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孟向明卻怎麽都不願意接受村裏人的一針一線,隨後發瘋似的將所有人全都趕出了院子。
沒有葬禮,沒有眼淚,更沒有找到小琴的屍體,孟向明從那天開始,就變得有些不尋常,孟老村長眼尖,他發現孟向明一夜之間,蒼老也許多,明明還是個小夥子,正當盛年,可那鬢角卻平添了許多白發。
“孩子,你要認清事實,那丫頭已經不在了。”孟老村長的這句話不知道說過多少遍,嘴皮子都快磨出繭子了,然而孟向明依舊坐在書桌前,一聲不吭的啃起了聖賢書,做起書蟲來了。
很多人都在暗地裏罵孟向明,沒良心,一個女人跟了他,把命丟了不說,連屍首都找不到了,這不就是人常說的死無葬身之地嗎?沒有葬禮,沒有祭奠,這對小琴來說,太不公平了。
村裏的女人都在暗戳戳的指著孟向明這個沒良心的漢子罵,認為這樣的人,即無情,又冷血,還整日清高的擺著文人那副臭架子,也正因為這件事,村裏人,也都不再搭理他,不與他有任何的來往。
不過最令村裏人無法理解的是,就在小琴出事之後的第七天,也就是頭七那天晚上,屋外雷聲滾滾,下起了瓢潑大雨,然而小琴卻迴來了,她風塵仆仆的從山坡上走迴了村子,借著夜色的掩護,小琴伸手敲了敲茅屋的木門。“當家的,開門啊,我迴來了!”
屋裏的孟向明並未感到驚訝,而是一如往常的從容,他走上前打開門,然而就在拉開門栓的那一刻,孟向明的眼淚繃不住了,多日來積壓在心裏的情緒全都湧上了心頭。
他沒敢哭出聲,他怕被屋外的小琴察覺,因為孟向明心裏清楚,小琴的的確確是死了,人死不能複生,這也是常識,不過他那書架上的一本古老典籍裏,卻記載了一種特殊的辦法,能夠讓他再度與死去的妻子重逢。
那便是斷七法。
為了頭七這一天,孟向明這七天來,沒日沒夜的準備,所以他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悲傷,去痛苦。
當一個人全身心投入到一件複雜的事情上時,他的情緒都會被暫時的摒棄,從而全神貫注的將精神放在事情上。
這也就是人常說的,不要閑,一閑下來就會胡思亂想,要讓自己忙起來,忙起來,就沒時間去思考那些痛苦的事情了。
孟向明怎麽能不傷心,一個人過得久了,也就孤獨慣了,小琴的出現,是他那孤獨生活中的一縷陽光,有小琴在,就有家在,如果小琴不在了,孟向明精神世界裏的那個家,也就徹底消失了。
村裏的女人罵他,罵他冷血,罵他沒良心,老婆死了,連屍首都不去打撈,連個葬禮也吝嗇不舍得去給小琴辦。
可又有誰真正了解過孟向明的內心,得知小琴跌落山溝的那一刻,孟向明的眼睛就變得霧蒙蒙的,看不清東西,眼睛是人連接心髒的窗戶,眼睛霧蒙蒙的,那豈不是,心裏的燈,也跟著一起湮滅了嗎?
孟向明太過於含蓄,不大會表達自己的情感,書讀得多了,人也就變得呆呆的,過於壓抑,小琴是他生命中的一盞明燈,是幫他掃除孤獨的那縷微光。
活的太苦的人,其實並不需要太多的甜,隻需要一點點就夠了,那一點點甜味,就足夠孤獨的人,迴味一生一世。
孟向明顫抖的手已經沒有力氣再去拉開門栓,他捂著嘴,任憑淚水滴落,咬緊了牙關,硬是蹲在地上,不敢發出一絲一毫的聲響,撕心裂肺,卻又無聲無息,痛入骨髓的感覺,也許就是孟向明此刻的模樣吧?
“當家的,你幹什麽呢?怎麽不給我開門呢?”屋外小琴的唿喚也變得越來越急促。
為了斷七法的萬無一失,為了能夠留住妻子小琴的中陰身,孟向明迅速調整了自己的情緒,他迴頭看了一眼屋裏的東西,梳妝台上的鏡子,已經提前用黑布包好了,古書上說,鏡子一定要遮蓋,不能讓中陰身看到鏡子裏的自己,否則小琴的腦海裏就會迴想起自己的遭遇。
還有門後的那碗蓋頭飯,上麵還插著香,兩旁擺了兩壺烈酒,酒壺裏塞了兩枚雞蛋。
所有的準備都完成了,孟向明調整了情緒,擦幹了臉上的淚痕,長舒了一口氣,換了一副笑臉,迅速打開了門。
“娘子你迴來了!快進屋,外麵涼。”孟向明若無其事的招唿著,在他臉上,絲毫看不出表演的痕跡。
“你在家裏幹什麽?這麽久才開門,瞧把我淋的,渾身都濕漉漉的,好冷啊。”小琴臉色慘白,頭發上的水珠滴滴答答的順著頭發往下落。
“唉,我能幹什麽啊?剛剛看書,有些犯困,睡迷糊了,沒聽見。”孟向明說著許多無關痛癢的謊話,但是他絕口不提之前的事,也不問一句有關小琴這幾日遭遇的話,因為這些話絕不能說出口,斷七法裏說的很清楚,頭七之前,中陰身並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
“哦對了,當家的,我還有事,外麵還有兩位官差在等我,說要帶我去一個地方,我不能在家裏停留太久,那兩位官差隻給我一個時辰,讓我把東西給你帶迴來,你快來試試這件新衣服合不合身,試完了,我就要走了。”小琴說這些話的時候,很明顯,臉上的神情是迷糊的,她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意味著什麽?
孟向明隻是斜著臉,瞥了一眼屋外的山坡,屋外電閃雷鳴,暴雨傾盆,隱約能看到在不遠處的小山坡上,有兩個差役打扮的尖頭小鬼兒站在那裏,看樣子就是在等小琴頭七結束後,帶她離開。
孟向明連忙關上了門,看到那長相詭異的尖頭小鬼兒的模樣,孟向明嚇得也是心裏跟著怦怦直跳,可他卻不敢表露出來,因為斷七法的使用,本就有風險,他也早已經做好了此等覺悟。
沒有葬禮,沒有眼淚,更沒有找到小琴的屍體,孟向明從那天開始,就變得有些不尋常,孟老村長眼尖,他發現孟向明一夜之間,蒼老也許多,明明還是個小夥子,正當盛年,可那鬢角卻平添了許多白發。
“孩子,你要認清事實,那丫頭已經不在了。”孟老村長的這句話不知道說過多少遍,嘴皮子都快磨出繭子了,然而孟向明依舊坐在書桌前,一聲不吭的啃起了聖賢書,做起書蟲來了。
很多人都在暗地裏罵孟向明,沒良心,一個女人跟了他,把命丟了不說,連屍首都找不到了,這不就是人常說的死無葬身之地嗎?沒有葬禮,沒有祭奠,這對小琴來說,太不公平了。
村裏的女人都在暗戳戳的指著孟向明這個沒良心的漢子罵,認為這樣的人,即無情,又冷血,還整日清高的擺著文人那副臭架子,也正因為這件事,村裏人,也都不再搭理他,不與他有任何的來往。
不過最令村裏人無法理解的是,就在小琴出事之後的第七天,也就是頭七那天晚上,屋外雷聲滾滾,下起了瓢潑大雨,然而小琴卻迴來了,她風塵仆仆的從山坡上走迴了村子,借著夜色的掩護,小琴伸手敲了敲茅屋的木門。“當家的,開門啊,我迴來了!”
屋裏的孟向明並未感到驚訝,而是一如往常的從容,他走上前打開門,然而就在拉開門栓的那一刻,孟向明的眼淚繃不住了,多日來積壓在心裏的情緒全都湧上了心頭。
他沒敢哭出聲,他怕被屋外的小琴察覺,因為孟向明心裏清楚,小琴的的確確是死了,人死不能複生,這也是常識,不過他那書架上的一本古老典籍裏,卻記載了一種特殊的辦法,能夠讓他再度與死去的妻子重逢。
那便是斷七法。
為了頭七這一天,孟向明這七天來,沒日沒夜的準備,所以他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悲傷,去痛苦。
當一個人全身心投入到一件複雜的事情上時,他的情緒都會被暫時的摒棄,從而全神貫注的將精神放在事情上。
這也就是人常說的,不要閑,一閑下來就會胡思亂想,要讓自己忙起來,忙起來,就沒時間去思考那些痛苦的事情了。
孟向明怎麽能不傷心,一個人過得久了,也就孤獨慣了,小琴的出現,是他那孤獨生活中的一縷陽光,有小琴在,就有家在,如果小琴不在了,孟向明精神世界裏的那個家,也就徹底消失了。
村裏的女人罵他,罵他冷血,罵他沒良心,老婆死了,連屍首都不去打撈,連個葬禮也吝嗇不舍得去給小琴辦。
可又有誰真正了解過孟向明的內心,得知小琴跌落山溝的那一刻,孟向明的眼睛就變得霧蒙蒙的,看不清東西,眼睛是人連接心髒的窗戶,眼睛霧蒙蒙的,那豈不是,心裏的燈,也跟著一起湮滅了嗎?
孟向明太過於含蓄,不大會表達自己的情感,書讀得多了,人也就變得呆呆的,過於壓抑,小琴是他生命中的一盞明燈,是幫他掃除孤獨的那縷微光。
活的太苦的人,其實並不需要太多的甜,隻需要一點點就夠了,那一點點甜味,就足夠孤獨的人,迴味一生一世。
孟向明顫抖的手已經沒有力氣再去拉開門栓,他捂著嘴,任憑淚水滴落,咬緊了牙關,硬是蹲在地上,不敢發出一絲一毫的聲響,撕心裂肺,卻又無聲無息,痛入骨髓的感覺,也許就是孟向明此刻的模樣吧?
“當家的,你幹什麽呢?怎麽不給我開門呢?”屋外小琴的唿喚也變得越來越急促。
為了斷七法的萬無一失,為了能夠留住妻子小琴的中陰身,孟向明迅速調整了自己的情緒,他迴頭看了一眼屋裏的東西,梳妝台上的鏡子,已經提前用黑布包好了,古書上說,鏡子一定要遮蓋,不能讓中陰身看到鏡子裏的自己,否則小琴的腦海裏就會迴想起自己的遭遇。
還有門後的那碗蓋頭飯,上麵還插著香,兩旁擺了兩壺烈酒,酒壺裏塞了兩枚雞蛋。
所有的準備都完成了,孟向明調整了情緒,擦幹了臉上的淚痕,長舒了一口氣,換了一副笑臉,迅速打開了門。
“娘子你迴來了!快進屋,外麵涼。”孟向明若無其事的招唿著,在他臉上,絲毫看不出表演的痕跡。
“你在家裏幹什麽?這麽久才開門,瞧把我淋的,渾身都濕漉漉的,好冷啊。”小琴臉色慘白,頭發上的水珠滴滴答答的順著頭發往下落。
“唉,我能幹什麽啊?剛剛看書,有些犯困,睡迷糊了,沒聽見。”孟向明說著許多無關痛癢的謊話,但是他絕口不提之前的事,也不問一句有關小琴這幾日遭遇的話,因為這些話絕不能說出口,斷七法裏說的很清楚,頭七之前,中陰身並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
“哦對了,當家的,我還有事,外麵還有兩位官差在等我,說要帶我去一個地方,我不能在家裏停留太久,那兩位官差隻給我一個時辰,讓我把東西給你帶迴來,你快來試試這件新衣服合不合身,試完了,我就要走了。”小琴說這些話的時候,很明顯,臉上的神情是迷糊的,她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意味著什麽?
孟向明隻是斜著臉,瞥了一眼屋外的山坡,屋外電閃雷鳴,暴雨傾盆,隱約能看到在不遠處的小山坡上,有兩個差役打扮的尖頭小鬼兒站在那裏,看樣子就是在等小琴頭七結束後,帶她離開。
孟向明連忙關上了門,看到那長相詭異的尖頭小鬼兒的模樣,孟向明嚇得也是心裏跟著怦怦直跳,可他卻不敢表露出來,因為斷七法的使用,本就有風險,他也早已經做好了此等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