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試探
朱杞親自坐鎮邊境防線,也是存了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
所以,為了穩妥起見,朱杞趕到邊境防線的第一道軍令,就是責罰了出城廝殺的常遇春。
從戰術上來說,常遇春出城屠戮戰力低下的牧民,並沒有錯。大軍主動出擊以攻代守,還能提高守城將士的士氣,的確算的上勝利。
可從戰略角度來說,常遇春出城廝殺的戰果和城池的重要性來說根本無法相比。若是,因為出城廝殺,大意下丟了城池,那帝國的整個防線就會出現漏洞。
要彌補這個漏洞,帝國所要付出的絕對遠超廝殺的戰果。更可怕的是,若是漏洞補不上,被大元帝國撕開了防線,那帝國損失就大了。
甚至有可能導致數十年前草原霍亂中土的慘劇重現,那可是一場浩劫啊?
所以,城池丟失的後果常遇春擔不起。
作為統兵大將,常遇春並非不明白其中關竅。隻是他實在忍不住了。這幾年徐達率領大軍,屠滅數國,戰功赫赫。而他則是謹守草原防線。
坐看別人衝鋒陷陣,這對常遇春這種進攻型大將來說,實在是件折磨的事。所以,常遇春這才借著大元帝國主力大軍未到之前,出城廝殺發泄一番。
沒想到被朱杞撞了個正著,於是,朱杞便用常遇春的威名警示防線諸將。
……
對於常遇春,朱杞也並未過多苛責!
當然,常遇春也明白,朱杞責罰他的原因。可這是他的天性,否則他就是不是常遇春了。
其實,像常遇春這種,在軍中並不少見,甚至說大部分將領都是常遇春這種將才。
畢竟,帥才難得啊!
諾大的大明帝國,真正的帥才也隻有徐達、朱文正、李文忠三人。秦王和燕王雖然也有帥才的潛力,可還需要曆練。
另外,像馮國勝這些有謀略的將領,雖然比不上徐達,但也勉強算得上半個帥才。
不過,將帥之爭的勝敗並非絕對。
比如說常遇春,其勇猛精悍,對戰爭的嗅覺,即便是徐達和其大戰,也不敢說穩贏常遇春。
常遇春跟隨洪武帝起於微末,敗在他手下的帥才並非沒有。
……
常遇春這位幾乎是帝國軍隊第二人的刑罰,迅速傳遍了邊防戰線。各防線駐守的將領也深深的體會到朱杞死守的決心。
拿常遇春來殺雞儆猴,效果是立竿見影。
不過,普天之下,這種事情,恐怕也隻有朱杞能幹的出來。
……
在朱杞親自坐鎮防線下。前線將領的浮躁迅速消失不見。
第一道防線各城池關隘的守將,收起心思,全力整訓兵馬,加固城池,囤積物資。準備長時間的鏖戰。
第二道防線在大明帝國龐大的國力下迅速完善,無數的兵馬、糧草、器械,源源不斷的輸送到草原邊境。
直到第二道防線完善,可堪一戰,湯和和徐達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而這時,大元帝國和大清帝國的主力大軍已經距離邊境防線不遠了。
……
邊境大戰起的突兀,交戰的雙方幾乎沒有任何溝通便陷入白熱化的鏖戰中。
大明帝國一方有城池和器械之力幫助守城;大元帝國和大清帝國則是人員眾多,根本不在意人員的死亡。
兩大帝國無數部落的青壯被兩大帝國高層描繪的繁華富饒的中土吸引了心神,一波波湧向城頭,給大明帝國守軍帶來極大的壓力。
一天!
兩天!
十天!
大明帝國的城池猶如海浪中的堅石,屹立不倒。任由草原大軍衝擊。
……
“大元帝國和大清帝國的大軍已經狂攻了防線十日,對於眼下的戰局,你們怎麽看!”朱杞看著眼前的邊境防線圖,對著幾位大將問道。
一直在城牆督戰的常遇春道:“大帥,大元帝國看似攻勢極猛,但前麵攻城的主力,都是各部落的青壯,由大元帝國整編後輪番上陣。所以,這些日子,大元帝國雖然死傷極重,但根本實力卻是沒有削弱。”
朱杞點點頭道:“常將軍此言一語中的,當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靖江王來信也說明了大清帝國的情況,和大元帝國這邊如出一轍。”
常遇春笑笑,臉上滿是自得。
這時,盯著邊境地圖良久的徐達,出言問道:“曹國公,北線大軍突進大元帝國,可有收獲。”
李文忠皺著眉頭說道:“北線大軍分數路出擊,月餘時間,最遠的一支兵馬橫行近千裏,除了靠近邊境防線的兵馬外,其他數路兵馬在大元帝國根本沒有受到任何太大阻礙,可謂是暢通無阻。大元帝國的各城池,隻是堅守,根本不理會帝國肆虐的大軍。”
徐達歎了口氣道:“這就對了!”
李文忠似有所悟的道:“魏國公,鐵木真真有這麽大決心。”
徐達點點頭道:“先前,大帥綢繆時,我心中還有疑慮,現在看來,鐵木真果真是世之梟雄啊!”
李文忠倒吸一口涼氣道:“幸虧大帥準備的早,否則……。”
徐達也是心有餘悸的點點頭。
自古以來,兵家戰法中可從沒這種搬家似的戰法。鐵木真的這戰法,已經不算是孤注一擲,而是舉族奮戰了。一旦事有不虞,這可是要族滅的。
朱杞笑著道:“魏國公、曹國公。大元帝國既然已經抱定決絕之心,這些日子的殺伐,在鐵木真眼中必然算不得什麽!甚至,大元帝國就是故意阻止牧民赴死,既消耗我們的實力和士氣,也為了迷惑我們?”
徐達點點頭道:“大帥說的不錯,城外雖然是屍山血海,可在鐵木真眼中,這些損失根本算不得什麽,隻要能突破帝國防線,恐怕再大的損失鐵木真也不在意。”
“當然,鐵木真的真正用意恐怕也是在試探帝國防線的薄弱處。十天鏖戰,足夠鐵木真看清虛實了。”
殿內幾人都是沙場宿將,以兵馬試探虛實的行動他們都幹過,可像鐵木真這麽豪氣,用無數人命填的,他們還是第一次見。
李文忠眼睛一亮,興奮的說道:“大帥,恐怕這也是鐵木真不得不為啊!”
“不得不為!”朱杞心中靈光一閃,這幾日一直想不明白的問題似乎就要唿之欲出了。
朱杞親自坐鎮邊境防線,也是存了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
所以,為了穩妥起見,朱杞趕到邊境防線的第一道軍令,就是責罰了出城廝殺的常遇春。
從戰術上來說,常遇春出城屠戮戰力低下的牧民,並沒有錯。大軍主動出擊以攻代守,還能提高守城將士的士氣,的確算的上勝利。
可從戰略角度來說,常遇春出城廝殺的戰果和城池的重要性來說根本無法相比。若是,因為出城廝殺,大意下丟了城池,那帝國的整個防線就會出現漏洞。
要彌補這個漏洞,帝國所要付出的絕對遠超廝殺的戰果。更可怕的是,若是漏洞補不上,被大元帝國撕開了防線,那帝國損失就大了。
甚至有可能導致數十年前草原霍亂中土的慘劇重現,那可是一場浩劫啊?
所以,城池丟失的後果常遇春擔不起。
作為統兵大將,常遇春並非不明白其中關竅。隻是他實在忍不住了。這幾年徐達率領大軍,屠滅數國,戰功赫赫。而他則是謹守草原防線。
坐看別人衝鋒陷陣,這對常遇春這種進攻型大將來說,實在是件折磨的事。所以,常遇春這才借著大元帝國主力大軍未到之前,出城廝殺發泄一番。
沒想到被朱杞撞了個正著,於是,朱杞便用常遇春的威名警示防線諸將。
……
對於常遇春,朱杞也並未過多苛責!
當然,常遇春也明白,朱杞責罰他的原因。可這是他的天性,否則他就是不是常遇春了。
其實,像常遇春這種,在軍中並不少見,甚至說大部分將領都是常遇春這種將才。
畢竟,帥才難得啊!
諾大的大明帝國,真正的帥才也隻有徐達、朱文正、李文忠三人。秦王和燕王雖然也有帥才的潛力,可還需要曆練。
另外,像馮國勝這些有謀略的將領,雖然比不上徐達,但也勉強算得上半個帥才。
不過,將帥之爭的勝敗並非絕對。
比如說常遇春,其勇猛精悍,對戰爭的嗅覺,即便是徐達和其大戰,也不敢說穩贏常遇春。
常遇春跟隨洪武帝起於微末,敗在他手下的帥才並非沒有。
……
常遇春這位幾乎是帝國軍隊第二人的刑罰,迅速傳遍了邊防戰線。各防線駐守的將領也深深的體會到朱杞死守的決心。
拿常遇春來殺雞儆猴,效果是立竿見影。
不過,普天之下,這種事情,恐怕也隻有朱杞能幹的出來。
……
在朱杞親自坐鎮防線下。前線將領的浮躁迅速消失不見。
第一道防線各城池關隘的守將,收起心思,全力整訓兵馬,加固城池,囤積物資。準備長時間的鏖戰。
第二道防線在大明帝國龐大的國力下迅速完善,無數的兵馬、糧草、器械,源源不斷的輸送到草原邊境。
直到第二道防線完善,可堪一戰,湯和和徐達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而這時,大元帝國和大清帝國的主力大軍已經距離邊境防線不遠了。
……
邊境大戰起的突兀,交戰的雙方幾乎沒有任何溝通便陷入白熱化的鏖戰中。
大明帝國一方有城池和器械之力幫助守城;大元帝國和大清帝國則是人員眾多,根本不在意人員的死亡。
兩大帝國無數部落的青壯被兩大帝國高層描繪的繁華富饒的中土吸引了心神,一波波湧向城頭,給大明帝國守軍帶來極大的壓力。
一天!
兩天!
十天!
大明帝國的城池猶如海浪中的堅石,屹立不倒。任由草原大軍衝擊。
……
“大元帝國和大清帝國的大軍已經狂攻了防線十日,對於眼下的戰局,你們怎麽看!”朱杞看著眼前的邊境防線圖,對著幾位大將問道。
一直在城牆督戰的常遇春道:“大帥,大元帝國看似攻勢極猛,但前麵攻城的主力,都是各部落的青壯,由大元帝國整編後輪番上陣。所以,這些日子,大元帝國雖然死傷極重,但根本實力卻是沒有削弱。”
朱杞點點頭道:“常將軍此言一語中的,當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靖江王來信也說明了大清帝國的情況,和大元帝國這邊如出一轍。”
常遇春笑笑,臉上滿是自得。
這時,盯著邊境地圖良久的徐達,出言問道:“曹國公,北線大軍突進大元帝國,可有收獲。”
李文忠皺著眉頭說道:“北線大軍分數路出擊,月餘時間,最遠的一支兵馬橫行近千裏,除了靠近邊境防線的兵馬外,其他數路兵馬在大元帝國根本沒有受到任何太大阻礙,可謂是暢通無阻。大元帝國的各城池,隻是堅守,根本不理會帝國肆虐的大軍。”
徐達歎了口氣道:“這就對了!”
李文忠似有所悟的道:“魏國公,鐵木真真有這麽大決心。”
徐達點點頭道:“先前,大帥綢繆時,我心中還有疑慮,現在看來,鐵木真果真是世之梟雄啊!”
李文忠倒吸一口涼氣道:“幸虧大帥準備的早,否則……。”
徐達也是心有餘悸的點點頭。
自古以來,兵家戰法中可從沒這種搬家似的戰法。鐵木真的這戰法,已經不算是孤注一擲,而是舉族奮戰了。一旦事有不虞,這可是要族滅的。
朱杞笑著道:“魏國公、曹國公。大元帝國既然已經抱定決絕之心,這些日子的殺伐,在鐵木真眼中必然算不得什麽!甚至,大元帝國就是故意阻止牧民赴死,既消耗我們的實力和士氣,也為了迷惑我們?”
徐達點點頭道:“大帥說的不錯,城外雖然是屍山血海,可在鐵木真眼中,這些損失根本算不得什麽,隻要能突破帝國防線,恐怕再大的損失鐵木真也不在意。”
“當然,鐵木真的真正用意恐怕也是在試探帝國防線的薄弱處。十天鏖戰,足夠鐵木真看清虛實了。”
殿內幾人都是沙場宿將,以兵馬試探虛實的行動他們都幹過,可像鐵木真這麽豪氣,用無數人命填的,他們還是第一次見。
李文忠眼睛一亮,興奮的說道:“大帥,恐怕這也是鐵木真不得不為啊!”
“不得不為!”朱杞心中靈光一閃,這幾日一直想不明白的問題似乎就要唿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