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仙界,各大勢力早已對奎牛的過往進行了深入挖掘,以確保其門下弟子不會無意冒犯這位截教的掌教。因此,奎牛曾作為妖族大將牛魔王的經曆,在諸天萬界中早已不再是秘密。
此時,蛟魔王才後知後覺地看了看牛魔王和獅駝王,終於明白了為何在花果山的這些日子裏,每到關鍵時刻,獅駝王都選擇沉默。先前,蛟魔王還以為是因為截教不想深入這場大劫,獅駝王才默不作聲,現在才明白,原來是因為有牛魔王這位大佬在場。
蛟魔王因牛魔王的存在而感到歡欣鼓舞。
然而,鵬魔王、獼猴王和禺狨王卻感到心驚肉跳。
截教掌教親自入劫的消息實在太過震撼了!
在此之前,他們並不清楚牛魔王的真實身份,也有過各種猜測他們甚至猜過牛魔王是幽冥界巫族之人。因為,有獅駝王這位截教弟子和蛟魔王這位龍族之人在,他們從未想過牛魔王會是奎牛。
幾位妖王的震驚神色靈明石猴盡收眼底。然而,此刻的靈明石猴扮演的是一位初出茅廬的修士,根本不應該知曉奎牛的身份。所以,靈明石猴並未表露出任何異常,隻是顯得異常興奮,拉著其他妖王開始喝酒。
為了不引起靈明石猴的懷疑,幾位妖王努力壓製內心的震驚,陪著靈明石猴暢飲。
酒過三巡,氣氛愈發融洽。
靈明石猴提議道:“吾等既然定下名號結義,這前後座次卻是要排一排。”
牛魔王笑著附和道:“美猴王所言極是,該當如此。”
鵬魔王眼睛一轉,問道:“既然要排大小座次,不知是何講究,有何章程!”
獅駝王眯著眼睛,淡淡地說道:“我等妖王,神通廣大,不如就以神通來決定座次如何?”
獅駝王的話,眾妖王皆是點頭讚同。
諸天萬界,實力為尊,他們以神通來定座次也算是合情合理。
場中妖王以牛魔王為尊,牛魔王也不客氣傲然道:“吾有神力可撼天動地,渾號大力牛魔王!”
獅駝王緊接著道:“我能移山趕嶽,神通無邊。”
蛟魔王也展示自己的實力道:“我能操控水浪,掀起滔天巨浪!”
三人同為截教一方,又有牛魔王坐鎮,其他妖王自然不敢與之爭鋒。
鵬魔王尖聲笑道:“我速度無敵,須臾九萬裏。”
獼猴王斜睨了一眼禺狨王,挑釁道:“我能驅使神風,所向披靡。”
麵對獼猴王的挑釁,禺狨王卻顯得雲淡風輕,他輕聲迴應:“我可驅神禦鬼。”
六妖王各自展示神通後,目光紛紛轉向美猴王。美猴王咧嘴一笑道:“我之神通卻是比不上幾位哥哥,僅會些鬥戰之法。”
其實,幾位妖王心中明白,他們所說的這些神通當不得什麽,並不是其壓箱底的本領。
牛魔王乃聖人嫡傳,地仙界截教掌教,神通秘法無數,區區神力又算得了什麽;而獅駝王也是截教弟子,上古妖王,移山趕嶽不過是等閑罷了;蛟魔王雖然不是龍族嫡傳,但其血脈純正,極得龍族看重,操水弄浪不過是本能而已;鵬魔王真身是金翅大鵬雕,須臾九萬裏乃是其本體之力,算不得神通;獼猴王頗得鯤鵬妖師看重,驅風之術,可算不得其最強手段;禺狨王來自天庭,這驅神禦鬼之法,哪裏算得上神通,不過是玉皇大帝的一塊令牌罷了!
(
眾妖王各懷鬼胎,唯獨靈明石猴目光如炬,顯得異常真摯。然而,靈明石猴這誠摯的眼神之下,卻也隱藏著幾分戲謔之意,但卻無人能夠察覺。
眾妖王一一展示神通後,一致推舉牛魔王為眾妖之首。
緊接著,鵬魔王、獼猴王和禺狨王三人,雖然心思各異,但是卻合力推蛟魔王左第二把交椅。
獅駝王在一旁靜觀,見蛟魔王不敢排在自己前麵,便出麵調解。最終在牛魔王的決斷下,蛟魔王這才點頭應允。
蛟魔王之後,便是鵬魔王位列第三。
鵬魔王出身顯赫,心高氣傲,場中妖王除了牛魔王和獅駝王外,鵬魔王對在場其他妖王均不屑一顧。因此,獅駝王既然不願靠前,那鵬魔王就當仁不讓的接受了這一位置。
至於第四把交椅,則是獅駝王和蛟魔王聯手將獼猴王推上了這一位置。
剛剛獼猴王率先出言算計獅駝王和蛟魔王,兩人自然不會無動於衷!
獼猴王之後的第五把交椅則是獅駝王。獅駝王地位不凡,若是牛魔王不在,眾妖王結義為首的就是獅駝王了,所以,若是將獅駝王再往後排就不合適了!
第六把交椅則是神秘的禺狨王。排行最小的是靈明石猴美猴王。
對於排行最末,靈明石猴並不介意,反而是興致高昂的與眾妖王鬥酒!
花果山七妖王結義的消息如颶風般席卷地仙界,盡管許多修士對這七位妖王的背景不甚了了,但在天庭、佛教、妖族等大勢力的暗中推動下,七妖王的名聲在短時間內達到了頂峰,無比顯赫!
地仙界的底層修士對結義的七妖王充滿了好奇,而諸天萬界各大勢力卻對牛魔王的出現感到頭疼不已。這位截教的傳奇掌教,竟然悄無聲息地化身牛魔王參與了西遊大劫,這究竟是何居心?還是截教對西遊大劫有什麽想法?有什麽謀劃呢?
為此,彌勒佛祖特地親自前往東海三仙島,欲尋奎牛打探消息。
雖然彌勒佛祖最終未能與已經宣稱閉關許久的奎牛見麵,但截教方麵好歹是給出了解釋!
截教聲稱,奎牛掌教預感到西遊大劫中蘊含著其晉升混元金仙的機緣,因此才化身牛魔王投身其中。同時,截教還向佛教承諾,奎牛掌教入劫並不會幹擾佛教主導西遊大劫的進程。
然而,無論截教給出何種解釋,佛教方麵是否相信都無關緊要,因為牛魔王已經踏入這場大劫之中,佛教也無法改變這一事實。
彌勒佛祖也深知牛魔王入劫之事難以轉圜,至於截教那所謂的機緣之說,他並不相信。晉升混元金仙的機緣豈是那般容易便能感悟到的?若真如此簡單,那諸天萬界的大羅金仙豈不是早已蜂擁而至,參與天地大劫,爭奪機緣了。
彌勒佛祖怏怏而去,但佛教也不是沒有動作。
很快,截教對佛教的解釋和承諾便在各方大勢力中流傳!
此時,蛟魔王才後知後覺地看了看牛魔王和獅駝王,終於明白了為何在花果山的這些日子裏,每到關鍵時刻,獅駝王都選擇沉默。先前,蛟魔王還以為是因為截教不想深入這場大劫,獅駝王才默不作聲,現在才明白,原來是因為有牛魔王這位大佬在場。
蛟魔王因牛魔王的存在而感到歡欣鼓舞。
然而,鵬魔王、獼猴王和禺狨王卻感到心驚肉跳。
截教掌教親自入劫的消息實在太過震撼了!
在此之前,他們並不清楚牛魔王的真實身份,也有過各種猜測他們甚至猜過牛魔王是幽冥界巫族之人。因為,有獅駝王這位截教弟子和蛟魔王這位龍族之人在,他們從未想過牛魔王會是奎牛。
幾位妖王的震驚神色靈明石猴盡收眼底。然而,此刻的靈明石猴扮演的是一位初出茅廬的修士,根本不應該知曉奎牛的身份。所以,靈明石猴並未表露出任何異常,隻是顯得異常興奮,拉著其他妖王開始喝酒。
為了不引起靈明石猴的懷疑,幾位妖王努力壓製內心的震驚,陪著靈明石猴暢飲。
酒過三巡,氣氛愈發融洽。
靈明石猴提議道:“吾等既然定下名號結義,這前後座次卻是要排一排。”
牛魔王笑著附和道:“美猴王所言極是,該當如此。”
鵬魔王眼睛一轉,問道:“既然要排大小座次,不知是何講究,有何章程!”
獅駝王眯著眼睛,淡淡地說道:“我等妖王,神通廣大,不如就以神通來決定座次如何?”
獅駝王的話,眾妖王皆是點頭讚同。
諸天萬界,實力為尊,他們以神通來定座次也算是合情合理。
場中妖王以牛魔王為尊,牛魔王也不客氣傲然道:“吾有神力可撼天動地,渾號大力牛魔王!”
獅駝王緊接著道:“我能移山趕嶽,神通無邊。”
蛟魔王也展示自己的實力道:“我能操控水浪,掀起滔天巨浪!”
三人同為截教一方,又有牛魔王坐鎮,其他妖王自然不敢與之爭鋒。
鵬魔王尖聲笑道:“我速度無敵,須臾九萬裏。”
獼猴王斜睨了一眼禺狨王,挑釁道:“我能驅使神風,所向披靡。”
麵對獼猴王的挑釁,禺狨王卻顯得雲淡風輕,他輕聲迴應:“我可驅神禦鬼。”
六妖王各自展示神通後,目光紛紛轉向美猴王。美猴王咧嘴一笑道:“我之神通卻是比不上幾位哥哥,僅會些鬥戰之法。”
其實,幾位妖王心中明白,他們所說的這些神通當不得什麽,並不是其壓箱底的本領。
牛魔王乃聖人嫡傳,地仙界截教掌教,神通秘法無數,區區神力又算得了什麽;而獅駝王也是截教弟子,上古妖王,移山趕嶽不過是等閑罷了;蛟魔王雖然不是龍族嫡傳,但其血脈純正,極得龍族看重,操水弄浪不過是本能而已;鵬魔王真身是金翅大鵬雕,須臾九萬裏乃是其本體之力,算不得神通;獼猴王頗得鯤鵬妖師看重,驅風之術,可算不得其最強手段;禺狨王來自天庭,這驅神禦鬼之法,哪裏算得上神通,不過是玉皇大帝的一塊令牌罷了!
(
眾妖王各懷鬼胎,唯獨靈明石猴目光如炬,顯得異常真摯。然而,靈明石猴這誠摯的眼神之下,卻也隱藏著幾分戲謔之意,但卻無人能夠察覺。
眾妖王一一展示神通後,一致推舉牛魔王為眾妖之首。
緊接著,鵬魔王、獼猴王和禺狨王三人,雖然心思各異,但是卻合力推蛟魔王左第二把交椅。
獅駝王在一旁靜觀,見蛟魔王不敢排在自己前麵,便出麵調解。最終在牛魔王的決斷下,蛟魔王這才點頭應允。
蛟魔王之後,便是鵬魔王位列第三。
鵬魔王出身顯赫,心高氣傲,場中妖王除了牛魔王和獅駝王外,鵬魔王對在場其他妖王均不屑一顧。因此,獅駝王既然不願靠前,那鵬魔王就當仁不讓的接受了這一位置。
至於第四把交椅,則是獅駝王和蛟魔王聯手將獼猴王推上了這一位置。
剛剛獼猴王率先出言算計獅駝王和蛟魔王,兩人自然不會無動於衷!
獼猴王之後的第五把交椅則是獅駝王。獅駝王地位不凡,若是牛魔王不在,眾妖王結義為首的就是獅駝王了,所以,若是將獅駝王再往後排就不合適了!
第六把交椅則是神秘的禺狨王。排行最小的是靈明石猴美猴王。
對於排行最末,靈明石猴並不介意,反而是興致高昂的與眾妖王鬥酒!
花果山七妖王結義的消息如颶風般席卷地仙界,盡管許多修士對這七位妖王的背景不甚了了,但在天庭、佛教、妖族等大勢力的暗中推動下,七妖王的名聲在短時間內達到了頂峰,無比顯赫!
地仙界的底層修士對結義的七妖王充滿了好奇,而諸天萬界各大勢力卻對牛魔王的出現感到頭疼不已。這位截教的傳奇掌教,竟然悄無聲息地化身牛魔王參與了西遊大劫,這究竟是何居心?還是截教對西遊大劫有什麽想法?有什麽謀劃呢?
為此,彌勒佛祖特地親自前往東海三仙島,欲尋奎牛打探消息。
雖然彌勒佛祖最終未能與已經宣稱閉關許久的奎牛見麵,但截教方麵好歹是給出了解釋!
截教聲稱,奎牛掌教預感到西遊大劫中蘊含著其晉升混元金仙的機緣,因此才化身牛魔王投身其中。同時,截教還向佛教承諾,奎牛掌教入劫並不會幹擾佛教主導西遊大劫的進程。
然而,無論截教給出何種解釋,佛教方麵是否相信都無關緊要,因為牛魔王已經踏入這場大劫之中,佛教也無法改變這一事實。
彌勒佛祖也深知牛魔王入劫之事難以轉圜,至於截教那所謂的機緣之說,他並不相信。晉升混元金仙的機緣豈是那般容易便能感悟到的?若真如此簡單,那諸天萬界的大羅金仙豈不是早已蜂擁而至,參與天地大劫,爭奪機緣了。
彌勒佛祖怏怏而去,但佛教也不是沒有動作。
很快,截教對佛教的解釋和承諾便在各方大勢力中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