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周龐大的身軀轟然倒地,鮮血染紅了身下的土地。他至死也沒能閉上雙眼,或許是不甘,又或許是驚愕。
「混周已死!葷粥部落的崽子們,還不快快投降!」虞舜高舉著滴血的長劍,厲聲喝道。
葷粥部落的殘兵敗將見主將已死,頓時軍心渙散,紛紛丟盔棄甲,跪地求饒。
虞舜大手一揮,示意士兵們將殘餘的敵軍收押,自己則翻身下馬,走到大禹身邊。
「伯禹,你沒事吧?」虞舜關切地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後怕。
大禹搖了搖頭,抽出軒轅劍,劍身上的鮮血瞬間蒸發殆盡,不見一絲痕跡。「臣沒事,讓共主擔心了。」
虞舜拍了拍大禹的肩膀,欣慰地說道:「你我兄弟二人聯手,還有什麽敵人能夠阻擋我大虞的腳步!」
話音剛落,就聽身後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哈哈哈,好一個兄弟聯手,好一個大虞的腳步!
虞舜和伯禹轉頭望去,隻見一個身穿粗布麻衣,腰間佩著一柄青銅寶劍的老人,在幾個部落首領的簇擁下,緩緩走來。
「敢問閣下是……」虞舜心中疑惑,拱手問道。
老人哈哈一笑,說道:「老夫巢,乃是這片土地上活得最久的人,見過共主,見過大禹。」
「原來是巢老前輩,久仰大名。」虞舜連忙迴禮,心中卻更加疑惑。
這巢老者的名聲,他也有所耳聞,據說此人活了數百年,經曆過無數風雨,見多識廣,智慧超群,甚至還懂得一些神奇的巫術。
隻是,這樣一個世外高人,怎麽會突然出現在戰場之上?
似乎是看出了虞舜心中的疑惑,巢老者微微一笑,說道:「老朽今日前來,是為了恭喜共主,賀喜共主一統天下,成就千秋霸業!」
虞舜聞言心中一驚,連忙說道:「前輩說笑了,這天下之大,遠非我大虞所能囊括。更何況,如今還有許多部落尚未歸順,談何一統?」
巢老者搖了搖頭,指著四周的景象說道:「共主請看,如今這天下,還有哪個部落能夠抵擋大虞的兵鋒?」
虞舜環顧四周,隻見原本屬於葷粥部落的領地,已經被大虞的軍隊完全控製。
那些曾經桀驁不馴的部落首領,此時都低著頭,臉上帶著敬畏和恐懼的神情。
虞舜心中恍然,他知道,這場戰爭的勝利,意味著大虞已經成為了這片土地上最強大的勢力。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任何部落,能夠阻擋大虞前進的步伐!
想到這裏,虞舜心中不禁升起一股豪情壯誌。他深吸一口氣,朗聲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話音剛落,就聽天空中傳來一聲清脆的鳳鳴,一隻巨大的七彩鳳凰從天而降,在眾人頭頂盤旋飛舞,灑下漫天的霞光。
「鳳凰!是祥瑞的鳳凰!」
「天降祥瑞,這是上天在昭示著什麽嗎?」
「難道說,這位大虞的共主,真的是天命所歸?」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陣驚唿,所有人,包括那些部落首領,都跪倒在地,對著虞舜和那隻鳳凰頂禮膜拜。
虞舜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充滿了激動和自豪。他知道,從今天起,他將成為這片土地上唯一的王者,他的名字將被永遠地載入史冊!
「報——」
就在這時,一個士兵急匆匆地跑了過來,跪倒在虞舜麵前,高聲喊道:「啟稟共主,大禹將軍,城外有一支軍隊,打著‘堯’字旗號,前來求見!」
虞舜聞言,頓時愣住了,一股不安的預感湧上心頭。
「堯」字旗號……難道說……是他?
原來,是丹朱前來進貢。虞舜熱情款待。
虞舜心頭猛跳,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湧上心頭。丹朱,那個被他親手打敗,放逐的帝堯之子,如今竟帶著貢品前來?是真心臣服,還是暗藏禍心?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翻湧的思緒,對傳令兵道:「傳令下去,打開城門,迎接貴客!」
士兵領命而去,虞舜轉身看向伯禹,卻見他也是一臉凝重。「看來,這天下太平的日子,還長著呢。」伯禹沉聲道。
虞舜點點頭,他知道,丹朱的到來,絕非偶然。帝堯雖然已逝,但他的影響力仍在,丹朱此舉,無疑是在試探,試探他虞舜的態度,試探大虞的虛實。
不多時,一隊人馬緩緩駛來,為首一人,身穿素衣,腰佩長劍,眉宇間依稀可見當年帝堯的風采,正是丹朱。
丹朱翻身下馬,走到虞舜麵前,深深一拜,「罪臣丹朱,拜見共主。」
虞舜連忙上前,扶起丹朱,「丹朱賢侄快快請起,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多禮。」
丹朱起身,臉上露出一絲感激之色,「多謝共主。」說罷,他拍了拍手,身後士兵抬上幾個蓋著紅綢的箱子。
「這些都是我從南方各地搜集來的奇珍異寶,還請共主笑納。」丹朱恭敬地說道。
虞舜微微一笑,「丹朱賢侄有心了,來人,收下貢品,好生招待丹朱賢侄!」
「是!」
一番客套後,丹朱被安排在城中最好的府邸休息。夜幕降臨,虞舜屏退左右,隻留伯禹一人在側。
「伯禹,你怎麽看?」虞舜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
伯禹沉吟片刻,說道:「共主,依我看,這丹朱此次前來,恐怕並非真心臣服。」
虞舜點點頭,「我也這般認為,他此次前來,一是為了試探我們的虛實,二來……」
「二來,是想借機拉攏人心,東山再起。」伯禹接道。
虞舜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皎潔的月光,眼中閃過一抹寒芒,「他若安分守己,我自然不會為難他,可他若敢有異心……」
「共主放心,臣定會嚴密監視他的一舉一動。」伯禹沉聲說道。
「嗯。」虞舜點點頭,心中卻隱隱有些不安。他知道,丹朱絕非易與之輩,這場博弈,才剛剛開始。
接下來的幾日,丹朱表現得十分恭順,每日都來拜見虞舜,噓寒問暖,還主動提出要幫助大虞治理水患,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樣。
虞舜表麵上對丹朱關懷備至,但心中卻始終保持著警惕。他暗中派人監視丹朱,同時也在暗中調查丹朱的底細。
一日,虞舜正在批閱奏折,忽然,一名侍衛急匆匆地跑了進來,跪倒在地,聲音顫抖地說道:「共主,不好了,丹朱……丹朱他……」
「丹朱怎麽了?」虞舜心中一緊,沉聲問道。
「他……他私下聯絡舊部,意圖謀反!」
「什麽?!」虞舜聞言大怒,「他好大的膽子!」
原來,丹朱表麵上對虞舜恭恭敬敬,暗地裏卻一直在招兵買馬,聯絡舊部,準備伺機而動。
虞舜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當即下令,將丹朱等人拿下!
侍衛話音剛落,虞舜猛地站起身,龍案上的奏折被掀翻在地,墨汁四濺,猶如他此刻的心情,翻江倒海。他怒極反笑,「好!好得很!朕念他乃帝堯之子,對他禮遇有加,他竟如此狼子野心!」
伯禹在一旁,感受到虞舜周身散發出的凜冽寒意,知道這位素來仁厚的共主是真的動了怒。他上前一步,抱拳道:「共主息怒,當務之急,是盡快捉拿丹朱,以絕後患!」
虞舜深吸一口氣,努力壓抑著心中的怒火,沉聲道:「傳令下去,封鎖城門,挨家挨戶搜查,務必將丹朱一黨捉拿歸案!」
「遵命!」侍衛領命而去,大殿內隻剩下虞舜和伯禹二人。
虞舜在殿內來迴踱步,眉頭緊鎖,顯然心中還在為此事煩憂。他並非優柔寡斷之人,隻是念及丹朱的身份,不願將事情做絕。
「伯禹,」虞舜停下腳步,看向伯禹,「你說,朕是否太過仁慈,才會讓這逆賊有機可乘?」
伯禹沉吟片刻,說道:「共主宅心仁厚,乃天下之福。隻是這丹朱,心術不正,野心勃勃,絕非池中之物。如今他既已露出獠牙,共主便不可再心慈手軟。」
虞舜點點頭,伯禹的話,說到了他的心坎裏。他一直都知道,丹朱對帝位虎視眈眈,隻是他不願相信,這個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竟會真的走上謀反的道路。
「罷了,」虞舜長歎一聲,「傳朕旨意,命後羿率兵包圍丹朱府邸,若遇反抗,格殺勿論!」
夜色深沉,殺機四伏。後羿率領著一隊精兵,悄無聲息地包圍了丹朱的府邸。此時,丹朱府內,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全然沒有意識到危險的降臨。
「報——」一名探子急匆匆地跑到丹朱麵前,跪倒在地,「啟稟少主,大事不好,城門被封鎖了,到處都在搜查,說是……」
「說什麽?」丹朱猛地站起身,眼中閃過一絲慌亂。
「說是…說是少主您意圖謀反……」探子聲音越來越低,幾乎不敢抬頭看丹朱的臉色。
「砰!」丹朱一掌拍在桌上,怒吼道:「虞舜小兒,竟敢如此待我!」
「少主,現在怎麽辦?」一旁,一名謀士打扮的人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焦急。
丹朱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深知,現在不是慌亂的時候,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要保持冷靜。他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既然他虞舜不仁,就別怪我不義!傳令下去,所有人,隨我殺出去!」
「殺!」丹朱一聲令下,府內頓時響起一片喊殺聲。
後羿率領著士兵,從四麵八方湧入丹朱府邸。一時間,喊殺聲,兵器碰撞聲,慘叫聲,響徹夜空。
丹朱手持長劍,左衝右突,如同一隻困獸,拚命地想要殺出一條血路。然而,後羿率領的都是大虞的精銳之師,丹朱的那些烏合之眾,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眼看著身邊的人越來越少,丹朱心中不禁升起一股絕望。他知道,自己這次,恐怕是在劫難逃了。
就在這時,後羿手持長弓,出現在丹朱麵前。他目光冰冷地看著丹朱,就如同看著一個死人。
「丹朱,你謀反作亂,罪不容誅!束手就擒吧,免得受皮肉之苦!」後羿冷聲說道。
「哈哈哈哈哈……」丹朱忽然仰天大笑,笑聲中充滿了悲涼和絕望,「成王敗寇,自古如此!今日我丹朱敗在你虞舜手裏,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後羿不再廢話,他彎弓搭箭,一支利箭,帶著破空之聲,直取丹朱麵門……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道黑影閃過,擋在了丹朱身前。
「噗!」利箭 入肉的聲音響起,鮮血飛濺。
「啊——」一聲慘叫,那道黑影應聲倒地。
「是誰?!」後羿心中一驚,厲聲喝問道。
丹朱看著倒在血泊中的身影,頓時目眥欲裂,悲憤交加。
「是你?!你為什麽要這麽做?!」
舜帝將丹朱拿下。考慮到親戚關係,舜帝解下丹朱的軍隊,將其遣迴唐都,封為諸侯。
正是如此的胸襟,在虞朝舜帝時期,二十二個官員業績突出。擔任大理的皋陶,掌握刑法,斷案公正,人們都佩服他能夠根據案情據實審理;主管禮儀的伯夷,使得上上下下都能夠按照禮儀禮讓;擔任工師的垂,主管百工,百工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擔任土地官的伯益,主管沼澤,山林湖澤都得到開發;擔任社稷的棄,主管農業,百穀按照季節茂盛生長;擔任副司徒的契,主管教化,百姓都和善友好;主管接待賓客的龍,遠方的諸侯都來朝貢。舜帝所十二州牧,九州內的民眾沒有誰反抗。
其中,功勞最大的伯禹,開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處湖澤,疏通了幾條河流,定清了九州的邊界,各地都按照應該繳納的貢物前來進貢,,沒有不恰當的。五千裏縱橫的領域,都受到安撫,直到離京師最遠的地區。四海之內,舜帝的功德被天下共同歌頌。於是,伯禹創作了歌頌舜帝的功德的《九招》樂曲,招來了祥瑞之物,鳳凰也來了,伴隨著樂聲盤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從大虞朝舜帝開始。
「混周已死!葷粥部落的崽子們,還不快快投降!」虞舜高舉著滴血的長劍,厲聲喝道。
葷粥部落的殘兵敗將見主將已死,頓時軍心渙散,紛紛丟盔棄甲,跪地求饒。
虞舜大手一揮,示意士兵們將殘餘的敵軍收押,自己則翻身下馬,走到大禹身邊。
「伯禹,你沒事吧?」虞舜關切地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後怕。
大禹搖了搖頭,抽出軒轅劍,劍身上的鮮血瞬間蒸發殆盡,不見一絲痕跡。「臣沒事,讓共主擔心了。」
虞舜拍了拍大禹的肩膀,欣慰地說道:「你我兄弟二人聯手,還有什麽敵人能夠阻擋我大虞的腳步!」
話音剛落,就聽身後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哈哈哈,好一個兄弟聯手,好一個大虞的腳步!
虞舜和伯禹轉頭望去,隻見一個身穿粗布麻衣,腰間佩著一柄青銅寶劍的老人,在幾個部落首領的簇擁下,緩緩走來。
「敢問閣下是……」虞舜心中疑惑,拱手問道。
老人哈哈一笑,說道:「老夫巢,乃是這片土地上活得最久的人,見過共主,見過大禹。」
「原來是巢老前輩,久仰大名。」虞舜連忙迴禮,心中卻更加疑惑。
這巢老者的名聲,他也有所耳聞,據說此人活了數百年,經曆過無數風雨,見多識廣,智慧超群,甚至還懂得一些神奇的巫術。
隻是,這樣一個世外高人,怎麽會突然出現在戰場之上?
似乎是看出了虞舜心中的疑惑,巢老者微微一笑,說道:「老朽今日前來,是為了恭喜共主,賀喜共主一統天下,成就千秋霸業!」
虞舜聞言心中一驚,連忙說道:「前輩說笑了,這天下之大,遠非我大虞所能囊括。更何況,如今還有許多部落尚未歸順,談何一統?」
巢老者搖了搖頭,指著四周的景象說道:「共主請看,如今這天下,還有哪個部落能夠抵擋大虞的兵鋒?」
虞舜環顧四周,隻見原本屬於葷粥部落的領地,已經被大虞的軍隊完全控製。
那些曾經桀驁不馴的部落首領,此時都低著頭,臉上帶著敬畏和恐懼的神情。
虞舜心中恍然,他知道,這場戰爭的勝利,意味著大虞已經成為了這片土地上最強大的勢力。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任何部落,能夠阻擋大虞前進的步伐!
想到這裏,虞舜心中不禁升起一股豪情壯誌。他深吸一口氣,朗聲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話音剛落,就聽天空中傳來一聲清脆的鳳鳴,一隻巨大的七彩鳳凰從天而降,在眾人頭頂盤旋飛舞,灑下漫天的霞光。
「鳳凰!是祥瑞的鳳凰!」
「天降祥瑞,這是上天在昭示著什麽嗎?」
「難道說,這位大虞的共主,真的是天命所歸?」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陣驚唿,所有人,包括那些部落首領,都跪倒在地,對著虞舜和那隻鳳凰頂禮膜拜。
虞舜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充滿了激動和自豪。他知道,從今天起,他將成為這片土地上唯一的王者,他的名字將被永遠地載入史冊!
「報——」
就在這時,一個士兵急匆匆地跑了過來,跪倒在虞舜麵前,高聲喊道:「啟稟共主,大禹將軍,城外有一支軍隊,打著‘堯’字旗號,前來求見!」
虞舜聞言,頓時愣住了,一股不安的預感湧上心頭。
「堯」字旗號……難道說……是他?
原來,是丹朱前來進貢。虞舜熱情款待。
虞舜心頭猛跳,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湧上心頭。丹朱,那個被他親手打敗,放逐的帝堯之子,如今竟帶著貢品前來?是真心臣服,還是暗藏禍心?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翻湧的思緒,對傳令兵道:「傳令下去,打開城門,迎接貴客!」
士兵領命而去,虞舜轉身看向伯禹,卻見他也是一臉凝重。「看來,這天下太平的日子,還長著呢。」伯禹沉聲道。
虞舜點點頭,他知道,丹朱的到來,絕非偶然。帝堯雖然已逝,但他的影響力仍在,丹朱此舉,無疑是在試探,試探他虞舜的態度,試探大虞的虛實。
不多時,一隊人馬緩緩駛來,為首一人,身穿素衣,腰佩長劍,眉宇間依稀可見當年帝堯的風采,正是丹朱。
丹朱翻身下馬,走到虞舜麵前,深深一拜,「罪臣丹朱,拜見共主。」
虞舜連忙上前,扶起丹朱,「丹朱賢侄快快請起,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多禮。」
丹朱起身,臉上露出一絲感激之色,「多謝共主。」說罷,他拍了拍手,身後士兵抬上幾個蓋著紅綢的箱子。
「這些都是我從南方各地搜集來的奇珍異寶,還請共主笑納。」丹朱恭敬地說道。
虞舜微微一笑,「丹朱賢侄有心了,來人,收下貢品,好生招待丹朱賢侄!」
「是!」
一番客套後,丹朱被安排在城中最好的府邸休息。夜幕降臨,虞舜屏退左右,隻留伯禹一人在側。
「伯禹,你怎麽看?」虞舜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
伯禹沉吟片刻,說道:「共主,依我看,這丹朱此次前來,恐怕並非真心臣服。」
虞舜點點頭,「我也這般認為,他此次前來,一是為了試探我們的虛實,二來……」
「二來,是想借機拉攏人心,東山再起。」伯禹接道。
虞舜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皎潔的月光,眼中閃過一抹寒芒,「他若安分守己,我自然不會為難他,可他若敢有異心……」
「共主放心,臣定會嚴密監視他的一舉一動。」伯禹沉聲說道。
「嗯。」虞舜點點頭,心中卻隱隱有些不安。他知道,丹朱絕非易與之輩,這場博弈,才剛剛開始。
接下來的幾日,丹朱表現得十分恭順,每日都來拜見虞舜,噓寒問暖,還主動提出要幫助大虞治理水患,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樣。
虞舜表麵上對丹朱關懷備至,但心中卻始終保持著警惕。他暗中派人監視丹朱,同時也在暗中調查丹朱的底細。
一日,虞舜正在批閱奏折,忽然,一名侍衛急匆匆地跑了進來,跪倒在地,聲音顫抖地說道:「共主,不好了,丹朱……丹朱他……」
「丹朱怎麽了?」虞舜心中一緊,沉聲問道。
「他……他私下聯絡舊部,意圖謀反!」
「什麽?!」虞舜聞言大怒,「他好大的膽子!」
原來,丹朱表麵上對虞舜恭恭敬敬,暗地裏卻一直在招兵買馬,聯絡舊部,準備伺機而動。
虞舜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當即下令,將丹朱等人拿下!
侍衛話音剛落,虞舜猛地站起身,龍案上的奏折被掀翻在地,墨汁四濺,猶如他此刻的心情,翻江倒海。他怒極反笑,「好!好得很!朕念他乃帝堯之子,對他禮遇有加,他竟如此狼子野心!」
伯禹在一旁,感受到虞舜周身散發出的凜冽寒意,知道這位素來仁厚的共主是真的動了怒。他上前一步,抱拳道:「共主息怒,當務之急,是盡快捉拿丹朱,以絕後患!」
虞舜深吸一口氣,努力壓抑著心中的怒火,沉聲道:「傳令下去,封鎖城門,挨家挨戶搜查,務必將丹朱一黨捉拿歸案!」
「遵命!」侍衛領命而去,大殿內隻剩下虞舜和伯禹二人。
虞舜在殿內來迴踱步,眉頭緊鎖,顯然心中還在為此事煩憂。他並非優柔寡斷之人,隻是念及丹朱的身份,不願將事情做絕。
「伯禹,」虞舜停下腳步,看向伯禹,「你說,朕是否太過仁慈,才會讓這逆賊有機可乘?」
伯禹沉吟片刻,說道:「共主宅心仁厚,乃天下之福。隻是這丹朱,心術不正,野心勃勃,絕非池中之物。如今他既已露出獠牙,共主便不可再心慈手軟。」
虞舜點點頭,伯禹的話,說到了他的心坎裏。他一直都知道,丹朱對帝位虎視眈眈,隻是他不願相信,這個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竟會真的走上謀反的道路。
「罷了,」虞舜長歎一聲,「傳朕旨意,命後羿率兵包圍丹朱府邸,若遇反抗,格殺勿論!」
夜色深沉,殺機四伏。後羿率領著一隊精兵,悄無聲息地包圍了丹朱的府邸。此時,丹朱府內,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全然沒有意識到危險的降臨。
「報——」一名探子急匆匆地跑到丹朱麵前,跪倒在地,「啟稟少主,大事不好,城門被封鎖了,到處都在搜查,說是……」
「說什麽?」丹朱猛地站起身,眼中閃過一絲慌亂。
「說是…說是少主您意圖謀反……」探子聲音越來越低,幾乎不敢抬頭看丹朱的臉色。
「砰!」丹朱一掌拍在桌上,怒吼道:「虞舜小兒,竟敢如此待我!」
「少主,現在怎麽辦?」一旁,一名謀士打扮的人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焦急。
丹朱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深知,現在不是慌亂的時候,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要保持冷靜。他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既然他虞舜不仁,就別怪我不義!傳令下去,所有人,隨我殺出去!」
「殺!」丹朱一聲令下,府內頓時響起一片喊殺聲。
後羿率領著士兵,從四麵八方湧入丹朱府邸。一時間,喊殺聲,兵器碰撞聲,慘叫聲,響徹夜空。
丹朱手持長劍,左衝右突,如同一隻困獸,拚命地想要殺出一條血路。然而,後羿率領的都是大虞的精銳之師,丹朱的那些烏合之眾,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眼看著身邊的人越來越少,丹朱心中不禁升起一股絕望。他知道,自己這次,恐怕是在劫難逃了。
就在這時,後羿手持長弓,出現在丹朱麵前。他目光冰冷地看著丹朱,就如同看著一個死人。
「丹朱,你謀反作亂,罪不容誅!束手就擒吧,免得受皮肉之苦!」後羿冷聲說道。
「哈哈哈哈哈……」丹朱忽然仰天大笑,笑聲中充滿了悲涼和絕望,「成王敗寇,自古如此!今日我丹朱敗在你虞舜手裏,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後羿不再廢話,他彎弓搭箭,一支利箭,帶著破空之聲,直取丹朱麵門……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道黑影閃過,擋在了丹朱身前。
「噗!」利箭 入肉的聲音響起,鮮血飛濺。
「啊——」一聲慘叫,那道黑影應聲倒地。
「是誰?!」後羿心中一驚,厲聲喝問道。
丹朱看著倒在血泊中的身影,頓時目眥欲裂,悲憤交加。
「是你?!你為什麽要這麽做?!」
舜帝將丹朱拿下。考慮到親戚關係,舜帝解下丹朱的軍隊,將其遣迴唐都,封為諸侯。
正是如此的胸襟,在虞朝舜帝時期,二十二個官員業績突出。擔任大理的皋陶,掌握刑法,斷案公正,人們都佩服他能夠根據案情據實審理;主管禮儀的伯夷,使得上上下下都能夠按照禮儀禮讓;擔任工師的垂,主管百工,百工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擔任土地官的伯益,主管沼澤,山林湖澤都得到開發;擔任社稷的棄,主管農業,百穀按照季節茂盛生長;擔任副司徒的契,主管教化,百姓都和善友好;主管接待賓客的龍,遠方的諸侯都來朝貢。舜帝所十二州牧,九州內的民眾沒有誰反抗。
其中,功勞最大的伯禹,開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處湖澤,疏通了幾條河流,定清了九州的邊界,各地都按照應該繳納的貢物前來進貢,,沒有不恰當的。五千裏縱橫的領域,都受到安撫,直到離京師最遠的地區。四海之內,舜帝的功德被天下共同歌頌。於是,伯禹創作了歌頌舜帝的功德的《九招》樂曲,招來了祥瑞之物,鳳凰也來了,伴隨著樂聲盤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從大虞朝舜帝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