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阿麥斯,就胎死腹中好了
李世豪這個董事會主席兼總經理,在兩天前就經過了股東會通過,他給怡和係的那位總經理留了幾天的時間,今天是來正式走馬上任,也是與原來的總經理辦理正式的交接。
英豪作為香江電話的大股東,在董事會裏占據了五個席位,已經超過了董事席位超過半數,對香江電話,形成了比較嚴密的控製。
陳兵自己也兼了一席董事,前幾天的股東會,陳兵在特區沒有迴來出席,這次陪同李世豪前來赴任,也是到香江電話亮一亮相。
前往香江電話的時候,陳兵和李世豪是同車而來,英豪到了現在的規模,該有的派頭也必須要有,不僅趙平、李世豪、陳兵等股東有專門的座駕,連諸多分公司的管理者都有。
趙平和李世豪都是香江的土著,所選擇的座駕也是按照香江的習慣,是腐資的品牌,趙平選擇的是一輛勞斯萊斯,李世豪的是賓利,陳兵不太喜歡腐國品牌,選了奔馳。
香江對汽車品牌的稱唿,與內地有非常大的不同,例如賓利被叫做本特利、奔馳被叫做平治,讓陳兵很是不習慣,好在他是大陸留學生的第一身份,平常都還是按照自己習慣的叫法,身邊的人也都能懂。
兩人來到香江電話公司總部所在,還沒下車,就看到四周很多的媒體,都被保安用人牆擋在了外麵。許多記者在拚命的把話筒往前伸,希冀二人能夠停下迴應一下。
這次收購香江電話的前期運作,都是陳兵在操辦,包括與怡和、大東鬥法,出席記者發布會,也都是陳兵,直到並購案塵埃落定,才由李世豪出麵在股東會上接掌了公司。
李世豪和陳兵都是趙平的學生,媒體也把這兩個年輕人,並稱為英豪的雙龍,已經儼然公認兩人為香江商界青年一輩的楷模。
一些無聊的媒體,還會把兩人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他們對英豪內部的權力分配並沒有真正挖掘清楚,李世豪又是掛的副董事長職務,自然的就會對香江本土的李世豪更多讚譽之詞。
而陳兵的內地背景更是經常被有意忽略不提,陳兵本就有意讓李世豪擔負重任,對這種情況其實是很樂見的,甚至經常特意突出李世豪的地位,這次同樣如此。
香江電話的諸多管理人員,在副總經理陳彼得的帶領下,已經提前在門口列隊迎接。看到兩人的車子過來,陳彼得就趕緊就迎了上來幫著拉開車門。
“李董好”
這一聲稱唿,讓李世豪略微愣了一下。此前,幾乎所有的人對李世豪的稱唿都是“豪少”,李世豪已經頗為習慣了,現在突然被升級為更正式的“李董”,讓他一下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一些。
好在現在李世豪已經曆練出來了,隻是稍愣了一下,就反應過來,下車之後主動與陳彼得握了握手,順勢拍了拍對方的肩膀,馬上就顯露出了上位者的態度。
陳兵從另一麵下了車,過來與陳彼得同樣握了握手,等到隨行人員,紛紛聚攏過來,就在陳彼得的引領下,並肩向樓內走去,陳兵還有意走在了側位,把主位留給了李世豪。
聽到媒體在不停的唿喊,試圖引起兩人的注意,兩人也沒有停留,隻是向媒體們揮了揮手,算是打過招唿,然後就直接走進了大樓。
怡和係的那位總經理,早就等在了辦公室裏,隻用了十來分鍾,兩人就完成了象征性的交接,然後告辭離去。
李世豪和陳兵也沒有多在辦公室做停留,而是去了會議室,香江電話的諸多管理人員,已經等在了那裏。
香江人信風水,李世豪的辦公室,雖然會繼續沿用之前的董事會主席辦公室,但內部的擺設全部需要重新進行調整,他才會搬進來辦公。
與香江電話管理人員的這次見麵,都是李世豪在充任主角,陳兵一直跟在邊上,除了與諸人打招唿之外,甚至多餘的話都沒有講。
李世豪倒是講了一番話,對於公司今後的經營管理,李世豪並未上來就大談特談,更沒有急於發表什麽施政綱領,而是以誇獎公司過去的成績,安撫這些管理人員為主。
畢竟剛剛被收購,換了老板,這些管理人員難免會心內有些忐忑。英豪已經完全掌控了局麵,即使要做一些調整,也沒必要急在一時。
不過,為了提振士氣,讓這些管理盡快定心,李世豪還是透露了一個重要的業務計劃,就是要把英豪的無線尋唿業務,並入到香江電話之中。
無線尋唿業務,在香江並不算什麽新鮮的東西,其實已經有了十多年的曆史,香江大大小小的尋唿台也有了十幾個,香江電話此前也有這個業務。
但由於此前的尋唿機技術還都是模擬機,服務體驗不夠好,這個業務其實一直沒有真正做大。直到去年,英豪開始推出了數字尋唿機,這個業務才重新煥發了活力。
英豪的數字尋唿推出時間,其實還沒有滿一年,但卻已經憑借領先的數字尋唿技術,發展出了5萬多用戶,一舉成為香江最大的無線尋唿服務商。
香江現在的人口也才剛剛突破500萬人,英豪尋唿的客戶數量突破了五萬,已經是其他尋唿台的數倍,不僅顯現出了明顯的競爭優勢,而且已經實現了大幅的盈利。
將這一塊盈利能力極強,關聯性極大的業務注入到香江電話之中,對於顯示英豪對香江電話的重視,振奮公司管理人員的情緒,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對於英豪的無線尋唿業務並入香江電話,其實在財經媒體的分析文章中,早就有了相關的猜測。
李世豪這一次正式宣布出來,除了穩定管理人員心態之外,也是對財經媒體諸多猜測的一個迴應。
等到這個消息被媒體報道出去,一定會被解讀為,提振香江電話業績的實質性舉措,可以維持香江電話的股價,繼續走強。
陳兵與李世豪在香江接收老牌的上市公司,開疆拓土,英豪的另一個靈魂人物趙平,也在燈塔進行著忙碌。趙平正在與荷蘭的巨頭飛利浦,進行著重要的談判。
趙平與飛利浦談判的內容之一,就是全盤收購飛利浦實驗室的光刻機項目,和相關的全套技術。
半導體產業發端於燈塔,但其實歐洲跟進的並不算晚,飛利浦作為歐洲最知名的電子科技集團,早在50年代就開始跟進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而早在1967年,飛利浦就研發出了自己的光刻機原型機,隻不過歐洲的半導體產業發展速度,整體落後於燈塔和霓虹,這個光刻機研發項目,在飛利浦內部也一直處於比較雞肋的狀態,一直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更別提真正的商業化了。
整個70年代,飛利浦的光刻機項目,主要是內部自用,更多是這種大型電子集團,習慣性的在拓展技術邊界。
到了80年代初,燈塔的光刻機已經可以商業化供應,而飛利浦自身的財務情況卻有所惡化,因此飛利浦就決定停止光刻機的自主研發,並準備將相關的這些技術和部門全部賣掉。
此時,全球的半導體設備產業,幾乎已經被燈塔的廠商壟斷,飛利浦尋找的合作對象也順理成章的就是這些燈塔廠商。
過去一年多,飛利浦幾乎燈塔的諸多廠商溝通了一圈,包括perkins elmer、gca、cobilt、ibm等公司,飛利浦都派人去兜售過,卻一直沒有人真正的感興趣。
前幾天,陳兵在內地與那位大員、周主任、王守武進行了一次深談之後,知道內地的半導體設備一時半會是指望不上了,就下定決心要自己依靠pbh來研發光刻機。
當夜,陳兵就與趙平通了電話,指示趙平與飛利浦進行接觸,要把飛利浦的這塊技術,整體收購過來,作為pbh的發展基礎。
說到飛利浦的光刻機技術,很多人可能沒怎麽聽說過,但以飛利浦的光刻機技術為起點,發展起來的那個光刻機廠商,在後世卻是大名鼎鼎人盡皆知,就是阿斯麥asml。
曆史上,飛利浦的這個光刻機技術並沒有賣出去,最後無奈之下,與一家名為asm international(asm國際)的公司進行合作,共同設立了一個合資公司來進行獨立發展,這就是阿斯麥asml的起源。
現在陳兵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自己來發展光刻機,就幹脆來截胡這個技術,至於曆史上的那個asml公司,就直接讓他胎死腹中,不必要再出現了。
不過消滅asml公司,對於陳兵來說,隻是附帶的。曆史上asml的真正崛起是燈塔有意扶持來對抗霓虹的結果,而且時間點也是到了新世紀之後了。
現在提前消滅了asml,並不能說就是消滅了未來的競爭對手,沒有asml,燈塔一定會再扶持其他的光刻機廠商,來與霓虹競爭,並一定會謀求掌控住這一核心的半導體設備。
陳兵是真的看上了飛利浦光刻機的技術底蘊,想要以飛利浦的光刻機技術作為pbh的技術根基。
毫無疑問,阿斯麥的崛起過程之中,燈塔的特殊扶持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更根本的是阿斯麥自身確實爭氣,能夠借助這種扶持,一步步的擊敗對手,才能最終走上王座。
即使與燈塔關係再良好,阿斯麥也是一家荷蘭公司,而不是燈塔公司。燈塔要扶持的優先對象肯定是那些燈塔的光刻機廠商,如果不是那些燈塔廠商不爭氣,是扶不起的阿鬥,這種好事是落不到阿麥斯頭上的。
曆史上,阿麥斯是1984年才成立的小公司,成立之初根本就是名不見經傳,也根本不被人重視,甚至公司剛剛成立的前十幾年,阿麥斯一直處於資金緊缺的困境之中,幾次都差點倒下。
80年代,霓虹的尼康擊敗了燈塔的諸多光刻機公司,成功占領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而燈塔的光刻機廠商,在此後的十幾年間,陸續承認失敗,退出了該領域。
到了90年代末期,尼康成為了光刻機領域的霸主,但光刻機也進入到了一個技術瓶頸期,光刻機的波長被限製在了193nm,遲遲不能突破。
此時,燈塔的能源部牽頭,聯合了intel、amd、摩托羅拉等公司,組建了一個euv llc聯盟,意圖集合諸家公司的力量,來尋求技術上的突破。
尼康也曾經申請要加入這個技術聯盟,卻被燈塔以國家安全為由,將所有的霓虹廠商全部排除在這個技術聯盟之外。
而此時的阿斯麥雖然在市場競爭中,還落後霓虹很多,卻在intel的力薦之下,通過對燈塔承諾了諸多的條件,以喪失很大自主權為代價,成功加入了這個燈塔官方主導的技術聯盟。
有了這個技術聯盟的支持,加上阿斯麥正確的選擇了,浸潤光刻機這一技術路線,才成功的在2004年推出了euv浸潤式光刻機,將光刻機的波長推進到了134nm,並由此獲得了大量的訂單,一舉超越了尼康,逐步成為了光刻機領域的新霸主。
燈塔的扶持在這個過程中作用很巨大,但光刻機產品本身就是一個集合了諸多最先進工業技術的集合體,沒有真正的技術底蘊和堅持不斷的持續投入研發,再多的扶持也無法起到作用,否則那些燈塔公司也不會紛紛退出了。
光刻機是工業技術的集大成產品,在陳兵重生之時,一台尖端光刻機已經包含10多萬個零部件,售價上億美元,其中蘊含的尖端技術,已經不勝枚舉。
如此多的技術節點,已經不是哪一家企業能夠獨立完全自主研發的了,而阿麥斯的成功之處,就是把自己定位為了技術整合服務商,在全球發展出了5000多家供應商,阿斯麥則負責把這些技術整合在一起,組裝成光刻機的最終產品。
曾有人評價說,阿斯麥即使把光刻機的圖紙都公開出來,別人也沒法仿造出來。這個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阿斯麥的成功,並不是他一家公司的成功,而是整個供應鏈共同努力,才能獲得的成功。
5000多家供應商,10萬多零部件,這是阿斯麥用了二十多年時間,才逐漸整合起來,別人想要再打造出這樣一個供應鏈,同樣需要漫長的時光來進行重新整合。
經營思路的正確,是阿斯麥能夠獲得成功的基礎,但技術底蘊,則是支撐阿斯麥在這條正確的道路上進行不斷積累的根基。
在諸多的技術節點中,光刻機最核心的技術,一般認為是三個,光源、光學係統和工作台。
尼康最早是做鏡頭出身的,在光學係統方麵有很深的技術積累,正是因為掌握了這個核心的技術,尼康才有機會逐步積累其他技術,擊敗燈塔廠商,成為了光刻機的一代霸主。
阿斯麥的技術底蘊是繼承自飛利浦的光刻機研發項目,而飛利浦的技術中,恰恰是在工作台領域,具有足夠的優勢,這也成為了阿斯麥起家的根基。
對於阿斯麥的崛起路徑,陳兵前世就看過大量的資料,做過很深的研究,這次指示趙平來收購飛利浦的光刻機項目,就是看重了飛利浦的技術在這方麵的優勢。
趙平與飛利浦的談判,其實非常的輕鬆,飛利浦早就不願意在光刻機項目中再投入資金,一心要把這個項目賣掉,以收迴部分的前期研發成本。
如果之前有燈塔廠商願意給出合理的價格,飛利浦早就把這個項目賣掉了,因此飛利浦現在也不敢再叫高價。
在趙平派人與飛利浦進行接觸的時候,其實那個asm international(asm國際),也已經在和飛利浦接上了頭,不過這個asm國際的實力還比較有限,在技術方麵的底蘊也不夠,給出的方案,卻是與飛利浦組建合資公司,共同繼續發展光刻機產品。
這種方案,自然是不能讓飛利浦滿意的,飛利浦現在希望的是,能夠把光刻機項目,象卸包袱一向,盡快卸掉,這種合資繼續經營的方式,代表著飛利浦根本無法收迴成本,而且後期很可能還要繼續合作。
如果不是找不到其他的合作者,飛利浦是不會願意采用這種合作方式的。
曆史上,飛利浦雖然勉強的答應了這種合作方式,雙方各出資210萬美元,成立了阿麥斯,但飛利浦卻很雞賊的將幾台已經賣不出去的光刻機庫存,作價充抵了很大部分的投資款。
現在趙平掌管的pbh集團出現了,馬上就改變了曆史的進程,飛利浦直接就暫停了與asm國際的接觸,全力來與趙平談判。
pbh集團雖然是剛剛開始組建,是一家新的公司,但pbh的控股方卻是英豪,已經在計算機領域充分的展露了頭角,是遠比asm國際要知名的多的科技公司。
而且,pbh集團,本身就是在rca的半導體部門基礎上整合出來的,在收購了rca半導體部門之後,又連續收購了多家燈塔的電子元器件廠商,明顯財大氣粗、野心勃勃。
得悉pbh有合作意願之後,飛利浦趕快派出了一位資深的副總裁飛來燈塔,與pbh展開談判。
光刻機項目在飛利浦內部並不是多麽受重視的項目,這次交易的金額也不算很大,其實根本不需要一位集團的副總裁親自出麵。
但pbh以及pbh背後的英豪,卻是值得重視的合作夥伴,飛利浦有意借助這次洽談光刻機交易的機會,與pbh、英豪能夠達成更全麵的合作,才派出了這位名叫丹尼斯的資深副總裁。
趙平對於丹尼斯的到來,也給予了足夠的尊重,親自出麵進行了接待和洽談。
而且洽談之中,趙平也直接就表現出了足夠的誠意,給飛利浦這個光刻機項目,直接就給了一個500萬美元的總體打包估值。
這個估值並不是什麽謹慎評估之後的估值,雙方現在還是在初步接觸的階段,趙平也無法拿到項目的詳細資料。但這個估值已經直接就達到了飛利浦原本的心裏預期。
很明顯,趙平拍腦袋給出的這個估值,是在向飛利浦釋放極大的善意。
不過釋放了這種善意之後,趙平卻將光刻機的話題暫時放了下來,轉而與丹尼斯大談雙方可以密切合作之處。
這也正中丹尼斯的下懷,丹尼斯本身過來就不是單純為了光刻機,光刻機的事情太小了,哪裏需要飛利浦的資深副總裁和pbh、英豪的雙料董事長來親自談判?
飛利浦是一家超大型的電子集團,業務非常廣泛,從下遊的電視機、剃須刀,到上遊的半導體,業務線非常的複雜龐大。
而pbh和英豪同樣是大型的電子集團,產品線也很豐富,雙方雖然在某些領域,會有一定的業務重疊和競爭,例如電視機,但在很多領域,同樣也有著很多的合作機會。
很快,趙平與丹尼斯就找到了一個雙方都極願意合作的重要領域,cd。
cd就是激光唱盤,這個技術是飛利浦1972年就發明的,飛利浦一直致力於推廣這種技術,來取代現在很成熟的磁帶。
cd從發明到現在已經十年了,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發展,飛利浦更是與索尼進行了聯合,共同推出了cd的“紅皮書”來定義了cd的製造標準。
不過此前,cd的應用領域還主要局限在音響試聽領域,但飛利浦已經敏銳的感知到,cd技術在計數機領域,也同樣會有非常廣大的應用市場。
英豪現在是僅次於ibm的第二大計算機廠商,而且英豪還推出了windows操作係統,在計算機軟件領域更是有明顯領先優勢的廠商。
飛利浦和索尼的聯盟,在cd的生產技術方麵已經有了足夠的底蘊,但想要進入計算機領域,就需要在文件格式等方麵,與計算機廠商進行密切的配合。
雙方在這一領域都有明顯的技術優勢,而且十分的互補,能夠迅速達成合作,其實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
曆史上,定義cd rom標準的黃皮書,是由飛利浦、索尼和微軟一起在1983年發布的,不過這個時空,微軟被陳兵不斷打壓偷襲,已經不是曆史上那個操作係統霸主了,自然也就沒有機會再與飛利浦、索尼進行強強聯合。
現在英豪直接接替了微軟的位置,與飛利浦達成了合作,也使得曆史線的發展,再次迴到了原本的大致軌道之上。
cd是飛利浦非常看重的領域,地位遠不是光刻機可以比擬的,有了cd領域的重大合作,這個光刻機的交易,自動的就跌入到了交易添頭的地位。
感謝書友還沒發現、看書度日、鍵盤殺、山丘的月票支持,感謝書友們的推薦票鼓勵。
李世豪這個董事會主席兼總經理,在兩天前就經過了股東會通過,他給怡和係的那位總經理留了幾天的時間,今天是來正式走馬上任,也是與原來的總經理辦理正式的交接。
英豪作為香江電話的大股東,在董事會裏占據了五個席位,已經超過了董事席位超過半數,對香江電話,形成了比較嚴密的控製。
陳兵自己也兼了一席董事,前幾天的股東會,陳兵在特區沒有迴來出席,這次陪同李世豪前來赴任,也是到香江電話亮一亮相。
前往香江電話的時候,陳兵和李世豪是同車而來,英豪到了現在的規模,該有的派頭也必須要有,不僅趙平、李世豪、陳兵等股東有專門的座駕,連諸多分公司的管理者都有。
趙平和李世豪都是香江的土著,所選擇的座駕也是按照香江的習慣,是腐資的品牌,趙平選擇的是一輛勞斯萊斯,李世豪的是賓利,陳兵不太喜歡腐國品牌,選了奔馳。
香江對汽車品牌的稱唿,與內地有非常大的不同,例如賓利被叫做本特利、奔馳被叫做平治,讓陳兵很是不習慣,好在他是大陸留學生的第一身份,平常都還是按照自己習慣的叫法,身邊的人也都能懂。
兩人來到香江電話公司總部所在,還沒下車,就看到四周很多的媒體,都被保安用人牆擋在了外麵。許多記者在拚命的把話筒往前伸,希冀二人能夠停下迴應一下。
這次收購香江電話的前期運作,都是陳兵在操辦,包括與怡和、大東鬥法,出席記者發布會,也都是陳兵,直到並購案塵埃落定,才由李世豪出麵在股東會上接掌了公司。
李世豪和陳兵都是趙平的學生,媒體也把這兩個年輕人,並稱為英豪的雙龍,已經儼然公認兩人為香江商界青年一輩的楷模。
一些無聊的媒體,還會把兩人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他們對英豪內部的權力分配並沒有真正挖掘清楚,李世豪又是掛的副董事長職務,自然的就會對香江本土的李世豪更多讚譽之詞。
而陳兵的內地背景更是經常被有意忽略不提,陳兵本就有意讓李世豪擔負重任,對這種情況其實是很樂見的,甚至經常特意突出李世豪的地位,這次同樣如此。
香江電話的諸多管理人員,在副總經理陳彼得的帶領下,已經提前在門口列隊迎接。看到兩人的車子過來,陳彼得就趕緊就迎了上來幫著拉開車門。
“李董好”
這一聲稱唿,讓李世豪略微愣了一下。此前,幾乎所有的人對李世豪的稱唿都是“豪少”,李世豪已經頗為習慣了,現在突然被升級為更正式的“李董”,讓他一下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一些。
好在現在李世豪已經曆練出來了,隻是稍愣了一下,就反應過來,下車之後主動與陳彼得握了握手,順勢拍了拍對方的肩膀,馬上就顯露出了上位者的態度。
陳兵從另一麵下了車,過來與陳彼得同樣握了握手,等到隨行人員,紛紛聚攏過來,就在陳彼得的引領下,並肩向樓內走去,陳兵還有意走在了側位,把主位留給了李世豪。
聽到媒體在不停的唿喊,試圖引起兩人的注意,兩人也沒有停留,隻是向媒體們揮了揮手,算是打過招唿,然後就直接走進了大樓。
怡和係的那位總經理,早就等在了辦公室裏,隻用了十來分鍾,兩人就完成了象征性的交接,然後告辭離去。
李世豪和陳兵也沒有多在辦公室做停留,而是去了會議室,香江電話的諸多管理人員,已經等在了那裏。
香江人信風水,李世豪的辦公室,雖然會繼續沿用之前的董事會主席辦公室,但內部的擺設全部需要重新進行調整,他才會搬進來辦公。
與香江電話管理人員的這次見麵,都是李世豪在充任主角,陳兵一直跟在邊上,除了與諸人打招唿之外,甚至多餘的話都沒有講。
李世豪倒是講了一番話,對於公司今後的經營管理,李世豪並未上來就大談特談,更沒有急於發表什麽施政綱領,而是以誇獎公司過去的成績,安撫這些管理人員為主。
畢竟剛剛被收購,換了老板,這些管理人員難免會心內有些忐忑。英豪已經完全掌控了局麵,即使要做一些調整,也沒必要急在一時。
不過,為了提振士氣,讓這些管理盡快定心,李世豪還是透露了一個重要的業務計劃,就是要把英豪的無線尋唿業務,並入到香江電話之中。
無線尋唿業務,在香江並不算什麽新鮮的東西,其實已經有了十多年的曆史,香江大大小小的尋唿台也有了十幾個,香江電話此前也有這個業務。
但由於此前的尋唿機技術還都是模擬機,服務體驗不夠好,這個業務其實一直沒有真正做大。直到去年,英豪開始推出了數字尋唿機,這個業務才重新煥發了活力。
英豪的數字尋唿推出時間,其實還沒有滿一年,但卻已經憑借領先的數字尋唿技術,發展出了5萬多用戶,一舉成為香江最大的無線尋唿服務商。
香江現在的人口也才剛剛突破500萬人,英豪尋唿的客戶數量突破了五萬,已經是其他尋唿台的數倍,不僅顯現出了明顯的競爭優勢,而且已經實現了大幅的盈利。
將這一塊盈利能力極強,關聯性極大的業務注入到香江電話之中,對於顯示英豪對香江電話的重視,振奮公司管理人員的情緒,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對於英豪的無線尋唿業務並入香江電話,其實在財經媒體的分析文章中,早就有了相關的猜測。
李世豪這一次正式宣布出來,除了穩定管理人員心態之外,也是對財經媒體諸多猜測的一個迴應。
等到這個消息被媒體報道出去,一定會被解讀為,提振香江電話業績的實質性舉措,可以維持香江電話的股價,繼續走強。
陳兵與李世豪在香江接收老牌的上市公司,開疆拓土,英豪的另一個靈魂人物趙平,也在燈塔進行著忙碌。趙平正在與荷蘭的巨頭飛利浦,進行著重要的談判。
趙平與飛利浦談判的內容之一,就是全盤收購飛利浦實驗室的光刻機項目,和相關的全套技術。
半導體產業發端於燈塔,但其實歐洲跟進的並不算晚,飛利浦作為歐洲最知名的電子科技集團,早在50年代就開始跟進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而早在1967年,飛利浦就研發出了自己的光刻機原型機,隻不過歐洲的半導體產業發展速度,整體落後於燈塔和霓虹,這個光刻機研發項目,在飛利浦內部也一直處於比較雞肋的狀態,一直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更別提真正的商業化了。
整個70年代,飛利浦的光刻機項目,主要是內部自用,更多是這種大型電子集團,習慣性的在拓展技術邊界。
到了80年代初,燈塔的光刻機已經可以商業化供應,而飛利浦自身的財務情況卻有所惡化,因此飛利浦就決定停止光刻機的自主研發,並準備將相關的這些技術和部門全部賣掉。
此時,全球的半導體設備產業,幾乎已經被燈塔的廠商壟斷,飛利浦尋找的合作對象也順理成章的就是這些燈塔廠商。
過去一年多,飛利浦幾乎燈塔的諸多廠商溝通了一圈,包括perkins elmer、gca、cobilt、ibm等公司,飛利浦都派人去兜售過,卻一直沒有人真正的感興趣。
前幾天,陳兵在內地與那位大員、周主任、王守武進行了一次深談之後,知道內地的半導體設備一時半會是指望不上了,就下定決心要自己依靠pbh來研發光刻機。
當夜,陳兵就與趙平通了電話,指示趙平與飛利浦進行接觸,要把飛利浦的這塊技術,整體收購過來,作為pbh的發展基礎。
說到飛利浦的光刻機技術,很多人可能沒怎麽聽說過,但以飛利浦的光刻機技術為起點,發展起來的那個光刻機廠商,在後世卻是大名鼎鼎人盡皆知,就是阿斯麥asml。
曆史上,飛利浦的這個光刻機技術並沒有賣出去,最後無奈之下,與一家名為asm international(asm國際)的公司進行合作,共同設立了一個合資公司來進行獨立發展,這就是阿斯麥asml的起源。
現在陳兵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自己來發展光刻機,就幹脆來截胡這個技術,至於曆史上的那個asml公司,就直接讓他胎死腹中,不必要再出現了。
不過消滅asml公司,對於陳兵來說,隻是附帶的。曆史上asml的真正崛起是燈塔有意扶持來對抗霓虹的結果,而且時間點也是到了新世紀之後了。
現在提前消滅了asml,並不能說就是消滅了未來的競爭對手,沒有asml,燈塔一定會再扶持其他的光刻機廠商,來與霓虹競爭,並一定會謀求掌控住這一核心的半導體設備。
陳兵是真的看上了飛利浦光刻機的技術底蘊,想要以飛利浦的光刻機技術作為pbh的技術根基。
毫無疑問,阿斯麥的崛起過程之中,燈塔的特殊扶持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更根本的是阿斯麥自身確實爭氣,能夠借助這種扶持,一步步的擊敗對手,才能最終走上王座。
即使與燈塔關係再良好,阿斯麥也是一家荷蘭公司,而不是燈塔公司。燈塔要扶持的優先對象肯定是那些燈塔的光刻機廠商,如果不是那些燈塔廠商不爭氣,是扶不起的阿鬥,這種好事是落不到阿麥斯頭上的。
曆史上,阿麥斯是1984年才成立的小公司,成立之初根本就是名不見經傳,也根本不被人重視,甚至公司剛剛成立的前十幾年,阿麥斯一直處於資金緊缺的困境之中,幾次都差點倒下。
80年代,霓虹的尼康擊敗了燈塔的諸多光刻機公司,成功占領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而燈塔的光刻機廠商,在此後的十幾年間,陸續承認失敗,退出了該領域。
到了90年代末期,尼康成為了光刻機領域的霸主,但光刻機也進入到了一個技術瓶頸期,光刻機的波長被限製在了193nm,遲遲不能突破。
此時,燈塔的能源部牽頭,聯合了intel、amd、摩托羅拉等公司,組建了一個euv llc聯盟,意圖集合諸家公司的力量,來尋求技術上的突破。
尼康也曾經申請要加入這個技術聯盟,卻被燈塔以國家安全為由,將所有的霓虹廠商全部排除在這個技術聯盟之外。
而此時的阿斯麥雖然在市場競爭中,還落後霓虹很多,卻在intel的力薦之下,通過對燈塔承諾了諸多的條件,以喪失很大自主權為代價,成功加入了這個燈塔官方主導的技術聯盟。
有了這個技術聯盟的支持,加上阿斯麥正確的選擇了,浸潤光刻機這一技術路線,才成功的在2004年推出了euv浸潤式光刻機,將光刻機的波長推進到了134nm,並由此獲得了大量的訂單,一舉超越了尼康,逐步成為了光刻機領域的新霸主。
燈塔的扶持在這個過程中作用很巨大,但光刻機產品本身就是一個集合了諸多最先進工業技術的集合體,沒有真正的技術底蘊和堅持不斷的持續投入研發,再多的扶持也無法起到作用,否則那些燈塔公司也不會紛紛退出了。
光刻機是工業技術的集大成產品,在陳兵重生之時,一台尖端光刻機已經包含10多萬個零部件,售價上億美元,其中蘊含的尖端技術,已經不勝枚舉。
如此多的技術節點,已經不是哪一家企業能夠獨立完全自主研發的了,而阿麥斯的成功之處,就是把自己定位為了技術整合服務商,在全球發展出了5000多家供應商,阿斯麥則負責把這些技術整合在一起,組裝成光刻機的最終產品。
曾有人評價說,阿斯麥即使把光刻機的圖紙都公開出來,別人也沒法仿造出來。這個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阿斯麥的成功,並不是他一家公司的成功,而是整個供應鏈共同努力,才能獲得的成功。
5000多家供應商,10萬多零部件,這是阿斯麥用了二十多年時間,才逐漸整合起來,別人想要再打造出這樣一個供應鏈,同樣需要漫長的時光來進行重新整合。
經營思路的正確,是阿斯麥能夠獲得成功的基礎,但技術底蘊,則是支撐阿斯麥在這條正確的道路上進行不斷積累的根基。
在諸多的技術節點中,光刻機最核心的技術,一般認為是三個,光源、光學係統和工作台。
尼康最早是做鏡頭出身的,在光學係統方麵有很深的技術積累,正是因為掌握了這個核心的技術,尼康才有機會逐步積累其他技術,擊敗燈塔廠商,成為了光刻機的一代霸主。
阿斯麥的技術底蘊是繼承自飛利浦的光刻機研發項目,而飛利浦的技術中,恰恰是在工作台領域,具有足夠的優勢,這也成為了阿斯麥起家的根基。
對於阿斯麥的崛起路徑,陳兵前世就看過大量的資料,做過很深的研究,這次指示趙平來收購飛利浦的光刻機項目,就是看重了飛利浦的技術在這方麵的優勢。
趙平與飛利浦的談判,其實非常的輕鬆,飛利浦早就不願意在光刻機項目中再投入資金,一心要把這個項目賣掉,以收迴部分的前期研發成本。
如果之前有燈塔廠商願意給出合理的價格,飛利浦早就把這個項目賣掉了,因此飛利浦現在也不敢再叫高價。
在趙平派人與飛利浦進行接觸的時候,其實那個asm international(asm國際),也已經在和飛利浦接上了頭,不過這個asm國際的實力還比較有限,在技術方麵的底蘊也不夠,給出的方案,卻是與飛利浦組建合資公司,共同繼續發展光刻機產品。
這種方案,自然是不能讓飛利浦滿意的,飛利浦現在希望的是,能夠把光刻機項目,象卸包袱一向,盡快卸掉,這種合資繼續經營的方式,代表著飛利浦根本無法收迴成本,而且後期很可能還要繼續合作。
如果不是找不到其他的合作者,飛利浦是不會願意采用這種合作方式的。
曆史上,飛利浦雖然勉強的答應了這種合作方式,雙方各出資210萬美元,成立了阿麥斯,但飛利浦卻很雞賊的將幾台已經賣不出去的光刻機庫存,作價充抵了很大部分的投資款。
現在趙平掌管的pbh集團出現了,馬上就改變了曆史的進程,飛利浦直接就暫停了與asm國際的接觸,全力來與趙平談判。
pbh集團雖然是剛剛開始組建,是一家新的公司,但pbh的控股方卻是英豪,已經在計算機領域充分的展露了頭角,是遠比asm國際要知名的多的科技公司。
而且,pbh集團,本身就是在rca的半導體部門基礎上整合出來的,在收購了rca半導體部門之後,又連續收購了多家燈塔的電子元器件廠商,明顯財大氣粗、野心勃勃。
得悉pbh有合作意願之後,飛利浦趕快派出了一位資深的副總裁飛來燈塔,與pbh展開談判。
光刻機項目在飛利浦內部並不是多麽受重視的項目,這次交易的金額也不算很大,其實根本不需要一位集團的副總裁親自出麵。
但pbh以及pbh背後的英豪,卻是值得重視的合作夥伴,飛利浦有意借助這次洽談光刻機交易的機會,與pbh、英豪能夠達成更全麵的合作,才派出了這位名叫丹尼斯的資深副總裁。
趙平對於丹尼斯的到來,也給予了足夠的尊重,親自出麵進行了接待和洽談。
而且洽談之中,趙平也直接就表現出了足夠的誠意,給飛利浦這個光刻機項目,直接就給了一個500萬美元的總體打包估值。
這個估值並不是什麽謹慎評估之後的估值,雙方現在還是在初步接觸的階段,趙平也無法拿到項目的詳細資料。但這個估值已經直接就達到了飛利浦原本的心裏預期。
很明顯,趙平拍腦袋給出的這個估值,是在向飛利浦釋放極大的善意。
不過釋放了這種善意之後,趙平卻將光刻機的話題暫時放了下來,轉而與丹尼斯大談雙方可以密切合作之處。
這也正中丹尼斯的下懷,丹尼斯本身過來就不是單純為了光刻機,光刻機的事情太小了,哪裏需要飛利浦的資深副總裁和pbh、英豪的雙料董事長來親自談判?
飛利浦是一家超大型的電子集團,業務非常廣泛,從下遊的電視機、剃須刀,到上遊的半導體,業務線非常的複雜龐大。
而pbh和英豪同樣是大型的電子集團,產品線也很豐富,雙方雖然在某些領域,會有一定的業務重疊和競爭,例如電視機,但在很多領域,同樣也有著很多的合作機會。
很快,趙平與丹尼斯就找到了一個雙方都極願意合作的重要領域,cd。
cd就是激光唱盤,這個技術是飛利浦1972年就發明的,飛利浦一直致力於推廣這種技術,來取代現在很成熟的磁帶。
cd從發明到現在已經十年了,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發展,飛利浦更是與索尼進行了聯合,共同推出了cd的“紅皮書”來定義了cd的製造標準。
不過此前,cd的應用領域還主要局限在音響試聽領域,但飛利浦已經敏銳的感知到,cd技術在計數機領域,也同樣會有非常廣大的應用市場。
英豪現在是僅次於ibm的第二大計算機廠商,而且英豪還推出了windows操作係統,在計算機軟件領域更是有明顯領先優勢的廠商。
飛利浦和索尼的聯盟,在cd的生產技術方麵已經有了足夠的底蘊,但想要進入計算機領域,就需要在文件格式等方麵,與計算機廠商進行密切的配合。
雙方在這一領域都有明顯的技術優勢,而且十分的互補,能夠迅速達成合作,其實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
曆史上,定義cd rom標準的黃皮書,是由飛利浦、索尼和微軟一起在1983年發布的,不過這個時空,微軟被陳兵不斷打壓偷襲,已經不是曆史上那個操作係統霸主了,自然也就沒有機會再與飛利浦、索尼進行強強聯合。
現在英豪直接接替了微軟的位置,與飛利浦達成了合作,也使得曆史線的發展,再次迴到了原本的大致軌道之上。
cd是飛利浦非常看重的領域,地位遠不是光刻機可以比擬的,有了cd領域的重大合作,這個光刻機的交易,自動的就跌入到了交易添頭的地位。
感謝書友還沒發現、看書度日、鍵盤殺、山丘的月票支持,感謝書友們的推薦票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