在戰車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黑壓壓的有扈氏軍隊。他高舉戰斧,聲如洪鍾:「有扈氏逆天而行,今日,我便代天伐之!」


    話音剛落,震天的戰鼓聲響徹雲霄,夏軍如同猛虎下山,勢不可擋地衝向敵陣。一時間,喊殺聲、兵器碰撞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慘烈無比的戰爭畫卷。


    有扈氏的首領名叫寒足,他身材魁梧,力大無窮,手持一柄巨錘,宛如一尊殺神。他咆哮著衝入夏軍陣中,巨錘揮舞,所到之處,夏軍士兵非死即傷。


    「夏啟小兒,拿命來!」寒足怒吼著,朝夏啟殺來。


    夏啟臨危不懼,揮舞戰斧迎戰。兩人戰作一團,兵器碰撞,火花四濺。寒足雖然勇猛,但夏啟更加靈活,他利用自己精妙的步法,不斷躲避著寒是的攻擊,並伺機反擊。


    激戰數十迴合,寒足體力不支,動作漸漸遲緩。夏啟抓住機會,一斧劈向寒足的胸口。寒足躲閃不及,被夏啟一斧劈中,鮮血噴湧而出。


    「啊!」寒足發出一聲慘叫,倒在地上,氣絕身亡。


    有扈氏首領一死,軍心大亂,紛紛丟盔棄甲,四處逃竄。夏軍乘勝追擊,將有扈氏軍隊殺得片甲不留。


    甘地大戰,以夏朝的勝利而告終。


    捷報傳迴都城,百姓們歡唿雀躍,載歌載舞,慶祝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夏啟凱旋而歸,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


    「陛下英明神武,一統天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朝賀,山唿海嘯。


    夏啟身穿龍袍,頭戴冕旒,端坐在王座之上,接受著文武百官的朝拜。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勝利的喜悅。


    「諸位愛卿平身。」夏啟抬手示意眾人起身,「此次平定叛亂,多虧了諸位愛卿和將士們的浴血奮戰,朕心甚慰。」


    「陛下過譽了,這都是臣等分內之事。」群臣齊聲說道。


    夏啟環視群臣,沉聲說道:「有扈氏之亂,給朕敲響了警鍾。天下初定,人心未穩,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時刻警惕,防患於未然。」


    「陛下聖明!」群臣紛紛應道。


    夏啟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朕決定,在都城之外,修建一座雄偉的城池,作為拱衛京師的屏障。此外,還要加強軍隊訓練,打造一支戰無不勝的精銳之師,以震懾宵小。」


    「臣等遵旨!」群臣再次應道。


    夏啟的這一係列舉措,有效地鞏固了夏朝的統治,也為後世王朝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然而,就在夏啟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一個陰謀正在悄然醞釀。


    夜深人靜,夏啟的寢宮內,燭光搖曳。夏啟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自從甘地大戰之後,他便經常做噩夢,夢中總是出現血流成河的戰場,以及那些戰死沙場的將士們的麵孔。


    「陛下,您怎麽了?」一個嬌媚的聲音響起,一名身穿輕紗的女子從床榻後方走了出來,她便是夏啟最寵愛的妃子——西梅。


    西梅走到床邊,輕輕地為夏啟揉捏著肩膀,柔聲說道:「陛下可是有什麽煩心事?不妨說出來,讓臣妾為您分憂。」


    夏啟睜開雙眼,看著眼前這位風情萬種的女子,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他歎了口氣,說道:「愛妃有所不知,朕最近總是心神不寧,總感覺有什麽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西梅掩嘴一笑,說道:「陛下多慮了,如今大夏國泰民安,誰敢對陛下不利?依臣妾看,陛下隻是太過勞累了,才會胡思亂想。」


    夏啟搖了搖頭,說道:「但願如愛妃所說吧。」


    西梅見夏啟依然眉頭緊鎖,便起身走到桌邊,倒了一杯酒,遞到夏啟麵前,嬌聲說道:「陛下,夜已深了,不如喝了這杯酒,好好休息吧。」


    夏啟接過酒杯,一飲而盡。酒入喉嚨,一股奇特的香味彌漫開來,讓他感到一陣頭暈目眩。


    「愛妃,這酒……」夏啟話音未落,便一頭栽倒在床上,不省人事。


    西梅見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走到窗邊,輕輕地打開了窗戶。


    窗外,一個黑影一閃而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迴三海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鹹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鹹溪並收藏夢迴三海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