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杞和道衍商議好對大宋帝國江湖的安排,道衍又無聲無息的消失在王府中。


    不過,這一次道衍並非是一個人返迴大明帝國。鄭和和雨化田也在年前悄悄的返迴大明帝國,在王府中露了一下麵。


    一年未曾露麵,鄭和和雨化田在王府的影響已經淡化了許多,已經很少有人主動提及他們了。


    現在,王府最風光的是海大富和侯顯。


    也許,再過幾年,王府中便沒人會記得鄭和和雨化田了。


    鄭和和雨化田雖然被朱杞安排到武道盟。但是,對於武道盟兩人知曉的並不多,甚至連道衍的存在他們都不清楚。不過,他們也不在乎,作為淨身的宮人,他們隻是一把刀,一把握在朱杞手中的刀。


    洪武十七年。


    一開年,整個大明帝國,都忙碌起來。


    正月初七大朝會,洪武帝頒發聖旨,於洪武十七年十月一日舉行禪位大殿,傳位給太子朱標。


    洪武十四年年底的百官大宴上,洪武帝欲傳位太子,詢問百官意見,卻是被太子所阻,定下了三年之約。文武百官雖然不知太子何意,但也都聰明的裝聾作啞!現在的大明帝國,都在他們父子二人手中,他們想怎麽玩,百官都阻止不了。


    洪武帝此時下旨,無疑是遵循了和太子的約定。


    雖然,這個時間比約定早上幾個月,但也無傷大雅!


    當然,對於洪武帝的禪位,文武百官也不意外。


    神州大陸曆史上禪位的開國皇帝比比皆是,洪武帝並非是特立獨行。


    神州大陸乃是武道世界。每一位從亂世中崛起,開創帝國的開國君主,都是了不得的武道高手。因此,很多開國君主在帝國穩定後,便會禪位給太子,自己退位苦修,成為皇室的底蘊。


    隻是,像洪武帝這般,開國登基還不足二十年便退位的開國君主,倒是僅此一位!


    不過,這也從側麵說明太子朱標的優秀!


    神州曆史上那些開國君主之所以在位數十年,一是;國家剛立,局勢不穩。二是;太子鎮不住跟隨自己起兵的驕兵悍將。因此不得不在位數十年培養太子。


    可這些問題,在大明帝國都不存在!


    大明帝國的文官集團、武將集團、勳貴集團全部都是太子黨。


    而且,這幾年洪武帝極少露麵,大明帝國可都是在太子的掌控中。大明帝國這幾年的發展也說明了太子朱標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君王了。


    洪武帝和太子達成一致,下了禪位詔書,文武百官便開始忙碌起來。


    皇帝禪位並不是那麽簡單的,有許多的流程要走。這些都是傳承自上古人皇的禮儀,也表示繼任之君是合法的君主。


    所以,禪位大典無人敢忽視!


    首先,大明帝國要公告天下,向各國派出使團,邀請各國皇室前來大明帝國觀禮。除了各大帝國外,那些傳承久遠的大勢力也會派人前來觀禮!當然,這隻是外交上的舉措。


    在大明帝國內部;朝廷還要在民間安排郡縣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前來帝都觀禮;江湖上的大門派也要邀請;朝廷中各地的封疆大吏、鎮守大將也要返迴帝都!當然,皇子、勳貴更少不了!


    如此多的人來觀禮,朝廷百官自然無比忙碌!


    除此之外,洪武帝既然禪位,這皇宮自然要讓給太子!


    所以,工部這邊還要規劃一座太上皇行宮,供洪武帝、皇後,皇妃以及未成年的皇子居住。


    雖然,太上皇行宮並非是從無到有的修建。可即便是從原先的宮殿上改,這工程量也不小。


    朱杞的舅舅陳珩就在工部供職,自開年之後,便忙的腳不沾地。


    朱杞前幾日派人去陳府接外公、外婆來王府小住,便聽外婆講舅舅已經小半月沒有迴府了!


    其實,不僅僅陳珩,所有的工部官員都一樣,甚至整個朝廷的官員都差不多!


    洪武帝可是眼中揉不得沙子的狠人,一旦禪位大典出現紕漏,這位可是真敢殺人的。


    太子朱標看似儒雅溫和,但其雷霆手段可一點都遜色洪武帝。當年的左丞相胡惟庸那可是權傾朝野的存在,否則,也不會欺上瞞下,中飽私囊。正因為胡惟庸小看了太子,才會被太子誅殺。當年,太子這位狠人可是借著胡惟庸的案子砍了數萬人的頭。


    太子講理,但是,太子的刀也是鋥亮的。


    大明帝國忙碌的可不僅僅朝堂,幾位皇子也領到差事忙得腳不沾地。


    唯有朱杞依然在王府中逍遙自在!


    太子朱標也曾尋過朱杞,要給他安排差事,可是朱杞不願拋頭露麵,朱標也沒有強求。


    洪武十七年,距離朱杞修行“太極拳”已近九年。不過,在朱標心中朱杞身體還未全部恢複,所以,朱杞不願,朱標也不強求。


    朱杞修行的內力精純無比,若是朱杞不主動顯露修為,就是朱標也未察覺絲毫!現在,知曉朱杞修行的隻有道衍、海大富、鄭和和雨化田。


    不過,他們也不知道朱杞的修為到了什麽境界。


    朱杞修為不外露,朱標自然以為朱杞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少年。


    其實,朱標給朱杞安排職事,也是讓朱杞散散心罷了。這麽多年,朱杞幾乎不出王府,朱標怕朱杞悶出病來!


    朱杞這些年雖然不出王府,但是,對大明帝國的貢獻可不少。


    朱標這幾年主政大明帝國,雖然忙碌無比,但是,每個月朱標都會抽上半天前來趙王府和朱杞交流。因此,大明帝國這幾年頒布的政令,不少都有朱杞的影子。


    對於朱標而言,朱杞的最大價值是治國之才!


    至於朱杞的武道修為,在朱標看來有沒有都一樣。畢竟,誰都不會認為朱杞這樣的癆病鬼會在武道上有什麽成就。


    正因為,朱杞的治國之才,王府這幾年的發展才會順風順水。因為,一些不上台麵的東西,在朱杞發現之前就被朱標摁了下去。


    比如說:朱杞對科舉的論述,就讓朱標讚歎不已。


    大明帝國為了推行文治,實行的是和大周帝國一樣的養士政策。


    比如說:士子在考中舉人之後可免田稅,這樣就導致大量的土地變更到舉人名下,慢慢的舉人便成了當地的豪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綜武開始:武道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豫州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豫州牛並收藏從綜武開始:武道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