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吃蟹都是用的蟹八件兒,所以再吃淨蟹肉之後蟹殼也能擺出完整的一隻蟹。


    中秋的酒也不是凡酒, 酒中多是放了去除螃蟹寒氣的藥材或是食材。


    迴府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因著二人都喝了些酒便捧著解酒湯坐在窗戶前賞著明月慢慢的喝著。


    今年的中秋沒有兩個孩子陪在身邊雖是多了些遺憾不過也算是圓滿了, 人吶總要學會知足,陳繡茗感受著肩上傳來的熱度想著。


    二十四和二十五正如康熙所說一直未能出宮,隻是每隔半個月就會有一封信從京城傳來, 陳繡茗也能知道兩個孩子的情況。


    之前在五月的時候宮裏也傳了信到暢春園說年妃誕下了一個小阿哥,暢春園那邊極快的備下了禮送進了宮裏, 同時也往蘇州這邊遞了信。


    陳繡茗看到信的時候想的便是那段時間的保胎藥沒白喝,雖然年貴妃的孩子不若一般的孩子一樣健壯,但是好歹活了下來。


    若是雍正想保住這孩子,依宮裏太醫的醫術和藥也是能讓他平安長大的。


    年底的時候陳繡茗迴了暢春園, 宮裏的除夕宴今年是無論如何也要去的了。去年因為康熙的事兒除夕並未大辦,今年是雍正元年除夕便得大辦。


    九月陳繡茗便與康熙一道啟程迴去了, 因著這些時間在蘇州將身子養得不錯,迴去的路上也沒歇的太久, 十一月中旬便到了暢春園。


    暢春園裏與走之前也沒多少變化, 無非是多種了些花花草草的, 至於伺候的人陳繡茗也沒怎麽關心, 平日裏伺候在身邊的就那幾個。


    陳繡茗在暢春園待了幾日便迴了宮裏, 至於康熙自然是在京中的宅子裏做生意,若是之前有人對陳繡茗說康熙會做生意她是一點兒都不會信的,隻是在蘇州見過康熙的帳本之後陳繡茗才知道他是真的會做生意。


    貨銀交易,帳目收支康熙理得清清楚楚,看帳目就能看出來康熙所做的生意有大有小,有往大清倒賣馬匹的,也有往蒙古等地倒賣茶葉的,甚至還有將南方的布匹倒賣到北方的……


    康熙以前處理不少的政事是關於國計民生的,對於各地的情況也算是知道個大概,在各地收攏些人手便能最快知道哪些東西在哪裏能創造出最大的利益。


    其中關於糧食的買賣康熙一向謹慎,多是買了收在各個糧店的倉裏並不賣出去,若是恰逢有旱澇災害的便以平常價格賣出去,這也是盡力為百姓造福了。


    每次生意所得的銀錢並不是大數,隻是半年來的交易帳本能寫滿一箱便知這積累起來的財富是何其的多,積少成多既不招人眼熱也不會搶了別人的營生。


    這帳本陳繡茗也沒細看隻粗粗的看了最後幾頁,待用膳的時候也就放下了,末了也隻感嘆康熙的聰慧也未放在心上。


    陳繡茗從暢春園迴宮裏這件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隻是太後特意囑咐了皇後自然就被定為了大事。迴宮那日皇後帶著眾妃嬪到了慈寧宮外候著,一下轎陳繡茗便看見了在寒風裏站著的眾人。


    「皇貴太妃安。」一眾的美人兒皆是笑顏,出口的聲兒也好聽,許久未聽過的陳繡茗險些失了神。


    「都起來吧,外邊兒風大。」陳繡茗最熟悉的就皇後和年貴妃,此外其餘人等也都不大熟便客氣得很「太後娘娘應當是等了許久了,便先去請安吧。」


    太後宮裏多了許多的生麵孔,身邊伺候的依舊是那些看著倒是與之前一般,此時太後正坐在炕榻上看著佛經呢,說來這宮中的女子都挺喜歡佛經的。


    「給太後娘娘請安,太後娘娘萬福金安。」陳繡茗許久未見太後便行了個大禮。


    「起來起來,快坐下吧。」太後聽見聲響便合上了佛經,行了禮太後身邊兒的嬤嬤將陳繡茗扶了起來。


    太後也是許久沒見陳繡茗了見她麵色紅潤無舟車勞頓的疲憊之色,身子看著也是比之前更加圓潤了幾分,顯然這段時間在外邊兒是養的極好的。


    「看你這樣子就知道這段時間在外邊兒沒受苦,如此哀家也放心了。」太後對著陳繡茗的時候一向是帶著笑的,現在也是如此。


    「暢春園養人。」陳繡茗喝了熱茶道「整日裏用了膳就出去走走,閑來無事養了些花花草草的,應是如此清閑的緣故倒是覺著胖了些,看著血氣足了些。」


    「也是先帝爺疼你,想著你在宮裏無甚事情做便讓你去暢春園養身子。」太後說起康熙的時候也沒顯露出什麽異色,「隻是苦了你這些時間沒見著孩子。」


    「二十四、二十五與皇上親近,他們也該留在宮裏讀書的,再者過不了幾年他們便該出宮開府去了,在身邊不在身邊都差不離的。」雖說自己不在他們身邊難免會有些遺憾,但是總比感情過於的深了過不了幾年自己撒手人寰他們傷心一輩子的好。


    陳繡茗的身子也就那個樣子,現在看著好好兒也不知道什麽就走了,他們還有大好的人生要過,端看康熙那段日子的傷心模樣便知道用情至深,自己或是慢慢從他們人生中走出好些,也是自己有私心想剩下幾年與康熙一道過吧。


    「你呀,說的這般無情,他們若是有個頭疼腦熱的你比誰都擔心。」太後嘆了口氣「哀家以前便是有些想偏了……你可不要走了哀家的老路。」


    太後這話一說下麵坐著的一眾人中已經猜到了她話中的意思,陳繡茗自然也是知道的「是有些想差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之康熙陳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懿書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懿書玥並收藏大清之康熙陳氏最新章節