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西北域草原


    正因為《龍武經》的恐怖,所以,洪武帝對於《龍武經》的安排極為謹慎。


    現在的大明皇室,除了洪武帝、孝康帝和秦、晉、燕、周四王外,隻有太子朱雄英和朱尚炳、朱濟、朱高熾,這四位朱杞名義上的門人弟子得以修行。


    另外,前些日子,洪武帝在和孝康帝商議後,又批準楚王朱楨、齊王朱、潭王朱梓這三位和朱杞親近,修為有成的王爺轉修《龍武經》。


    現在,大明皇室的實力和大明帝國的疆域一般,在快速暴漲。


    《龍武經》在手,大明皇室未來絕對不缺少陸地神仙。


    對於大明帝國皇室的實力增長,朱杞是樂見其成的。


    在不威脅自身安全和利益的情況下,朱杞並不介意扶持大明帝國。


    ……


    數日後!


    太子的車駕最終還是離開汴京,向著大明帝都而去。


    帝都傳來消息,皇帝已經開始閉關了。皇帝閉關,太上皇神龍見首不見尾,監國的太子也遠離帝都的話,滿朝文武是絕對不答應的。


    太子的離去,對於草原的大戰並沒有絲毫的影響。


    現在,魏國公統一指揮西征大軍,步步推進,不斷擠壓契丹帝國和大金帝國的生存空間。


    草原的結局注定了。


    其實,草原五國對於帝國陸地神仙的失蹤心中已經有了猜測,可不論他們如何猜測,也絕不會想到,那五尊陸地神仙已經隕落在大明帝都了。


    就連帝都大戰的親身經曆者努爾哈赤都無法確定那五尊陸地神仙的死活,更何況外人呢?


    正因為不清楚五尊陸地神仙的情況,在沒有陸地神仙依仗的契丹帝國和大金帝國,麵對大明帝國的大軍始終少了一份篤定,畏首畏尾。


    ……


    孝康十二年。


    契丹帝國和大金帝國順利被大明帝國吞並,成為了大明帝國的西北域草原。


    大明帝國在占據西方草原半數領地後,龐大的疆域和浩瀚的國力,幾乎讓大元帝國和大清帝國喘不過氣來。


    可是,在大明帝國吞並西北域草原,覆滅草原三國時,大元帝國和大清帝國都保持了靜默。沒有絲毫出兵幹預的計劃。


    沒人知道兩大草原帝國究竟在想什麽,


    可大清帝國和大元帝國的異常,讓大明帝國極為警惕。


    所以,西征軍在覆滅契丹帝國和大金帝國後,魏國公將兩國的領地迅速移交給晉王和燕王鎮守治理。


    然後,西征軍便迅速南下,橫穿草原,與大元帝國邊境曹國公率領的邊軍匯合。


    一時間,大元帝國風雲際會,大軍雲集。


    大元帝國北方草原,西征軍猶如泰山壓頂般陳軍草原,虎視眈眈的橫亙北方。


    大元帝國東方,早已磨刀霍霍的常遇春親自坐鎮大元帝國東方邊境,蠢蠢欲動。帝國大軍北伐、西征,打的酣暢淋漓,常遇春這個好戰分子早就憋壞了。


    若非朱杞嚴令,常遇春早就在大元帝國邊境挑起戰端了。


    大元帝國周邊雖然大軍雲集,但是朱杞現在並未計劃與大元帝國大戰。


    大明帝國兩年吞並四國,戰績雖然輝煌,可北域和西北域草原還要穩定統治。


    所以,朱杞給徐達和常遇春的將令是避免大戰,進行大批量,小規模的突擊戰。


    西夏帝國、契丹帝國、大金帝國以及大宋帝國。四國遺留的軍事力量,和不服從大明帝國統治的勢力並不少。


    大明帝國雖然不吝嗇殺戮,但是為了長治久安的統治新領地,朱杞並不願意毫無意義的殺戮。於是,這些軍事力量就被大明帝國整編,為帝國的開疆拓土出力。


    實際上這個方法效果極好。


    比如說大宋疆域內原本的軍事力量,在經過西征草原三國後,無數立下戰功的廂軍、禁軍、邊軍、匪軍士兵,成為大明帝國最忠實的擁護者。現在,北域許多最基層的管理者就來源自這些立下戰功的士兵。


    這種方法既能增強大明軍力,又能改造新領地的不穩定因素,所以,大明帝國上下對這條政策極為的讚同。


    這條政策唯一的缺點就是因為整編舊軍,需要耗費大量的錢糧。可這點錢糧在擁有半個中土,半個西方草原的大明帝國眼中根本算不得什麽。


    朱杞讓徐達和常遇春保持對大元帝國高頻次的攻伐,就是在消耗四國的舊軍。


    大明帝國對舊軍的態度,從大宋士兵的結果上就一目了然。雖然大明帝國的意圖昭然若揭,但四國的舊軍並不反感,甚至是極為認同和向往。


    大明帝國的政治清明,普通百姓上升的通道極為的順暢。可四國不同,就拿這些舊軍來說,他們想要以普通的士卒身份獲得晉升獎賞是十分困難的。哪怕他們立下大功,功勞也會被上司瓜分,好處根本不可能落到他們手中。


    大明帝國則是不同,大明軍中的戰功寫的清清楚楚,士卒若是立下戰功,隨軍文書和五軍都督府會多次複核,若是士卒對軍功有疑問,軍功的審定會馬上上交。


    大明帝國除了審核軍功公正嚴苛外,對於有功將士和家屬的安排也極為優厚。


    無數在草原戰場上立下戰功的大宋士卒,現在活的可是滋潤的很。


    正因為大明帝國的優厚待遇,所以,即便四國的舊軍知道大明帝國將他們安排成炮灰也沒有太大的怨言。畢竟,一個公平公正的機會在整個神州大陸都是不多見的。


    ……


    對於大元帝國和大清帝國,朱杞極為慎重。


    首先是大清帝國和大明帝國邊境,朱杞抽調了靖江王朱文正坐鎮。並且,為朱文正補充了大量的兵馬,讓其警戒大清帝國。


    大元帝國這邊,魏國公徐達統一指揮西征軍和常遇春的邊軍。


    徐達、常遇春、李文忠三位大宗師境的帥才,從大元帝國北、東兩個方向,安排了數十路兵馬,開啟了攻勢。


    大明帝國的草原戰略依舊是先北後南,先解決大元帝國,再覆滅大清帝國。


    孝康十二年年底,大明帝國北、東兩條戰線,已經深入大元帝國三百裏。


    可詭異的是,大元帝國兩條戰線上的守軍雖然抵抗激烈,可大元帝國的精銳兵馬並未出現在戰場。


    作為大元帝國老對手的徐達和常遇春十分警惕!


    大元帝國作為西方草原的霸主,把大清帝國死死壓製住,其軍隊的戰力,百姓的凝聚力,帝國高層的膽識,都是十分恐怖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綜武開始:武道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豫州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豫州牛並收藏從綜武開始:武道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