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芙蓉冷冷一笑。“哼,你們都覺得我是要害他....我無話可說。”
說完,阿芙蓉一步一步的朝著樹洞的方向走了過去。
李長生見狀,以為阿芙蓉是窮途末路,想要傷害王錦樓,於是二話不說便直徑上前阻攔,不料阿芙蓉卻突然一頭栽倒在地,整個人連站都站不穩。
阿芙蓉吃力的向前攀爬,手指在泥濘的地麵上不斷抓撓,口中還念叨著三郎的名字。
李長生隱約覺得,此時的阿芙蓉身上並沒有殺氣,並不是想要傷害王錦樓的樣子。
阿芙蓉艱難的爬到樹洞跟前,伸手摘除了纏在王錦樓身上的藤蔓,隨後輕撫著王錦樓的臉頰,她眼含熱淚,發出了一聲絕望的苦笑。
“三郎,花瓣散了,你還能把我粘起來嗎?”
說完這句話,阿芙蓉扭頭看了一眼李長生,隨後又轉頭深情的望著樹洞裏的王錦樓,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一陣微風吹來,阿芙蓉的元神如同凋謝的花瓣一樣分崩離析,隨風而逝。
許久之後,雨停了,除了滿地的泥濘,什麽都沒有留下,李長生呆立原地,濕漉漉的衣袖上滴滴答答的往下滴落水珠,剛剛阿芙蓉元神煙消雲散的一幕幕畫麵至今在他腦海裏揮之不去。
李長生陷入了沉思,他行不明白阿芙蓉香消玉殞之前的最後一句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就在一旁,葉楚紅和李建元身上和脖子上纏繞著的那些花藤也緩緩掉落,失去了阿芙蓉的控製,這些花藤全都變成了失去生機的枯藤,跌落在泥地的水窪裏,毫無生命。
李建元剛剛被從半空迎頭摔下來,至今尚未蘇醒,而葉楚紅雖也因為墜落而暈厥,但好在被雨水這麽一淋,瞬間也就清醒了過來。
葉楚紅身手擦了擦臉上的泥汙,兩隻玉手輕輕這麽一扒拉,那張可人的臉上瞬間就被抹成了小花貓。
“長生,那個阿芙蓉呢?”葉楚紅一臉茫然,對於剛剛在她昏迷時發生的事情渾然不知。
李長生無奈的一聲歎息。“唉,她死了,徹底煙消雲散了。”
得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葉楚紅也不禁感慨,畢竟同為妖類,她比李長生更清楚妖類的艱辛與苦楚,修行不易,一朝湮滅,實屬可惜。
就在葉楚紅感歎之餘,李長生隨即對她說道:“你快去看看王錦樓怎麽樣了,我去看看建元師兄的情況。”
葉楚紅哦了一聲,趕忙朝著樹洞的位置跑了過去。
直到將王錦樓從樹洞裏掏出來的那一刻,李長生和葉楚紅這才明白,為什麽阿芙蓉要將王錦樓放置在樹洞裏。
先前阿芙蓉與李長生交手時也曾負傷,就是因為在這樹洞之內吸收了養分,滋養了元神,方才得以恢複,而阿芙蓉將昏迷中的王錦樓放在樹洞裏,用其藤蔓包裹,用意也是一樣。
看樣子,阿芙蓉並非是要傷害王錦樓,而是在努力救他,並且在用她的方法幫虛弱的王錦樓恢複元氣。
“看來是我們誤會她了....”李長生心中生出了一陣懊悔,他萬萬沒想到,事情的結果,竟然是一場天大的誤會,而這誤會的代價,則是讓阿芙蓉徹底化為烏有。
李長生上前起了切王錦樓的脈搏,發現王錦樓原本已經虛弱的心脈正在一點一點的恢複動力。
從黃泥湯裏爬起來的李建元也跟著走到了近前。“讓我來看看。”說罷,李建元身手按了按王錦樓的頸脈。“奇了,王公子的身體居然恢複的這麽快,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當李建元得知這一切都是阿芙蓉為王錦樓做的之後,也不免有些無法理解。
“既然她也是為了救人,那又何必與我們為敵呢?”李建元不禁感慨道。
李長生也連連搖頭。“我也不理解,如果阿芙蓉早一點將自己的目的說清楚,也不至於會鬧到現在這個樣子?”
一旁的葉楚紅隨即插話道:“這有什麽難以理解的?”隨後葉楚紅指了指彼此身上的汙泥問道:“我問你們,咱們身上沾的都是什麽東西?”
李建元低頭苦笑。“這還用問,當然是地上的泥巴啊?”
葉楚紅咧嘴一笑,連連搖頭。“那是因為我們都知道這是泥巴,可要是讓不知道的人看見了,還以為咱們三個是剛從糞坑裏爬上來的呢?”
聽完葉楚紅的比喻,李長生和李建元全都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兩人很清楚葉楚紅話裏話外的意思,人常說,誤會與偏見很難在既定的情況下消除,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就跟黃泥巴掉在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了是一個道理。
過去常常有人因為偏見而鬧出不少誤會,曾經就有一個人在樹下躲雨,結果一隻野狗也跑到樹下拉了一泡屎,野狗拉完了以後就跑的沒影了,可路人卻依舊在樹下站著。
結果過路的鄉鄰看到那路人的身後有一泡熱氣騰騰的屎,還熱乎著呢,這時候人們就會在主觀上認定是那個躲雨的人在樹下拉的屎。
這種誤會與偏見一旦形成,就會變成狗拉的,也成了你拉的。
葉楚紅這個比喻雖然有些不怎麽雅致,可道理是一樣的,李長生等人自打一開始就認定阿芙蓉對王錦樓有所圖謀,加之她又是花妖,更有那害人不淺的罌粟毒煙瘴,李長生等人當然會對阿芙蓉形成固定的偏見。
就算是阿芙蓉明明白白告訴所有人,她不會傷害王錦樓,可又有誰信呢?
“我覺得弟妹說的有道理,其實不管阿芙蓉說不說都沒用,這樣的結局是無法改變的,善良與邪惡,好與壞,有時候真的很難界定,阿芙蓉的本性,究竟是善是惡,也不是一句話能夠說明白的。”
李建元意有所指,不過葉楚紅和李長生卻並沒有理解他的意思。
“建元大哥,其實我們妖類和人一樣都是有好有壞的,雖然我並不了解阿芙蓉的心性,但從她並沒有傷害王錦樓這件事來看,我願意相信她並非邪惡。”
說完,阿芙蓉一步一步的朝著樹洞的方向走了過去。
李長生見狀,以為阿芙蓉是窮途末路,想要傷害王錦樓,於是二話不說便直徑上前阻攔,不料阿芙蓉卻突然一頭栽倒在地,整個人連站都站不穩。
阿芙蓉吃力的向前攀爬,手指在泥濘的地麵上不斷抓撓,口中還念叨著三郎的名字。
李長生隱約覺得,此時的阿芙蓉身上並沒有殺氣,並不是想要傷害王錦樓的樣子。
阿芙蓉艱難的爬到樹洞跟前,伸手摘除了纏在王錦樓身上的藤蔓,隨後輕撫著王錦樓的臉頰,她眼含熱淚,發出了一聲絕望的苦笑。
“三郎,花瓣散了,你還能把我粘起來嗎?”
說完這句話,阿芙蓉扭頭看了一眼李長生,隨後又轉頭深情的望著樹洞裏的王錦樓,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一陣微風吹來,阿芙蓉的元神如同凋謝的花瓣一樣分崩離析,隨風而逝。
許久之後,雨停了,除了滿地的泥濘,什麽都沒有留下,李長生呆立原地,濕漉漉的衣袖上滴滴答答的往下滴落水珠,剛剛阿芙蓉元神煙消雲散的一幕幕畫麵至今在他腦海裏揮之不去。
李長生陷入了沉思,他行不明白阿芙蓉香消玉殞之前的最後一句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就在一旁,葉楚紅和李建元身上和脖子上纏繞著的那些花藤也緩緩掉落,失去了阿芙蓉的控製,這些花藤全都變成了失去生機的枯藤,跌落在泥地的水窪裏,毫無生命。
李建元剛剛被從半空迎頭摔下來,至今尚未蘇醒,而葉楚紅雖也因為墜落而暈厥,但好在被雨水這麽一淋,瞬間也就清醒了過來。
葉楚紅身手擦了擦臉上的泥汙,兩隻玉手輕輕這麽一扒拉,那張可人的臉上瞬間就被抹成了小花貓。
“長生,那個阿芙蓉呢?”葉楚紅一臉茫然,對於剛剛在她昏迷時發生的事情渾然不知。
李長生無奈的一聲歎息。“唉,她死了,徹底煙消雲散了。”
得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葉楚紅也不禁感慨,畢竟同為妖類,她比李長生更清楚妖類的艱辛與苦楚,修行不易,一朝湮滅,實屬可惜。
就在葉楚紅感歎之餘,李長生隨即對她說道:“你快去看看王錦樓怎麽樣了,我去看看建元師兄的情況。”
葉楚紅哦了一聲,趕忙朝著樹洞的位置跑了過去。
直到將王錦樓從樹洞裏掏出來的那一刻,李長生和葉楚紅這才明白,為什麽阿芙蓉要將王錦樓放置在樹洞裏。
先前阿芙蓉與李長生交手時也曾負傷,就是因為在這樹洞之內吸收了養分,滋養了元神,方才得以恢複,而阿芙蓉將昏迷中的王錦樓放在樹洞裏,用其藤蔓包裹,用意也是一樣。
看樣子,阿芙蓉並非是要傷害王錦樓,而是在努力救他,並且在用她的方法幫虛弱的王錦樓恢複元氣。
“看來是我們誤會她了....”李長生心中生出了一陣懊悔,他萬萬沒想到,事情的結果,竟然是一場天大的誤會,而這誤會的代價,則是讓阿芙蓉徹底化為烏有。
李長生上前起了切王錦樓的脈搏,發現王錦樓原本已經虛弱的心脈正在一點一點的恢複動力。
從黃泥湯裏爬起來的李建元也跟著走到了近前。“讓我來看看。”說罷,李建元身手按了按王錦樓的頸脈。“奇了,王公子的身體居然恢複的這麽快,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當李建元得知這一切都是阿芙蓉為王錦樓做的之後,也不免有些無法理解。
“既然她也是為了救人,那又何必與我們為敵呢?”李建元不禁感慨道。
李長生也連連搖頭。“我也不理解,如果阿芙蓉早一點將自己的目的說清楚,也不至於會鬧到現在這個樣子?”
一旁的葉楚紅隨即插話道:“這有什麽難以理解的?”隨後葉楚紅指了指彼此身上的汙泥問道:“我問你們,咱們身上沾的都是什麽東西?”
李建元低頭苦笑。“這還用問,當然是地上的泥巴啊?”
葉楚紅咧嘴一笑,連連搖頭。“那是因為我們都知道這是泥巴,可要是讓不知道的人看見了,還以為咱們三個是剛從糞坑裏爬上來的呢?”
聽完葉楚紅的比喻,李長生和李建元全都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兩人很清楚葉楚紅話裏話外的意思,人常說,誤會與偏見很難在既定的情況下消除,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就跟黃泥巴掉在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了是一個道理。
過去常常有人因為偏見而鬧出不少誤會,曾經就有一個人在樹下躲雨,結果一隻野狗也跑到樹下拉了一泡屎,野狗拉完了以後就跑的沒影了,可路人卻依舊在樹下站著。
結果過路的鄉鄰看到那路人的身後有一泡熱氣騰騰的屎,還熱乎著呢,這時候人們就會在主觀上認定是那個躲雨的人在樹下拉的屎。
這種誤會與偏見一旦形成,就會變成狗拉的,也成了你拉的。
葉楚紅這個比喻雖然有些不怎麽雅致,可道理是一樣的,李長生等人自打一開始就認定阿芙蓉對王錦樓有所圖謀,加之她又是花妖,更有那害人不淺的罌粟毒煙瘴,李長生等人當然會對阿芙蓉形成固定的偏見。
就算是阿芙蓉明明白白告訴所有人,她不會傷害王錦樓,可又有誰信呢?
“我覺得弟妹說的有道理,其實不管阿芙蓉說不說都沒用,這樣的結局是無法改變的,善良與邪惡,好與壞,有時候真的很難界定,阿芙蓉的本性,究竟是善是惡,也不是一句話能夠說明白的。”
李建元意有所指,不過葉楚紅和李長生卻並沒有理解他的意思。
“建元大哥,其實我們妖類和人一樣都是有好有壞的,雖然我並不了解阿芙蓉的心性,但從她並沒有傷害王錦樓這件事來看,我願意相信她並非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