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明軍


    等到太子熟悉政務,百官認可後,皇帝就會禪位給太子,一心修行,追求陸地神仙。


    而新的皇帝一邊扶持新的太子,一邊坐鎮穩定帝國局勢,一邊修行。


    等新太子成長起來,皇帝也早已晉升宗師境了。到那時,已經體會過權勢的皇帝,沒有什麽比追求更多壽命的陸地神仙,更重要的了。


    所以說,現在的大明帝國傳承有序,皇帝和太子之間根本沒有絲毫的猜忌。因為,皇帝和太子都知道,未來的皇帝隻有太子。


    沒有了變數,一切就穩定了。


    即便有變數,大明帝國還有皇族長老院存在呢?


    曆代皇帝可都在皇族長老院沒死呢?


    而且,不僅皇帝和太子穩定,有皇族長老院在,皇族也無比穩定。


    比如說,朱允和朱允這兩位武英帝的兄弟,他們從小就知道,皇位給他們沒有關係,即便朱雄英出了問題,繼承皇位的也是皇孫朱文鏗。


    況且,帝國也不限製皇族從政從軍,掌握權勢。


    比如說;朱高熾現在在內閣的權勢可是絲毫不弱。


    大明帝國現在的傳承機製雖然說不上完美無缺,但也算得上最穩定的、最有效的傳承機製了。


    大唐帝國醞釀的反攻並沒有取得太大的戰果。


    大明帝國的騎兵打的大唐帝國不敢野戰,大明帝國的步兵又哪裏會弱了。


    而且,反攻的大唐帝國大軍,還要時刻提防神出鬼沒的騎兵。


    因此,大唐帝國反攻的聲勢雖然不小,但戰果其實並不大。


    直到這時,大唐帝國上下才發現,大明帝國這兩年多來,能橫推大唐帝國小半疆域,恐怕其軍隊戰力才是根本原因。


    不管大唐帝國是否承認,實際上,大唐帝國軍隊的戰力已經不如大明帝國了。


    “大明帝國騎兵的戰力真的跟玄甲軍一般。”李建成驚訝的問道。


    大唐帝國的玄甲軍是李世民一手組建的,雖然李建成跟李世民有齷齪。但是,李世民的軍事天賦,李建成是絲毫不懷疑的。


    當年,大唐帝國立國時,李世民憑借玄甲軍可是立下赫赫軍功。


    甚至說,如果沒有玄甲軍,李世民的戰功恐怕要小上許多,也沒有足夠的勢力跟自己這個太子抗衡,更不會有玄武門之變。


    自大唐帝國建國後,玄甲軍出動的次數並不多,可每一次都是戰果輝煌。


    玄甲軍的戰力即便跟大唐帝國北方,大漢帝國的羽林軍、建章軍大戰,也不落下風,便足以看出玄甲軍的恐怖。


    李隆基扶著額頭,將戰報遞給李建成道:“五千玄甲軍與六千明軍騎兵血戰,傷亡比例幾乎一比一。最後,若不是打傷了對方主將,恐怕這五千玄甲軍要全軍覆沒了。即便如此,活下來的玄甲軍也不足一千五百人,還人人帶傷。”


    李建成看完戰報,問道:“與玄甲軍作戰的這股騎兵,可是大明帝國的王牌騎兵。”


    李隆基搖搖頭道:“看其旗號,隻是一般的騎兵罷了!”


    見兩人疑惑,李隆基這才娓娓道來,講起了大明帝國的軍製:“大明帝國軍製分為衛所兵和戰兵。衛所兵根據大明帝國行政疆域所設,分域、州、郡、府、縣五級;一縣衛所兵通常根據所在地域不同,有一百至五百人;府治衛所兵通常一千至兩千人;郡治衛所兵通常是五千人;州治衛所兵大約是一萬至三萬人。這是根據大明帝國所占帝國南部疆域整理的情報。”


    “大明帝國的衛所兵實際上是屯田兵,一半時間訓練,一半時間耕種。根據南部疆域傳來的情報,大明帝國的衛所兵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能為大明帝國上繳大量的糧草。”


    李建成眼睛一亮,點評道:“此法極好,不僅能讓帝國擁有大量訓練有素的兵馬,這些衛所兵也不是帝國的負擔。”


    李隆基點點頭道:“這些半耕半訓的衛所兵,隻要稍加訓練就是精銳的大軍。大明帝國這邊征兆大量的衛所兵,一是為了穩定地方,二者就是為了戰兵挑選兵員。”


    “大明帝國的衛所兵製度極好。首先,衛所兵是不能直接加入戰兵的,這就讓衛所兵沒有了太大的危險,所以,大明帝國征召衛所兵十分容易,畢竟,大多數百姓是不願意上戰場廝殺的。”


    “縣級的衛所兵的主要任務就是維持一縣的穩定和種地,以及訓練。因此,這些衛所兵的糧餉極低。帝國南域大部分衛所出產的糧草,發放完衛所兵的糧餉後,都還有大量的盈餘。”


    李建成感歎道:“大明帝國好手段,這是以兵養兵啊!”


    李隆基苦笑道:“的確如此,大明帝國縣治衛所兵優秀的,可入府治衛所兵;府治衛所兵優秀者,可入郡治衛所兵;郡治衛所兵優秀者,可入州治衛所兵。州治衛所兵優秀者可入域城,域城的兵馬才被稱為戰兵,平時這些戰兵不事生產,專司訓練。”


    “所以,大明帝國整個衛所兵體係中,需要大明帝國支付的錢糧並不多。甚至,整個衛所兵體係我都懷疑其能自給自足。而經過衛所兵體係,層層挑選來的戰兵,每一個都是絕對的精銳。”


    “大明帝國有三域草原領地,三域中土領地,再加上小半個帝國的領地,因此,東征軍的兵馬精銳無比,和玄甲軍打成平手,並不稀奇。”


    李建成嘴角一抽,終於明白,李隆基為何會鬆口,找他們合作了。這是被東征軍打怕了啊!


    不僅李建成驚訝,一直不怎麽言語的武則天也是震驚萬分。


    李建成是理政的好手,武則天更是做過皇帝的人,他們自然能看出大明帝國衛所製的恐怖。可以說,有衛所製在,大明帝國說上一句;兵馬甲天下,也毫不為過。


    沉默半晌,武則天雙眼厲色一閃道:“大明帝國此次東征,主帥是大明帝國太子,眼下之計隻有擒拿大明帝國太子,讓其投鼠忌器。若是有大明帝國太子在手,縱然不能逼迫大明帝國退軍,也能給東征軍造成混亂,帝國可以趁機收服南域。”


    武則天不愧是做過皇帝的人,殺伐果斷,不擇手段。


    李建成聞言則是猶豫道:“若是如此,大唐帝國恐怕和大明帝國不死不休了。”


    武則天眼中的鄙夷一閃而逝,怪不得李建成當年會被太宗皇帝奪了皇位,如此優柔寡斷的性格能成什麽大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綜武開始:武道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豫州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豫州牛並收藏從綜武開始:武道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