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頁
[綜]快穿之哥哥才是真boss 作者:bear熊寶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盈利了她要三成分紅,虧本了賠償三成損失也是理所應當,薑岩或許不在乎那點兒錢,但是他們非親非故的,婚姻關係還是假的,她可不想莫名欠了他的。
薑岩見傅翎堅持,便同意了她提出來的意見,待手頭上所有事情都交代好了之後,薑岩成了一個甩手掌櫃的。
不忙著鋪子裏的生意,家族裏的事情他還是要做一些的,比如和族內的一些長輩一起,建一座私塾,讓家族內的子弟們可以來上學。
記憶中賈家在金陵是有私塾的,隻是來私塾裏上學的人太過糜爛,裏麵的氛圍非常不好,來上學莫說學到什麽東西了,不學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就是好的了。
而孩子又是一張白紙,所接觸到的是什麽在白紙上麵畫的就是什麽,長期耳濡目染下去,如何能夠不學壞?
至於授課老師,薑岩親自去了一趟姑蘇,請林如海幫忙找了兩位,說起江南一代有才學的人,林如海比他了解的多得多。
正巧最近林如海也在給林瑾張羅著啟蒙老師,幫忙找私塾先生也是順便的事兒,都是教授一些七八歲的孩子,才學什麽的不是最要緊的,要緊的是嚴厲能夠管得了學生。
私塾剛開始的幾年,就是要把嚴肅之風立起來,之後才好更能夠安穩教學,記憶中賈家在金陵的私塾就是前車之鑑,不正之風這個口子不能開。
林如海也是從小讀書,知道教書育人,育人比教書更重要,於是便找了兩位年過四十的先生,皆是秀才,考了幾次都沒有中舉便沒有再繼續了。
為人到不說多嚴厲,隻是一絲不苟,在讀書上不允許有一點兒的錯漏錯處,否則便要百遍熟讀改變過來,少一遍都不行。
「什麽東西讀上百遍都學會了,我怎麽覺得相公你所說的這位陳先生有些一根筋啊?」賈敏聽著林如海對於陳方先生描述,感覺有些怪怪的,非要讀上百遍嗎?隻要記住就好了,幹嘛和自己過不去呢?
「這世上的書有千萬種,讀書的方式就有千萬種,君子和而不同,夫人倒也不必覺得奇怪。」他是屬於從小讀書不費勁兒的人,有賴於家庭的薰陶,讓他看詩詞文章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可旁人不一定有這樣的本事,這一點他從小時候上學堂的時候就知道。
有人過目不忘,有人便是隻能讀上百遍以達到牢記的程度,這本就是因人而異的,讀書和習武一樣,有的人天生就是和習武,就是俗稱的骨骼驚奇,而有的人卻是無論如何不適合習武。
說起習武,林如海目光看向院子裏和下人在一起跑著的林瑾,兒子好動,雖說他也想要讓兒子走文學之路,但文武雙全是最好,實在不行習武強身健體也好啊。
他們夫妻二人的身體都不算是多麽康健,兒子若是這一點隨了他們可不好。
「夫人,你覺得咱們讓瑾兒習武如何?這幾年先練練身子骨,過幾年再找個騎射師父,男子漢不會騎馬出門都是做轎子做馬車感覺有些沒風範。」
林如海會騎馬,但策馬奔騰的趕路卻是做不到的,故而趕路都是坐轎子坐馬車,之前無意之間看到過薑岩策馬狂奔,他在馬上的英姿讓他畢生難忘。
賈敏不知道林如海心中所想,隻覺得讓兒子習武也不錯,「我想起來哥哥之前不是說要和他之前並肩作戰的戰友們聚一聚嗎?我們可以找從戰場卸甲的人來教瑾兒拳腳啊,相公覺得如何。」
「找什麽人不重要,重要的還是要看瑾兒是否有興趣,我們說的這般熱鬧,瑾兒不喜歡習武或者不適合習武,咱們說的再天花亂墜都是不作數的。」
林如海希望自己能夠做到最大程度尊重孩子,讓他們想選擇自己想要幹的事兒,就好像他小時候那樣,不管是下河摸魚挖藕還是上樹摘果子掏鳥蛋,父母都不曾責罵過他一樣。
時間不緊不慢的過著,所有人按部就班的生活著,到了深秋,林瑾就已經滿三周歲了,一周歲時候抓周,那就是一個玩樂不作數的,現在三周歲了,他的學習生活也要開始了。
林如海用了好幾個月給他找的啟蒙老師住進府裏來了,薑岩介紹來的拳腳師傅也來了,林瑾小朋友肆意玩耍的生涯到此結束,賈敏為了兒子成長而費盡心力的日子就此開始。
初冬,京中榮國府傳來消息,賈政妻子王夫人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珠,賈珠。
記憶中賈珠極其聰慧,但隻可惜身體不好,在成親剛剛沒多久就去了,隻留下一個兒子,沒有多餘的子嗣。
在收到消息的時候,薑岩還收到了賈母的來信,想念他了讓他迴去一趟。
薑岩想著出來大半年了,於是便準備迴去一趟,這次沒有帶著傅翎一起,一來是因為她要忙著鋪子的事情,二來是她對付烏蒙的計劃到了關鍵一步,隻是寫了封信,並著一些金陵特產讓薑岩幫忙帶到傅家給她母親。
「隻給嶽母嗎?家中其他人你沒有準備禮物?」傅家隻給她母親準備了禮物,但給賈家準備的禮物都是齊全的,麵麵俱到,可見她不是不知道應該準備什麽,隻是不願意給家中其他人準備而已。
薑岩問著隻見傅翎一聲冷哼,「那我明日再給我父親祖父準備一些禮物,其他人的也就算了。」
「你和你家裏人關係不好?」
傅翎嗬嗬冷笑,「我和我家裏人的關係什麽樣你就不要問了,現在你我夫妻一體,我準備了這些禮物你就不要準備了,記住是一件都不要準備。」
</br>
薑岩見傅翎堅持,便同意了她提出來的意見,待手頭上所有事情都交代好了之後,薑岩成了一個甩手掌櫃的。
不忙著鋪子裏的生意,家族裏的事情他還是要做一些的,比如和族內的一些長輩一起,建一座私塾,讓家族內的子弟們可以來上學。
記憶中賈家在金陵是有私塾的,隻是來私塾裏上學的人太過糜爛,裏麵的氛圍非常不好,來上學莫說學到什麽東西了,不學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就是好的了。
而孩子又是一張白紙,所接觸到的是什麽在白紙上麵畫的就是什麽,長期耳濡目染下去,如何能夠不學壞?
至於授課老師,薑岩親自去了一趟姑蘇,請林如海幫忙找了兩位,說起江南一代有才學的人,林如海比他了解的多得多。
正巧最近林如海也在給林瑾張羅著啟蒙老師,幫忙找私塾先生也是順便的事兒,都是教授一些七八歲的孩子,才學什麽的不是最要緊的,要緊的是嚴厲能夠管得了學生。
私塾剛開始的幾年,就是要把嚴肅之風立起來,之後才好更能夠安穩教學,記憶中賈家在金陵的私塾就是前車之鑑,不正之風這個口子不能開。
林如海也是從小讀書,知道教書育人,育人比教書更重要,於是便找了兩位年過四十的先生,皆是秀才,考了幾次都沒有中舉便沒有再繼續了。
為人到不說多嚴厲,隻是一絲不苟,在讀書上不允許有一點兒的錯漏錯處,否則便要百遍熟讀改變過來,少一遍都不行。
「什麽東西讀上百遍都學會了,我怎麽覺得相公你所說的這位陳先生有些一根筋啊?」賈敏聽著林如海對於陳方先生描述,感覺有些怪怪的,非要讀上百遍嗎?隻要記住就好了,幹嘛和自己過不去呢?
「這世上的書有千萬種,讀書的方式就有千萬種,君子和而不同,夫人倒也不必覺得奇怪。」他是屬於從小讀書不費勁兒的人,有賴於家庭的薰陶,讓他看詩詞文章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可旁人不一定有這樣的本事,這一點他從小時候上學堂的時候就知道。
有人過目不忘,有人便是隻能讀上百遍以達到牢記的程度,這本就是因人而異的,讀書和習武一樣,有的人天生就是和習武,就是俗稱的骨骼驚奇,而有的人卻是無論如何不適合習武。
說起習武,林如海目光看向院子裏和下人在一起跑著的林瑾,兒子好動,雖說他也想要讓兒子走文學之路,但文武雙全是最好,實在不行習武強身健體也好啊。
他們夫妻二人的身體都不算是多麽康健,兒子若是這一點隨了他們可不好。
「夫人,你覺得咱們讓瑾兒習武如何?這幾年先練練身子骨,過幾年再找個騎射師父,男子漢不會騎馬出門都是做轎子做馬車感覺有些沒風範。」
林如海會騎馬,但策馬奔騰的趕路卻是做不到的,故而趕路都是坐轎子坐馬車,之前無意之間看到過薑岩策馬狂奔,他在馬上的英姿讓他畢生難忘。
賈敏不知道林如海心中所想,隻覺得讓兒子習武也不錯,「我想起來哥哥之前不是說要和他之前並肩作戰的戰友們聚一聚嗎?我們可以找從戰場卸甲的人來教瑾兒拳腳啊,相公覺得如何。」
「找什麽人不重要,重要的還是要看瑾兒是否有興趣,我們說的這般熱鬧,瑾兒不喜歡習武或者不適合習武,咱們說的再天花亂墜都是不作數的。」
林如海希望自己能夠做到最大程度尊重孩子,讓他們想選擇自己想要幹的事兒,就好像他小時候那樣,不管是下河摸魚挖藕還是上樹摘果子掏鳥蛋,父母都不曾責罵過他一樣。
時間不緊不慢的過著,所有人按部就班的生活著,到了深秋,林瑾就已經滿三周歲了,一周歲時候抓周,那就是一個玩樂不作數的,現在三周歲了,他的學習生活也要開始了。
林如海用了好幾個月給他找的啟蒙老師住進府裏來了,薑岩介紹來的拳腳師傅也來了,林瑾小朋友肆意玩耍的生涯到此結束,賈敏為了兒子成長而費盡心力的日子就此開始。
初冬,京中榮國府傳來消息,賈政妻子王夫人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珠,賈珠。
記憶中賈珠極其聰慧,但隻可惜身體不好,在成親剛剛沒多久就去了,隻留下一個兒子,沒有多餘的子嗣。
在收到消息的時候,薑岩還收到了賈母的來信,想念他了讓他迴去一趟。
薑岩想著出來大半年了,於是便準備迴去一趟,這次沒有帶著傅翎一起,一來是因為她要忙著鋪子的事情,二來是她對付烏蒙的計劃到了關鍵一步,隻是寫了封信,並著一些金陵特產讓薑岩幫忙帶到傅家給她母親。
「隻給嶽母嗎?家中其他人你沒有準備禮物?」傅家隻給她母親準備了禮物,但給賈家準備的禮物都是齊全的,麵麵俱到,可見她不是不知道應該準備什麽,隻是不願意給家中其他人準備而已。
薑岩問著隻見傅翎一聲冷哼,「那我明日再給我父親祖父準備一些禮物,其他人的也就算了。」
「你和你家裏人關係不好?」
傅翎嗬嗬冷笑,「我和我家裏人的關係什麽樣你就不要問了,現在你我夫妻一體,我準備了這些禮物你就不要準備了,記住是一件都不要準備。」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