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征召


    白戊聞言,臉色漲紅道:“多謝!”


    沒人能明白白戊的心情。


    大秦帝國和匈奴帝國鏖戰無數年,並非沒有遇到危機,向外求助的時候。可諾大的中土,除了跟大秦帝國一脈而出的大漢帝國外,根本沒有帝國願意伸出援手。


    對於中土帝國的拒絕原因,大秦帝國不得而知。可能是不信大秦帝國所說,可能是擔心帝國失去陸地神仙後的傳承,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但拒絕的結果,卻是讓大秦帝國上下悲傷、悲憤不已。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秦帝國也逐漸斷絕了和中土帝國的往來。


    唯有和老秦人一脈相承的大漢帝國和大秦帝國保持了聯係。


    大明帝國在覆滅大漢帝國時,朱杞就疑惑萬分。


    大漢帝國存在的時間極其久遠,可整個大漢帝國的底蘊隻有一尊陸地神仙,這實在有些不合常理。


    聽完白戊所說,朱杞才明白,大漢帝國不是沒有底蘊。而是,大漢帝國的底蘊都在支援大秦帝國中消耗完了。


    大明帝國之所以沒有在大漢帝國找到關於大秦帝國的消息。是因為大秦帝國知道大漢帝國隻有一尊陸地神仙,已經數百年沒有聯係大漢帝國了。


    當然,孝康帝帶隊突襲大漢帝都,也沒有給唯一知道大秦帝國實情的光武帝開口的機會。


    這一切,頗有些陰差陽錯的意思。


    白戊來的迅捷,走的也十分迅速。


    大戰將至,作為大秦帝國的大將軍,白戊可沒有那麽多時間停留在大明帝國。


    不過,白戊這次前來大明帝國的收獲不小。


    大明帝國不僅答應全力支持大秦帝國,在白戊返迴大秦帝國時,大明帝國的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三尊皇族的陸地神仙也隨白戊一起前往大秦帝都鹹陽。


    大明帝國三王同去大秦帝國,既是表明大明帝國對大秦帝國的支持;也是大明帝國在確認白戊所說的真假。


    雖然,洪武帝和眾人都不懷疑白戊所說,但涉及到整個帝國,還是小心穩妥為上。


    三王同行,以三王的實力,即便大秦帝國有陰謀,三王也能全身而退。


    武英十八年。


    大明帝國中樞突然緊張起來。


    久不露麵的洪武帝、孝康帝、武英帝,頻繁召見五軍都督府的將領和內閣閣老。


    大明帝國在盤算家底。


    兩個月後,燕王朱棣返迴了大明帝都,證實了白戊所言。


    大明帝國北域。


    嵩山北少林。


    “嘿嘿!北少林果然狂悖,陛下聖旨都敢討價還價。”一道尖細的聲音,冷冷的在大雄寶殿響起。


    “魏公公,少林.!”


    說罷,魏公公鄙夷的看了一眼大雄寶殿內的一群老和尚,轉身便走。大明帝國富有四海,威加宇內;帝國有九域之地,生民無數。這北少林麵對帝國征召,竟然敢討要好處,真是不知死活。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陛下可以賞賜少林,但是,少林絕對不可以向帝國伸手討要,真當帝國是那趙宋不成。


    (


    魏公公走後,大雄寶殿內一群老和尚不知所措的互相看著彼此。


    “這大明帝國也忒霸道了,不僅要征召寺內先天境以上的所有武僧,還要祖師出山。而且,少林要出那麽大的力,居然沒有一點商量。當初,大宋帝國可是對少林優待有加的。”一位老和尚極其不滿的說道。


    玄苦瞥了那老和尚一眼道:“師叔,大宋帝國早已亡國了,現在是大明帝國,還請師叔慎言。”


    對於寺內的這群長老,玄苦極為不滿。當初,玄慈死後,由他接任少林方丈,收拾少林這個爛攤子。可當時的少林名聲已壞,縱使他多番努力,少林還是在走下坡路。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大明皇帝下旨給少林,可以交好大明帝國,這群長老又想著跟大明帝國討要好處。玄苦不知道這群長老是不是念經念傻了。


    整個神州大陸的疆域,大明帝國已經占據大半,拿大宋帝國跟大明帝國相比,簡直是笑話。


    北少林雖然在佛家和武林中有些聲望。但是,對大明帝國來說,北少林算得了什麽。連各大帝國都被大明帝國一一滅國,帝國想要踩死北少林跟踩死一隻螞蟻沒多少區別。


    寺內那位老祖雖然是陸地神仙。但是,大明帝國這些年打殺的陸地神又何止一尊啊!


    而且,大明帝國皇室喜道厭佛,天下皆知。佛教這些年本就過的十分艱難,若是少林再惡了帝國,恐怕整個佛門都有大難啊。


    一旁的玄難皺著眉頭問道:“方丈師兄,我們該如何應對。”


    玄苦歎了口氣道:“傳方丈令,少林寺內先天境以上的僧人明日全部隨我下山,奉陛下詔書。凡不遵詔書者,逐出少林。”


    大雄寶殿中,眾僧人臉色一沉,沒想到玄苦會搬出方丈令。


    少林有規定,每一任方丈都可以頒布一次方丈令,此令除了陸地神仙以外,皆不可違背。否則,便是少林叛逆。


    麵對玄苦的強令,大雄寶殿內這些長老即便心中不滿也不好多言。


    第二日,麵對下山的少林僧人,魏公公隻是輕笑一聲便不再言語。


    他在雖然在東廠隻是個小頭目,但也清楚,帝國要的是結果。既然結果是好的,中間有些波折倒也無所謂。東廠本就是皇家鷹犬,為陛下受點委屈,又算得了什麽。


    少林眾僧接到帝國詔書向著北域域城而來,隨著距離北域域城越來越近,匯聚的人流也越來越多。


    江湖門派,武林世家,地方大族,隱世豪門。整個北域中,先天境以上的武者幾乎全部向著域城而來。


    其實,大明帝國征召的又何止北域一地。


    整個大明帝國疆域,朝堂、民間、江湖所有的大小勢力,幾乎都接到了帝國的征兆令。


    九大域城,一波波的武者湧入。


    大明帝國這是傾國之力啊!


    這段時間,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武道盟內的武者,東奔西走,為帝國傳達詔書。內閣麾下的各級行政機構,五軍都督府所屬的戰兵、衛所兵也忙的不亦樂乎。


    除了民間百姓外,大明帝國對征兆來的武者,並沒有隱瞞大秦帝國和匈奴帝國的情況。甚至會派專人告知其內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綜武開始:武道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豫州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豫州牛並收藏從綜武開始:武道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