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接入國際互聯網與跟服務器


    李世豪的講話,徹底改變了研討會的風格,將研討會從一場務虛的研討,轉變成了務實的互聯網推進計劃討論。


    對於李世豪提出的幾點計劃,幾乎所有與會的人都表現出了積極的歡迎態度,甚至恨不得當場就與李世豪敲定合作意向,簽訂合作協議。


    他們不可能不歡迎英豪推出來的一係列計劃,英豪幾乎是憑借一己之力,承擔了isp\\icp\\idc三個重要角色,等於是自己在獨立的撐起了這個香江城域網,使得香江城域網直接就有了完整的角色結構。


    無論是搞通訊專業的,還是搞計算機的,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學者隻要積極參與進來,能夠寫多少論文出多少成果?


    而且英豪在科研投入上一向豪爽,跟英豪一起合作項目,從來就不需要操心研發經費的問題。


    更加重要的是,跟著英豪混,除了對學術研究能夠形成極大助力之外,還很有錢景。


    英豪在科研的投入上,可不僅僅是投入到項目上,也一直在投入到做項目的人上。


    幾乎所有與英豪合作的項目,隻要是同意將相關的商業利益讓渡到英豪名下的,英豪都會直接給研發人員開出高額的項目補貼。


    這些補貼可不止是那些加入了英豪實驗室的專家有,哪怕一些外部的合作專家同樣有,這種補貼的豐厚程度,不在一個教授教職的基本收入之下。


    而且一旦這些項目真的在後期產生了商業利潤,英豪還會按照協議,將這些利潤分潤給那些當初的研發人員。


    哪怕是雙方的臨時合作已經告一段落,英豪也從來沒有吞沒過這些外部合作專家該得的收益。


    英豪與香江各大學之間的大規模合作,其實時間並不長,是從英豪設立通訊實驗室的時候,才與中大展開了比較全麵的合作。


    剛剛開始,與英豪合作的還主要是中大的專家,後來逐漸有其他大學的專家加入,等到去年英豪啟動了超級計算機和科研網項目,其他的大學才有機會全麵參與進來。


    這些學者雖然有些比較清高,但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依然需要足夠的收入,來維持生活的體麵,尤其是在香江這種地方,談錢從來不是什麽俗套的事情。


    如果讓這些學者,卑躬屈膝,捏著鼻子賺錢,很多人可能還放不下身段,但與英豪合作,卻絕對是挺直腰杆,站著賺錢。


    英豪的所有項目,都是正正經經的科研項目,從來沒有什麽歪門邪道的東西。而且英豪從陳兵、趙平以下,對這些學者,甚至他們的助手團隊,一直禮敬有加。


    隻要自身的能力足夠,與英豪合作搞研發,麵子裏子都足的很,既能賺到錢,又能出科研成果,絕對是名利雙收的事情。


    其實今天來參與研討會的這些學者,大部分在過去一年多,都從英豪手中獲得了不少的收入,對於與英豪深入合作,早就有極強的意願。


    去年的超級計算機和科研網兩個項目,都是英豪已經有成熟的方案之後,才開始推進的,這些專家參與的已經比較晚了,能夠發揮水平的地方並不多。


    這次李世豪提議的推廣城域網計劃,明顯是一個比之前兩個項目,更加巨大、更加長期的項目計劃,而且從開放性和技術拓展空間而言,也遠超之前的兩個項目。


    英豪與這些大學、學者的合作,一向都是以英豪公司為主導,包括那個通訊實驗室,雖然名字上掛的是中大英豪聯合實驗室,但其實都是英豪在主導。


    英豪與香江學界的合作,具體到項目的時候,合作的主體幾乎都是學者個人,而不是大學的院係,但這種合作的模式,各個大學也都不會設立什麽障礙,甚至給予了很大的支持。


    在陳兵的統領之下,英豪在主導的項目,大都是商業化前景比較明朗的應用型項目,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麵納入的很少,但英豪對這類項目同樣比較支持。


    這兩年,英豪資金越來越充裕,對香江各大學的捐助也一直在不斷增加。


    那些太基礎的理論研究,英豪雖然不會直接參與,但都會進行一定的讚助,這些讚助就是給予了大學院係,而且陳兵對這種讚助的使用方向,也不會再去多管。


    可以說,這兩年,陳兵通過大手筆的讚助、兩個大型項目的合作,已經把香江電子領域的大部分學界人士,吸引到了英豪身邊。


    而通過接下來的香江城域網建設計劃,與這些學界的人,就會進行更深入的綁定。從很大層麵上,英豪與香江電子領域的學界,已經深深的融合在了一起。


    英豪這次要推動的香江城域網建設,在這個年代,絕對屬於超大型的發展計劃,需要投入的成本,是以億美元為單位進行計算的。


    陳兵讓英豪直接承擔互聯網的多個角色,以一己之力,推動香江城域網的超常規發展,固然是因為香江地域狹窄,人口密集,一個城域網的投資成本,英豪自己就負擔的起。


    但更大的原因是,互聯網的建設,其實已經開始成為了,電子產業最核心的技術推動方向。在互聯網上的大筆投入,會帶動英豪麾下各個產品線技術的全麵升級。


    計算機與互聯網,從基因上說,就是密不可分。


    計算機的核心能力是什麽?是信息處理。


    計算機要實現這個核心功能,就需要以運算能力和信息傳輸能力為基礎。


    計算機的運算需求催生了cpu,這種專門用來進行計算的核心硬件。


    而信息傳輸能力卻是分散在其他所有的計算機部件之中。要實現信息傳輸的高效,就分化出了一門新的學科,就是通信。


    通信是計算機技術的一個核心內容,尤其是在計算機內部,各個部件之間的通信,更是計算機的基礎內容。


    許多計算機部件的硬件設計、接口、標準、協議,最核心的技術指標,就是通信傳輸速度,這是與cpu的運算速度,幾乎同樣重要的指標。


    隻不過cpu是一個單獨的部件,相關的研發設計,生產,被少數幾個科技巨頭壟斷了。


    而通信的需求,卻分散在各個部件之內,參與通信技術的研發人員太多了,反而使得通信似乎沒有那麽高。


    因此往往cpu運算速度更容易被人特別關注和提及。


    計算機的內部通信,是計算機技術的底層技術,是為了提升計算機自身工作效率分化出的技術領域,往往被納入了計算機技術的範疇,不會被視為單獨的產業型態。


    但計算機的通信需求,遠不止內部通信,還有很大的部分,其實是外部通信。


    正是基於這種外部通訊需求,計算機的基礎架構中,除了被內部通信緊密連接起來的各種部件之外,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係統,就是信息的輸入輸出係統io。


    早期的計算機,是在與人進行交互。io係統,主要是通過各種外接設備,實現是人與計算機之間信息傳遞,如鍵盤、顯示器、甚至早期的紙帶。


    連接與通信從計算機誕生的那一天,就是無所不在的基礎需求。


    計算機的各個部件之間需要進行內部連接,計算機與周邊設備需要連接,而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也需要連接。


    當計算機處理的信息能力越來越大之後,人工輸入輸出信息的效率已經跟不上了計算機的處理能力了,就需要直接讓計算機之間相互傳輸信息,省略人工輸入信息的過程,這個其實就是最基礎的計算機網絡連接需求。


    最早的計算機連接需求,還比較簡單的,是線性的,可能隻是同一個辦公室的兩台計算機之間用線連起來,或者是計算機與外圍設備之間的連接需求。


    但當這種連接的物理距離逐漸拉遠,參與連接的計算機逐漸增加,原本的簡單線性結構,就變成了複雜的網絡結構,這就是局域網。


    再進一步,當這些局域網之間,又需要進行數據通信的時候,所謂互聯網的概念自然就開始萌芽了。


    後世公認,互聯網的萌芽是從燈塔的阿帕網開始的,這並不是因為燈塔人多麽有豫見性,而是當計算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底層是技術發展的必然邏輯。


    燈塔是全球計算機技術的先行者,計算機的技術研發最超前,加上經濟實力強大,互聯網在燈塔進行萌芽,就是最自然而然的結果。


    從阿帕網開始,互聯網已經發展了十幾年了,這十幾年的互聯網發展,其實都是在依賴技術進步,緩慢的自然演進的。


    到了現在,互聯網的演進正好到了關鍵的時期,全球原本分散發展的各國計算機網絡,正在被陸續連接起來,成為一個統一的互聯互通網絡,也就是國際互聯網。


    英豪的產品線看似很多,有遊戲、有計算機軟硬件、有通訊、有各種上遊半導體和電子元器件,但其實這些產品線之間都有極為密切的聯係,並最終會在互聯網的大旗下,逐漸合流到一起。


    互聯網從最早期的線性連接,到網絡化的局域網,局域網相互連接的區域網絡,到現在即將連接全球的國際互聯網,計算機之間的連接係統日漸複雜龐大。


    這個複雜龐大的係統,是逐步建設起來的,這個過程中,會帶動計算機銷量的不斷增加,會帶來大量的互聯網設備需求,會帶動大量新技術的興起,甚至帶動諸多新型芯片的產生。


    互聯網的技術是發展的越來越快的,重要性也是逐漸凸顯的。到了陳兵重生迴來之時,互聯網技術已經成為全球電子產業的最基礎技術。


    陳兵重生迴來,在互聯網技術方向上,是具有最大的信息優勢的。因此,陳兵也將互聯網技術作為了重生之後,最大的資本。


    英豪公司未來的長期核心戰略,就是依賴對互聯網技術發展方向的清晰預見,保持技術上的全麵領先。


    英豪公司是80年剛剛創立的,陳兵過去幾年,一直象個工作狂一樣,拚命的帶領英豪發展,其實就是為了更早的能夠在互聯網領域取得領先的優勢。


    但即使陳兵這麽努力,也隻是在不斷的追趕差距而已,等到陳兵真正有能力在互聯網領域開始落子布局,時間線已經到了1982年。


    香江城域網的建設,是陳兵能夠切入國際互聯網的基礎,隻有先把香江城域網建設起來,陳兵才有可能推動香江城域網與國際互聯網進行連接,結成一體。


    李世豪在討論會上推出的計劃,核心是加強香江城域網的內部建設,是能夠吸引這些香江的學界全麵參與的,是能夠把這些香江學界力量整合起來的。


    因此陳兵才讓李世豪先講,先把這些香江學界的人牢牢吸引住。而等到李世豪與這些香江學界的人交流完,就輪到陳兵來講了。


    陳兵提議的主題,就是推動香江城域網與國際互聯網的全麵連接,將香江城域網推進為國際互聯網的一步分。


    其實這個話題,在前麵很多學者的講話中都有提到過,國際互聯網的趨勢,這些學者不可能不了解,隻是他們手中並沒有真正的資源,提到這個話題的時候,隻能作為一種方向性的建議。


    但陳兵不同,陳兵是掌控著巨大財力和資源的,與李世豪的講話差不多,陳兵的講話,直接就將與國際互聯網的連接,當成一個操作性的計劃來提出。


    國際互聯網的中心是在燈塔,香江的城域網說是接入國際互聯網,但實質上就是要接入燈塔的互聯網。


    要想推進這個計劃,有兩個核心的基礎工作。


    第一個工作,就是獲得港府和燈塔的批準。國際互聯網的連接,從來不是什麽民間的事情,要實現這個層麵的計劃,必須要得到官方的批準。


    這個工作申請工作,由英豪來出麵是不合適的,隻能由香江的學界來出麵,這也是陳兵要先把這些學界的人團結起來,形成利益關聯的原因。


    要接入國際互聯網,必須借助這些學界和大學的名頭,而英豪隻能作為資金提供方和項目實施主體出現。


    對於陳兵這方麵的要求,與會的學者們,反饋也是相當的積極的。香江與燈塔能夠盡快實現網絡連接,對所有的香江學界都有好處,是這些學者都希望見到的。


    現在英豪願意出錢、出資源,需要的僅僅是這些大學來出麵,自然沒有人反對,討論會的當場就形成了初步的方案,會由中大和港大領頭,組成一個專門的委員會,來推進這個申請的事宜。


    而要推進與燈塔的網絡連接,第二個核心的工作就是通過跨洋電纜,將香江的網絡與燈塔的網絡進行物理上的連接。對於這個工作,英豪直接就提出了倆個操作性的方案。


    首選方案是與壟斷了香江對外通信的大東電報局進行談判,租用大東現有的通訊網絡,來實現這種物理連接。


    如果與大東的談判不順利,那麽次選方案,就是由英豪來自行投資建設一條新的越洋線路,或租用一條衛星通信線路。


    隻不過由於大東壟斷了香江的對外通訊經營權,這個方案也同樣需要與大東進行談判。


    與大東的談判,更多是操作層麵的事情,陳兵當場就承諾會由英豪出麵,與大東進行交流,相信隻要利益給到位,大東應該不會特意作出阻礙。


    在講完這兩個基礎的工作之後,陳兵還特意提到了互聯網的國際競爭,將霓虹列為了香江互聯網的最大競爭對手。


    香江的城域網是去年開始建設的,霓虹的計算機網絡,也是去年開始建設,雙方當前的進度基本一致。


    在亞洲,當前在互聯網建設上,走在最前麵的,就是香江與霓虹,陳兵特意把霓虹提出來,作為香江的對手,一方麵是要讓學界能夠同仇敵愾,更加團建,盡快推動申請工作,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接下來的布置做鋪墊。


    其實,全球各地區的互聯網發展,是有很大獨立性,相互之間的競爭,並不是最為直接,所謂香江與霓虹的競爭,更多的是爭奪雙方在亞洲的影響力和主導權。


    陳兵之所以極力鼓動香江學界將霓虹當成了競爭目標,是看重了曆史上,霓虹的一個特殊之處,那就是設在霓虹的輔根服務器。


    陳兵短期內,最想達到的效果,就是把這個輔根服務器搶過來,或至少為香江也爭取到一個輔根服務器。實在是這個輔根服務器太重要了。


    互聯網是一個如此複雜龐大的係統,要能夠維持穩定的運行,就需要統一的技術標準,可以說互聯網,就是被各種統一標準定義的虛擬世界。


    這些標準的產生,也是逐步演進的,很多標準在被業界普遍接受之前,都曾經經曆過很激烈的競爭,這就是所謂的標準之爭。


    這種標準之爭的過程,往往錯綜複雜,每一個標準之爭的過程,都可以寫成傳奇故事。


    但這種標準之爭的過程中,有兩個因素一直是較為核心的。其中一個因素,是標準在技術上的領先性,另一個因素,就是標準提出者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燈塔是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也是西方經濟體係的老大,自然具有最強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甚至在各種標準之爭中,燈塔直接就充當了裁判的角色,占據了巨大的隱形權力。


    而燈塔又是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先行者,在技術的領先性上也有著明顯的優勢,因此國際互聯網的發展進行,不可避免的就是被燈塔所主導。


    到了後世,國際互聯網,雖然表麵上是一個全球化的開放性係統,但其實已經被燈塔所完全主導了,而這也又為燈塔霸權的一部分。


    眾所周知,tcp\/ip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 protocol,傳輸控製協議\/網際協議)是現代互聯網的基礎。


    tcp\/ip協議成為主導體係的過程並不是一番風順的,tcp\/ip協議是在1974年,由羅伯特·卡恩和溫特·瑟夫正式提出的,這兩位都是燈塔科學家,一直在為燈塔工作。


    在tcp\/ip協議被提出來之前,其實國際標注化組織iso已經提出了互聯網的七層架構,並以此為基礎提出了一套osi標準。


    tcp\/ip協議與osi標準爭奪了近十年,最終是tcp\/ip協議勝出,成為了現代互聯網最基礎的體係標準。


    陳兵開始進入互聯網領域的時候,tcp\/ip協議已經成為了被業界認可的標準,而這個標準的一個最突出的標誌,ipv4也已經正式公布,並取得了主導地位。


    ipv4又稱互聯網通信協議第四版,是網際協議開發過程中的第四個修訂版本,也是第一個被廣泛部署的版本,更是成為現代互聯網的核心。


    整個tcp\/ip協議本身就是燈塔在主導的,是擊敗了國際標準化組織之後,才讓燈塔拿下了互聯網的技術主導權的,ipv4的公布,是燈塔主導權的全麵勝利。


    而在ipv4基礎上,燈塔又架構出了更進一步的網域名稱係統(dns,domain name system),來將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從而掌握了互聯網網絡地址的分配權。


    ipv4標準下,ip地址用二進製數來表示,每個ip地址長32比特,由4個小於256的數字組成,數字之間用點間隔,例如166.111.1.11表示一個ip地址。


    這種ip地址是數字標識,使用時難以記憶和書寫,而域名就是具有含義的網絡地址,使用.、等尾綴,類似於某某街、某某路,更便於使用和記憶。


    域名和ip地址是一一對應的,為了將這兩個係統的對應映照關係清晰解析出來,就有了專門的解析服務設備,這就是所謂的域名根服務器。


    整個域名係統是燈塔一手設計和主推的,這套域名解析根服務器,自然就掌控在了燈塔的手中。


    曆史上,所有ipv4根服務器均由燈塔授權的互聯網域名與號碼分配機構icann統一管理,負責全球互聯網域名ipv4根服務器、域名體係和ip地址等的管理。


    全世界隻有13台ipv4根域名服務器。1個為主根服務器在燈塔。其餘12個均為輔根服務器,其中9台在燈塔,歐洲2個,亞洲1個位於霓虹。


    現在是1984年初,ipv4已經取得了主導地位,但這個域名管理體係還沒有真正的構建完成。跟服務器的建設也沒有塵埃落定。


    域名體係的設想,是在1983年提出的,但很正全球第一個正式域名的申請,是在1985年才開始。


    陳兵想要改變內地電子產業的落後局麵,就需要與燈塔的超強話語權進行對抗,盡量削弱燈塔的主導權,搶奪更多的話語權。


    英豪雖然現在發展的不錯,已經算是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之一,甚至勉強也可以號稱巨頭了,但與燈塔比起來還根本沒有什麽可比性。


    陳兵也清楚,想要全麵搶奪燈塔的主導權,是不可能的,能夠在這個燈塔主導的體係內,盡可能增加一些話語權,就已經算是十分成功了。


    而霓虹這個輔根服務器,就是陳兵想要嚐試爭取的話語權之一。


    感謝書友 、、塵事過客、芝麻信用、對韭當割人生幾禾、、南風未起雲先聚的月票支持。


    感謝書友們的推薦票鼓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八零之低調發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燕難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燕難飛並收藏重生八零之低調發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