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頁
[綜]快穿之哥哥才是真boss 作者:bear熊寶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好幹吧,如果我年輕一百歲,今天就不是任由你來做這一番大作為了。」
哪個年輕人心中不是心懷壯誌的,即便是他已經到了這個年紀,依舊是想要有一番作為的,奈何身體和身份都已經不允許了,這些年一直保養著身體,但終究是無法和年輕時候相比較了,那些機會也就隻能留給年輕人了。
薑岩這一晚上得到的消息太多了,迴到東宮之時才剛剛消化了一些,但這一晚註定是個不眠之夜。
翌日,薑岩剛剛下朝,就被靈雲給攔住了,請去了永河宮中,麵對的是一.夜未眠,明顯有些憔悴,但神采奕奕的永河。
「哥哥,我想好了。」這是永河見到他之後所說的第一句話。
薑岩眉峰上挑,期待著永河接下來的話,「我準備去封地,離開皇宮。」
「去封地?」永河在出生之時便有了封地,隻是她之前年幼,封地對於她來說就隻是一個提供收益的地方。
李世民也從來都沒有打算讓這些公主去她們的封地居住,長大之後成親在長安城裏就會有屬於她們的公主府,封地所有的賦稅,都用於公主府日常的開銷。
永河用力的點點頭,「對,我想去封地,哥哥你從小就給我看那些書籍,我想要親自去試試手,看看我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如果我當真不成的話,我就聽從父皇母後的話,乖乖嫁人生子絕對安分下來,不再折騰了。」
話雖如此,但薑岩知道永河這隻不過是搪塞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話而已,所謂的『當真不成』,要到什麽樣才算是不成?隻要大唐不滅,她的封地有所依仗就永遠都不會『不成』。
不過這也的確是一個機會,讓她去試試,看看這些年他教育出來的妹妹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好,我幫你去和父皇母後說,可你總要有個時限吧,父皇母後也是不會讓你一輩子都在封地不迴來的,你也捨不得他們啊。」
關於時限問題永河沒有想過,但是這中事情好像也的確需要一個時限,柳姐姐是兩年,她也差不多需要那麽久。
「三年,等我到二十歲還不能讓永城富饒堪比長安,我就乖乖嫁人,哥哥覺得怎麽樣?」
「可以,三年就三年。」三年的時間不長不短,倒也合適,「那你準備準備,這幾日便前往永城,本來父皇已經讓人給你建造公主府了,工程也可以先停下來不著急了。」
永河點點頭,既然已經定下來一個時限,那就是越早出發越好,「昨日和母後吵架了,要走三年去告別母後她也是會捨不得我吧。」
「當然會捨不得了,你去和母後好好聊聊吧。」準確的說昨日他們不是吵架,而是觀點不和。
長孫皇後作為古代的傳統女性,認為嫁人生子天經地義,永河因為跟他在一起的時間比較長,潛移默化的,觀念向他靠攏,這是屬於兩個時代的碰撞,無法細說哪一個對哪一個錯。
永河要去封地一事,無論後宮還是前朝都引發了一些爭論,因為在永河去封地一事公布出來的時候,李世民還宣布永城的一切事宜不再隸屬於朝廷,而是都歸永河所管,這樣一來相當於永河是整個永城的王了。
自古以來有皇子去封地稱王的,但那也是在父君去世之後,現在皇上健在,公主尚未成親年僅十七便去封地自立門戶,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然而無論前朝有多大的議論,李世民充耳不聞,所有的言論都讓薑岩給懟了迴去,至於『懟』的方式,便是以權壓人,李世民的默許給了他極大的發揮空間。
相比較前朝,後宮的議論聲就沒有那麽大了,二公主清雲的年紀比永河小一歲,當年一起參加科舉考試,她的成績不如永河,但因為比永河小,故而也沒有人在此事上多議論。
現下看到永河去了封地,她知道她的封地不如永河的大,她也不如永河聰明,但她也是想要去試試看。
可她母親早逝,和長孫皇後並不親厚,沒有同胞兄長更是不得父皇的寵愛,她不知道應該怎麽開口。
想了好幾日,清雲決定在薑岩迴東宮的必經之處等他,這些年她和永河一直都是被同一位先生所教,薑岩也在檢查永河功課的同時也會看她的,唯一一次機會她想要為自己爭取來。
薑岩知道宮中的這幾位公主見永河如此,心思也都跟著活泛了起來,像清雲這樣想的不在少數,帶著她迴到東宮。
「當年我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就稟告了父皇,想要讓你和永河都參加,但父皇說你們尚且年幼,於是等到了次年一起參加。」
清雲聽著薑岩的話,心緒激盪,仿佛迴到了幾年前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那時候她不知道父皇為什麽要讓她和永河參加,既緊張又激動,「皇兄對清雲很好,清雲知道。」
薑岩知道他在對待永河和清雲的方式上是不同的,最起碼在精力上就是不同的,但他也不認為他對清雲不好,親生兄弟姐妹都有親疏遠近之分,更何況他們隻是同父異母呢。
「如果你想去,我會幫你和父皇說,但你要和永河一樣,交給父皇一篇文章,簡述一下你要做的事情,父皇同意與否就要看他的意思了。」
永河在離開之前對永城做了一個充分的了解,從而根據各中不同的情況做出了不同的對策,不然李世民也不可能放權給永河。
</br>
哪個年輕人心中不是心懷壯誌的,即便是他已經到了這個年紀,依舊是想要有一番作為的,奈何身體和身份都已經不允許了,這些年一直保養著身體,但終究是無法和年輕時候相比較了,那些機會也就隻能留給年輕人了。
薑岩這一晚上得到的消息太多了,迴到東宮之時才剛剛消化了一些,但這一晚註定是個不眠之夜。
翌日,薑岩剛剛下朝,就被靈雲給攔住了,請去了永河宮中,麵對的是一.夜未眠,明顯有些憔悴,但神采奕奕的永河。
「哥哥,我想好了。」這是永河見到他之後所說的第一句話。
薑岩眉峰上挑,期待著永河接下來的話,「我準備去封地,離開皇宮。」
「去封地?」永河在出生之時便有了封地,隻是她之前年幼,封地對於她來說就隻是一個提供收益的地方。
李世民也從來都沒有打算讓這些公主去她們的封地居住,長大之後成親在長安城裏就會有屬於她們的公主府,封地所有的賦稅,都用於公主府日常的開銷。
永河用力的點點頭,「對,我想去封地,哥哥你從小就給我看那些書籍,我想要親自去試試手,看看我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如果我當真不成的話,我就聽從父皇母後的話,乖乖嫁人生子絕對安分下來,不再折騰了。」
話雖如此,但薑岩知道永河這隻不過是搪塞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話而已,所謂的『當真不成』,要到什麽樣才算是不成?隻要大唐不滅,她的封地有所依仗就永遠都不會『不成』。
不過這也的確是一個機會,讓她去試試,看看這些年他教育出來的妹妹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好,我幫你去和父皇母後說,可你總要有個時限吧,父皇母後也是不會讓你一輩子都在封地不迴來的,你也捨不得他們啊。」
關於時限問題永河沒有想過,但是這中事情好像也的確需要一個時限,柳姐姐是兩年,她也差不多需要那麽久。
「三年,等我到二十歲還不能讓永城富饒堪比長安,我就乖乖嫁人,哥哥覺得怎麽樣?」
「可以,三年就三年。」三年的時間不長不短,倒也合適,「那你準備準備,這幾日便前往永城,本來父皇已經讓人給你建造公主府了,工程也可以先停下來不著急了。」
永河點點頭,既然已經定下來一個時限,那就是越早出發越好,「昨日和母後吵架了,要走三年去告別母後她也是會捨不得我吧。」
「當然會捨不得了,你去和母後好好聊聊吧。」準確的說昨日他們不是吵架,而是觀點不和。
長孫皇後作為古代的傳統女性,認為嫁人生子天經地義,永河因為跟他在一起的時間比較長,潛移默化的,觀念向他靠攏,這是屬於兩個時代的碰撞,無法細說哪一個對哪一個錯。
永河要去封地一事,無論後宮還是前朝都引發了一些爭論,因為在永河去封地一事公布出來的時候,李世民還宣布永城的一切事宜不再隸屬於朝廷,而是都歸永河所管,這樣一來相當於永河是整個永城的王了。
自古以來有皇子去封地稱王的,但那也是在父君去世之後,現在皇上健在,公主尚未成親年僅十七便去封地自立門戶,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然而無論前朝有多大的議論,李世民充耳不聞,所有的言論都讓薑岩給懟了迴去,至於『懟』的方式,便是以權壓人,李世民的默許給了他極大的發揮空間。
相比較前朝,後宮的議論聲就沒有那麽大了,二公主清雲的年紀比永河小一歲,當年一起參加科舉考試,她的成績不如永河,但因為比永河小,故而也沒有人在此事上多議論。
現下看到永河去了封地,她知道她的封地不如永河的大,她也不如永河聰明,但她也是想要去試試看。
可她母親早逝,和長孫皇後並不親厚,沒有同胞兄長更是不得父皇的寵愛,她不知道應該怎麽開口。
想了好幾日,清雲決定在薑岩迴東宮的必經之處等他,這些年她和永河一直都是被同一位先生所教,薑岩也在檢查永河功課的同時也會看她的,唯一一次機會她想要為自己爭取來。
薑岩知道宮中的這幾位公主見永河如此,心思也都跟著活泛了起來,像清雲這樣想的不在少數,帶著她迴到東宮。
「當年我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就稟告了父皇,想要讓你和永河都參加,但父皇說你們尚且年幼,於是等到了次年一起參加。」
清雲聽著薑岩的話,心緒激盪,仿佛迴到了幾年前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那時候她不知道父皇為什麽要讓她和永河參加,既緊張又激動,「皇兄對清雲很好,清雲知道。」
薑岩知道他在對待永河和清雲的方式上是不同的,最起碼在精力上就是不同的,但他也不認為他對清雲不好,親生兄弟姐妹都有親疏遠近之分,更何況他們隻是同父異母呢。
「如果你想去,我會幫你和父皇說,但你要和永河一樣,交給父皇一篇文章,簡述一下你要做的事情,父皇同意與否就要看他的意思了。」
永河在離開之前對永城做了一個充分的了解,從而根據各中不同的情況做出了不同的對策,不然李世民也不可能放權給永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